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

影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

1.收集剪影作品。

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在投影仪的照射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影子造型)。

3.浏览中国皮影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们给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皮影戏,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那同学们知道有关皮影戏的哪些知识呢?

二、讲授新课介绍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至今未能扭转。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看来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真是了不起啊!刚才呢,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皮影的原理,那我们同学们是否可以到大自然中,在我们玩的游戏中去找一找呢?譬如:在太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以及大树和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师在投影仪的光照中用手做出各种动物的形状)。

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来试着做一做各种造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描画下来。并思考在不同光线下影子的不同变化。

三、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影子造型,了解皮影的相关资料,及制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皮影,也知道了它是我们中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一种。同学们如果还有知道更多内容的,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同学们们可以利用电脑查找我们需要的各种知识,真是又快捷,又省时间。不会的可以求助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世界艺术大师——马蒂斯。

(一)欣赏他那独具风格的剪纸作品

马蒂斯他用剪刀创造的植物世界,色彩鲜艳,造型简单、有趣,充满动感,使人感受到他对生命充满乐观的精神。

本来马蒂斯只用油彩画画,后来他发现了色纸。他先用色纸做出布局,再开始画。剪刀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线条简单有力、色彩鲜艳明亮。

马蒂斯真正剪纸是在年纪较大时。有一次开刀,身体复原期间,只能做一些不吃力的工作,像画素描或剪纸,才发现剪纸比绘画更有趣味性。马蒂斯的剪纸看起来很简单,变化却很多。红色、橘色、蓝色的树叶,果实、美人鱼、鹦鹉,像是一首大自然的组合曲;同样简单的线条,也可以变化充满旋涡动感的海洋。

他说,在剪纸的过程里,并不知道要剪出什么,只是完全信赖他的手,当他剪出一只鹦鹉时,他觉得自己就变成那只鹦鹉了。剪纸使他重新找到了自己。

在大自然光的造化下,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请同学们把你观察到的奇妙景象和其他同学们交流一下,老师看看谁最勇敢?

(二)发展阶段

1.再现影子——可以通过投影仪描画影子,也可以通过太阳照射描画影子。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作影子——学生在太阳光下做出各种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和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三)欣赏书中图例,并谈谈感受。

三、学生作画

1.画有趣的影子

作业要求:(1)合理的构图,使影子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画出来。

(2)描画的影子清晰,造型基本准确。

(2)在影子造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胆添加和美化。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四、讲评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五、小结

每个同学们画的都非常有自己想法,老师很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走近大自然》参考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课前准备:

1.收集一些沙雕、大地艺术和岩画的作品图片。

2.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如: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竹竿、芦苇、芦花、高粱穗……)、工具(铲子、水桶、画笔、颜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

沙雕作品

二、讲授新课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大地艺术:沙雕作品

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安娜伊万诺夫的恶作剧导致了冰雕艺术的诞生。从此,艺术园地中又增添了冰雕这一奇葩。

三、讨论

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1)请同学讨论你想让这些地方呈现怎样的效果?(喜气洋洋的、冰天雪地的、异国风情的、神秘的、亮丽的……)

(2)你觉得可以利用哪些物品来造型。

(3)自由分组,回家准备,讨论设计方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其实同学们就是一个天生的大地艺术家,因为同学们没有一个不喜欢玩泥巴,没有一个不喜欢堆雪人。今天老师看到每组同学已经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废旧物品和颜料。看来一场比武较量的争夺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二、讨论

你准备怎么做?老师举例:九月的田野是青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那青青的草儿就像大地的头发,我想邀请几个同学与我一起把田埂两边的青草编成小辫子。扎上彩纸做的蝴蝶结,远远望去,那田埂定会像一个盛装的小姑娘。

1.学生交流创作思路,同学和老师可以使其思路更趋合理。

2.学生可以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某一作品。

3.也可以公开招组员,如:我想用沙(泥)做一个童话里的城堡,谁想与我合作?

三、分组进行制作,制定比赛要求

(1)保持课堂纪律,注意安全。

(2)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3)能与同学团结合作。

(4)制作完之后能及时清扫场地。

四、进行评比

评出最佳方案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五、讲评

学生互相进行评论,老师点评。

六、小结

七、课后拓展

可以装饰其他墙面、树杆、山石等。

《花地毯》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操作目标: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形式进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进行“地毯”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体验“地毯”设计活动过程的乐趣。学会运用不同材料表现“小地毯”。

难点:设计富有特色的图案,注意色彩搭配合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地毯图片、小塑料拼图地毯若干、自制地毯若干、正方形和长方形彩纸、旧画报、旧挂历、水彩颜料、六张大白纸等。

2.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游戏:在我们桌上有许多塑料拼板,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一看这些拼板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2.让我们用手摸一摸,感觉如何?它像什么?可以将它放在哪里?

3.谁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称。(花地毯)

4.启发学生回忆,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地毯?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说说有什么作用?

5.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块美丽的花地毯?(揭示课题)

二、内容新授

(一)欣赏感知:

目的:通过多媒体图像,初步了解地毯的装饰方法。

方法:欣赏、讨论、讲授相互结合。

1.利用图片向学生介绍地毯的编织过程。

2.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毯,讨论地毯的装饰特点。

(二)引导想象,表达审美感受。

目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

方法:观察、比较、讨论、想象、创作。

讨论过程:

1.(将其他班学生自制的“小地毯”若干分发到各个自由结合的小组,组织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欣赏交流,小组讨论协商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一块“小地毯”到班级进行交流。)

(1)观察、比较“小地毯”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2)“小地毯”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3)选出你最喜欢的“小地毯”,说说为什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

(4)还能用什么方法、材料来表现?

2.教师小结过渡。

3.小组讨论协商,共同设计“小地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学生设计创作。

5.各小组展示地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大地毯”)

三、激励评价

目的: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进行“地毯”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方法:表达、欣赏。

过程:各小组的代表介绍小组制作的“大地毯”和合作体会。

四、收拾与整理

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方法:集体动手。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剩余材料分类处理。

2.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设计更多不同类型的“小地毯”。

《分一分 变一变》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朋友之间赠送礼物是为了表达友情,做到不收别人不是劳动所得的成果。

2.能听故事记住要点,并能看图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点:

故事记住要点,并能把故事给创作成画。

教学难点:

能否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四种小动物的头饰,蛋糕实物图、照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

1.猜谜语。

一身是毛,有手有脚,坐着像人,爬着像狗(打一动物)。

贴:猴头

2.看投影,说说小猴今天要干什么,再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话。(小猴在树林里过生日要分蛋糕)板书:分蛋糕

3.出示课题。

小猴过生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听讲的故事,即第4课,板书:分一分 变一变(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

听老师讲故事,请小朋友记住:

1.小猴过生日时,来了哪些小动物?板书:小动物

2.这些小动物分别给小猴送来什么礼物?板画:礼物

3.它们送礼物时说了什么话?板书:说

4.面对它们送的礼物,小猴怎样回答?怎么做?

板书:回答做

三、听老师讲故事

小猴过生日时,树林里张灯结彩,非常热闹。猴兄弟送来一个大蛋糕,并点燃了蜡烛,还祝小猴生日快乐。

假使我们就是那些小动物一起来唱生日歌。

吹蜡烛、分蛋糕……

各式各样的蛋糕分发。

四、学生自由创作

五、作业展评

六、德育

根据故事受到的启发:蚕姑娘抱着一匹绸来了。她对小猴说:“猴子哥哥,这是我用自己的丝织的绸,送给您,祝您生日快乐!”小猴看着漂亮的绸说:“谢谢你!”说着,收下了礼物。

小蜜蜂捧着一瓶蜜来了。她对小猴说:“猴子哥哥,这是我自己酿的蜜,送给您,祝您生日快乐!”小猴高兴地说:

“谢谢你!”边说边收下礼物。

小老鼠拉着满满的一篮大桃子也来了。他对小猴说:“猴子哥哥,这一篮大桃子送给您,祝您生日快乐!”小猴子说:“桃子是我最喜欢吃的,可不能收。因为这桃子不是你自己的劳动成果。”小老鼠听了不好意思地走了。

七、说说演演

1.回答问题。

问题l:小猴过生日,来了哪些小动物,他们各带来什么礼物?

问题2:蚕姑娘带来什么礼物,她是怎样说的?

问题3:小蜜蜂带来什么礼物?他是怎样说的?

问题4:小老鼠带来什么礼物,是怎样说的?

小动物说

蚕姑娘绸自己织的

小蜜蜂蜜自己酿的祝生日快乐

小老鼠这一篮桃……

2.分角色讲故事(边讲边做动作)。

(1)请五位小朋友上台表演(其中一位叙述故事,其余戴上头饰,分别扮演蚕姑娘、小蜜蜂、小老鼠、小猴子)。

(2)集体评议。

3.假如X X同学过生日,你们准备怎样向他祝贺?

4.小结:朋友之间赠送礼物是为了表达友情,我们是小学生,能赠送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就更有意义了,最好不要赠送买来的礼物。

八、作业

把故事讲给邻居小朋友听,并告诉他们:朋友间赠送的礼物最好是自己动手做,这样情谊更深。

《有趣的半圆形》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

2.是否能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3.是否能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印有若干半圆形的纸、半圆形的立体玩具、各种颜色的纸、录像等。

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形状的世界里,生活中有哪些半圆形的景物?

(集体交流)

二、讲授

欣赏生活中各种半圆形的动物、物品、拓展学生的思维。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想象游戏。

老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若干半圆形的纸,同学们在半圆形上添画出各种景物,再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变化的最多。

(有的变成了小刺猬、小汽车、小乌龟、小玩偶……)

刚才同学们用的是绘画的方法,想想我们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来设计呢?——剪贴

今天老师带了几个小玩偶,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用半圆形的卡纸做身体、裙子等,上面再装上头部。我们比较一下它和平面剪贴有哪些区别,分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法。

三、制作

1.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半圆形的物品,也可以用半圆形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添加、组合成画面。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讲评

五、小结

生活中带有半圆形的物体有很多,只要我们每个人多留心观察都会找得到。

《摸一摸 画一画》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以“拍手”进行身体感触,体验“感觉”,探索“感觉”是否可以表现。

2.展示尝试表现的作品,引导发现表现“感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三次作业的设计与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技能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请跟老师做动作(拍手)。

生:(很兴奋,并认真地跟着老师“拍手”,由慢到快)。

师:好,谁来说说刚才拍手时有什么感觉?

生1:手感到很痛。

生2:手很麻、很酸。

生3:手有火辣辣的感觉。

生4:拍手时心情很激动。……

师:很好!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感觉,能不能把这种感觉画出来呢?(老师让学生尝试着画“感觉”,虽然第一次的作业并不理想,甚至有些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但从游戏活动中学生已经体验到“感觉”了,只是他们的表现意识还很模糊。)

以“拍手”这一游戏活动导入,体验“拍手”时的感受,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同时,针对课程的陌生与抽象,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在经验世界的贫乏,允许学生暂时的“不会画”。  

二、发展阶段

(完成第一次活动后,学生已经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触摸冰块,进一步体验“感觉”,并把摸冰的“感觉”画出来)师:现在,全班同学都画了自己摸到冰块的感觉,谁来介绍你的作业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1:冰很滑,所以我用油画棒快速地涂;冰又很冷,所以我选择了深蓝色。师:很好,你懂得用整个块面和色彩来表现感觉。

生2:我看到冰在冒烟,所以我用短的波浪线来表示烟。师:不错,你观察得很仔细,知道符号也是一种表现方法。

生3:我觉得手碰到冰后就像触电的感觉,所以我用闪电的符号(折线)。……

(师根据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运用点、线、面及色彩来表现“感觉”,又通过课件欣赏课本范例及教师实际操作示范,进一步让学生确认“感觉”是可以表现的。)在第二次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的苍白点有了零的突破,全班同学都能拿起画笔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虽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画出抽象的东西,而只画了具象的“手”与“冰”,但是他们毕竟勇敢地迈出了一步。  

三、探究——积极参与,体验乐趣

(第三轮活动开始,教室里出现多种实物:石头、沙子、热水、胶水、棉花、面粉等等,让学生自由地触摸,学生感到新鲜、好奇,情绪高涨)师:这里有很多不同质感的东西,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触摸,体验自己的感受,最后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进行作画,老师要看看谁画得最大胆,作业表现得最独特。

生:(开始有秩序地到活动区去自由触摸,并私下议论摸后的感受,兴趣盎然。有几个学生突然来了灵感,急忙奔回自己的座位上拿起画笔挥挥洒洒起来……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进行第三次作业。)  

四、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多做些触摸实物后加以表现的实践活动。

《纸风铃》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发现旧材料的新价值,感悟挂饰造型、色彩的艺术魅力。

2.利用多元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设计串连出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不同风格的挂饰。

3.培养学生学会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促进学生形成愉快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渗透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开启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合理利用多元材料和工具进行挂饰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制作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挂饰。

教学准备:

教具:课本,各种图片、实物资料;自制小挂饰的教具,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学具: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树叶、纽扣、贝壳、石子、橡皮泥、各种颜色的线及不同粗细的针等工具,剪刀、透明胶等。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直观演示服装与挂饰的搭配,激发兴趣。

(教师也可以从我国少数民族佩带挂饰的习俗,利用媒体导入此课。)

学生:了解挂饰物品,欣赏挂饰的美。

揭题:纸风铃

2.生活中哪里可见挂饰物品?

引导学生回忆挂饰在生活中的运用,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感知材质,发现方法

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发几件不同材质的作品,请学生感知材质,触摸感觉,同时观察发现挂饰的组合方法。

2.组织学生讨论:喜欢哪一件?为什么?有谁的材料与众不同?串在一起又是怎么样组合排列的?

学生:观察、认识材料,找出木珠、石子、头饰、麦秆、麻绳、种子等材料。讨论材料的特点、及组合的效果。(材料可以按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疏密等排列产生节奏与韵律的比较美。)

板书:材料奇特

三、尝试学习,探索规律

1.教师出示一组材料,让多位同学在多媒体展台上演示不同的排列搭配过程。

2.教师点评展台作品。(由点及面,及时点拨,随机调控。)

3.学生展示搭配组合的作品,介绍自己的思路,总结搭配排列组合的方法。(学生将一组材料不同摆放、尝试组成各式各样的挂饰,在制作过程中总结自己的感受、经验及对材料的认识。)

集体总结:

(1)有的材料需要加工,如剪、贴、折叠等,以美化效果。

(2)制作步骤:第一步将材料按一定规律搭配、排列。

(3)第二步搭配、排列组合后还要用不同粗细的线串在一起,

板书:形状各异 与众不同

四、欣赏评述,设计拓展

1.教师:课件展示精品挂饰作品,由项链、手链、到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引导学生巩固认识了解更多、更美地搭配组合方法,同时也知道挂饰的含义和更多的挂饰的种类。

2.学生欣赏各种挂饰,了解更多的组合方式及不同用途。讨论交流组成挂饰的材料怎样为美?从各式各样的挂饰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帮助学生了解挂饰,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五、合作设计,动手动脑

“巧巧手”准备设计一件什么挂饰?送给谁?

此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作业,组内各成员分工合作,凝聚集体的智慧设计一件挂饰品。

六、展示作品,评评议议

1.学生分组展示作品,全班交流点评。

2.拓展生活:把作品挂在家里、教室里、脖子上、手腕上享受成功的快乐。

3.动动脑,挂饰还可以美化生活的哪些地方?

七、归纳感受,领悟设计

今天,同学们用巧巧手创造了实用、美观的小挂饰,为我们的生活又增添了一件件亮丽的饰品,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其实,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们善于发现、善于思索,一定还能创造出更精彩的世界!

《瓢虫的花衣裳》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观察瓢虫的花衣裳,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2.能够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的花衣裳。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瓢虫的花衣裳。

2.是否表现出瓢虫的花衣裳的外形基本特征。

课前准备:

1.收集一些瓢虫的资料和实物,收集半球形(或接近半圆形的)物体、各种透明的包装纸。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糨糊、金属丝、笔等工具材料。

2.老师准备范作及各种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在人行道旁的绿篱丛中,房前屋后的庭园植物上,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身披盔甲,色泽鲜艳,斑纹多彩,体呈半球形的小型昆虫,它就是瓢虫,俗称“花大姐”。瓢虫是肉食性昆虫,主要捕食蚜虫、蚧壳虫等小型昆虫,是植物忠诚的铁甲卫土。在十九世纪的中后期,美国加州的柑桔树上,长满了吹绵介壳虫,几乎毁灭了全部桔园,用药去杀也不解决问题。后来他们想到澳洲的吹绵介壳虫为什么就不能造成灾害?在1886年通过实地考察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因为有一种专门吃这种介壳虫的瓢虫。

全世界已记录的瓢虫有5000多种,其中五分之四都是肉食性的,可以捕食多种害虫,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和小型节肢动物等都是它的口中食。中国已记载650多种,目前我国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已取得显著效果。

三、新授

同学们知道大都数的瓢虫都是益虫,观察一下瓢虫的外形,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富有光泽、有斑点、左右对称。瓢虫很美丽,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表现?(为了让瓢虫更漂亮,上色时可以用对比色)

四、欣赏范作

书上的作品用了哪些材料,你猜想是怎么做的?拼贴、绘画的方法

五、学生制作

1.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只瓢虫。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瓢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来看一看,上节课同学们制作的瓢虫用到了哪些方法?

二、新授

教师介绍几种制作方法:在一个圆形的瓶盖上画上或贴上斑点,在贴上触角;将一纸团揉成圆球形,用透明包装纸或彩色纸将它包起来,用一根金属丝将开口处捆扎起来,金属丝成为瓢虫的触角;用废乒乓球作为瓢虫的身体,再贴上足和触角;用赤豆等状如瓢虫的物体做身体,再在上面进行装饰加工。

三、布置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

2.涂好颜色再粘贴,动作快的同学们,可以为你制作的瓢虫制作一个背景图。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讲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五、小结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植物身上都有漂亮的图案。只要小朋友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自然界存在许多美好的事物。

《生活中的趣事》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生活的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

1.是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是否把自己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几天你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二、新授

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所表现的故事。

欣赏书中图例,谈谈你的感受。

并指导创作方法: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

比较欣赏:每组发一幅儿童画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三、布置作业

创作一幅《生活中的趣事》的绘画作品。

创作要求:

1.可以画有趣的课外活动,节日中发生的有趣的事,看到好玩的节目。

2.画面主体突出,层次清晰,人物要刻画仔细,颜色鲜艳。

3.添画相应的背景。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作品完成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五、讲评

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