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十条戒令的反思


针对《十条戒令》的反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崛起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也使得美国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到恐慌。他们害怕中国的快速发展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颠覆中国。近些年来,他们利用中国目前存在的思维多元化现象,结合中国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企图从文化入手,特别是通过干涉、打击我国的人权问题动摇我们的价值观念,其背后就是政治渗透、和平演变,让我们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少年强则国强,在不知不觉中毁掉中国的未来,是作为阻碍中国未来发展的釜底抽薪之计受到美国高度重视的。
为了武装我们的思想,抑制美国所谓的“和平演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拒绝什么?我们学习什么?我们抵制什么?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和勇于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但是,对一种文化的学习如果超出度的范围,就很有可能转化为低俗的文化。比如,在当今追求经济发展的时代,人们在利益之间权衡,计算成本,渴望凭借低廉的成本换取高额的收益,但如果过了度,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则会造成拜金主义盛行,甚至为了利益不惜违法犯罪。
唯物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十条诫令》中写道:“时常制造一些无风三尺浪的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因子。”所谓“三人成虎”,民众们一传十,十传百,对空穴来风的事情公开讨论便给分裂这样一个质变做出了量上的准备。当大多数民众已经达成了某些共


识,那么距离美国所希望看到的质变也就不远了。另外,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性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十条诫令》中写道:“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当民众们的举手投足间已经显现出低俗的价值观,那么这必然导致他们整体的价值观扭曲,甚至与中国传统的正确价值观背道而驰。当他们的价值观改变,更进一步的量变又开始出现。他们处事的方式、社会道德评判标准的改变则会造成更新一轮的人格毁灭。
《十条戒令》同时写道:“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由此可见,刻苦耐劳精神绝不能在我们身上丢失。拥有了刻苦耐劳精神,我们的敌人就会感到恐慌,他们的“和平演变”计划就会破产。“刻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生身立命之本,是中国人民世代发展的灵魂。如今,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这种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令全人类敬仰中华民族,也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的敌人不寒而栗。他们企图在新中国第三代、第四代青年身上把这种精神彻底摧毁,从而达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而我们则要重新武装自己的思想,重新重视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与一切企图毒害我们的敌对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十条诫令》映射出的是一场看不见战火的意识形态战,容不得我们沉默,更容不得懈怠,这十条戒令恰恰令每一个中国人警醒。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要保持和发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接受传统教育,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热爱我们的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我们的思想真正地武装起来,使祖国在经过我们的建设后腾飞。

《针对十条戒令的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