第6课 北宋的政治(备作业)-上好历史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6 北宋的政治

一、选择题

1.历史上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赵匡胤

B.李隆基

C.李世民

D.朱温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7岁的幼帝即位。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等掌握实权,密谋取而代之。第二年,赵匡胤以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为借口,率兵出征。大军行至陈桥驿,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改国号为。赵匡胤即宋太祖961年,赵匡胤召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禁军将领举行酒宴会,以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手段,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A选项符合题意;唐玄宗,就是李隆基,统治前期被后世称为开元盛世B选项不符合题意;唐太宗,就是李世民,统治时期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C选项不符合题意;朱温,灭亡唐朝,后梁的建立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下列和宋太祖有关的事件有

发动陈桥驿兵变

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文人地位

杯酒释兵权

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的权力。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文人地位,所以和宋太祖有关的事件①②③,A项符合题意。而④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与隋唐有关,排除。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直接相关?

A.唐末农民起义

B.唐末以来武将专权

C.五代的频繁更替

D.陈桥驿兵变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建立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按宰相赵普的建议,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首先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将兵权收归中央

派文官担任知州

设置通判

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去年热播电视剧,剧中女主角盛明兰的父亲盛宏最初是在扬州做官,其职责是与守臣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由此可知盛宏所任官职是

A.枢密使

B.通判

C.转运使

D.市舶使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通判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依据材料其职责是与守臣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可知,盛宏所任官职是通判,故B正确。枢密使是宋朝设置的分散宰相军权的官员,A项错误。转运使的任务是把地方的财赋收归中央,C项错误。市舶司是管理港口事务的,D项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点睛】

分析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员。通过其职责分析可知,目的是分散知州的权力,从而推出盛宏所任官职是通判。

6.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各州设通判,分知州权力

D.地方陆续设置转运使

【答案】A

【解析】宋代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在地方设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运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不符合宋朝史实,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符合宋朝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A

7.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防止武将专政、跋扈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战场上连连败仗

【答案】A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宋朝为了消除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有意重用文臣掌管军政大权。BCD三项都不是正确的原因,比如B项宋太祖本人就是武将出身,C项和D项,没有依据。故选A

8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稍夺其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A.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

B.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D.设转运使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了稍夺其权所采取的措施是陆续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借此剥夺了地方大将的权力,B符合题意。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不是宋太祖为稍夺其权而采取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体现的是收其精兵C不符合题意。设转运使体现的是制其钱谷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9.宋初的大将曹翰有诗云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下列关于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横跋扈,但轻视军队

B.文臣统兵,军队战斗力削弱

C.使宋代读书风气浓厚,社会文化素养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为了避免出现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宋代读书风气浓厚,社会文化素养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是文臣统兵,使得军队战斗力削弱,B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10.某校七年级(2)班学生在学习过第6课《北宋的政治》后,做了以下课堂练习,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从而得出C选项符合题意;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A选项不符合题意;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B选项不符合题意;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的画像请你按时间顺序为其排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所以按时间顺序为其排列②①④③,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开元末年,出现了长达八年的叛乱……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907年,一位节度使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材料二 在中央,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利过大,他还设置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利,被以后的历代沿用。

材料三 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了一个重要官职,把地方财富收归中央。

1)材料一中的长达八年的叛乱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一位节度使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三中的都指的是哪位宋朝皇帝?他设置了哪一个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利

3)材料三中的一个重要官职指的是什么?

4)材料二、三中皇帝的做法有何影响?

【答案】(1)安史之乱。朱温。(2)宋太祖。通判。(3)转运使(4)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一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唐朝开元末年,出现了长达八年的叛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终于导致了唐朝末年农民大起义。907年,朱温灭唐。因此,材料一中的长达八年的叛乱指的是安史之乱;材料一中的一位节度使指的是朱温。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宋太祖为了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因此,材料二、三中的都指的是宋太祖;他设置 以分知州的权利的官职是:通判。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因此材料三中的一个重要官职指的是转运使。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的这些措施,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一点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安史之乱、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经过安史之乱,地方上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中央、地方采取了政治、经济措施,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备作业)-上好历史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