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上海市闸北区娄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4-2015学年上海市闸北区娄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2分)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2.(2分)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

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

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

C.看物体的影子

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

3.(2分)光线射到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它的上、下表面发生折射,在图中正确的图是(  )

A B C D

4.(2分)图中所示光学现象中,区别于其他三种光现象的是(  )

A.手影的形成 B.日食的形成 C.用放大镜观看邮票 D.木匠校正木条

5.(2分)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6.(2分)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7.(2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8.(2分)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9.(2分)伽利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下列哪些现象或规律是由他发现或提出的(  )

凸透镜成像规律   摆的等时性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惯性定律.

A B C D

10.(2分)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11.(2分)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则(  )

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弹簧秤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秤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2.(2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运动5秒两车可能相距4.8 B.两车所受合力大小都是0

C.甲车的惯性比乙车大 D.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第24题每空2分)

13.(3分)物理学里把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14.(6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内通过的  叫做速度.客车匀速行驶了50秒,通过的路程为500米,那么它的速度为  /秒,读作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5.(2分)蜡烛在平面镜前10cm,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cm,若将平面镜往蜡烛的方向移近2cm,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  cm

16.(5分)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放在到凸透镜距离15cm处,凸透镜成的像是    像.它的实际应用是制成了  ;如果将它移向离透镜30cm处,在此过程中,它的像  ,像到透镜的距离  ,(填变大变小).

17.(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对,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此时反射角为  度,折射光线将向  (选填法线界面)方向偏折;如果入射角减小,则折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18.(1分)为了使和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的反射面和水平面应成  度角放置.

19.(2分)重力是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总是  

20.(3分)瓶子落在地板上碎了,对瓶子来说,地板是   物体,瓶子是   物体,若对地板来说,瓶子是   物体,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1.(3分)重力为58.8牛的铜块质量为  千克,若铜块和铁块所受重力比为51,则铜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为  ,铁块的质量为  千克.

22.(2分)一个重50牛的铁块在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铁块受到的阻力为10牛,则拉力为  牛,阻力的方向是  

23.(2分)示波器上显示的发声体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图中响度最大的是  ,音调最高的是  

24.(2分)某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静止的物体具有什么性质.他们把质量不同的物体ABmAmB)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然后向右迅速抽掉白纸,A物体仍然静止,B物体向左倾倒,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分析比较图  可归纳得出结论是: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分析比较图(a)与(b)和(c)与(d)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

25.(2分)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6.(2分)在图中,ABCD是放在平面镜前的两个物体,其中CD为不透明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镜中的像AB

27.(2分)如图,分别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8.(2分)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铅球,被抛出后在空中运动,在图中用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29.(6分)一辆客车长20米,匀速通过100米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为12秒.

1)该客车的速度是多少?

2)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大桥所用时间为20秒,则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30.(6分)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在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始终为3牛,求物体在上升和下落阶段分别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作图2分,最后3空合1分)

31.(4分)实验室里可以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时应将  放在它的左盘内(选填物体砝码).若某次测量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a)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  克;将物块放入盛有40厘米3水的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b)所示,则物块的体积为  厘米3

32.(3分)观察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小刻度为  牛,它的测量范围为  牛,弹簧测力计下端物体A处于静止,则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  牛.

33.(7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中,以  作为平面镜,在它之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它后面放一支同样的未点燃的蜡烛,并左右前后移动后面那支蜡烛,直到从前面看起来,后面那支蜡烛也好像  ,这样做的目的是  

34.(4分)某同学在生活中,发现物体的质量不同所受的重力好像也不同.于是他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了设计的表中.

1)在如图2的方格纸中作出Gm图象;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比例系数是  

35.(4分)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2014-2015学年上海市闸北区娄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2分)(2011沙坡头区校级模拟)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题目选项来分析.

【解答】解:开大音量,是通过增大振幅来提高声音的响度.

故选A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对声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响度、音调、音色三个内容,及其相关因素.

 

2.(2分)(2013罗江县模拟)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

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

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

C.看物体的影子

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

【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解答】解: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当然是实像了,

当看电影时,银幕上的画面是采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体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也是实像,

而湖中小船的倒影是小船在水面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3.(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光线射到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它的上、下表面发生折射,在图中正确的图是(  )

A B C D

【分析】由光的折射规律知: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因为空气是光疏介质,玻璃是光密介质;

所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的偏折情况,应当熟记折射光线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属于基础题.

 

4.(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图中所示光学现象中,区别于其他三种光现象的是(  )

A.手影的形成 B.日食的形成 C.用放大镜观看邮票 D.木匠校正木条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手影、日食、木匠校正木条都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用放大镜观看邮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5.(2分)(2003哈尔滨)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分析】放大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凸透镜成虚像时,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根据题意要求可判断出正确的做法.

【解答】解: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要使指纹的像大一些,应让放大镜远离手指,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条件的了解.需要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6.(2分)(2015海口校级期末)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分析】物体离焦点5cm,凸透镜的焦距f=10cm,如果物体在焦点左侧5cm处,则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如果物体在焦点右侧5cm处,则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条件可判断物体成像的性质.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体离焦点5cm,物距有两种可能: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上述条件可知选项ABD都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是在距离焦点5cm处,可能在焦点的左边,也可能在焦点的右边.

本题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关键.

 

7.(2分)(2012郓城县期末)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

【解答】解:A、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故A错,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8.(2分)(2013巴州区校级一模)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分析】依据力的相互作用去解释,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解答】解:在湖水中划船时,浆向后拨水,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也会对浆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使船前进;

ABC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伽利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下列哪些现象或规律是由他发现或提出的(  )

凸透镜成像规律   摆的等时性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惯性定律.

A B C D

【分析】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等重要物理规律.

【解答】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不是由伽利略发现或提出的;

摆的等时性,是伽利略发现的;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是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惯性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的.

因此由伽利略发现和提出的是:②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0.(2分)(2004芜湖)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分析】根据运动时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解: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和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没有重力对跑步机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而不影响拉弹簧拉力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对人的影响.在没有重力时,用弹簧拉力器健身时,所用的力是不变的.

 

11.(2分)(1999上海)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则(  )

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弹簧秤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秤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有4个,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四个条件进行对照,只有4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二力才平衡.

【解答】解: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B、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符合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C、弹簧秤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也不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D、弹簧秤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也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注意平衡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分析时要逐一对照,防止遗漏.

 

12.(2分)(2014崇明县三模)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运动5秒两车可能相距4.8 B.两车所受合力大小都是0

C.甲车的惯性比乙车大 D.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小

【分析】1)由st图象判断两车的运动性质,找出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两车的速度;

2)由st图象求出5s两车的路程,然后求出两车的距离;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解答】解:(1)由图知,甲车与乙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则甲车与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都为零,故B正确;

2)由图象知:甲车的速度v===0.9m/s,乙车的速度v===0.4m/s,所以D错误;

3t=5s时,s=vt=0.9m/s×5s=4.5ms=vt=0.4m/s×5s=2m

两车同向运动时,相距s=ss=4.5m2m=2.5m,则A错误;

4)物体的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小车,所以甲、乙两辆小车的惯性相同,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求小车的速度、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小车所受的合力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第24题每空2分)

13.(3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物理学里把 物体位置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 

【分析】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答】解: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物体位置;参照物;相对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运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4.(6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快慢 的物理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叫做速度.客车匀速行驶了50秒,通过的路程为500米,那么它的速度为 10 /秒,读作 10米每秒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客车每秒通过的路程为10米 

【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利用v=计算,速度值的含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解答】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客车的速度v===10m/s,读作10米每秒;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客车每秒通过的路程为10米.

故答案为:快慢; 单位时间; 路程; 10 10米每秒; 客车每秒通过的路程为10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概念、单位以及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5.(2分)(2012甘州区校级模拟)蜡烛在平面镜前10cm,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10 cm,若将平面镜往蜡烛的方向移近2cm,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 16 cm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解答此题.

【解答】解:蜡烛在平面镜前10c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10cm,若将平面镜往蜡烛的方向移近2cm,则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0cm2cm=8cm,那么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8cm,则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8cm+8cm=16cm

故答案为:1016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注意分清蜡烛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和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不同的,做题时要仔细认真.

 

16.(5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放在到凸透镜距离15cm处,凸透镜成的像是 倒立  放大的实 像.它的实际应用是制成了 投影仪 ;如果将它移向离透镜30cm处,在此过程中,它的像 变小 ,像到透镜的距离 变小 ,(填变大变小).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如果将它移向离透镜30cm处,在此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故答案为:倒立;放大的实;投影仪;变小;变小;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学生只要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就能准确解题.

 

17.(3分)(2013沈阳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对,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此时反射角为 35 度,折射光线将向 界面 (选填法线界面)方向偏折;如果入射角减小,则折射角 减小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入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时,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入射角等于90°55°=35°

由于入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因此折射光线远离法线,靠近界面;

如果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则折射角将减小.

故答案为:35;界面;减小.

【点评】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和折射角也变小.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特别要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

 

18.(1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为了使和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的反射面和水平面应成 70 度角放置.

【分析】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要使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则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50°+90°=140°

所以入射角与反射角为70°,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反射面夹角为90°70°=20°

又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夹角为50°,此时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20°=70°

故答案为:7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要灵活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求解,要求会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19.(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重力是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分析】解答本题要记住重力的定义和重力的方向.

【解答】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是由于吸引而产生的一种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

【点评】掌握重力的定义和重力的方向.

 

20.(3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瓶子落在地板上碎了,对瓶子来说,地板是  施力 物体,瓶子是  受力 物体,若对地板来说,瓶子是  施力 物体,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施加力.若说前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后一个物体就是受力物体;若说前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后一个物体就是施力物体.究竟哪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一般来说,由研究对象来决定.例如我们研究放在桌面上的墨水瓶的受力情况,则墨水瓶是受力物体,与墨水瓶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如支持墨水瓶的桌面就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一个受力物体,因为施力和受力是相对而言的.

【解答】解:瓶子落在地板上碎了,如果把瓶子作为研究对象,那么瓶子就是受力物体,而地板就是施力物体;

如果把地面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地板就是受力物体,而瓶子就是施力物体.

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一个受力物体,因为施力和受力是相对而言的,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施力;受力;施力;相互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究竟哪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一般来说,由研究对象来决定.对于这一点同学们要牢记于心.

 

21.(3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重力为58.8牛的铜块质量为 6 千克,若铜块和铁块所受重力比为51,则铜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为 51 ,铁块的质量为 1.2 千克.

【分析】已知铜块的重力,根据重力公式可求铜块的质量;

知道铜块和铁块的重力之比,利用重力公式可求铜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

知道铜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和铜块的质量,可求铁块的质量.

【解答】解:铜块的质量m===6kg

===

铁块的质量m===1.2kg

故答案为:6511.2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G=mg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22.(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一个重50牛的铁块在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铁块受到的阻力为10牛,则拉力为 10 牛,阻力的方向是 水平向右 

【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解:拉动铁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在水平面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f=10N,拉力水平向左,阻力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10;水平向右.

【点评】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于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必须注意以上四个要点,且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较大.

 

23.(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示波器上显示的发声体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图中响度最大的是 c ,音调最高的是 c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如图,相同时间内,ab振动的频率相同,c振动频率最大,所以音调相同的是abc声音音调最高;

a振幅最小,c振幅最大.故图中响度最大的是c,音调最高的是c

故答案为:cc

【点评】通过图表示振幅和频率的题目不多,这是一种读图能力的考查,这是考查的另一种新动向,一定要掌握.

 

24.(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某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静止的物体具有什么性质.他们把质量不同的物体ABmAmB)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然后向右迅速抽掉白纸,A物体仍然静止,B物体向左倾倒,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分析比较图 ab或者 cd 可归纳得出结论是: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分析比较图(a)与(b)和(c)与(d)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静止的物体质量越大,越容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分析】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原有运动状态包括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它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惯性以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解:分析比较图ab可知,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然后向右迅速抽掉白纸,A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静止,

分析图cd,因为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所以B物体向左倾倒;

分析比较图(a)与(b)和(c)与(d)可归纳得出结论是:静止的物体质量越大,越容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ab或者 cd静止的物体质量越大,越容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点评】知道惯性的定义,并能利用惯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

25.(2分)(2013响水县二模)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做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做出反射光线

【解答】解:经过入射点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做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

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画法,关键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

 

26.(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在图中,ABCD是放在平面镜前的两个物体,其中CD为不透明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镜中的像AB

【分析】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由于CD为不透明物体,只能画出物体AB部分的像.

【解答】解:

由于CD为不透明物体,只能画出物体AB部分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E的两点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E,连接AE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7.(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如图,分别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分析】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8.(2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铅球,被抛出后在空中运动,在图中用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分析】作力的图示就是把力的三要素详细标在图上的过程.作力的图示的一般步骤是这样的:一画简图二定点,三定标度四画线,五截线段六画尖,最后数据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图示.

【解答】解:铅球的重力G=mg=3kg×10N/kg=30N,选取标度为10N,过铅球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3倍,如图所示:

【点评】作力的图示要按照固定的步骤完成,画图要清晰,标度选择要科学合理.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29.(6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一辆客车长20米,匀速通过100米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为12秒.

1)该客车的速度是多少?

2)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大桥所用时间为20秒,则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分析】1)客车的通过的路程等于大桥长与客车厂之和,又知时间,利用v=计算客车的速度大小;

2)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v=计算客车行驶的总路程,减去车长即为大桥长.

【解答】解:(1)客车的通过的路程s=s+s=20m+100m=120m

客车的速度:

v===10m/s

220s客车行驶的总路程s=vt=10m/s×20s=200m

=ss=200m20m=180m

答:(1)该客车的速度是10m/s

2)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大桥所用时间为20秒,则这座大桥长为180m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搞清楚客车行驶的路程与大桥长、客车长之间的关系.

 

30.(6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在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始终为3牛,求物体在上升和下落阶段分别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分析】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解题:

1)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分力方向相同;

2)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解答】解:(1)已知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2N,重力为G=mg=5kg×9.8N/kg=49N

当小球上升时,受力情况如图1

阻力与重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下.

合力F1=G+f=49N+3N=52N,方向竖直向下;

2)当小球下降时,受力情况如图2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阻力,小球受到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合力F2=Gf=49N3N=46N,方向竖直向下.

答: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52N,方向:竖直向下;

当小球竖直下降时,受到的合力为46N,方向:竖直向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是一道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小球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方向.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作图2分,最后3空合1分)

31.(4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实验室里可以用 天平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时应将 物体 放在它的左盘内(选填物体砝码).若某次测量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a)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 53.4 克;将物块放入盛有40厘米3水的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b)所示,则物块的体积为 20 厘米3

【分析】1)知道质量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是量筒;

2)对于天平来说,物体放在左盘中,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平衡,此时所有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数的和就是待测物体的质量.

【解答】解: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它的左盘内;

若某次测量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a)所示,此时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标尺的示数是3.4g,故物体的质量是53.4g;此时量筒中液面所对的刻度是60ml=60cm3,原来量筒中的水是40cm3,故物体的体积是:60cm340cm3=20cm3

故答案为:天平;物体;53.420

【点评】知道天平的正确使用,并能准确的读出天平标尺的示数和量筒的示数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2.(3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观察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小刻度为 0.2 牛,它的测量范围为 04 牛,弹簧测力计下端物体A处于静止,则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 2.8 牛.

【分析】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所指示的刻度来读数.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0.2N,其分度值为0.2N.其测量范围为:0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0.8N=2.8N

故答案为:0.2042.8

【点评】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体温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使用时不能超出其最大测量范围.

 

33.(7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中,以 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在它之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它后面放一支同样的未点燃的蜡烛,并左右前后移动后面那支蜡烛,直到从前面看起来,后面那支蜡烛也好像 点燃似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 确定像的位置 

【分析】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2)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这对蜡烛的同侧观察另一侧的蜡烛,直到另一侧的蜡烛与观察者一侧的蜡烛完全重合时,停止移动,记下蜡烛的位置,即得到相应的蜡烛的位置,这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

【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成重合,从前面看起来,后面那支蜡烛也好像点燃似的,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玻璃板;点燃似的;确定像的位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34.(4分)(2014闸北区校级期末)某同学在生活中,发现物体的质量不同所受的重力好像也不同.于是他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了设计的表中.

1)在如图2的方格纸中作出Gm图象;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比例系数是 10/千克 

【分析】1)利用描点法把表中的数据作出图象;

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是正比还是反比关系,得出Gm的比值.

【解答】解:

1)利用描点法将Gm的数据描出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2)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重力增加的倍数和质量增加的倍数相同,是成正比的.根据表格可以看出Gm的比值为10N/kg

故答案为:

1)如图;

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10/千克.

【点评】注意控制变量法在具体实验操作中的应用;有根据数据判断出成正比还是反比的能力.

 

35.(4分)(2013浦东新区二模)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 像高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6(或3859) 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不成实像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分析】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结论;

2)要研究像高和物高的关系,必须控制物距相同,从表中找出物距相同,而物高不同的实验数据;

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无法测量像距和像高;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他应保持像高不变,更换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再做一次实验.

【解答】解:(1)使用同一凸透镜时,焦距不变,分析表一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物距的增大,像高越来越大;

2)要研究像高和物高的关系,必须控制物距相同,从表中找出物距相同,而物高不同的实验数据,符合条件的实验是:26(或3859);

表二中第10次实验中,物体放在6cm处,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的是虚像,在光屏上找不到像,所以无法测量像距和像高;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他应保持像高不变,更换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再做一次实验,控制物距、物高和表二中数据相同.

答案见下表:

故答案为:像高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26(或3859);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不成实像;答案见下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考查从实验数据中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有一定难度,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331306gaoxiaolihyan;外星人;wdnyx2011951574352sdpyqjygwb46;郝老师;wscdd;东方星;刘治强;2107959882;王富文;fhp826739830;卢远望;fxx;陆亚东(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61210

《2014-2015学年上海市闸北区娄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