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管理技能分析

马云的管理技能分析

要:作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马云领导阿里巴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马云在管理技能方面的卓越方法和手段,并感受马云独特的领导和管理魅力。

关键词:马云;管理技能;阿里巴巴;

马云,一个响彻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字,毋庸置疑,他是中国当仁不让的“创业教父”。要真正了解马云这个人,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下马云的职业生涯和创业发家之路。

1964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此后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8年,教授外语和国际商务课程。

1992年大学任教期间,第一次创业,成立“海博翻译社。

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7年,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用东拼西凑的50万和17个合伙人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如今,阿里巴巴已然跻身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是马云演译了阿里巴巴的传奇,而阿里巴巴也成就了马云,如今的马云已经成了一个被神化的符号。

很少人真正读懂马云。马云所展现的领导力及管理风格,可以被称为是“新领导”,这种领导风格的核心并不是被大家所广为传颂的“倒立思维”,而是被知名领导力学者约翰·科特称之为“先知者先行”的能力——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先知先觉的人领导后知后觉的人,再开发不知不觉的人。马云的成长路径,基本遵循这种模式。

作为一个领导者和管理者,马云领导阿里巴巴所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其卓越的管理能力。下面我想从个人压力管理、创造性和分析性地解决问题、激励他人、建设有效的团队和团队合作以及领导积极的变革五个方面去分析马云卓越的管理技能。

一、个人压力管理

马云的第一次创业,是用每个月还不到100元的工资和几个合作伙伴千辛万苦凑来的钱才开始的。创业之初,翻译社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直到1995年,翻译社才开始实现赢利。

马云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创业之初,同样面对着资金严重短缺的巨大压力。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不同的创业道路上,面对一次次同样的困难、同样的打击,马云勇敢和坚强地挺住了,他也确实挺过去了。资金短缺的压力压不倒他,经营的困难也压不倒他,挫折与失败带来的痛同样压不倒他。因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一个伟大的理想和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坚强地走下去。

马云曾经说过,“一路走下来,我的梦越做越大。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扛。九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者就是面对困难,千万不要放弃,任何时候都要勇往直前,而且要不断创新和突破,直到找到一个方向为止。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再爬起来。如果说有成功的希望,就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

马云对待压力的态度和平常人不同,他喜欢有压力但却从来不被压力所束缚,压力让他觉得很舒服。他曾经对人们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压力那么大,但晚上睡觉老是在爬山。王石喜欢爬山喜欢走沙漠,我认为自己天天爬山,天天走沙漠,不需要挑战自己的。对明天充满敬畏之心,昨天成功的人很难今天保持成功了”。”

马云坦承自己有压力,他的语录中还有著名的一条:“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尤其收购雅虎中国之后的一年,马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2005年,他有一大半时间待在北京处理各种各样的难题。

“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马云说,“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压力和磨难一点也不妨碍马云自己爱自己,他很看重自己的休息。不仅擅长自我调节,马云还是整个公司的“开心果”。面对压力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压力是自己的,不应传染给员工。”他也有独特的自我调节压力的方式,在很累的时候,给自己3-5天的时间静下来,只是喝喝茶,什么事情都不用想,一定会有所收获。而马云做以上事情的理论是,电脑在运行时候越来越慢,突然把它关掉,再把它打开电脑会越来越快,“人也是这样的。”

二、创造性和分析性地解决问题

马云从小不仅是个叛逆、倔强、逞强、顽皮、淘气、屡教不改的“坏孩子”,还是一个迷恋金庸武侠小说的“侠痴”。受到金庸小说的深刻影响,那些武侠英雄的形象深深感染了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人物的性格潜移默化的融入了马云的个性之中,也造就了他独特的分析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

马云的创造性和分析性思维形成了他在创业过程中的超前判断。1992年马云还在大学任教时,从自身的工作经历中,他发现了社会对英语人才和翻译业务的巨大需求,预言这将是以后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所以奋身投入到海博翻译社的创业路途中。

1995年,马云在美国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发现在神奇的互联网上居然找不到一点中国的信息,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敏锐的直觉告诉这基里面蕴含着巨大商机。于是,一个完全不懂电脑的人干起了IT,做起了互联网。阿里巴巴的创立和发展道路中,马云也显示了其超强的创造性和分析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立之初,全世界的互联网企业都克隆美国模式,均把大企业作为电子商务服务的潜在顾客时,而马云以一个渔夫的"超传思维",看到了互联网更大的细分市场:“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马云就是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将阿里巴巴定位成“为80%的中小企业服务”。

在全球互联网市场上,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模式、雅虎为代表的门户模式、eBay为代表的C2C模式、亚马逊为代表的B2C四大互联网模式,无论在资本还是业务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马云却没有走他们的路,他开创了有着鲜明"中国特色"B2B商业模式。从此,中国人走出了一个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典型,并为世界IT界所认同。

三、激励他人

在激励他人方面,马云可谓是如鱼得水,颇有心得。他的那一套独门秘方也被广为流传和称颂。

激励员工是马云的拿手好戏。在飞机上撰写内部邮件对阿里集团过去一年成绩做出评价时,不忘了鼓励所有阿里员工为了梦想去奋斗。在谈及年终奖的发放时,马云称需要奖罚分明、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而在加薪政策方面,将继续向普通员工倾斜,把加薪机会留给普通员工,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能更好地激励普通员工。

马云经常会用一些很有感染力也很煽情的话就鼓励阿里员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不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将军。”这样的话,有几个人听了会不为之颤动。

马云还很擅长利用企业文化去激励和栓住员工,强调员工的“使命感”,在有些人看来这很好笑,但这却成为他用来激励员工的一个秘密武器。有人这样评价马云:马云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他是在企业使命、价值观层面上发挥领导力,而不是简单地带领员工去实现目标、利润。

在马云的眼里,员工是最好的财富,所以马云不惜砸重金到人才的培养上面。马云也多次强调,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他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是不会成长的。很多时候,员工看重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经济报酬,更希望的是企业给予的内部支持和培养,而马云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此外,马云还会巧妙地利用外来威胁,把威胁转化为机会。马云在200356写给全体员工的信中,告诫和说服阿里人群策群力。2003年的非典对每个公司都影响巨大,为了纪念这次事件,阿里巴巴把每年的510定为"阿里日",每年的阿里日都有集体婚礼,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推出。很少有公司领导人像马云这样,把一次外来的威胁,当做激发内部员工群策群力的催化剂。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马云正是自始至终用这种危机意识,激励着阿里人不断的迈向一个有一个辉煌,打造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在激励员工之外,马云还不忘了去激励有梦想、想创业的年轻人。马云一直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创业导师,不仅因为他的"狂妄"吸引年轻人,更因为他的阿里巴巴"创业教"所鼓吹的那些新理念。马云提供的门槛极低的互联网创业平台和聚焦于客户用户体验的"傻瓜"理念,以及他那句经典的煽情——“如果马云能成功,80%的年轻人都能成功”,都让年轻人热血沸腾。

四、建设有效的团队与团队合作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会有一个优秀和伟大的团队,阿里巴巴也不例外,这个团队是马云亲手培养和塑造的。马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是唐僧团队。唐僧是领导,也是最无为的一个,唐僧迂腐得只知道"获取真经"才是最后的目的;孙悟空脾气暴躁却有通天的本领;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情趣多多;沙和尚中中庸庸但是任劳任怨挑着担子。这样的团队无疑比“一个唐僧三个孙悟空”的团队更能够精诚合作、同舟共济。阿里巴巴就是这样的一支团队,整个团队目标明确、彼此信任、价值观统一、各司其职。

挑选团队成员,马云不找最好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他有个坚定的团队理念,就是不希望用精英团队。“如果全是精英们在一起肯定做不好事情。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不平凡的事。这就是团队精神。”在《赢在中国》中马云作过这样一次点评:“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千万不要找已经成功过的人跟你一起创业,在创业时期要寻找这些梦之队:没有成功、渴望成功,平凡、团结,有共同理想的人。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请进一些优秀的人才,对投资、对整个未来市场开拓才有好的结果,尤其那些3540岁,已经成功过的人,他已经有钱了,他成功过,一起创业非常艰难。”回想马云的团队,不就是这样的吗?

阿里巴巴的团队之所以极具战斗力,是因为马云赋予了这个团队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做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并用这个目标去激励和鼓舞团队。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以及阿里巴巴团队中的骨干,为了“做一家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的理想而努力工作着。“我永远相信一点就是不要让别人为你干活,而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去干活,我第一天说要做80年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我们的理想是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而把创造价值作为第一目标。这些东西我的股东和董事还有我的员工都必须认同,大家为这个目标去工作,我也是为这个目标去工作。”

马云善于利用企业文化去栓住他的团队,和很多企业家不同,领导团队,他首先做的是领导团队的使命和价值观。在阿里巴巴在创立时,马云就帮助他的团队树立了强烈使命感和价值观。正因为有着共同的使命感和价值观,马云的17位创业伙伴至今一个都没有离开阿里巴巴。一直以来,他们彼此信任,呼吸与共。“天下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就算他们挖走我的团队,肯定也得把我一起挖去。”基于公司牢不可破的企业文化“壁垒”,马云自信地说道。“整个文化形成的时候,人就很难被挖走了。这就像在一个空气很新鲜的土地上生存的人,你突然把他放在一个污浊的空气里面,工资再高,他过两天还要跑回来。”

阿里巴巴,这样一个创业才十二年的年轻公司之所以能够迅速上位,被国际媒体誉为互联网“第五模式”,我想“团队精神”才是阿里巴巴成功的精髓。

五、领导积极的变革

马云是一个敢于并且善于积极变革的领导者,他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出其不意、打破常规的人生。很多解读马云的书也都立足于此,很多人、很多书都在不厌其烦地讲述马云“反其道而行之”的故事,当然,在“世界命悬一线”经济危机下,马云的逆势而上变革思维更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对象。

2007年是阿里巴巴的重大改革年,从去年年末开始,在马云带领下,阿里巴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变动”,将原本一体的各业务部门独立出来,成为5个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中国雅虎和阿里软件。这次拆分被称为“达摩五指”的架构,开始将阿里巴巴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规划清晰勾勒出来。200712,阿里巴巴旗下有4家公司完成了股权之间的转让,各种业务之间的互补关系、股权关系逐渐清晰。

这一年,阿里巴巴计划挂牌上市,但人们最关心的倒不是阿里巴巴的上市计划,而是它能否成功改造雅虎中国。两年前,阿里巴巴全面接管雅虎中国,并获得雅虎的10亿美元投资。马云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弱化雅虎中国的门户网站地位,进而强化其搜索引擎功能。这一改造方式另很多业内人士所不解甚至诟病。但是事实却铁铮铮地证明,马云已经成功将雅虎中国这只“病虎”治愈。

此外,马云还是一个时刻为变革做准备的成功领导者。他始终都没有停止变革的脚步,当阿里巴巴已经在国内取得惊人的市场地位和商业成功后,马云敏锐地将阿里巴巴的触角伸向了国际,开启了国际化的变革之路。

2003年,阿里巴巴开始挑战国际对手。这是阿里巴巴创办的第四个年头,虽然公司在上一年仅仅实现“盈利1块钱”的象征性市场目标,但没想到行业的春天却悄然而来。突如其来的SARS,让众多企业认识到了网上电子商务的独立和便捷。但eBay此时也已进入中国,它是否会给阿里巴巴的B2B模式带来冲击?马云选择了主动出击——创办和eBay模式一致的淘宝网,借以进入C2C市场。这个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的非好主意,却在马云的手中绽放了不可思议的光芒,一举击败eBay

并购雅虎中国是阿里巴巴第一次改良外资互联网公司,这也是马云国际化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此外,一些从财务到市场布局考虑的全新公司陆续成立——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阿里巴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日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在马云领导阿里巴巴实施这些成功的变革后,阿里巴巴几乎所有的指标都实现了翻番,增长最多的是净利润,每年都以数倍的速度增长。阿里巴巴做到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马云变革型的头脑,用马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学会拥抱变化”。而用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来说,马云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变革型领导,他敢变革,知变革,懂变革,更善于领导积极的变革,他用其天赋与独特的领导魅力演绎了阿里巴巴的辉煌。

《马云的管理技能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