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

第一部分 《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

绪论

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

一、 文化的含义

“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

“文化”合用,见于《易 贲卦》

对文化三个层次的理解:

1. 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 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 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马克思认为:

1.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 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文化产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二、 分类与结构

(一) 物质生产文化

(二) 制度行为文化

(三) 精神心理文化

三、 功能

(一) 记录功能

(二) 认知功能

(三) 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各种传播手段

(四) 教化功能

(五) 凝聚功能: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

(六) 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

一、 三元会通的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汇一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在儒家看来,人生理想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是仁。

第一章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立。

自然经济的基础和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占统治地位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

发展: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农业的开端)-------夏末至商代(由原始氏族公社变为奴隶主贵族庄园)------周代初期(土地分封制)-------秦时期封建国家形成(自然经济起决定作用)

封建经济的基础:分散的个体生产。耕织结合构成了以家庭为主的经济单位的主要的经济活动内容。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1. 重农抑商政策

2. 由中国传统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残酷的经济剥削造成

3. 由孔孟儒学灌输的与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一致的重农抑商思想所致

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独立自由”的手工业者与商人

历代官府手工业也属于自然经济的性质范畴。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二:血缘宗法制度

一、 含义:

宗”:与祭祀之庙宇有关,有宗社之义,是中国文化祖先崇拜的代码

“族”:在血统上相联系的人

祖先崇拜与血缘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核心,形成血缘宗法制

二、 形成

宗法制度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或家庭公社时期-----“家天下”(形成于商,完善于周)

在国家最初形成过程中,血缘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形成宗法世袭制。

商朝仍是“家天下”,国家形式仍是以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政体。

西周完善和实行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分土封侯制度。土地分封制和血缘宗法制构成周朝的社会制度和政权机构。

春秋末期,孔孟要恢复周礼。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汉代独尊儒术,神化王权,把封建政权与族权、神权、夫权紧密结合起来,代表了全部的宗法思想制度。

魏晋隋唐时期是宗族、宗法制度盛行的时期

隋唐五代之后,门阀大族逐渐解体

与血缘宗法制度紧密结合的官职世袭制,在隋唐以后发展演变为任子制恩荫制(清代以后演变成恩生制)

三、 中国传统社会是重视血缘宗法关系的社会,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的

四、 类型:

周代的“宗子法”,即嫡长子继承法

东汉后兴起的门阀氏族制度

宋代以后的家族或宗族制

五、 血缘宗法制度的三大特点:

父权系统和孝道观念是宗法社会的基础

夫权

军权

六、 血缘宗法制度始终延续不衰,孔儒学说起了重要作用

七、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以家庭为本位

八、 中国社会最重要、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制度:血缘宗法制度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一、 雅俗之分

(一) 雅文化(士大夫文化或精英文化)

“雅”,是“正”的意思,从《诗经》的“雅诗”中套用过来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雅诗分为大雅(31篇)与小雅(74篇),大部分主要描写的是祭祀祖宗、社稷、土地,记叙历史、征战等内容。

(二) 俗文化(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

包括农民文化和市井文化,可追溯到《诗经》中的“风诗”

“风”是“声调”的意思,大都是民歌,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及汉水流域一带,共有十五国风(国风就是地方声调)。

代表作《七月》(豳风)、《硕鼠》(魏风)

中国传统俗文化以“富贵利达”为最高价值

唐代传奇的出现使小说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

代表作《昆仑奴》、《霍小玉传》、《李娃传》、《郭元振》(牛僧儒)、《聂隐娘》(裴硎)

唐代变文是“俗讲”的底本,分为三种形式(1-3):

1. 用一段散文、一段韵文相间写成。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2. 全部用韵文写成,如《舜子至孝变文》

3. 全部用散文写成,如《刘家太子变文》

4. 另外,文图相配的变文有《看蜀女转昭君变文》(吉师老)、王昭君故事卷子

(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雅文化。

唐代文化以唐诗为主,唐诗中又以律诗为宗

二、 显隐之分

(一) 中国传统儒家显文化

五个方面

1. “义以为上”的价值观

2. 重视现世

3. 天人合一

4. 刚健自强的人生思想

5. 修身为本、以德为政

儒家显学体现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就是“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如《孟子--滕文公下》

(二) 法家隐文化

在价值观上,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

法家是战国末期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学派

战国初,魏国李悝著《法经》

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汲取了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和李悝的“法”

法家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法家隐文化认为:“法、术、势”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

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为推动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法家又称“刑名家”,注重“参验”的认识理论,宣扬进化的历史观。

三、 山林庙宇之分

(一) 山林文化

称为隐逸文化,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主张无为

道家舍弃“从政”,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释私论》有所体现

山林文化代表人物-----陶渊明,作品现存120多首

代表作《归园田居》

(二) 庙堂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倾心于庙堂之内

庙堂,指太庙的明堂

儒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入世的

代表人物:王勃、宋代理学家张载、文天祥、范仲淹、苏轼、岳飞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同时又具有儒道互补特色的文化体系。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化的萌芽与争鸣

中华民族三个大的文化区

1. 黄河中下游的河洛文化区(中华文化主要起源),代表: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

2. 长江中下游的江汉文化区,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

3. 黄河下游和黄淮之间的河岱文化区,始祖为伏羲氏,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基本经济单位和生活群体,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连续的阶段。

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夏商周时期,即青铜文化时期

本时期最重要文化事件:文字的产生(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a)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六种形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 世界上最早的三种文字符号:埃及的圣书体、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以及中国的汉文字。

本时期形成两个重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族权和政权合一的家国同构的特点。

《周易》,成书于殷周之际,我国早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元典,周文王作

由卦象、卦辞、爻辞三部分组成

卦象有八卦,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阐释

卦象顺序: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运用阳爻和阴爻排列组合形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春秋战国以诸子百家为文化标志,尤其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西汉司马谈将诸子划分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西汉刘歆总结出十大流派: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和小说家

诸子之中,儒墨两家是显学,其次是道家、法家和阴阳家

春秋战国杰出人物:

1. 史学家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2. 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

3. 诗人屈原《离骚》、《九歌》、《九章》

4. 政治家管仲、商鞅、晏婴

5. 外交家苏秦、张仪

6. 医学家扁鹊

7. 水利家李冰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中国文化两个重要思想:

1.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和命题)

2. 民本思想(有重大实践意义)

春秋战国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

第二节 汉魏六朝:中国文化的一统与多元

文化统一的基本政治条件:秦朝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今文经”:田何传的《易》、伏生传的《书》、申培传的《诗》、高堂生传的《礼》、公羊和穀梁传的《春秋》

“古文经”:《尚书》、《礼》、《孝经》、《论语》、《春秋左氏传》、《周官》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经学结合演变为谶纬学。“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

秦汉大一统的文化格局到了魏晋时期,演变成儒、道、佛、玄思想多元互动、并立丛生的局面

魏晋玄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发生碰撞的产物,是三教相互排斥、相互融合的结果

“文学的自觉”、“人性的自觉”体现在魏晋玄学中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玄学从本体论出发,论证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官吏选拔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朝正式产生比较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主要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第三节 唐宋:成熟与辉煌

儒学的最高形式:宋代理学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的原因:

1. 它采取海纳百川式的开放政策

2. 完善的科举制

唐代三教并行:儒佛道三教并举

衍生出中国文化特色的宗教派别: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和禅宗,其中禅宗流行最广

唐代文化、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代表:唐诗

《全唐诗》(清),收录2000多位诗人的48000首作品

宋代文学最大成就:词

唐宋散文达到先秦之后又一个高峰。唐代的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奠定了散文中古文的正宗地位。

书法绘画

1. 唐代草书:怀素的狂草《自叙帖》、张旭

2. 唐代楷书:颜真卿、柳公权(使楷书真正成熟),颜筋柳骨

3. 唐代绘画:阎立本《步辇图》、“画圣”吴道子(誉为“吴带当风”)

4. 宋代书法:赵孟頫、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5. 宋代绘画:开创了诗、书、画一体的格式

科技发展

1. 唐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平稳而全面

2. 天文学:僧一行“恒星自动”现象、测量子午线、《开元历》

3. 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

4. 建筑史:都城长安

5. 四大发明:三个在宋代(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

6. 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百科全书式的科技作品)

宋代建立的理学(中国古代最完整最严密的哲学理论系统)

1. 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2. 又被称作宋学、道学或新儒学

3. 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朱熹、陆九渊

4. 三个阶段:开创期------发展期------集大成期

第四节 明清:继往与开来(P71

“继往”: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总结运动

1. 考据学的兴起

创始者:顾炎武、阎若璩

形成潮流:“乾嘉学派”,该学派的两大支脉:以惠栋为代表的吴学、以戴震为代表的皖学

2. 编纂类书

1) 《永乐大典》(明永乐年间明成祖),22877卷,是大型类书编纂的开始

2) 《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年间陈梦雷),1万卷,目录40卷,记6117

3) 《四库全书》(永瑢、纪昀),收书3503种,记79337

3. 编纂字书与辞书

1) 《康熙字典》(封建社会字书顶峰)

2) 《佩文韵府》(以字韵为纲目的文学词典)

4. 明代王守仁的“心学”

1) 王守仁,自称“阳明子”,世人称为阳明先生

2) 心学体系是对宋代理学的纠正补充,也是对禅宗心论的哲学定位和提升,倡导知行合一。

“开来”之一:反传统倾向

代表人物:李贽(启蒙思想家),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中已经包含民主意识、主体精神和平等观念。

“开来”之二明清小说创作

1、 代表作:

1)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2) 明末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全景写实)

3) 清初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国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

圣方济各由印度到达广东,是西方传教士第一次进入中国

明代科学发展: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代耶稣教士来华前,中华农耕文明两次与外部文明交汇:

1. 中原农耕文化VS西亚和中亚的游牧文化

2. 东汉、魏晋和隋唐时期的中国儒道文化VS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征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可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

与之相对的是主静尚柔、涵虚无为,即先秦时期的道家学派

两宋时期,中国儒学最高形态――理学形成,“主静”因素加强

该精神体现在两方面: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个人人格的独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 人本主义精神

(一) 以民为本

(二) 重人伦远鬼神

(三) 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三. 天人合一精神

一方面,强调天是万物的起源,另一方面,强调人事的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有劝谏作用:劝谏皇帝、考核官员

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根源(P91

天人合一思想的积极性与消极意义(P91

四. 礼治精神

礼中最重要的是孝,其次是男女之别,最后是自觉精神。

礼治精神对社会生产的作用(P93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P94

一. 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二. 中和谐与融合

三. 重实际、追求稳定

四. 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人文教养的核心是礼乐精神。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思维方式

一、 辩证思维

(一) 对事物生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探究

古代思想家认为“气”是事物本原

构成万物的基因:五行(水、火、木、金、土)

(二) 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立统一(P119

老子——对立统一,班固——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穷则思变

(三) 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认识(P120

(四) 辩证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P122

二、 直觉思维(P123

三、 中和思维(P126

用中和思维来指导人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把中庸看成是最高的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第二节 价值取向(P129

一、积极进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

三、重义轻利

四、尚古倾向与平均主义

第五章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核心

第一节 先秦儒家人伦

一、 孔子与先秦儒家学派的初创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孟之学为其学术代表

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孟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删修《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教育家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个派别,称为儒家八派

二、 孔子的天命观和仁、礼思想

礼首先指社会制度,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规范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早期儒学被称为“人学”

三、 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

继承孔子儒学的两大派别:孟子之儒、荀子之儒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被尊为封建社会的“亚圣”,主张性善

孟子在经济关系方面主张“制民之产”

孟子的道德政治思想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

孟子继承孔子思想的主要贡献是把伦理范畴和性善说联系起来,仁政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

“四心”:恻隐、羞恶、恭敬、是非

“四端”:仁、义、礼、智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孟子提倡“尽心”“知性”

四、 荀子的隆礼重法和性恶论

荀子主张“隆礼”,要求“重法”,主张“性恶”论

“性恶”“性善”区别:

1. “性恶”论强调“性伪之分”,以“天人相分”为基础;

2. “性善”论强调天赋“四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

在社会思想方面,荀子提出“明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

提出“礼法”并重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汉代儒家观念

一、 汉代儒学对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

中华名族思想文化的统一是在:秦汉时期

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德刑并用、礼乐教化;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西汉)作品:《春秋繁露》《天人三策》《举贤良对策》《春秋决事》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学说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以奉天法古为旗号,以先王之道为楷模,吸收阴阳五行和韩非思想。

二、 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和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天人感应”这一命题由董仲舒推导出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主旨是:恢复宗教化的神灵之天

“天人感应”说的主要内容:使阴阳五行伦理化

董仲舒的“性三品”:“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

第三节 宋明理学:儒家文化新形态

一、 宋明理学的起源

理学在两宋兴起,主要讨论“性与天道”

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有佛学与道教思想

宋明理学的口号:“穷理尽性”

周敦颐

1.理学开山师祖、濂溪学派奠基者

2.著作:《太极图说》《易通》(又名《通书》)《爱莲说》《拙赋》

关中学派

1. 创始人:张载

著作:《正蒙》《易说》《经学理窟》《语录》《文集》

2. 关学主张:学以致用;把学术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联系起来。

二、 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

“二程”:程颢、程颐,开创洛阳学派(北宋影响最大的理学派别)

1. 洛学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2. 洛学代表作:《伊川易传》

南宋福建学派(朱熹为代表)

朱熹著作:《四书集注》

在庐山建白鹿洞书院

提出穷理灭欲,格物致知。

三、 陆王心学对程朱理学的发展

由南宋陆九渊、明代王守仁提出,主张“心外无物”

陆九渊,著《象先生全集》,创立“心本论”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著《王文成公全集》

朱学三部大书:《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

第四节 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一、 儒家文化基本特征(P168

中国文化系统的共同特征:以伦理道德和儒家思想为核心,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君民相维的政治观、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

二、 儒家的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圣贤

理想世界:天下大同

三纲:“明明德”(根本)、“亲民”(手段)、“止于至善”(界限)

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 儒家文化的地位作用(P169

第六章 道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第一节 先秦道家的文化精神

一、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作:《道德经》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和最高范畴:道

老子社会观的目标:入世进而治世;根本途径:法自然,以道立天下。

二、 庄子

《庄子》33篇,内篇7

庄子在道之下提出了“理”的范畴。

庄子的社会观:治国以道

第二节 道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

老子的道学同原始宗教有渊源关系

有道家思想的著作:《尚书》《易经》《道德经》《庄子》《列子》《老莱子》

稷下黄老学派

1. 稷下先生包括:杨朱、田骈、慎到、彭蒙、宋钘、尹文、关尹、列子

2. 黄老之学是汉初政治的主导思想

3. 《淮南子》(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汉代道学最高成就)

4. 《老子指归》:后期黄老中严遵其逻辑形上推理,是魏晋玄学的先河

魏晋玄学

1. 由三国曹魏何晏、王弼开创

2. 经典理论支柱: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3. 前期:以道统儒

前期著作:何晏著《道论》,集解《论语》;王弼注《老子》,解说《周易》

4. 中期人物:阮籍(《大人先生传》《释私论》),嵇康

5. 后期:向秀、郭象注《庄子》,把玄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道教

1. 中国本土最重要的宗教,形成于东汉

2. 早期道教代表人物:张陵、张角、张鲁

3. 魏晋代表人物:葛洪、葛玄

4. 南北朝(成熟时期)人物:寇谦之(北魏)、陆修静(南朝)、陶弘景(南朝)

5. 唐宋(更大发展)代表人物: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马承祯、吴筠、钟离权、陈抟、君房、张伯端

6. 金元(道教活跃):太一教(肖抱珍)、大道教(刘德仁)、全真教(王重阳、马钰、刘处玄、丘处机)-----势力最大,成为官方宗教、净明道(周真公)

7. 明清(停止发展)代表人物:张正常、张三丰、王常月

第三节 道家的理想人格

道家理想人格总倾向:顺任自然、长生久视、修性养生、超迈逍遥

实现方法:自足的生活态度;学会守气;注重内修

庄子人生观的最高目标:“死而不亡”

第四节 道家与儒家的互补

一、 理论发展

董仲舒“天人合一”,开始了儒道互补的尝试

王弼提出:“名教出于自然”,扬道抑儒

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道非儒

郭象提出:“名教即自然”,以儒解道,引道归儒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确立了理学行上思维的基本框架

二、 历史实践

汉初,刘邦“文武并用”

人物:陆贾著《新语》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把道教提升到首位

人物:魏征著《十思疏》、唐玄宗撰《御注道德真经》和《御制道德真经疏》

宋代:《混元圣纪》

净明派:儒道互补的代表,周真公、刘玉为代表

三、 人格精神的熔铸

积极进取VS自然无为

道德践履VS精神超越

尚刚主动VS贵柔主静

第七章 墨、法、兵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一节 墨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墨家风靡于战国时期的原因是:殚心当务之急,守城救弱,兼爱非攻。

墨子鼓动诸侯变革政治最为引人瞩望的内容:“尚贤之为政之本也”(即打破贵贱的界限,从各个阶层中选拔德才兼备的贤人)

墨家的十项命题: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名鬼、非乐、非命。

墨家认为,天下大患有三:“饥者不择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墨子提出检验言论需靠“三表”法则的逻辑思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墨子死后,其派分三:“有相里氏之墨,有相父氏之墨,有邓凌氏之墨”

墨家最著名的书:《墨子闲诂》(清孙)

第二节 法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起源:春秋时的管仲、子产

发展:战国时的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

集大成:战国末期的韩非

《法经》(李悝):中国古代第一部成文法

商鞅最大的贡献:将《法经》传至秦国

商鞅著《商君书》

申不害以“术”而闻达于诸侯,即为君主之权术。

韩非提出了以法为主、法术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标志者法家的文化内涵与人格理想的成熟。

慎到提出“势”,即权势,从而构成了法家思想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兵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作者是孙武

其他兵书:《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齐名)、《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唐李对问》《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概括(P220-224

1. 智慧人生

“智慧”是兵家理想文化的核心内容

2. 道德人生

3. 求之于己的生活理念

求之于己就是把成功奠基于不断完善自我的基础上,是兵家理想人格的灵魂。

4. 积极进取的心态

第八章 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一节 佛教文化的基本概念

(佛教起源于:南亚次大陆北部的古迦毗罗卫国)

一、

佛教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又成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智者”

原始佛教两派:小乘、大乘

1、 大乘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

2、 小乘佛教:傣族的佛教(“泼水节”:清明后第十天)

二、

“三藏”:经、律、论

“三藏”汇编成为“大藏经”

对佛教影响最大的“大藏经”:汉文大藏经,代表有“乾隆版大藏经”、《中华大藏经》

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 四圣谛:苦、因(或集)、灭(或尽)、道

1. “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2. “三业”:行为(身)、言语(口)、思想(意)

(二) “缘起论”与“四法印”

1. “缘起论”主要内容: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

2. “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3. “三毒”:贪、嗔、痴

4.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五取蕴

5. 修行方法:“戒、定、慧”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一、 佛教在南亚次大陆的发展、衰亡与重建(P239

二、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一) 佛教的传入

传入时间:汉初(汉明帝)

中土第一座寺院:洛阳白马寺

中国佛教史第一批佛经:《四十二章经》

(二) 佛教的发展概况

西晋之前佛教的主要成就:佛经的翻译

南北朝佛教的发展:

1. 译经事业(P241

2. 皇帝笃信佛教

佛教徒禁食酒肉的戒条:梁武帝制定

3. 建佛寺佛窟

代表: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山东泰山经石峪石经、四川成都万佛寺石雕造像、南京栖霞山窟

4. 佛教向民间普及

1) 最有名的四名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地藏

2) 中国佛教史上最严重的“灭佛”运动发生在:唐朝(唐武宗)

3) 主要派别: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

4) 宋代,禅宗分裂为两支:北宗神秀、南宗慧能

5) 净土宗因修行简易又称简易成佛法门。

6) 历史上第一次刊印藏文《大藏经》发生在:元代初年

7) 对《大藏经》编刻:辽代《契丹藏》、金代《赵城藏》

8) 佛教三藏宝典:《龙藏》(清雍正、乾隆年间)

第三节 中国的佛教------禅宗

一、 禅宗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印度佛教变成中国佛教(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显著标志:禅宗的形成

禅宗形成的分界是:“六祖”慧能的成名

禅宗的精髓:《六祖坛经》(《坛经》)

二、 禅宗形成的原因(P246

三、 禅宗的基本观点(P247

见自性

顿悟

无念

证实相

自由

第四节 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P248

一、 面对大千世界,心如枯井

“苦”和“空”是佛教的两个基本核心

二、 面对生活挫折,处逆如顺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中国诗文化(以意境为核心

一、 中国诗歌发展历程

1. 先秦时代,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

2. 春秋《诗经》:分为风、雅、颂;善用赋比兴;句式以四言为主

3. 战国产生新诗体:楚辞,以六、七言为主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

《离骚》:长篇抒情诗

中国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

4. 汉末魏晋进入“诗的自觉”

1) 抒情短诗成熟的标志: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誉为“五言之冠冕”)

2) 邺下文人集团的组成:“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

3) 第一部个人抒情五言组诗:阮籍的五言“咏怀诗”82

4) 嵇康开拓了四言诗新境界

5. 西晋:“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1) “三张”:张华、张载、张协

2) “二陆”:陆机、陆云

3) “两潘”:潘岳、潘尼

4) “一左”:左思

6. 晋宋:陶渊明,开创“田园诗”

7. 南北朝

南方代表诗人:鲍照(创制七言歌行、开边塞诗歌)、谢灵运、谢朓

8.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9. 盛唐

1) 两大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

2) 李白(“诗仙”)、杜甫(杜诗被称为“诗史”)

10. 中唐

1) 中唐后期崛起两大诗派:

“韩孟诗派”:韩愈(代表),李贺、刘禹锡、柳宗元、孟郊、贾岛、姚合、卢仝(辅翼)

“元白诗派”:白居易(代表),元稹、张籍、王建、李申(辅翼)

2) 韩愈:宋词的鼻祖之一

“诗鬼”:李贺

11. 晚唐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12. 北宋

“苏黄”:苏轼、黄庭坚(“江西诗派”宗主)

王安石

13. 南宋

1) 代表:陆游、杨万里、范成大

南宋后期,诗坛上有“永嘉四灵”、“江湖诗派”

2) 宋词

代表: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

宋代诗词:中国诗歌史上第二座高峰

14. 清代

近代诗歌史的第一位大诗人:清代龚自珍

二、 东方意境 深邃高远P258-265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散文(以泛文学为特征)

一. 中国古代散文史迹回眸

散文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

1. 《易经》和《尚书》可以看作中国散文的开端

2. 优秀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

3. 中国散文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诸子散文《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两汉

司马迁、班固——史传散文 《史记》:“史家之绝唱”

贾谊、晁错——政论散文

两汉之后

1. 骈体文成为官方文章正体

2. 文坛两次革新运动: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北宋欧阳修主盟的古文运动

3. 古文运动代表作: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

苏洵的《六国论》

苏轼的《教战守策》《石钟山记》

4.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韩愈、柳宗元

唐末作家: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

元明清代表作

刘基的《卖柑者说》、归有光《项脊轩志》、黄宗羲《原君》、方苞《狱中杂记》、龚自珍《病梅馆记》、梁启超《中国少年说》

二. 忧国思患的济世精神

标志着散文形成初始的是:《尚书》

三、 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

批判社会弊端的作品:《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韩愈的《原毁》、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朋党论》、苏舜钦的《答韩持国书》、方苞的《狱中杂记》

讽刺庸俗世态的作品:张岱《西湖七月半》、柳宗元《蝜蝂传》《三戒》

其他作品:韩愈《进学解》、明代高启《游灵岩台》、清代铁保《徕宁果木记》

四、 形象鲜明、委婉曲折的艺术特色

叙事抒情类——写景状物、塑造人物形象

议论说理类——托物言志、借古喻今、借预言故事说明深刻道理

第三节 俗文化与中国古典小说、戏曲

一、 宋元以降俗文化与俗文学的特点

宋元以来市井文化组成部分:小说、戏曲

宋元以降至鸦片战争之前我国古典文学传统后期演变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俗文学与诗文雅文学的分流与对峙

二、 话本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话本:“说话”艺人依据的底本

“说话”的场所:瓦市

北宋:三分、五代史、孟子书、讲史、小说

南宋:小说(“银字儿”)、铁骑儿、说经、讲史

八类“小说话本”: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迹、踪参

“说话”团体:“雄辩社”、“书会”

话本小说的最早写定者:书会先生

宋元小说话本:罗烨《醉翁谈录》、《清平山堂话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中国第一部话本小说总集: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高峰时期的话本小说:冯梦龙《古今小说》;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陆人龙、陆云龙《型世言》;《西湖二集》《欢喜冤家》《鼓掌绝尘》《石点头》《鸳鸯针》

为通俗文学的话本小说奠定文学史地位的是:冯梦龙“三言”

清后代表作:李渔《无声戏》《十二楼》;杜纲《娱目醒心编》

三、 宋元话本、明人拟话本中所见市井心态

以描写男女爱情的“传奇”居多,其次是“公案”

代表作:《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崔待诏生死冤家》、《戒指儿记》、《简帖和尚》、《红蜘蛛》、《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全相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三国志平话》等(P275

变泰发迹是市民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取向。随着明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务实功利的价值取向更多地表现为对财富的追逐。

四、 古代戏曲

我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戏曲形式

标志我国戏曲正式形成的是:南戏

标志戏曲真正成熟:元杂剧

1. 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杨显之、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

2. 代表作品:《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汉宫秋》等(P276-277

“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杀狗记》《拜月亭记》

第一个昆曲剧本:;梁辰鱼《浣纱记》又名(《吴越春秋》)

明代后期传奇分为两派:“吴江派”(沈碌为代表)、“临川派”(汤显祖为代表)

明末清初,苏州派李玉《清忠谱》将市民阶层的抗暴斗争写入剧本;李渔《笠翁十种曲》,丰富了喜剧艺术的表现手法。

清代传奇的最后高峰:《长生殿》《桃花扇》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戏曲的代表剧种:京剧

五、 长篇章回体小说

第一部成熟的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划分:

1. 广义六类: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人情、讽刺、公案

2. 狭义三类:讲史、世情、神魔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

《红楼梦》宣告了中国古典小说高峰的到来。

第一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第一节 文化背景与思想蕴涵

一、 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原始绘画、原始雕塑、原始歌舞齐头并进

商周——青铜器、甲骨文、金文、篆刻、“四阿重屋”的中国建筑的基本造型已经形成、以木建筑为特色。

以编钟和建鼓为主的大型钟鼓乐队兴起于西周,大盛于春秋战国。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兵马俑

汉武帝设立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

唐代音乐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大曲的演奏

大曲代表作:《霓裳羽衣舞》

五代至宋元,山水画一枝独秀。山水画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宋代名家:范宽、米芾、马远、夏圭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

花鸟画:黄筌、黄居

文人画:赵孟頫

戏曲到明清的两次高潮:昆曲大繁荣(明中叶至清初)、京戏兴起(清末明初)

二、 文化背景

空灵与充实

支撑中国文化的两大思想体质:儒与道

三、 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P294

美与善的统一

情与理的统一

认识与直觉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统一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巨大成就与东方形态

一、 古代绘画与书法

绘画按描绘内容分为:宗教画、风俗画、历史画

汉隶碑刻代表:《礼器碑》、《曹全碑》、《华山碑》、《史晨碑》、《兰亭序》

周代中期铭文:《毛公鼎》、《散氏碑》

颠张醉素:张旭、怀素

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二、 建筑、园林与雕塑(P298

以木结构为主、建筑与自然环境统一、整体外形、群体布局、炫彩装饰

世界三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西亚园林、欧洲园林

佛像雕塑起自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山五园:北京西郊的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

世界三大戏剧文化:中华戏曲、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

构成中国戏曲基本特征的三大要素: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

“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正音”:宫、商、角、徵、羽

三种七声音阶:古音阶(雅乐音阶)、新音阶(清乐音阶)、清商音阶(燕乐音阶)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与典籍

第一节 史学与典籍

司马迁首创“纪传体”史书:《史记》

班固首创断代体史书:《汉书》

私修史书:谈迁的《国榷》

清代:浙东史学派《明史》

第二节 先秦-魏晋南北朝史学文化

一、 先秦史学文化概述

我国史学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夏、商、周

使史学成为“经世之学”的作品是:《春秋》

学术史代表作: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篇》

韩非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并详细写出了各段特点

西周、春秋时期主要史籍:《尚书》《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后来解释春秋的有《左传》《公羊传》《毂梁传》

战国时期主要史籍:《左传》、《国语》(国别体)

重人事、轻鬼神已成了先秦时的社会思潮,体现了民本思想。

二、 秦汉史学文化

1、 司马迁与《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

2、 班固和《汉书》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

三、 魏晋南北朝史学文化

主要著作:晋代陈寿《三国志》

“前四史”:《三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

范晔《列女传》《文苑传》

第三节 唐宋史学文化

一、 唐代史学文化

唐朝编修的八部正史(都是纪传体):《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本时期主要史学巨著: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述典章制度的史学专著)

《隋书》正式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二、 宋代史学文化

本时期“纪传体”正史:薛居正《五代史》、欧阳修《新五代史》与《新唐书》

“编年体”史书:司马光《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朱熹《通鉴纲目》

郑樵《通志》,新创了“年谱”这一史书体例,书中的“略”集中了全书的精华。

“纪事本末体”:袁枢立《通鉴纪事本末》

第四节 元明清史学文化

一、 元代史学文化

代表作: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胡三省《读通鉴注》

二、 明代史学文化

代表作:王世贞《弁州山人四部稿》《弁山堂别集》

何乔远《名山藏》

李贽《藏书》《续藏书》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私修明史的代表:谈迁的《国榷》

三、 清代史学文化

清代对史学的贡献:《明史》的修撰

清代史学家对史书的考证、注释及对史学理论的贡献(P320-321

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史学派”,经世致用,其《明儒学案》是我国最早的学术史专著

马肃《绎史》,对历史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审美教育

第一节 人文美育与社会传播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采诗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制度

汉武帝——诏举贤良

董仲舒推崇上古教育,大力倡导以社会为场所的乐教

第二节 学校人文美育的实施

学校在夏商周三代的称谓:校、序、庠

中国古代最早的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周代的学校来施行的

汉代设太学,主要实行政教

东汉鸿都门学中国古代具有艺术教育专科性质

唐代中央官学分为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

宋代在官学中开设了画学,学生的来源分士流、杂流两种。

第三节 家庭人文美育的实施P335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科技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科学的巨大贡献

一、 天文、数学、中医

(一) 天文

1. 殷商时代,已经有了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出现了阴阳历。

2. 春秋战国: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石式星表;二十四节气;使用的历法:古四分历

3. 秦汉时期记录了太阳黑子

4. 汉代“论天三家”:盖天说(代表为《周髀算经》)

浑天说(代表是张衡)

宣夜说(代表是郄萌)

5. 我国第一部完整历法:汉代三统历;东汉刘洪完成乾象历,标志着古代立法体系趋于成熟;孙吴葛衡制成了圆形浑天仪。

6.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隋唐僧一行;他还制成了水运浑天仪

7. 宋元时代古天文学代表者:郭守敬——授时历

(二) 数学

理论发展

1. 殷商时代已有四则运算

2. 三国时期,刘徽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祖冲之进一步精确。

计算工具

3. 殷商时代,算筹

4. 算盘产生的年代:唐宋时期

数学著作

5. 我国最早的一部算学天文著作:《周髀算经》

6. 全面反映秦汉数学成就的作品是:《九章算术》

7. 《算经十书》的十部算学教科书(P348

(三) 中医

1. 春秋战国扁鹊“望闻问切”,形成了中医的传统方法;《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3. 东汉末年华佗首创麻沸散和五禽戏

4. 魏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

5.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颁布的药典:隋唐时期的《新修本草》

6. 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千金方》(孙思邈:被称为“药王”)

7. 其他著作:明清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末吴有性《温疫论》、北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二、 农学及陶瓷、造船、纺织、冶炼等

(一) 农学

1. 五谷:稷、稻、麦、豆、黍

2. 工具:原始社会耒和锄,春秋辘轳,战国铁犁牛耕,东汉龙骨水车

3. 水利工程:芍陂(最早)、都江堰

4. 农学著作: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二) 陶瓷、造船、纺织、冶炼(P350

1. 新石器代出了彩陶、黑陶

2. 商代烧以高岭土制成青瓷

3. 唐代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唐三彩多色釉陶器

4. 清代“江南三制造”:南京、苏州、杭州

三、 四大发明对世界及西方的影响

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

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整体观和方法论

缺乏思辨——重实用和经验、轻理论和创新——重技术而轻科学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论争

1.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 冯桂芬第一次提出“中体西用”

3.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考据学为依据,试图寻求维新变法的依据——托古改制

4. 章太炎提出在糅合中西的前提下,重新构建中国文化新体系

5.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改造国民性

6. “打倒孔家店”,第一个点名批孔的是易白沙

7. 胡适和陈序经主张全盘西化

8. 新儒学开创者梁漱溟,第一阶段的领袖是熊十力,构建了心物、体用、性量哲学体系、著有《新唯识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概论》

1. 文化

各色交之文,事物动态之化。

1)文化是涵盖人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

2)主要是指人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2. 宗族

宗族就是同一父系,群聚而居,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有共同的宗,祭祀着同一祖宗,甚至有共同的墓地等的一个血群体。

3.

是声的意思,国是地方声,地方土,大都是民歌。

4. 周易

是我国早期非常重要的一部文化元典。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有卦象、卦辞和爻辞三部分成。卦象有八卦,卦辞是卦象的解,爻辞是爻象的解。(八卦:是八种基本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雷水火山泽。)《周易》运用阴阳两种符号经过一系列排列组合,以此预测和解释世界万象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变化。

5. 五常

由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伦理道德。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发展的,四德指:仁义理智。)三纲出自《韩非子》,三纲五常第一次连用则在东汉《白虎通》中。

6.

老子提出的“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世界万物形成、变化、运动的总规律,是万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7. 玄学

魏晋玄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中国第一次生碰撞的物。玄学因研究阐发《老子》《周易》《庄子》三本的玄理而得名,此三本被称三玄。玄学提倡尚自然,名教。即,崇尚道家无信儒家三五常。从“无”与“有”的本体论证了名教和自然的关系。

8. 理学

送明理学是儒学展的最高形,把“理”作世界的最高本体,由周敦颐创立,程兄弟展,朱熹完善。沟通了宇宙与理,成影响千年的正思想,封建治充了理

9.

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关系网:君臣、父子、夫、兄弟、朋友关系。各有其典范与道德模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从,兄友弟恭,朋友信。孟子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10.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其实质是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实现了有机统一。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影响制约着政治,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兼具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11. 天人感

由董仲舒直接提出一命,他认为,天和人相通,天能干人事,人的行也能感上天。

12. 礼、礼治

礼起源于宗教仪式,用以表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原本指人与人或国与国之交往的一种意。所礼治,是将此予以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予以施和推行,就是礼制精神。其实质强调社会有序,持社会的秩序。礼治精神是人社会的最高目,是人区物的本特征。因此,礼首先是指社会制度,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规范。

13.

仁是春秋时期的新观念,指一种美好的品德。孔子的仁 是包括从德的最高概念到一般的道德规范的范畴,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品质,全部美德的总和构成仁。仁是礼的精神支柱;恭、宽、信、敏、惠是实行仁的具体要求;孝悌是为仁之本;忠恕是为仁之道。

14. 内圣外王

内圣指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道德的把握;外王指把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和仁政。最早出自《庄子》,后成为儒家重要的治世修身原则。

15. 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是实现内圣外王的修养功夫。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明德、亲民、知止。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

16. 中庸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不易,谓之中庸。中庸,即中道、中行,意为无“过”与“不及”,注重适度、恰当、不偏不倚,以此实现中和,达到和谐的境界。中庸之道既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也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

17. 三不朽

《左传》中记载叔孙豹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三不朽。

18. 四心、四端

孟子认为,人们生来具有四心:恻隐、羞恶、恭敬、是非。

四端指:仁、义、礼、智。又叫四德,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是处理五伦关系的典范。

19. 性三品

董仲舒在参考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之后提出的,把人性分为天生能善的“圣人之性”、贪欲难改的“斗筲之性”和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

20. 濂溪学派

由理学开山之祖被称作濂溪先生的周敦颐开创的学派。其著作有《太极图说》,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世界根源于无极,无极产生出宇宙的原始实体太极。

21. 关中学派

由横渠先生张载创立的理学开创阶段的重要派别。作为理学中涌现出的独立派别,主张学以致用,把学术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联系起来,力图为现实服务。

(理学诸学派中,还有二程的洛阳学派、朱熹的福建学派等,其学派思想与代表人物几近相同,不再赘述。)

22. 致良知

是王守仁对朱熹“致知”命题的修正。他认为,良知就在人们心中,且人人皆有、圣愚皆同,必须“求理于吾心”,心外无物,并把这种统一叫做知行合一。

23. 王道、王道政治

王道政治,指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的代称。在王道时期,天理流行于社会之中,人心至善至美,社会充满光明,呈现昌盛的局面。孟子“仁政”学说在政治上就提倡王道之治。

(与此相对的是霸道政治,即三代以后以功利为目的的暴力政治,这一时期人心不古,充满黑暗和混乱。)

24. 稷下学派

战国齐国陈氏在临淄稷下开创了一个高等学府,集中儒墨名法等众人。研究学术、互相争鸣,有七十六人位列上大夫,史称稷下先生,居于主导地位的是道家思想。

25. 智慧

“智慧”是兵家文化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指的是人们对问题能够迅速地、灵活地、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26. 佛教相关

1)佛教三宝:佛、法、僧。

2)大乘小乘。小乘佛教认为只有一人可以成佛,其它诸人只能成为超生天界的阿罗汉。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3)四圣谛:苦、集、灭、道

4)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5)三业:身(行为)、口(言语)、意(思想)。

6)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7)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

8)五蕴:色、爱、想、行、识。

9)三学:戒、定、慧。P237

10)妙悟

佛教把妙悟看作是对真理的透彻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最真实的认识,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用于审美和艺术创造中,妙悟是指主体对客体审美观照后所产生的感悟。

11)顿悟

顿悟本是佛教用语,是指顿了,与渐悟相对。从佛教含义来看,顿悟是指无须经过繁琐仪式和长期修行,即可豁然觉悟,把握佛教真理。(渐悟亦称渐了,是指必须经过长期修习,才能达到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悟”既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

27. 诗的自觉

魏晋时诗歌发展进入了自觉时代。所谓自觉,即诗人认识到诗歌具有自身之价值,不必依附政治与伦理说教,是对儒家正统“诗言志”的突破。

28. 邺下文人

由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领导,聚集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楊、刘桢建安七子的文人集团。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及民间疾苦,悲天悯人,表现乱世英雄建功立业,收拾金瓯的使命感。

29. 竹林七贤

指魏晋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共同的特点是任情放达、发言玄远、藐视礼法、一腔孤愤,用曲折的方式表示对现实的不满。

30. 意境

通常认为“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即情景交融、形神结合。或者将其概括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化和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统一。

31. 佳人胆

随着时代发展,市井细民的婚姻观念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不再是绝对恪守的。那些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又往往突出了女子的大胆、主动,即所谓佳人胆。

32. 四大南戏

由元末明初南方书会才人编撰成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杀狗记》《拜月亭记》等所谓四大南戏。

33. 临川派

明代中后期戏剧发展后期的一个重要派别。以临川人汤显祖为代表,其代表作是以海盐腔写就的《临川四梦》(又叫《玉茗唐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34.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并称四大奇书,题材内容上分属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35. 戏曲中的“虚拟”

中国戏曲以虚拟作为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所谓虚拟,即利用舞台的假定性,通过夸张的变形来保证生活,在舞台表演的有限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以对生活作出广泛而形象的概括。

36. 程式

程式是一种运用歌舞手段表现生活的独特表演艺术格式,是中国戏曲的一个突出特点。各种程式动作,实际上就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在生活形态基础上又经过一番选择、加工和美化功夫所形成的舞台动作。

37. 八音

指八种制作乐器的材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8. 七声音阶

指由“宫商角徴羽”五个正音加上随形式而变化位置的“二变”构成额音阶系统。所用“二变”不同,形成三种七声音阶:古音阶、新音阶、清商音阶。

39. 洋务运动

19世纪下半叶由清政府发起的一场发展近代工业的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其封建统治。主要内容包括在沿海城市扩充和发展近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40. 新儒学

产生在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日甚一日的抨击背景下。博大精神的孔孟董朱体系,根深蒂固的文化集体意识,借以安身立命的中华道德伦理,使一群知识分子采取了与激进主义者完全不同的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他们坚信儒学不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障碍,应当也必须重新评价儒家思想,发掘其中固有的积极精神,以促进儒学的新发展,再次复兴和光大儒家文化。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等。

41. 摹古派

同指16世纪前后七子领导的文学复古运动,其复古理论主要有:1)在文学发展观上,主张“文比秦汉,诗必盛唐”,以后的诗文一代不如一代;2)在创作观上,主张一切为古人是尚,文学愈古愈好。他们的创造就是把古诗文当作范本临摹。因此得名。

42. 公安派

晚明反复古运动的文学革新派,以三袁为代表,主张:1)在发展观上,文学是随时代而发展的,不应厚古薄今;2)创作观上,反对摹古抄袭,文学应充分表现个性;3)进一步认识到人的个性的多样性。

43. 西体中用

由学者李泽厚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要进行现代化,首先要改变社会本体,即小生产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体地说,要用现代化的西体从科技、生产力、经营管理制度到本体意识来努力改造中学,转换中国传统的文化心里结构。“中用”既包括西体运用于中国,又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学应作为实现西体(现代化)的方式。

44. 主流意识形态文化

是与国家性质相联系的处于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之上的文化,它为特定社会的特点政治、经济服务。

45. 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

是指一定社会的知识分子所创造并在知识分子阶层中盛行的文化,既有历史上所继承的精英文化,也有当代知识分子精心创造的精英文化。

46.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被一个社会或一定地区内大多数人所欣赏、接受的文化。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国家特性而言,它是平民文化,相对于知识分子阶层而言,它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的建设成为经济生活中心的背景下,在大众传媒高速发展的高科技条件下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47. 国学

广义上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即关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学问。狭义上指儒学,或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48. “反身而诚”P18

指人通过对道德意识的自我认体,以及对实践经验的内心体验,以完成从心理学到哲学、美学境界的超越;体验自我,发现本心把握本心,来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人生理想境界,从而悟解宇宙万物生命的奥秘。

49. 自然经济P32

是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构。

50. 血缘宗法制度P40

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区分高低贵贱的法规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血缘关系为核心而形成的,要求家族成员,乃至广大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51. 征辟制P66

由皇帝或官府直接聘请那些志行高洁、博学多才的杰出人士出任官职,一般无需考核即可直接就职。

52. 察举制P66

考察荐举,常常由皇帝亲自下令给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让他们按照政府制定的选拔标准,把那些德才皆备的平民和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直接任命,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择优录用。

53. “成钧之学”P329

其教育内容就是以乐教为主的学校教育。“钧字即韵字之古文。古代教民,口耳相传,故重声教。而以声感人,莫善于乐”。

54. 禅宗基本观点之“见自性”P247

禅宗讲究“禅悟”,所求由远而近,由外而内,“即心是佛,见性成佛”。本心或叫自性,在佛家的心目中,清净无污,超离生灭,能认识清净的自性,自然脱离了苦海,这种识自本心即可成佛的理论,把成佛定位到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上。

55. 禅宗基本观点之“无念”P248

无念即排除自己心中的欲念,它是明白心性和顿悟的必然延伸。“无念”是禅宗的最高法旨,与老子的“不争故天下不能与之争”有相同意思。由“无念”出发,禅宗提出“无相”“无住”。

56. 禅宗基本观点之“证实相”P248

禅宗的实相指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实在的本体,那个没有污染的清净的东西,但它隐于现象之后不生不灭,值得追求。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禅宗的真正的真实,但一般愚钝者却不可见,要用般若的慧目,瞬间的灵动方能洞见,这就是顿悟。

57. 山林文化(P53)

山林文化亦可成为隐逸文化,它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先秦道家反对有为,主张无为,他们不仅攻击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观念,攻击儒、法、墨、名诸家的思想学说和主张,而且从根本上否定整个文明,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的价值。道家舍弃“从政”。山林文化的代表是陶渊明。

58. 庙堂文化(P54

庙堂,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后来多用以指代朝廷。儒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入世的。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成为志士仁人,就须“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9. 谶纬学(P94)

经学与董仲舒的新儒学结合演变为谶纬学,以不断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凶兆”的宗教预言,也叫“符”,意思是事后有“徵信”,符合神意。纬是用宗教迷信思想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谶和纬的基本内容都是讲宗教迷信,宣扬神秘荒诞观点,为帝王服务。

60. 鸿都门学(P333

这是中国古代官学中具有艺术教育专科性质的学校。鸿都门学因设于东汉首都洛阳而得名。鸿都门学不重经学,而是专门教授学习词赋与书法,类似于今天的艺术专门院校。鸿都门学吸收有写作尺牍。辞赋能力以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学生,学生都由州郡、三公举荐而来,共约一千人。鸿都门学受宦官的操纵,在政治上为人所不齿,但是中国远在东汉末年就有专门的艺术学校,这对中国的人文美育事业来说,产生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61. 名实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名指名称、概念、形式,实指实际存在的事物即内容,名实关系即时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成于先秦时代的名实之辩,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发展。先秦百家当中的名家就是以研究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思想派别。

62. 泰州学派

明中叶以后兴起的带有早期启蒙特征的学术派别,代表人物有王艮、李贽等。主张人间之道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真正的学问是为了解决人民生活问题,明确肯定饮食男女之性是天生的自然权利,强调独立人格。贬损了程朱理学的社会价值,提高了实践活动的价值。

63. 燕京八景

太液秋风(中南海)、琼岛春阴(北海)、金台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晴雪 、玉泉趵突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八达岭)

64. 三山五园

北京西郊著名的的皇家园林: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

第三部分 《西方文化史》1-4章考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

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爱琴文化

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西方文化的精神祖先:古代希伯来人、古代希腊人

一. 欧洲史前文化

(一) 旧石器文化

1. 早期文化有三个: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文化

2. 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代表工具:手斧

3. 克拉克文化代表工具:石片

4. 欧洲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尼安德特人化石

5. 尼安德特人创造的文化:莫斯特文化

6. 欧洲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现代欧洲白种人的祖先)

7. 晚期智人阶段主要文化: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德林文化

8. 克罗马农人最突出的文化成就:岩画艺术(多以动物为题材)

代表作: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西班牙)

拉斯科洞穴岩画(法)

最早的雕刻:“持角杯的少女”(也称“洛塞尔的维纳斯”)

(二) 新石器文化

1. 欧洲中石器文化的代表:阿齐尔文化(法)、马格尔莫斯文化(北欧)

2. 阿齐尔文化主要工具:石镞、骨镞、骨质鱼叉

3. 马格尔莫斯文化:鱼叉、鱼钩------渔猎生活

4. 新石器文化主要特征: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

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

5. 欧洲最早的农业居民遗址在:南欧

6. 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

二. 爱琴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一) 爱琴文化的发现

发现者:亨利谢里曼(德)

阿瑟伊文斯(英):发现米诺斯王宫

(二) 克里特文化(前2600---1250

1. 早期爱琴海非希腊语居民(创造早期爱琴文化):皮拉斯吉人、卡里亚人或勒列吉人

2. 克里特岛最为强大的奴隶制小国:米诺斯王朝

3. 克里特重要雕刻品:石雕(“斗士杯”和“军官杯”);克里特人有斗牛的习俗

4. 米诺斯王朝书写形式:从图形符号发展为线形音节文字(线形文字A

5. 克里特人是海上民族,航海业发达;克里特文化兼具海洋性和开放性

(三) 迈锡尼文化

1. 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阿该亚人

2. 阿该亚人创造了另一种泥板文书:线形文字B

3. 表明迈锡尼社会进入奴隶制阶段的是:线形文字B里有关奴隶的字样

4. 特洛伊战争时间:前12世纪初

5. 以爱琴社会为题材的著作:《荷马史诗》,对于希腊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 古代近东文化

古代近东居民:美索不达米亚各族、埃及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一) 自然环境与古代近东文化

1.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造就美索不达米亚

尼罗河孕育埃及

2. “尼罗河的赠礼”:埃及

“肥沃的新月地带”:两河流域包括巴勒斯坦

3. 古代埃及与美索布达米亚地区都经历了由城邦走向统一的过程,形成了奴隶制神权统治,王权与法律均来自神授

4. 埃及文化:单一发展进程

5. 两河流域最早奴隶制文明创造者:苏美尔人

6. 古代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

(二)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由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发展而来)

1. 阿摩利人的古巴比伦王国,亚述人的亚述帝国以及迦勒底人的新巴比伦王国先后统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2. 3000年: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

3. 最初的学校出现在:苏美尔

4. 亚述学: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历史文化

5. 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

6. 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宗教观:多神信仰、神的人格化、灵魂不死观

7. 古巴比伦珍贵遗产:《汉谟拉比法典》(共282条),保留了原始的“同态复仇”习惯法

8. 《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其进步意义:1)以成文法的形式使古巴比伦社会人人有法可依

2)规定了明确的诉讼程序

9. 美索不达米亚建筑杰出代表:“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七级大庙塔”

10. 几何学:巴比伦人运用勾股定理

11. 代数学:巴比伦人使用十进位与六十进位制

12. 古巴比伦人制定太阴历

13. 今天历法中星期制度的来历:每周七天,即日、月、水、火、木、金、土

(三) 古代埃及文化

1. 象形文字的发明者:古代埃及人

2. 使文字开始具有抽象含义的是:表意符号的出现

3. 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三个部分构成:表形、表意、表音

4. 字母文字的创造者:腓尼基人

5. 埃及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商博良(法)释读象形文字

6. 古代埃及人最初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

7. 埃及法老被视为太阳神的化身,又被称为太阳神之子,其权力来自神授

8. 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创作:《阿顿颂诗》

9. 古代埃及著名诗歌:《打谷歌》《阿顿颂诗》

10. 古代埃及最著名的箴言《伊浦味箴言》

11. 古代埃及著名建筑:金字塔、“迷宫”、底比斯的阿蒙神庙

12. 古代埃及雕塑代表:狮身人面像、涅菲尔提提王后像(阿玛尔纳艺术)

13. 数学成就:埃及人应用十进位法、求出圆周率3.16

14. 天文成就: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四) 古代近东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 古代近东文化包括: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及文化

2. 西方文化的两大精神祖先:希腊人、希伯来人

3. 《旧约圣经》中“通天塔”的原型:巴比伦城的七级大庙塔

4. 古代希腊字母:由腓尼基字母发展而来,腓尼基字母(22个)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希腊字母后来发展成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5. 希腊雕像考罗斯:具有埃及人的气质

6. 埃及的《阿顿颂诗》影响了《旧约圣经》的《诗篇》

7. 45年,朱里亚.凯撒在埃及立法的基础上制定“朱里亚历”(“儒略历”),在罗马推行

8. 16C末,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制定“格里高利历”(今天通行世界的“公历”)

9. 数学方面,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继承古代埃及几何学

四. 希伯来文化

希伯来宗教伦理思想成为现代西方宗教和伦理思想的主要源泉,希伯来人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始祖之一

(一) 希伯来人与犹太教

1. 希伯来人宗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摩西十诫”

2. 所罗门死后,希伯来人国家分裂为:以撒玛利亚为都城的以色列(北部)

以耶路撒冷为都城的犹太(南部)

3. 著名先知以西结极大发展了犹太教,增加了救世主(弥赛亚)

4. 犹太人宗教与社会生活的中心:犹太会堂

5. 犹太教分裂出的教派:法利赛派、撒都该派、艾塞尼派

6. 研究古代希伯来人宗教与历史的珍贵资料:《死海古卷》

7. 犹太教思想成为基督教主体思想,其经典构成了基督教的《旧约圣经》

8. 以色列及散居各地的犹太人的名族语言:希伯来语

(二) 《旧约圣经》(犹太教的经典)

1. 《旧约圣经》共39卷,由法律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组成

2. 旧约的主题和核心:“法律书”,在旧约中地位最高,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名数记》《申命记》(为摩西所传,又称《摩西五经》)

3. “先知书”地位次于“法律书”,从希伯来人建国至新巴比伦征服犹太王国这段时间的历史记载和先知言行录

4. “圣录”的地位次于“先知书”,内容包括“巴比伦囚徒”至波斯统治时期的犹太历史和诗篇

5. 《七十子希腊译本》:被翻译成希腊文的旧约,比希伯来文经典多出一部分经卷,人们把没有争议的经卷称为“正典”,有争议的称为“后典”

(三) 希伯来人的宗教---伦理思想

1. 犹太教宗教思想的特点:1)坚持一神论,只有雅赫维才是唯一真神

2)契约观念

3)注重戒律,如摩西十戒

4)弥赛亚和天国观念

第二章 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

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是希腊古典文化的精髓,造就了西方文化中的古典传统。古代罗马文化把法制精神灌注到古典传统之中,使古典传统得到发扬光大。

一. 早期希腊文化

希腊半岛上讲希腊语的名族创造的最早的文明:迈锡尼文明

“黑暗时代”与“古风时代”(见名词解释)的发展,为古典文化时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 荷马史诗

1. 包括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 研究“黑暗时代”希腊社会的唯一文字史料:“荷马史诗”(“黑暗时代”又称为“荷马时代”)

3. “荷马史诗”的题材: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

4. 《伊利亚特》:原意为“伊利翁之歌”,全诗共15693行,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最后51天的故事

5. 《奥德赛》:全诗共12110行,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希腊联军一位足智多谋的将领奥德修斯历尽艰辛返回故里的故事

6. 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欧洲文学的渊源:“荷马史诗”

7. “荷马史诗”用何种语言写成:古希腊语的爱奥尼亚方言

8. 被但丁称为“诗人之王”的是:荷马

9. 明显受到“荷马史诗”影响的作品: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特》

10. “荷马史诗”的重要题材是:神话传说

11. “荷马史诗”的作用:为奥林帕斯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 “荷马史诗”反映了:希腊宗教处于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氏族崇拜向人格神崇拜的过渡阶段

13. 被尊为“希腊的名族诗人”的是:荷马

(二) 赫西俄德(黑暗时代晚期的另一位伟大诗人)

1. 代表作:长诗《工作与时日》(又译《田功农时》)、《神谱》

2. 《工作与时日》:共828行,主要内容是生产技术的指导和伦理道德的训诫,规劝人们公正、勤劳和谨慎。

反映了古希腊黑暗时代晚期氏族社会解体和奴隶制逐渐形成过程中的农村经济生活

3. 《神谱》:是一部描述当时希腊人想象开天辟地以来的诸神世系的系谱;分为序曲、主题和尾声三部分。

它是以后哲学的、思辨的宇宙生成论的范本

(三) 抒情诗

1. 古风时代抒情诗颇为繁荣,因此古风时代又被称为“抒情时代”

2. 抒情诗源于:配乐吟唱的民歌

3. 分为三类:哀歌、琴歌、讽刺诗

4. 抒情时代著名诗人:阿喀罗科斯、梭伦、萨福

5. 阿喀罗科斯:希腊第一个抒情诗人

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开创了希腊文学中的一种新格调

6. 梭伦:希腊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卓越的哀歌诗人

7. 萨福:抒情时代著名女诗人,以独唱琴歌著称。共写了九卷诗,大部分为恋爱情歌,如《相思》

8. 品达:古典时代早期著名诗人,以合唱琴歌著称。作品共317卷。品达的诗成为罗马时代抒情诗的典范

9. 古风时代民间流传最著名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 宗教与神话

1. “荷马史诗”和《神谱》是对希腊神话的系统化整理,最终形成了希腊大多数城邦信奉的奥林帕斯教,信奉居住在奥林帕斯山的12位主神

2. 奥林帕斯教在希腊古典时代成为大多数城邦官方信奉的宗教,一直居于正统地位

3. 奥林帕斯教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荷马史诗”(奥林帕斯教又称为荷马宗教)

4. 最终完成对奥林帕斯教诸神谱系的整理,为该教提供系统教义的是:《神谱》

5. 除奥林帕斯教,希腊民间还流行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特点:无节制狂欢

6. 公元前6世纪希腊宗教出现新变化的表现是:俄耳甫斯教的形成

7. 希腊宗教礼仪的核心是:用动物献祭

8. 第一次载入史册的奥运会: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宙斯大祭)

9. 为祭献阿波罗神而举行的是:比提亚赛会

(五) 早期自然哲学

1. 希腊最早的哲学:早期自然哲学

2. 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产生的思想渊源:希腊神话和古代近东文化的影响

3. 希腊最早的一个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三者都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4. 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

其哲学的基本命题:水是万物的本原

5.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

6. 阿那克西美尼:万物的本原是“气”

7. 爱菲索学派(提倡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

8.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性的“火”

提出“一切皆流”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名言“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9. 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

10. 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始人为毕达哥拉斯

哲学思想是把抽象的“数”作为万物的本原,相信灵魂转世说

11. 爱利亚学派代表人物:赛诺芬尼(其哲学的中心是关于神的思想)

巴门尼德(著《自然论》,提出“存在”是宇宙的本源)

二. 希腊古典时代文化的繁荣

(一) 城邦民主政治(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

1. 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是希腊奴隶制文化的一大政治特色

2. 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演进阶段: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

3. 雅典民主政治的起点:梭伦改革

最终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这次改革使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4. 雅典民主政治空前繁荣的时代:“伯里克利时代”

本时期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会议(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最高司法、监察机关:陪审法庭

最高军事机关:十将军委员会

5. 少数贵族共和制城邦的典型代表:斯巴达

6. 希腊城邦的本质:公民的自治团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

(二) 雅典的日常生活与习俗

1. 雅典习俗中的特殊现象:对同性恋的认可

男子在宗教仪式、体育竞技、格斗中要赤身裸体

2. 雅典群众性文艺生活的重要形式:戏剧

(三) 古典时代的哲学

1. 总特征:1)对爱奥尼亚的唯物主义传统的继承,创立原子论唯物主义,把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到更高形式,代表人物为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

2)探讨的重心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与社会,即从自然哲学转向人本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 原子论学派创始人:留基波

3. 德谟克里特:“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原子论的主要贡献者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他的认识论是:影响说

早期自然哲学发展的最高成果是: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4. 智者学派(诡辩论者)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智者学派出现的意义:1)标志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终结 2)为苏格拉底哲学铺平道路 3)为希腊哲学的发展开辟新方向 4)促进个人主义的发展

5. 苏格拉底:雅典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批判以往的神学目的论、提出“善“的原则,“美德即知识”

6. 柏拉图:古希腊这哲学家中留下著作最多的人,代表作主要为对话,如《辩诉篇》《裴多篇》《理想国》《巴门尼德篇》《智者篇》

7. 柏拉图建立起了以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为核心的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柏拉图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理念;他的认识论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8. 亚里士多德: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主要哲学著作:《形而上学》

提出了实体论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大量著作如《工具篇》《物理学》《论灵魂》《伦理学》《政治学》《雅典政制》《诗学》《修辞学》

他是逻辑学的创始人

他是古典时代哲学的集大成者,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判性总结

(四) 政治学说

1.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 柏拉图主要著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正义“的国家观和贤人政治的主张,把全体自由民分为统治者、保卫者和生产者三个等级;贤人政治(哲学为王)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支柱

3. 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政治学》《雅典政制》;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被誉为政治学的创始人。

(五) 戏剧

1. 古希腊戏剧起源:酒神崇拜中的民间歌舞

2. 从文学上来说,戏剧的产生是抒情诗发展的结果

3. 戏剧中歌队的合唱来自于合唱琴歌,对话的短长格节奏来自于讽刺诗

4. 古希腊悲剧主要由酒神颂发展而来,“悲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为“山羊之歌”,悲剧的含义不在“悲”,而在“严肃,情节严肃并非结局悲惨的戏剧也属于悲剧

5.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6. 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代表作:《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等七部

7.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8.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特洛伊妇女》《希波吕托斯》《腓尼基少女》《伊菲革涅亚在俄利斯》

9. 古希腊喜剧主要渊源于酒神祭典中的“狂欢舞”

10. 希腊喜剧三个时期:旧喜剧(古典时代前期)、中期喜剧(古典时代后期)、新喜剧(希腊化时代)

11. 阿里斯托芬(最著名的旧喜剧作家、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阿卡奈人》

其他作品:《和平》《鸟》(现存的惟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吕西斯特刺忒》《骑士》《女公民大会》《财神》

(六) 历史学

1. 西方史学源于古希腊

2. 希腊古典时代的三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3. 希罗多德:欧洲第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被西方学者誉为“历史之父”

代表作《历史》(即《希腊波斯战争史》):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通史著作,创立了历史叙述体,发展成为西方史学编纂中的正宗体裁

4. 修昔底德: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5. 色诺芬代表作:《希腊史》《远征记》《拉西第梦人的政制》《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七) 建筑与雕刻

1. 古代希腊的建筑艺术表现在:庙宇和公共建筑物上

2. 建筑物的特点:大量采用柱廊

3. 根据柱子不同,古希腊建筑分为三种形式: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4. 多利亚式特点:形态厚重朴实,石柱无柱基,柱头无装饰。

最高成就:帕特浓神庙

5. 爱奥尼亚式特点:典雅秀逸,石柱有柱基,柱头刻有涡卷形装饰;代表建筑:伊累克西阿姆

6. 科林斯式盛行于希腊化时代,风格趋于华丽,柱头刻有精美的叶状装饰

7. 公元前5世纪雕塑的主要题材:竞技中的优胜者

8. 著名雕刻家:1)米隆,代表作:“掷铁饼者”

2)菲狄亚斯,代表作:雅典娜雕像、宙斯神像

3)波里克里特斯,代表作“持矛运动员”

(八) 自然科学

1. 著名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

2. 泰勒斯:提出“直径平分圆周”、“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及圆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

3. 毕达哥拉斯:西方最早证明勾股定理的人

4. 欧多克斯:提出两个量之比等于另两个量之比的比例关系,完成计算曲变形面积和曲面体体积的方法

5. 天文方面:

1) 泰勒斯预言了前585528日的全日食

2) 毕达哥拉斯提出宇宙是球形的,其中心是“中心火”

3) 欧多克斯提出地球中心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宇宙几何模型

6.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代表作:《动物的生殖》《动物的构成》《动物志》《植物学》

西方“物理学”一词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7. 医学方面贡献最大的是:希波克拉底(被尊为“医学之父”)

作品:《希波克拉底文集》(他人所编)

提出“四体液说”,重视医德

影响今天国际医学组织医德规范的是:希波克拉底誓词

(九) 希腊古典时代文化繁荣的条件

1. 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2. 希腊城邦制度及其民主政治与公共生活,激发公民文化创造力,为文化发展提供宽松政治环境

3. 上古希腊的文化成就,为文化繁荣铺垫了浓厚的文化背景

希腊文学的渊源:“荷马史诗”

希腊自然哲学的思想渊源:《神谱》

4. 古代近东的文化遗产,被希腊人借鉴和吸取

三. 希腊化时代的东西文化融合

(一) 希腊化时代与东西文化融合

1. 三个希腊化国家:1)以马其顿本土为中心的马其顿王国

2)以叙利亚为中心的塞琉古王国

3)以埃及为中心的托勒密王国

2. 希腊化时代(名词解释)在文化方面的最大特点:出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

3. 希腊化时代东方文化渗透到西方最突出的方面:宗教

4. 希腊化城市的典型: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中心,取代雅典成为当时的学术研究中心)

5. 希腊化时代出现了近东地区市场一体化的趋势

(二) 自然科学成就

1. 古希腊科学成就的最高峰发生在:希腊化时代

2. 数学方面,欧几里得著《几何原本》13卷,使几何学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学科

阿基米德:

1)数学方面,用“穷竭法”推算出了计算球体、圆柱体的体积、表面积和周长公式,奠定了现代微积分的基础

2)流体力学的奠基人

3)发现比重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4)论证了杠杆原理,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

3. 希腊化时代的著名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希帕卡斯

4. 阿里斯塔克:提出太阳中心论

5. 希帕卡斯:主张地球中心说

6. 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著《地理学概论》

(三) 希腊化时代的哲学

1. 希腊化时代四大哲学派别: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怀疑主义学派和犬儒学派

2. 三大学园:柏拉图学园、吕克昂学园,伊壁鸠鲁学园

3. 伊壁鸠鲁哲学的中心:快乐主义伦理学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唯物主义原子论

4. 斯多葛学派创始人为芝诺,认为理性支配着宇宙万物,倡导自然法思想和人类同一思想,主张苦行和禁欲,对罗马法学和基督教思想都产生了影响

5. 怀疑主义学派创始人是皮浪,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6. 犬儒学派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者,提倡“返归自然”,过着禁欲和行乞的简朴生活。代表人物是狄奥根尼

(四) 文学与雕刻艺术

1. 被称为“牧歌之父”的是西西里诗人提奥克里图斯

2. 新喜剧的代表人物:雅典的米南德,代表作《恨世者》《萨摩斯女子》

3. 希腊化时代雕刻主题:搏斗和挣扎中的悲壮人物,如“拉奥孔群像”、罗德斯岛的太阳神(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四. 罗马古典文化

(一) 罗马政体与政治思想

1. 罗马政体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

2. 王政时代(前753-509):罗马由氏族社会向国家政权过渡

3. 罗马共和国的一切官吏都由大会选举产生;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利益;国家政权实际落入元老院之手

4. 波里比阿撰写巨著40卷《通史》;认为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原因是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大会三权制衡的结果;其混合政体论已经包含了分权学说的萌芽,对西塞罗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都有影响

5. 维护共和制的杰出代表:西塞罗,主要政治学和法学著作是《论共和国》《论法律》,其分权思想和法制原则对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影响很大

6.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共和国为帝国取代

7. 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将元首称号正式改为君主,实现了元首制到君主制的转变

(二) 罗马社会生活与习俗(P66

鹅拯救了罗马

流血决斗、洗澡

(三) 早期宗教与深化

1. 被尊为众神之首的是:朱彼特即宙斯

2. 祭司集团具有很大的宗教影响

3. 罗马帝国后期,多神教被基督教取代

(四) 罗马法与法学

1.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表法》,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罗马私法中的两个体系:市民法、万民法

3. 西塞罗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理论,将哲学的自然法发展为法学的自然法

4. 罗马“法学五杰”: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

5. 盖约编写《法学阶梯》

(五) 文学

1. 古代罗马人在借鉴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拼音字母:拉丁字母

2. 罗马第一位诗人和剧作家:李维安德罗尼库,首次把《奥德赛》译成拉丁文,为罗马是个和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罗马共和国时代最著名的戏剧家:普劳图斯,主要作品为喜剧。代表作《商人》《一坛金子》《孪生兄弟》《吹牛的军官》等20

4. 另一喜剧作家泰伦斯,代表作《婆母》《两兄弟》等6

5. 散文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西塞罗,57篇演说辞和800多篇书信

6. 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屋大维统治时期

7. 黄金时代三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8. 维吉尔主要作品:《牧歌》《农事诗》《伊尼特》(又译为《埃涅阿斯记》,是“文人史诗”的开端)

9. 贺拉斯代表作《颂歌》

10. 奥维德代表作《变形记》

(六) 哲学

1. 卢克莱修继承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其著作《物性论》是流传至今的惟一一部比较系统阐明古代原子论的著作

2. 新斯多噶派代表人物是辛尼加,宣扬宿命论思想

3. 西塞罗是罗马折衷主义哲学的代表,其主要哲学著作有《论善于恶之定义》《论神之本性》

4. 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物是普罗提诺

(七) 历史学

1. 罗马共和国时期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希腊籍的波里比阿,其巨著《通史》有40

2. 第一位用拉丁文写作的罗马史学家:老加图,著有《起源》《论农业》

3. 影响最大的回忆录史著:《高卢战记》

4. 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李维、塔西佗、普鲁塔克、阿庇安

5. 李维著有《罗马史》(全名为《罗马建城以来的历史》),全书共142

6. 普鲁塔克著作:《传记集》(又称《希腊罗马名人传》,共50篇传记)《道德论集》

7. 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最早的一部记载古代日耳曼人社会历史的专著)、《历史》《编年史》《演说家对话》《阿古利可拉传》

8. 阿庇安:著有《罗马史》(西方史学中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历史著作)

(八) 建筑与艺术

1. 科林斯式建筑对罗马影响很大。罗马建筑的显著特点:大型圆柱和拱券结构

2. 古罗马的建筑可分为五类:城防建筑、宗教圣地、娱乐场所、公共设施、纪念物

3. 城防建筑代表:卡达托来山岗城堡要塞

4. 宗教圣地代表:万神殿

5. 娱乐场所:主要是剧场和角斗场,典型是哥罗赛姆大剧场

6. 著名的集议场有:罗马城的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

7. 罗马的纪念性建筑有:凯旋门、纪功柱

8. 世界上第一部建筑学专著:维特鲁威的《论建筑》

9. 最著名的雕塑是“屋大维雕像”

10. 到了罗马帝国晚期,艺术作品中宗教神秘主义代替了生动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九) 自然科学

1. 罗马时代著名的科学家: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37

2. 托勒密:著有《天文学大成》,确立了地心宇宙体系

3. 历法方面,政治家朱里亚凯撒修订“朱里亚历”(Julian Calendar,又名“儒略历”),儒略历于1582年由教皇格雷高里十三世再次修订,称为格雷高里历

4. 医学方面成就最大的是盖伦:著有《解剖过程》《身体各部的机能》

5. 农学方面成就:老加图、瓦罗、科录美拉各著一部《论农业》

五. 罗马古典文化的衰落与基督教文化的兴起

(一) 罗马古典文化的衰落

1. 罗马古典文化衰落的前兆:古典宗教的衰落与罗马人的精神颓废

2. 影响较大的近东神秘主义宗教有:来自埃及的伊西丝崇拜、来自波斯的密特拉崇拜

3. 基督教文化的兴起标志着:以理性为特征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衰落

(二) 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1.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发展出来的

2. 公元前2世纪末,犹太教分化为三个派别:法利赛派、撒都该派、艾赛尼派;耶稣门徒保罗使拿撒勒派脱离犹太教而发展成为基督教

3. 基督教从犹太教派发展成罗马境内世界宗教的条件:吸收古典哲学与近东神秘主义宗教中的有用成分

4. 使基督教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是:斐洛(用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噶学派的观点解释《旧约圣经》,把哲学中以“绝对理念”,或“逻各斯”为万物本原的思想当做《圣经》中“创世纪”的理论根据)

(三) 早期基督教的教义与组织

1. 基督教把从犹太教发展而来,把《旧约圣经》作为基本经典之一

2. 《新约圣经》共37卷,分为四个部分: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启示录,核心是福音书

3. 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4. 基督教的主要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圣经》《新约圣经》

5. 君士坦丁确立了“尼西亚信经”和基督教的正统教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6. 修道院制度的兴起地:四世纪初于埃及

(四)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1. 罗马帝国晚期最著名的神学家和教父哲学家是:奥古斯丁,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三位一体》;核心思想:原罪说、预定论

2. 奥古斯丁神学理论体系建立的意义:标志着基督教西派教会“拉丁化”的完成,为日后西派教会神学的思想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预定论和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对欧洲中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

一. 中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化

基督教、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日耳曼文化经过互相冲突和整合,孕育除了一种新的基督教封建文化。

(一) 西欧社会转型与文化整合

1. 罗马帝国晚期西欧历史舞台上存在的三种社会力量:西罗马帝国、日耳曼人、基督教会

2. 8世纪查理曼帝国建立,标志西欧社会基本上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度的过渡,确立了一种新的封建秩序。

3.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日耳曼人开始把自己的习惯法变成成文法,如法兰克王国的《萨利克法典》《萨克森法典》等

(二) 58世纪的西欧文化成就

1. 6世纪,在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出现了两位积极整理与保存古典文化的有识之士,即博提乌斯和卡西奥多罗斯。

2. 博提乌斯最著名的作品是《哲学的慰藉》

3. 卡西奥多罗斯著有《哥特人的历史》12卷,罗马简史《编年史》、教会史《三部史书》

4. 法兰克王国都尔主教格雷戈里编写的《法兰克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成果

5. 6世纪末,罗马主教格里高利一世对“安布罗斯颂调”进行了改造,并加上自己新作的曲调,整理编订成《格里高利颂歌谱》,由此形成了“格里高利歌调”

6. 7世纪,英格兰诺森布里亚王国的修道院仍保留着古代学术传统,成为西欧学术活动的重要中心。

7. 被誉为英国史学之父的是:圣徒比德,其《英吉利教会史》影响深远

8. 中世纪早期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教会文学,代表有7世纪英国诗人西蒙德的《创世纪》、8世纪诗人辛纽伍尔夫的《朱莉安娜》《埃琳》《基督》等

(三) 加洛林文化复兴

1. 查理曼大帝建立“宫廷学院”,开展教学和学术活动,加洛林王朝的文化事业于9世纪前后出现了复兴的局面。

2. 历史学家保罗以其《伦巴德人史》而著名

3. 狄奥多尔夫写有长诗《劝告法官们》

4. 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流传至今

5. 著名学者阿尔昆修订《圣经》拉丁文译本,成为中世纪时期标准的拉丁文本《圣经》

6. 中世纪西欧的标准字体:“加洛林小写体”

7. 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代表作:法国里母斯一部手抄本上的《圣马可写经图》

8. “加洛林文化复兴”的主要贡献:对希腊罗马古典作品与思想的拯救和保存

(四) 拜占庭文化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1. 拜占庭文化成就中影响最大的是:对罗马法的总结。

2. 《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查士丁尼新律》

3. 《民法大全》的编纂表明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近代的《拿破仑法典》就是以它为蓝本制定的

4. 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式建筑的开端兼最高峰)

5. 拜占庭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东西方文化汇合的产物,东正教、希腊化罗马文化与东方文化融为一体

二.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

(一) 教皇的形成与东西教会的决裂

1. 第一个宣称自己在教会中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罗马主教是5世纪初的英诺森一世

2. 5世纪中叶,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开始具有了世纪领导西部所有教会的权威,即教皇权威

3. 丕平献土使促成了教皇国的建立和发展(梵蒂冈)

4. 基督教东、西两派决裂后,东部自称正统,被称为东正教(又称希腊正教),西部基督教则被称为“罗马公教”(又称天主教)

(二) 隐修制度的改革

1. 中世纪西方修道院制度的标准:“圣本尼狄克院规”,共72

2. 克吕尼运动

3. 最早的托钵修会是方济各会,主张离开修道院做行脚僧传教

4. 多明我会对中世纪神学和哲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同时利用宗教法庭来破坏异端分子,成为教会进行文化专制的工具。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三) 罗马教廷与政教之争

1. 天主教的教阶制度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神职,形成了教皇、宗主教、枢机主教(红衣主教)、都主教、大主教、主教等各级;二是神品,包括司门员(一品)、诵经员(二品)、驱魔员(三品)、襄礼员(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司祭(七品)共七品,前四品是小品(低级神品),后三品是大品(高级神品)

2. 西欧各国政教之争的核心是:主教授职权之争

3. 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教皇权利达到极盛,在欧洲树立起了罗马教廷的最高统治权威,罗马教廷成为封建神权统治的巨大国际中心

(四) 基督教的基本观念和礼仪

1. 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认为上帝本质上只有一个,但却具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

2. 原罪与救赎观念也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原罪是世人苦难的根源

3. 七种圣事礼仪:洗礼、坚信礼、告解礼、圣餐礼(弥撒)、圣职礼、婚配礼、临终涂油礼

(五) 教会法

1. 教会法是随着基督教会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2. 325年,在尼西亚召开的第一次基督教宗教会议上,通过了许多教会法规

3. 10世纪时,德意志皇帝奥托一世给予教会以司法“特恩权”,主教有权根据宗教法规来裁决世俗民事纠纷

4. 1140年,意大利波伦那大学一个叫格拉提安的修士把他搜集到的约4000篇教会法规编纂成《格拉提安教令集》,被公认为教会法的一种权威论述

5. 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上述汇编的基础上,综合编纂了一部《教会法大全》

(六) 十字军东征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 十字军东征从本质上看,是一场西欧封建主侵略和掠夺近东地区的战争,经济因素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

2.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1) 带来战争对社会的破坏,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 西方语言中出现了许多阿拉伯语词汇

3) 十字军东征表明了教皇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但长期的十字军战争及其最后的失败反而削弱了教皇的威信

4) 刺激了西方人对地理考察和旅游的兴趣。欧洲人绘制出第一幅比较精确的地图,欧洲人至远东的旅行,均始于十字军东征时期。

三. 西欧12世纪文化复兴

(一) 大学的兴起

1. 欧洲第一所大学:形成于11世纪末的波伦那大学

2. 巴黎大学形成于12世纪末,由巴黎市内三所教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团体联合而成,它成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典范

3. 13世纪初形成的英国牛津大学也是模仿巴黎大学而建立起来的

4. 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主要由教会学校发展而来,大多受到教会的控制,大学教育中的神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5. 许多大学后来成了欧洲各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二) 对古典著作的翻译和介绍

1. 11世纪末至13世纪,西欧掀起了一股翻译与学习古典著作的热潮,大批古典学术著作由阿拉伯文和希腊文译成了拉丁文

2. 西方古典著作再次流传到西方的中介人是:阿拉伯人

3. 翻译人员除了基督徒外,也有犹太人、伊斯兰统治下的莫扎布拉人和穆斯林

4. 11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末,通过阿拉伯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译为拉丁文的古典著作达203部。

5. 11世纪末到13世纪对古典书籍和阿拉伯著作的大量翻译介绍,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复兴,也为后来的西欧各国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6. 印度人发明的10个数字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欧,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三) 罗马法的复兴

1. 中世纪早期,西欧社会的法律体系主要以日耳曼人的习惯法为主,5-9世纪出现了一系列成文的日耳曼法典,如《萨利克法典》《耿多巴德法典》《萨克森法典》等

2. 罗马法的复兴以波伦那大学注释法学派的形成为开端

3. 11世纪末,查士丁尼主持编订的《学说汇纂》原稿在意大利被发现,波伦那大学教师伊纳留斯致力于对其进行注释和讲授,从而形成了注释法学派

4. 13世纪后半叶起产生评论法学派,代表人物是巴尔多鲁

5. 罗马法复兴的中心:注释法学派和评论法学派所在的波伦那大学

6. 在波伦那大学,法律课程主要分为教会法和罗马法两种,教会法以《格拉提安教令集》为教材,罗马法以《民法大全》及各种注释和改编本为教材

7. 在法国、德意志、西班牙等大陆各国,罗马法得到全面复兴和广泛传播,逐渐形成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又称大陆法系)

(四) 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繁荣

1. 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学院”,本意是指学院中讲授的学说和知识

2. 经院哲学的两个特点:

1) 以古希腊哲学概念额逻辑原理来解释和阐明基督教教义,使理性服务于信仰,哲学服务于神学

2) 其论证方法是抽象而烦琐的辩证方法

3. 经院哲学内部存在唯名论和唯实论两个派别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共相”(一般概念)是实在的,还是“殊相”(个别事物)(——唯名论)是实在的

4. 阿伯拉尔,法国著名神学家和唯名论哲学家,其主要哲学著作是《是与否》

5.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他创立了完整的天主教神学体系,主要著作是《神学大全》

6. 19世纪末,教皇利奥多十三世正式把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定为天主教官方神学与哲学

7. 罗吉尔培根是中世纪西欧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作》《哲学研究纲要》,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源泉,继承了唯名论的核心

(五) 基督教艺术的新发展

1.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艺术以其建筑风格来划分,主要有罗马式和哥特式两种

2. 罗马式建筑主要特征:十字形布局、半圆形拱门、厚实的石墙

3. 罗马式教堂的典型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和米兰圣安布罗斯教堂,法国的卡昂圣艾蒂安教堂和图卢兹圣沙宁教堂,德国的美因茨大教堂和沃姆斯大教堂

4. 哥特式建筑(尖形拱门、窗户大、彩色玻璃)的典型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兰斯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教堂,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

5. 中世纪西欧的雕刻和绘画均属于教堂建筑,内容大多以《圣经》故事和圣像为题材

6. 罗马式艺术中的雕刻富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南部圣皮埃尔修道院教堂大门上的“最后的审判”浮雕

7. 绘画艺术中有代表性的是西班牙塔忽尔圣克莱门教堂中的壁画“主的威严”

8. 哥特式雕刻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巴黎圣母院正西面中门上的群雕“最后的审判”、夏特大教堂正门的“众圣徒”雕刻群像和阿维尼翁维勒夫教堂的“圣母子像”

9. 在教堂音乐方面,10世纪时突破了单一的格里高利歌调,出现了复调音乐。

10. 五线谱的发明者:11世纪意大利修士吉图艾略舒

(六) 文学领域的新突破

1. 1112世纪的西欧,由诸国诞生而形成了各国方言文学,其实生活与观念的变化导致骑士文学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兴起产生了城市文学,在新兴的大学中产生了世俗的抒情诗歌

2. 英雄史诗以各国方言写成,代表作品有法国11世纪成文的《罗兰之歌》,西班牙12世纪成文的《熙德之歌》、德意志13世纪初成文的《尼伯龙根之歌》

3. 骑士文学由英雄史诗发展成为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

4. 中世纪西欧骑士精神的特征:忠君、护教、行侠、尚武

5. 12世纪,反映市民生活的城市文学产生了,以法国最为发达,代表作有《列那狐的故事》《玫瑰传奇》

6. 1213世纪的大学里,出现了一群被称为“哥利亚德”的流浪诗人。哥利亚德抒情诗充满着世俗的精神,欢乐、饮酒和爱情是讴歌的“三驾马车”,实际上是对基督教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抗议和否定。

(七) 科学技术成就

1. 10世纪,农业耕作技术得到改进,广泛实行三圃制

2. 1213世纪,大量阿拉伯人的科技著作被译成拉丁文,阿拉伯人的科技成果被引入西方。如阿维森纳的《医典》传入西方;1202年,著名的意大利数学家连纳德费邦那齐出版了《论算盘》一书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在这一时期传入西方

4. 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5. 13世纪的罗吉尔培根是著名哲学家、科学家(P115),他对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重视,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6. 法国实验物理学家帕雷格伦纳斯写过一部关于磁学的书,记叙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情况

7. 意大利解剖学家蒙丁诺写了一部解剖学专著,这本书后来成为欧洲通行的解剖学教科书

8. 14世纪,在西欧形成了以威廉奥卡姆、让布里丹和奥雷斯姆为代表的冲力学派,他们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9. 第一个把几何学引进力学研究的人:法国的奥雷斯姆

四.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与习俗P116

1. 庄园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2. 11世纪,城市生活逐渐成为西欧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中世纪人们见面时相互握手:以示和平

4. 很多节日是根据教会庆典转变过来的,如法国的“驴子节”

第四章 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近代化转型的标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具有理性与科学精神的近代资产阶级世俗文化取代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而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

一. 中世纪文明的衰落

(一) 西欧封建危机与资本主义萌芽

1. 封建危机的表现:

1) 黑死病

2) 1358年法国爆发扎克雷起义

3) 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

2. 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它首先出现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北部和中部诸城市

3.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意义:为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 民族国家兴起与教皇权威衰落(P121

1. 马尔西略《和平的保卫者》维护王权,反对教皇至上论

(三) 异端运动与神秘主义思潮

1. 早在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出现了一些代表市民阶级利益的异端教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

2. 16世纪大规模宗教改革的先驱者:约翰威克里夫,他把《圣经》由拉丁文译成了英文

3. 约翰胡司提出《圣经》才是最高权威和教义的唯一源泉

4. 威克里夫和胡司的“异端”活动,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先声,预示了大规模宗教改革的来临

5. 14世纪,神秘主义思想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有德意志多明我会修士爱克哈特和陶勒尔

6. 神秘主义思想成为16世纪宗教改革神学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四) 经院哲学的衰落与世俗文化的发展

1. 以理性哲学和宗教信仰想调和为特征的阿奎那神学,把经院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2. 批评阿奎那神学体系的代表有:约翰邓斯司各脱和威廉奥卡姆

3. 14世纪开始,文学、艺术等世俗文化便突破宗教神学而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在复兴古典文化形式下的文化革新与发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二. 文艺复兴运动

(一)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源于法语,意为“再生”“复兴”。这场文化运动表面上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2.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都起源于意大利,因为意大利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 资本主义萌芽

2) 古典文化的复活(首先从罗马法的复兴开始)

3. 人文主义(humanism)的核心:强调希腊罗马古典著作中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体系

4. 以波伦那大学为首的罗马法研究,是人文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根源

5. 乔治·伏伊格特在《古代经典的复活》中首先将“人文主义”一词用于文艺复兴。

(二) 文艺复兴在欧洲的传播

1. 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

2. 文艺复兴运动由14世纪持续到17世纪中叶,对西欧的近代化转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 文艺复兴传播的条件:

1) 学生和学者文人去意大利留学、游学

2) 意大利的文学家艺术家到北部各国短期旅行

3) 印刷出版业的迅速发展(约翰·古登堡铅活字印刷)

4. 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首先扩及到德意志地区,德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是大学

5. 德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有:伊拉斯谟、胡登、丢勒等

6. 16世纪初,波及到法国。法国的文艺复兴深受王室一部分贵族影响,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流行于贵族知识分子中间,最著名的人文主义团体是由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组成的“七星诗社”

7.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拉伯雷、蒙田、波丹

8. 西班牙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有塞万提斯、维加等

9. 英国文艺复兴的成就主要在文学与哲学方面,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莫尔、培根等

10. 文艺复兴从16世纪波及到波兰,捷克等地。在波兰出现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捷克有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生活

1. 中世纪的其实精神、注重门第与等级的价值观念已日趋没落,代之而起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现世主义和个人主义

2.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生活以意大利最为典型

3. 意大利城市有许多群众性的节日庆典,如圣约翰节、圣彼得节、圣保罗节、圣母受胎节、升天节和万灵节

4. 文艺复习时期的家庭生活也在世俗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里昂阿尔伯蒂的《齐家书》是一本风行一时的书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就(重点中的重点)

(一) 文学

1.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卜伽丘

2. 但丁阿利格里是弗罗伦萨的政治家和诗人,其最早的作品是抒情诗集《新生》,但丁其他作品:《论俗语》(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其文体和诗律的著作)、《论世界帝国》、《神曲》(但丁的代表作,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3. 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最后的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但丁

4. 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是弗罗伦萨著名诗人,首先提出“人学”与“神学”两个对立概念,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1314年获“桂冠诗人”称号。主要作品有史诗《阿非利加》、抒情诗《歌集》、颂歌《意大利颂》等,其中《歌集》是其代表作

5. 乔万尼卜伽丘:《十日谈》

6. 德国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思想家西得利乌斯伊拉斯谟,代表作《愚人颂》(德国宗教改革家反对罗马教廷的思想武器)

7.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是佛朗索瓦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揭露了封建制度和教会的黑暗腐败。

8. 西班牙文艺复兴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人物:塞万提斯、维加

9. 米盖尔塞万提斯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10. 洛普维加是著名戏剧作家,也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代表作是《羊泉村》

11.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大师,也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文学方面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阶段:

1) 1590-1600:历史剧有《亨利三世》《理查三世》《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最为著名)《亨利五世》,这一时期的戏剧有《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无事烦恼》《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这时期著名悲剧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2) 1601-1608:这是他创作的辉煌时期,以悲剧为主,代表作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斯》四大悲

3) 1609年起,创作进入晚期,主要作品是一些传奇剧,代表作有《辛白林》《暴风雨》等

(二) 艺术

1. 文艺复兴美术的先驱者:佛罗伦萨画家乔托波多涅,被誉为“近代美术奠基人”“欧洲绘画之父”,代表作有帕多瓦城内阿里纳教堂36幅有关基督生平的系列壁画和《圣母和圣徒及天使》《哀悼基督》《犹大之吻》《淘出埃及》等

2.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佛罗伦萨著名画家,代表作有《春》《维纳斯的诞生》(最著名)《华美的圣母》

3. 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4. 列奥纳多芬奇是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在绘画方面的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米兰圣玛丽亚教堂一幅壁画)《蒙娜丽莎》《岩间圣母》

5. 拉斐尔桑西代表作有《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拿金莺的圣母》《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

6. 米开朗琪罗波纳罗蒂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雕像《大卫》《摩西》、壁画《创世纪》(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最后的审判》

7. 威尼斯画派兴起于15世纪后半期,到16世纪初达到繁荣,主要代表人物有乔尔乔内、提香

8. 乔尔乔内的名作是《睡着的维纳斯》

9. 提香(擅长金色色调而被称为金色提香)的代表作品有《人间的爱和天上的爱》《忏悔的玛格达林》

10.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主要代表是:阿丢勒,是杰出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绘画方面的代表作是油画《四使徒》。他的《人体比例研究》是精深的艺术理论著作,提出“艺术包括在自然之中,应从自然中吸取艺术”

11.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方面的成就主要在意大利

12. 文艺复兴式建筑主要由教堂、宫邸和公共建筑

13. 意大利新建筑风格的首创者:腓力布鲁奈列斯奇,他设计的圣玛利亚大教堂开始不同于哥特式建筑

14. 里昂阿尔贝蒂,著有《论建筑》,提出了“美出于实用”的观点,建筑设计有新圣玛利亚教堂、鲁兰奇府邸

15.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建筑师:安德烈帕拉狄奥,著有《论建筑四书》

16. 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建筑的集中地,厚实的墙壁、较小的窗户、高耸的穹窿顶和明朗的圆柱是其特点。这方面的典型建筑物是圣彼得大教堂

17. 文艺复兴时期,世俗音乐也发展起来。15世纪上半叶,勃艮第成为欧洲音乐的活动中心;15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法兰西——佛莱明风格。意大利的帕莱斯特里那和佛莱明的罗兰劳梭是当时著名的作曲家。

18.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们创造的新音乐文化,为近现代音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政治思想

1.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文主义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波丹、莫尔、康帕内拉

2.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写了政治学著作《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又称《罗马史论》)、史学著作《佛罗伦萨史》、军事著作《战争的艺术》和喜剧《曼陀罗华》

3. 其中,《君主论》是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用人文主义的理性思维来分析政治,摆脱了中世纪神学与道德伦理的束缚,以权利作为法的基础

4. 波丹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著有《国家论》(提出了国家主权的思想)6卷、《共和国论》和《简明历史认识论》等

5.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早期的空想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是莫尔和康帕内拉

6. 托马斯莫尔的杰作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

7. 托马索康帕内拉是意大利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爱国主义思想家。代表作《太阳城》

(四) 历史学

1. 意大利第一位人文主义史学家:列奥纳多布鲁尼,代表作是12卷本《佛罗伦萨史》

2. 佛拉维俄比昂多的代表作是31卷《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提出了“中世纪”的概念

3. 罗伦佐瓦拉的主要贡献,在于《关于君士坦丁赠与辨伪》一文对于教皇的揭露

4. 马基雅维里不仅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其主要历史著作是《佛罗伦萨史》

5. 弗兰西斯科圭昔阿迪尼是佛罗伦萨著名的人文主义史学家,著有《佛罗伦萨史》《意大利史》

(五) 教育

1. 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捷克的夸美纽斯

2. 阿姆斯夸美纽斯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和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者,被称为“近代教育科学之父”,主要论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组织良好的学校条列》《青年行为守则》。他根据学生年龄分为4个教育阶段:幼年、少年、青年和成年,相应应该开设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古典中学)、专门学院(大学)。创立了学年、学期制,放假制度和班级教学制度

(六)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1. 科学革命首先从天文学开始,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是第一个向神学挑战的近代科学家,著有《天体运行论》一书

2. 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著有《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

3.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是近代天文观测实验学的奠基人

4. 伽利略伽利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对科学的三个贡献:

1) 创立了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为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

2) 他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在经典力学的创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写成了《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

3) 通过天文观测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把哥白尼的学说推进到新的阶段。写有论文《星际使者》和论著《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5.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有维萨留斯和哈维

6. 安德列斯维萨留斯是比利时外科医生和医学家,于1543年发表了《人体构造》。维萨留斯成为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

7. 威廉哈维是英国医学家、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血液循环。于1628年出版了《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

血液循环的发现使生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哈维由此被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

(七) 近代新哲学的兴起

1. 米歇尔蒙田是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哲学家,代表作是3卷本《尝试集》,怀疑主义是其主要哲学思想

2. 布鲁诺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体现其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有《论原因、本原与统一》《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无量和无数》《论单子、数和形状》

3. 近代经验论哲学的创立者是弗兰西斯培根,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科学的价值与增长》,创立了经验归纳法

四. 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的三大新教: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

这场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一) 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 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发生于德国

2. 1517年,马丁路德的《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的95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由此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

3. 路德写了《致德意志基督贵族公开书》《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三大论著,阐述了他的宗教改革思想

4. 1555年,理查五世与路德宗诸侯签订《奥格斯堡和约》,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二)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 约翰加尔文在巴塞尔写了《基督教原理》一书,阐述了其宗教改革思想,其核心是“预订论”

2. 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确立起了另一个新教派---加尔文宗

3. 加尔文宗在法国称“雨格诺派”,在英国称“清教”

4. 加尔文的“预定论”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进行资本积累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为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提供了神学依据。

(三) 英国宗教改革

1. 1533年,在亨利八世的授意下,英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教会---圣公会的产生

2. 1547年,爱德华六世继位,继续推行新教政策

3. 1553年,凯瑟琳玛丽继位为英国女王,大肆迫害新教徒,被称为“血腥的玛丽”

4.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重新恢复了英国国教会和一系列宗教改革法案,确立了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制度,与1567年制定了《三十九条信纲》

5. 1571年,《三十九条信纲》由拉丁文译成英文,英国国教---安立甘宗最终确立

(四) 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

1. 天主教修会的“复兴”,除原有的修会进行了整顿外,还成立了许多新的修会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耶稣会

2. 天主教会的重要文献之一:《特兰托信经》

(五)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

1. 新教伦理造就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个人主义

2. 新教的世俗禁欲主义发展成为一种勤劳、俭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中起了重要作用

五. 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 地理大发现与海外殖民扩张

1. 首先从事海外冒险与殖民扩张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1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开辟了从西欧到非洲好望角的航路

21497-1498,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到印度的新航路

31517年,葡萄牙人到达中国,1553年占领澳门

4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发现了美洲,开辟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51519-1522年,西班牙国王资助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2. 在西方国家的海外扩张过程中,军事征服和传教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军事扩张和文化扩张相伴相随。

(二) 欧洲文化在美洲的扩张

1. 中部美洲和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形成了三个印第安文化中心:玛雅文化、阿斯特克文化、印加文化

2. 17世纪中叶,整个美洲已为西欧殖民者侵占。葡萄牙占据了巴西,西班牙征服了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英国和法国瓜分了北美洲

3. 西方殖民者征服美洲印第安人的过程,也是欧洲基督教文化与美洲印第安文化碰撞与冲突的过程,其结果是欧洲基督教文化以武力为后盾,确立了其在美洲大陆的主导地位

(三) 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1. 第一个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略到达中国但未能上岸传教。第一批进入中国内地传教的耶稣会士:1582年,意大利人罗明坚、利玛窦到广东肇庆传教

2. 利玛窦在传教过程中把中国儒家思想与天主教教义结合起来,著有《天主实义》

3. 促进了西学东传的例子:利玛窦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测量法义》等科学著作,还带来了自鸣钟、天文仪器、世界地图等

《西方文化史》1-4章名词解释

1. 亚述学(P12)

19世纪以后形成的新的学科,专门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

2. 摩西十戒(P23

十戒的主要内容:只信奉雅赫维为唯一的神、不可制造和崇拜偶像、不可妄称雅赫维之名、以安息日为休息的圣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伪证害人、不可贪恋别人的财产及妻子

3. 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征服犹太王国,摧毁了雅赫维神庙,并把数以千计的犹太人俘虏到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

4. 古典文化(P28

从《荷马史诗》到亚历山大里亚的科学,古代希腊文化在文学、艺术、政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大放异彩,被西方学者称之为古典文化。“古典”之意即第一流的、最上乘的,古典文化即可作典范的文化。

5. “黑暗时代”(P29

公元前12世纪,希腊语民族多利亚人向南迁徙,摧毁了迈锡尼文明。此后几百年间,希腊历史出现了暂时的倒退,社会经济与文化处于萧条衰落的状态,西方史家把这一时期称为“黑暗时代”(公元前1100-750

6. “古风时代”(P29

公元前8世纪后半叶,希腊各奴隶制城邦兴起,希腊社会又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史学家常常把希腊城邦的形成时期称为“古风时代”(前750-500

7. 12主神

古希腊奥林帕斯教的12位天神:众神之父、雷电之神宙斯,婚姻女神赫拉,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维纳斯),农业女神得墨忒耳,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怀斯托斯,商旅神赫尔墨斯,灶神赫斯提亚

8. 斯巴达(P41

斯巴达是希腊古典时代少数贵族共和制城邦的典型代表,他没有雅典那种广泛的公民直接民主,而是由一部分贵族集体掌握国家权力。

9. 智者学派(P44

又称“诡辩论者”,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也就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民主政治生活的活跃要求人们提高文化素养和能言善辩,这种需要产生了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教师。他们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开始把他们的研究重点从自然界转向对人及人类社会的理性探索。这些人被称为智者学派

10. “四因说”(P47

这是亚里士多德在探讨事物存在与变化的原因时,在《形而上学》中提出的,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都有四个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11. 斯多噶学派(P61

希腊化时代四大哲学派别之一。创始人是生于塞浦路斯岛的芝诺。“斯多噶”意为有绘画的柱廊,该派哲学家们常在雅典市场的画廊聚会和讲学,因此被称为斯多噶学派。斯多噶学派继承了赫拉克利特关于逻各斯的学说,认为有一种客观规律在支配着宇宙万物,使世界成为一个有秩序的整体,这种客观规律就是理性。为了达到“顺应理性”这一目标,人们应该苦行和禁欲。斯多噶学派还提出了“自然法”,即在世界社会里,没有城邦界线,没有种族之分,没有贵贱之别,人人平等,大家都是世界公民。

12. 怀疑主义学派(P62

希腊化时代四大哲学派别之一。创始人是皮浪,他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判断的标准,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人只有怀疑一切知识,对任何事物都不作判断,放弃认识,才能取得精神上的安宁。

13. 犬儒学派(P62

希腊化时代四大哲学派别之一。是一些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他们鄙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习俗,反对一切社会羁绊,把法律、财产、职业、家庭等都视为自由生活的障碍,提倡“返归自然”,过着禁欲和行乞的简朴生活。代表人物是狄奥根尼。

14. 新柏拉图主义(P72

是罗马帝国后期影响较大的一个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它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近东的神秘主义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亚里士多德学派,斯多噶学派等哲学思想而形成的一种神秘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是普罗提诺。认为世界本源是“太一”,由太一产生理性,理性产生灵魂,灵魂产生物质世界。为此,人要禁欲苦修,净化灵魂,达到灵魂与“太一”的合一。

15. “教父哲学”(P82

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从信徒中产生了一些“护教士”,他们对教义进行宣传、解释和论证,并因其教义的权威性而被称为“教父”,他们所建立起来的一套关于上帝的宗教理论即为神学,其中包含的宗教哲学思想被称为“教父哲学”。

16. 中世纪

“中世纪”一词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来的,把古希腊罗马与近代文艺复兴两个文化高潮之间的1000年左右的时间称为“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

17. “加洛林文化复兴”(P89

在中世纪的西欧,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在理查曼统治时期(768-814),不仅通过军事扩张建立起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而且在文虎上也出现了教育与学术文化的复兴,西方学者称之为“加洛林文化复兴”

18. 安布罗斯颂调

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中宗教仪式的音乐传统,到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的教堂音乐逐渐形成了以赞颂诗为主的音乐体系,因其主要倡导者为米兰主教安布罗斯而被命名为“安布罗斯颂调“。

19. 七艺

法国加洛林王朝时期教会学校和宫廷学院主要讲授课程的总称。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

20. 丕平献土

公元7世纪中期,罗马教廷的统治受到威胁,教皇支持法兰克宫相丕平称王建立加洛林王朝之后,向其寻求武力援助。756年6月,法兰克王丕平应教皇的请求,出兵征服了伦巴德人,并把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回的土地——罗马城及其原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拉文那总督管区划归教皇管辖,这便是教会史上称谓的丕平献土。也是教皇国的起始。

21. “克吕尼运动”(P95

这是9世界时,在西欧范围内形成的一个改革教会的运动,这一运动有利于教会与教皇权威的提高,使修道院获得了“自由”,成为封建制度中的一种自治团体,但其未能把教会从腐化中拯救出来。

22. 卡诺沙事件

中世纪德皇亨利四世向教皇请罪事件。1075年,教皇格利高利七世宣称教权高于一切,世俗君主不得干预教皇选举和主教任职,打破了一百多年来皇帝批准教皇选举、任命主教的惯例。德皇亨利四世对此极为恼怒,双方斗争激烈。教皇宣布破门律,开除亨利教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并煽动部分德国诸侯另立国王。亨利四世迫于形势,暂时屈服,前往意大利卡诺沙向教皇请罪,亨利四世在卡诺沙身披悔罪衣,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最终取得了教皇的谅解,恢复了教籍和统治权。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沙事件。

23. 三位一体

在基督教中,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也就是三个位格、一个本体基督宗教相信:只有独一的上帝;圣天父完全是上帝,圣子完全是上帝,圣灵完全是上帝;圣天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天父。换句话说:圣天父的神性、圣子的神性和圣灵的神性,本质上是同一个神性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相信与否定三位一体,是正统与非正统信仰的分水岭

24. 十字军东征

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持续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尽管如此,十字军东征使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种接触,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25. 注释法学派(P106

11世纪末,波伦那大学教师伊纳留斯致力于对《学说汇纂》进行注释和讲授,从而形成了注释法学派。该学派采用神学家们研究哲学著作时所用的方法----“经院方法”来研究罗马法,对古代罗马法文献及其各章、句、词进行考证、注释、解说、概括和阐述。他们对《民法大全》的注释和研究大大推动了罗马法的复兴。

26. 破晓歌

中世纪骑士抒情诗大多描写风流浪漫的骑士与漂亮迷人的贵族妇女之间的恋情,骑士为了追求这种浪漫爱情而不顾任何牺牲。这种诗歌的高潮往往是在天色破晓之际,骑士与贵妇人之间那种依依惜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27. 三圃制(P114

10世纪,欧洲农业耕作技术得到改进,广泛实行三圃制,即把耕地分为三部分轮流耕种,每一部分第一年种小麦,第二年种大麦或豆类,第三年休耕。这种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和提高产量。

28. “阿维农之囚”(P122

13091377,连续七任教皇都不住在罗马,而住在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受到法王的控制,史称“阿维农之囚”,这使得教皇的权威大大丧失。

29. “奥卡姆剃刀原则”(P125

14世纪思想家奥卡姆反对唯实论者用“实体”等概念来说明“一般”,提出“能以较少者完成的事情若以较多者去作即是徒劳”,“不要增加超过需要的实体”,把可被感官感知的对象以外的一切抽象概念剔除掉,这一主张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原则。

30. 马基雅维里主义

由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史学家马基雅维里提出的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政治权术理论,后被西方学者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

31. “预定论”(P154

由加尔文提出,是其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上帝是万能的造物主,掌握着世人的生死荣辱,对世上的每个人都作了永恒的判决。

32. “长老制”(P155

这是加尔文根据《新约圣经》中的记载创建的教会组织。他指出教会的职务应包括长老、牧师和执事。“长老会”是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从信徒中推选长老12人组成,直辖与市政会议。长老掌管教会和维持道德纪律;牧师管理教会教务工作讲解《圣经》;执事掌管教会的慈善机关。这种教会长老制带有更多民主性,收到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西欧各国的欢迎。

33. “血腥的玛丽”(P156

1553年,凯瑟琳玛丽继位为英国女王,她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恢复了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大肆迫害新教徒,被称为“血腥的玛丽”。

第四部分《西方文化史》五至八章考点整理

---部分为名词解释

第五章 近代西方启蒙文化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从发端至确立,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个阶段。

确立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的是:文艺复兴

建立了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的是:宗教改革

全方位地建立起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的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一. 1718世纪的西方社会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

圈地运动: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17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发生四次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北美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被马克思认为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二.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之前,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发表《天体运行论》,遭宗教镇压。哥白尼的学说是对托勒密的地心说产生怀疑和提出的。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P170)

1.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先后发现了落体定律、加速度概念、摆的振动以及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2.他用实验证明:真空中一切物体均以同一速度自由下落;提出力学相对性原理,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3.《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标志着经典力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已经奠定;

4.伽利略被称作“近代科学实验之父”,首创了观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方法。

1.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提出了质量、动量和力等一系列概念,发现了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反作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使经典力学上升到理论体系的高度。

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哥白尼开创的天文学革命的完成及近代天文学的诞生,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

近代自然科学其它领域的成就:波义尔的近代化学、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等,并发明和石油了许多科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抽气机和钟摆等。

近代自然科学最显著的特点是理论上大胆推理,实验上仔细求证。

17世纪最有名的科学社团组织有佛罗伦萨的西芒托学院、伦敦皇家学会、巴黎科学院以及柏林学院等

三. 近代思想体系的形成

主要成就有:哲学理论、近代自然法理论、经济理论

(一)英国经验论

1718世纪西方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经院哲学的批判,首先从经验论和唯理论入手。

经验论发端于英国,代表人物是弗朗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

培根是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是归纳法的创始人,创立了经验归纳法。

霍布斯被认为是18世纪“第一个近代的唯物主义者“,他的观点是典型的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洛克明确表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认识的过程是从经验到观念,再从观念到知识。英国经验论理论最终在洛克身上系统化了

(二)荷兰唯理论

笛卡尔创立了唯理论哲学,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唯心主义观点。

斯宾诺萨继承了笛卡尔唯理论的部分观点,写成了《伦理学》,该书使用数学方法论述伦理问题。

斯宾诺萨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其中实体论是核心,暴露了其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三)法国启蒙哲学

伏尔泰最早的哲学著作是《哲学通信》,承认外在世界的客观性。他继承了洛克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基本观点并客服了洛克思想的不彻底性。反对天主教以及教会所散布的迷信和偏见,是伏尔泰一生斗争的重点。

卢梭秉承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卢梭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感觉经验论。其著作《爱弥尔》阐述了教育学理论,大力提倡“自然教育”。卢梭在社会政治上秉持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著有《社会契约论》。

启蒙运动时期最具革命性思想的哲学家是狄德罗,其因主编《百科全书》而名垂青史。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几乎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代名词。

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狄德罗思想独具一格,从自然神论最终走向无神论,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以物质运动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狄德罗其他著作:《哲学思想录》《论解释自然》《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拉摩的侄儿》

(四) 近代自然法理论

自然法: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认为自然法是从自然中产生的。

各位启蒙思想家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自然法学理论

自然法理论者不仅公开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而且为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设计了宏伟蓝图。近代自然法理论代表人物:格劳休斯、斯宾诺萨、霍布斯和洛克等。

荷兰思想家格劳休斯,被认为是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开山鼻祖,他认为近代自然法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保护人的自然权利。他同时还是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倡导人之一。

格劳休斯同时发展了国家主权理论,还是近代资产阶级国际法额奠基人。

斯宾诺萨是最早从理论上论证民主制度、论证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思想家之一。

霍布斯认为君主政体是三种国家形式里最好的(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

洛克的政治学说从理论上为君主立宪制辩护。他认为人们享有的自然权利有自由权、平等权和私有财产权。创立了分权理论,他认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政府的主要只能是保护人的自然权利。

孟德斯鸠继承洛克的分权制衡理论,《论法的精神》对《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有直接影响。他认为的三种基本的国家形式是: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英法1718世纪其他思想流派:如英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诗人约翰米尔顿为代表的独立派、以约翰李尔本为代表的平等派、以杰拉尔德温斯丹莱为代表的掘地派等

杰斐逊起草美国《独立宣言》,发展了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用追求幸福的权利代替私有财产权。国家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和保障人民的幸福。他的政治理想是农业共和国,指出君主立宪政体的危害性。

有关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权利的美国前10条宪法修正案于1791年生效,被统称为“人权法案”(Bill of Rights

托马斯潘恩政治著作有《常识》《人的权利》,论证了人民主权思想。其政治理想是普选基础上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共和国。

(五) 重商主义经济理论

英国重商主义的吹鼓手是托马斯曼,鼓励对外贸易和商品输出。他在1621年出版的《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一书中,强调了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其在1664年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马克思称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把重商主义理论作为国家经济正常付诸实施的是法国财政大臣柯尔柏

(六) 重农学派

以魁奈、杜尔阁为代表的重农学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你那个也,建立以资本主义农村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

(七) 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探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奠定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古典模式。斯密是工厂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

大卫李嘉图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时地租理论和价值学说。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主张“自由竞争”,反映了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的要求,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来源。

四.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和史学

(一)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特征:思想上崇尚理性和自然,手法追求艺术形式完美和结构严谨。法国是古典主义文学的摇篮,主要成就在戏剧创作上,代表人物有悲剧作家高乃依、拉辛和喜剧作家莫里哀。

古典主义是整个17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

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法则——剧本必须限于一个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剧情发生在一天之内

古典主义文学的摇篮:法国

高乃依《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他的另外三部名作是《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

若望拉辛《安德洛玛利》(取材自希腊史诗)和《费得尔》

莫里哀(法国三大古典剧作家中最伟大、成就最多的一位)《伪君子》《悭吝人》(阿巴贡)

布瓦洛《诗的艺术》全面阐述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

英国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均取材自圣经。《失乐园》被认为是继但丁《神曲》之后又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不仅含有古典主义特征,更多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二) 法国启蒙文学

主要探索理性,是哲理和文学的混合体。

卢梭《新爱洛伊斯》,书信体,影响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博马舍善写戏剧,著名作品《塞尔维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

(三) 英国小说

18世纪,小说成为英国文学的主要形式。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18世纪第一位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作家,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采用逼真的现实报道形式,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追求个人主义、艰苦创业的冒险家精神。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也是一部著名的海上流浪汉型冒险小说,更富有浪漫色彩和讽刺意味。至少综合运用了五种文学传统:文学游记、现实主义、乌托邦式、象征主义和异想天开的航行。

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直接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英国社会生活。代表作《汤姆琼斯》

劳伦斯斯泰恩《感伤旅行》开感伤主义之先河。

(四)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

1718世纪的德国,由于落后的封建社会和脆弱的资产阶级,德国的文化巨人大都是内心矛盾的悲剧式人物。

狂飙突进:18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运动的名称源出自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

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主持《汉堡剧评》,主张戏剧应反映现实生活,突出戏剧的道德教化作用。代表作《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线》,探讨了美术和诗歌的区别,为德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方向。

歌德年轻时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干将。其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充分表现了这一运动的浪漫主义情调,是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浮士德》展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席勒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战斗精神。代表作《强盗》《阴谋与爱情》

(五) 理性主义史学

理性主义史学的繁荣,标志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为十九世纪史学的独立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培根创造的归纳法对历史研究颇有裨益,重视历史的社会功能,著有《亨利四世在位时期的英国史》

笛卡尔的唯理论被认为是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的重要思想渊源。强调诉诸理性和自然规律,奠定了进步观念的理论基础。

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他认为理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著有《路易十四时代》和《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风俗论》)。伏尔泰开近代文化史之先河,高举“世界主义”旗帜。

爱德华吉本以政治史研究见长,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认为基督教的破坏作用是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

五. 1718世纪的西方艺术

新风格(巴洛克、洛可可),多样化

(一)巴洛克视觉艺术

巴洛克艺术起源于意大利。凡尔赛宫一度成为巴洛克艺术的中心。现存著名巴洛克建筑有:凡尔赛宫,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俄罗斯的普希金村,罗马的圣彼得教堂。

巴洛克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力求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注重心理描述和刻意强调精湛技巧。

卡拉瓦乔是巴洛克艺术的奠基者,创造手法以自然主义为主,多是风俗画,作品《死去的圣母》,其侧重明暗鲜明对比的画风被后世广泛模仿。

贝尼尼雕塑《大卫》是真正的巴洛克艺术品,动感强烈。

荷兰的鲁本斯被誉为欧洲画坛的无冕之王,是绘画方面的巴洛克大师。作品有《加尔凡山》《掠夺里西谱的女儿》《玛丽美第奇之游》《查理一世》

威尼斯画派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为代表的绘画形式,他们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精华,但大胆在色彩上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物背景的风景比例更大。乔尔乔尼的著名作品《沉睡的维纳斯》、《暴风雨》等;提香的著名作品有大型壁画圣母升天欧罗巴被劫达娜厄等。威尼斯画派对其后的巴洛克艺术时期画家有很大的影响。

路易十四的首席宫廷画家勒勃利督造了凡尔赛宫,并亲自设计“镜厅”。

路易十五时期,法国贵族女性地位很高,她们主办的沙龙开始取代凡尔赛宫,成为上流社会的文化交流中心。这种女性趣味的发展取向,导致了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盛行。(巴洛克艺术和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注重内部装饰)

(二)荷兰画派与法国学院派

绘画上,荷兰画派和法国的“学院派”是古典型艺术传统和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

荷兰是西方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因信仰加尔文教,禁止教堂使用画像。欧洲的风景画、静物画和风俗画大致都从荷兰画派开始。

肖像画家佛兰斯·哈尔斯以中下层市民作为画画的主角。

风俗画家简·弗美尔代表作《读信的女人》《厨妇》《德尔夫城》

伦勃朗是荷兰画派成绩最杰出的,代表作《夜巡》,是伦勃朗最革新的一幅绘画。他晚年创作了很多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把神圣人物平民化,作品有《圣家族》《雅各为约瑟孩子祝福》

普桑是法国学院派的始祖,追求典雅庄重,不仅强调形式美,还注重内容的充实。

学院派或学院艺术:(Academic art),一种在欧洲艺术学院和大学的影响下所产生的绘画和雕塑的流派。 学院艺术专指那些在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运动中,受法兰西艺术院订立的标准所影响的画家和艺术品,以及跟随着这两种运动并试图融合两者作为风格的艺术

(三)洛可可艺术

18实际以后,注重内部装饰的洛可可艺术取代了强调外在美的巴洛克风格,起源于法国,强调男女之间的调情。

第一位洛可可画家是安东尼·华托,擅长游乐画,风格轻快,代表作《惜别西苔岛》

弗朗索瓦·布歇善用明亮的色彩和新颖的手法,代表作《猎神之浴》

洛可可艺术风行欧洲之时,出现了几位现实主义画家,体现了启蒙思想。如格瑞兹《父亲的诅咒》《受罚的儿子》和西梅翁·夏尔丹《饭前祈祷》《制饼者》《菜场归来》。夏尔丹展现了18世纪法国的现实社会生活,被称为“传播知识的画家”

(四) 新古典主义艺术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

出现的两大原因:(1 庞贝古城的考古发现;(2)古代罗马共和国的目标和理想对18世纪追求共和的政治思想家有特殊魅力。

“考古学之父”约翰尼斯·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确立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原则,即美是建立在平静简练和正确比例之上的。

路易·大卫《贺拉斯兄弟宣誓》《马拉之死》《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加冕式》《授旗式》

英国肖像画家雷诺兹的画作既给人深刻印象、又有古典风格,作品《三小姐为婚姻之神化妆》

新古典主义的雕塑代表有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卡诺瓦和法国的让·安东尼·马顿。马顿为许多启蒙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做过雕塑。

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代表作有法国的凯旋门和杰斐逊设计的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

() 1718世纪的音乐

中世纪复调音乐一味颂扬上帝,代表人物马肖。

歌剧是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发明之一,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卡梅拉达”音乐文学社。出现了单音曲或宣叙调。

开创宣叙调声乐风格先河的是意大利作曲家佩里的《达夫尼》。现存最早的歌剧是佩里的《优丽狄茜》。

17世纪之后两大歌剧乐派:威尼斯乐派和那波利乐派。

威尼斯乐派突出体现了巴洛克风格,浮华动感,开始使用奏鸣曲、交响曲等名词。

那波利乐派的创始人是阿·斯卡拉蒂,发展了歌剧的抒情作用,创建了歌剧前奏中三段体咏叹调。

康塔塔是一种包括独唱、合唱、重唱、对唱在一起的声乐套曲,发展到18世纪后期成为一种合唱形式,又乐队半载。

吕利被称为“法国歌剧之父”

亨德尔是欧洲近代歌剧的奠基人之一,其剧作多取材于圣经。清唱剧《弥赛亚》是最有名的巴洛克音乐之一。

巴赫的受难曲被认为是传世之作,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作《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巴赫声乐作品以康塔塔最为丰富。

18世纪下半叶,格鲁克对那波利歌剧进行改革,提出歌剧要“返回到自然中去”,以普契尼为代表的意大利喜歌剧开始风行欧洲。

1718世纪器乐盛行,成为当时音乐的最大进步。交响乐和奏鸣曲发展史上的两大重要乐派是曼海姆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乐派以维也纳为中心,以古典风格为标志,强调运用清新的音乐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冲突和发展,增强音乐的感情表现力。奠基人是海顿和莫扎特。

海顿是古典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奠基人,号称“交响乐之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12首《伦敦交响曲》

莫扎特号称“神童”,把意大利情趣和德国知识结合在一起,强调音乐在歌剧中必须“居于最高的主宰地位”,主要作品有《后宫诱淘》《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C大调朱庇特交响曲》《安魂曲》(莫扎特最后一部作品);

贝多芬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把古典交响乐推向了巅峰,既是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是18世纪最后一位古典乐派,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

第六章 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支配西方社会历史进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英国开始的工业化扩展和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传播

19世纪也被称为“浪漫主义世纪”,西方文化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重心,英国经济理论、法国的文学艺术、德国思辨哲学、美国民族文化

一. 科技发明与工业化社会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和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为标志

(一)工业发明

主要涉及领域:纺织工业、金属加工、动力装置、化学工业、印刷工业和造纸工业、照相技术、运输业革新

英国亨利·贝士曼发明了新的生铁冶炼方法,被称为“贝士曼法”

1799年,法国的尼路罗伯特制成了第一台造纸机

英国乔治·史蒂文森制成了第一辆蒸汽机车。

第一条公共交通铁路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

1807年,美国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有实用价值的蒸汽轮船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

康德-斯普拉斯星云假说

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

英国莱尔“地质渐变论”

迈克尔·法拉第电磁感应

19世纪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为辩证唯物思想提供了广泛的自然科学基础。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德国医生迈尔认识到生物体内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平衡的,是第一个发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人。

英国焦耳率先用科学实验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确立了电热转化的焦耳定律。

1853年,英国物理学家W·汤姆森·卡尔文对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作出完整表述

施莱登和施旺发展了细胞学说

拉马克提出进化学说,代表作是《动物哲学》,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出版《物种起源》。

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与生产应用密切结合起来。

(三) 工业社会的出现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得19世纪有“城市世纪”之称

工业化社会明显的特征是集中化程度提高

工业社会的集中化使得生产资本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如美国美孚石油、德国的克虏伯公司。

二.工业化时期的西方思想

19世纪,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成为西方社会两大对立阶级,他们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一)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即崇尚过去、反对改革,代表教会和贵族利益

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最主要的政治哲学是自由主义,起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实践和理性观念,实际上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二)自由经济理论和马尔萨斯“人口论”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论,19世纪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就是体现。

马尔萨斯是英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观点大部分是肤浅和错误的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带有严重悲观色彩,认为生产资料成算数增长,而人口成几何增长,必然会产生人口过剩,贫困是铁的自然规律,极力反对政府救济。

人口革命:形容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西方人口爆炸性增长

(三) 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圣西门主要著作有《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组织者》《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新基督教》等

傅立叶理想的和谐社会是一种协作经济组织,叫“法郎吉”,并提出解放妇女的思想,主要著作有《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论》《家庭农业协作社会说》《新工业世界和社会世界》《伪工业论》等

欧文在北美创立了“新和谐村”,著有《新社会观》《工厂制度的考察》《新道德世界》《新社会制度》《新宗教》《什么是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致命弱点是:否认阶段斗争,不能给无产阶级指出正确的道路

(四)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康德,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提出著名的“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

康德之后,有主观唯心论者费希特和客观唯心论者谢林,他们发展了康德的学说,并体现出了辩证法因素

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是黑格尔,著作有《精神现象学》《大逻辑》《哲学全书》等,建立了庞大的唯心论体系,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绝对精神”,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的唯心论在德国占统治地位,唯物论的权威被降到最低限度

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和孔德的实证主义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揭露和批评是其哲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费尔巴哈的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宗教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创造了马克思主义

除此之外的19世纪其它思想:边沁的功利主义,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美国的实用主义。

三.19世纪西方文学——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一)浪漫主义文学

受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影响,浪漫主义也分积极和消极两派

浪漫主义最明显的特点是主观性、抒情性非常强,反映的是不满现实、耽于幻想的社会心理和思想情绪

浪漫主义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其次才是小说和戏剧。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实际上是一场诗歌革命

湖畔派”:英国的湖畔派诗人指的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主张回归自然。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

湖畔派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浪漫主义时代

华兹华斯作品:《不朽的征兆》《丁登寺》

柯尔律治:《古舟子咏》《忽必烈汗》

骚塞:《圣女贞德》

夏多布里昂是法国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打开了浪漫主义世纪”,他塑造了法国文学史上世纪病的典型:忧郁、孤独、惆怅、愤懑、悲观失望。代表作《基督教的真谛》《阿达拉》

“世纪病”:这是19世纪最主要的道德病症之一。夏多布里昂塑造了法国文学史上“世纪病”的典型:忧郁、孤独、惆怅、怨忿、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是青年人在个性受到环境压迫时产生的常见心理。

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追求的是一种奇异神秘的浪漫主义

英国积极浪漫主义代表:拜伦、雪莱和济慈

拜伦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精神面貌;《东方叙事诗》,包括6篇(《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科林斯的围攻》《巴里西耶》),塑造了“拜伦式英雄”

雪莱作品《仙后麦布》《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给英国人民之歌》

亨利希·海涅是德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被恩格斯称为“我所知道的最有力的诗歌之一”,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其一生中最成熟的作品

英国和德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法国则主要在小说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克伦威尔》序言标志着他与古典主义公开决裂,《欧那尼》一剧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最终战胜古典主义,提出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的论断。

雨果的著名长篇小说有《巴黎圣母院》(通过想象和19世纪人道主义观点的三棱镜来反射过去),《悲惨世界》(晚年力作,最经典,“社会史诗”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

(二)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并非对浪漫主义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19世纪主要的、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潮流”: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最发达的地方。

司汤达,原名亨利·拜尔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者,《红与黑》是欧洲第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红与黑:司汤达的批判现实力作。“红”指拿破仑帝国时期士兵穿的红色军服,象征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指波庞王朝复辟时期僧侣的黑衣,象征封建教会反动势力。小说以于连·索黑尔的遭遇为主线,展现这两大阵营的斗争,暴露当时法国极为复杂的政治矛盾和尖锐斗争。

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其著作《人间喜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

人间喜剧: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力作,以编年体的方式,完整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各个方面。 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巴尔扎克其他著作:《高利贷者》《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夏倍上校》《幻灭》《纽沁根银行》等

其它现实主义大师:大小仲马、梅里美、福楼拜、莫泊桑

自然主义是19世纪6080年代流行于西欧的一种文艺思潮,该流派的创始人是法国小说家爱米尔左拉。代表作为《黛莱丝拉甘》《玛德莱纳菲拉》

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艰难时事》《双城记》《远大前程》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在19世纪30年代后占据主导,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自觉意识最强,托尔斯泰被称为“心理描写的大师”

普希金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长诗《茨冈》是俄国最后一部浪漫主义叙事诗,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确立的标志。

俄国其它名家名品: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猎人笔记》,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奥斯特洛夫斯基《罪与罚》、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批评现实主义进入全盛时期,两位“前锋”和“后卫”批评大师: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和契诃夫(《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三)自然主义

爱米尔·左拉是自然主义的创始人,主张把自然科学方法引进文学领域,对生物因素决定论推崇备至,早期代表作品《黛莱丝·拉甘》

(四)美国民族文学

1789年,诺亚·韦伯斯特发表《论英语》,呼吁建立美式英语

独立战争时期,启蒙文学兴起。代表作品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和《穷查理历书》、托马斯杰斐逊的《独立宣言》、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和《危机》等

至美独立战争时期,启蒙文学兴起,代表富兰克林《自传》、杰斐逊《独立宣言》

华盛顿·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是美国第一位职业作家,作品带有浪漫主义怀旧情怀,《纽约外史》《见闻札记》《游客谈》《阿尔罕伯拉》《草原漫游记》《哥伦布传》《华盛顿传》等

库帕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另一代表作家,作品《皮袜子故事集》,主人公纳蒂·班波。其他代表作品:《间谍》《水手》《萨坦斯托》《带镣铐的人》《红人或真假印第安人》《火山口》

拉尔夫·爱默森第一次从理论上呼吁建立美国民族文学,其思想核心超验主义正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论自然》是阐述其超验主义哲学的第一篇论文;《论美国学者》一度被誉为美国“思想上的独立宣言”;在《论自助》中,提倡“自助”精神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以长篇《红字》而蜚声世界文坛

瓦尔特·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额民族诗人,自由体诗的开创者,《草叶集》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美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之流便是废奴文学,代表作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美国现实主义大师马克·吐温是美国“第一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作家”,其特点是以诙谐、幽默的笔调表现沉重严峻的主题。代表作《竞选州长》《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

四. 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奇妙、歌唱性旋律

融合了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双重风格,体现了从古典到浪漫过渡的特点

(一)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最能体现贝多芬不同时期的风格。其第二期奏鸣曲作品打破了传统模式,创作了《月光奏鸣曲》等名作;第三阶段完全失聪,作品101号等标志着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完成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精华部分是他的交响乐。《英雄交响曲》(第三)反映法国大革命;《命运交响曲》(第五);《合唱交响曲》(第九)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是音乐与文学融合的最佳典型

贝多芬还写了一部神剧《橄榄山上的基督》,一部歌剧《费黛利奥》和被作者本人视为毕生杰作的弥撒曲《庄严弥撒曲》

(二)舒伯特

舒伯特创作以歌曲为主,被誉为“歌曲之王”,最好的两部交响曲是《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和《C大调交响曲》,是一位过渡型音乐大师

(三)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有形式,是与浪漫主义文学紧密相连的结果。作曲家们往往用标题或文字说明来提示作品内容,赋予音乐以诗歌、文字和图画的含义。著名作品有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最富有浪漫风格的标题音乐形式是交响诗,李斯特是开拓者,作品有《塔索》《哈姆莱特》等13首交响诗

(四)民族乐派

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的决定力量是:19世纪欧洲民族解放运动

著名民族乐派作曲家,俄国的柴可夫斯基和“五人团”(巴拉基列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居伊和格萨科夫)、捷克的斯美塔那、芬兰的西贝柳斯等

柴可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思想情绪

全盛时期浪漫主义的代表:门德尔松、舒曼;钢琴音乐的代表:李斯特、萧邦

初期浪漫主义代表:舒伯特

五. 19世纪的西方绘画

(一)浪漫派

浪漫派绘画兴起于法国,先驱是代奥多·席里柯,代表作《梅杜萨之筏》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先导,其他作品《轻骑兵的军官》《离开战场的负伤骑兵军官》

德拉克洛瓦作品《但丁的小舟》《自由领导着人民前进》,后者标志着浪漫主义的最终胜利,德拉克洛瓦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

其它代表人物:杜米埃(政治讽刺画)、米勒(乡村风俗画)、柯罗(巴比松画派的杰出代表)

(二)现实派

库尔贝是第一位真正的现实主义画家,作品《奥尔南的葬礼》(浪漫主义的葬礼)《打石工》《筛麦的妇女》《浴女》(现实主义风俗画中第一幅描绘裸体的作品)库尔贝一生中最复杂也是最成功的作品是《画室》

(三)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注重光和色,前期以马奈和莫奈为代表(借助光与色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风格上接近自然主义),后期以塞尚为代表(更注重主观感觉)

马奈是前期印象派的先驱,创作了印象派第一幅名画《草地上的午餐》

至莫拉的《日出·印象》,印象派绘画已经形成规模

后期印象派中的杰出代表:保尔塞尚

塞尚更加关注“体”和“色”,已经带有结构主义的先兆

塞尚被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是“现代艺术之父”

梵高和高更更加注重“线”的作用,梵高名作《星月夜》

其它画派及代表人物:拉斐尔前派运动(亨特、密斯莱等)、英国风景画派(康斯坦布尔、透纳)、德国门采尔、俄国巡回画派(列宾、苏里柯夫)、美国垃圾箱画派(荷麦、埃金斯)

第七章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化

一. 20世纪前期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19世纪末重大科学发现

德国伦琴发现X射线

贝克勒发现铀具有放射性,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并对放射性现象作了理论假说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被称为“分离原子的人”

(二)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提出了新时空观,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相对论公式:质量等于能量除以光速的平方,意即小小的物质如果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即能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原子弹爆炸正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1915年《引力的场方程》标志着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广义相对论揭示了四维时空同物质的统一关系。

(三)普朗克与量子理论

量子:在辐射的发射和吸收过程中,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最小的分额单元即称为量子

1900年,普朗克正式提出量子假说:辐射的发出和吸收都是量子化的

第一个把量子理论贯彻下去,并加以发展,促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的是爱因斯坦

量子力学的建立完成了物理学基本概念的变革:把粒子与波最终统一起来,现代物理学最终取代了经典物理学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为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定了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被公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

(四)摩尔根基因学说

19世纪奥地利的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通过植物杂交实验发现了三大遗传定律:显性定律,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

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实了基因理论,即基因是物质的遗传单位,《基因论》标志着基因学说的正式建立

(五)新技术与新生活

德国人戴姆勒制成四轮汽油发动机汽车

福特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普及了汽车的使用

莱特兄弟试驾了第一架飞机

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表明电影制作技术已经成熟

第一部有声电影,1927年《爵士歌王》

二. 哲学思想——重内省和实证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社会“新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两大潮流:人本主义、现代科学主义

(一)尼采哲学——权力意志论

尼采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9世纪中叶,叔本华首先打出了反理性主义的旗帜,号召回到内心世界,创立唯意志论,核心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权力意志”是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它在量上是不变的,它的存在是绝对的、永恒的。但它不是僵死不动的,它像河流,奔腾不息,像海洋、汹涌潮湃。在它永恒的运动变化中,事事物物被创造出来,复又被消灭,世界就这样不断推陈出新,幻化不已。

尼采哲学的核心是权力意志论,另一内容是超人哲学,成为日后法西斯独裁者施暴的有利武器

(二)柏格森——生命哲学

法国生命哲学流派的创始人是狄尔泰和齐美尔。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核心思想是:生命冲动是万物之源,只能凭借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感知

否认分析和综合方法,在认识论倡导“直觉主义”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主义和存在主义是20世纪重内省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无意识(un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意识三个层面。

弗洛伊德精神人格学说把人的精神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泛性论:力比多(libido)、恋母情结

著作《梦的解析》

对他的最一般的批评是:片面夸大了性欲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忽视了社会环境的作用

(四)二战前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形成的标志是海德格尔发表《存在与时间》。存在主义分为有神论的和无神论的,前者代表人物雅思贝尔斯,后者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存在”,是一种主管内省和体验,存在就是人的自我。“恐惧”是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

海德格尔充满悲观情绪,结论是:一切存在者的存在皆是自我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唯一真实的本体

雅思贝尔斯企图把存在主义和宗教神学调和起来,认为“从事哲学就是飞向上帝”。强调个人自由

(五)实证主义(Positivism

实证主义又称现代科学主义,由奥古斯特·孔德创立,来源于近代自然科学实验。

孔德认为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来自观察实验的经验,由此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觉经验范围内,经验以外的事物本质是不可认识的

(六)马赫主义

马赫主义又称为第二实证主义,马赫代表作《感觉的分析》

马赫主义比孔德的实证主义更具有经验论和现象论的色彩,进一步强化了“不可知论”的成分

该派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阿芬那留斯、法国的彭加勒和俄国的波格丹诺夫等人

(七)逻辑实证主义

20世纪20年代,实证主义进入第三阶段——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人物:石里克、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发端于“维也纳小组”,形成了一场世界范围的哲学运动,成为西方唯科学思潮中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

强调尊重事实和经验,认为一切科学知识都受经验的证实,这是该派的哲学纲领,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逻辑分析,拒斥形而上学

(八)实用主义Pragmatism

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查理·皮尔士主持的“形而上学俱乐部”,发表两篇文章,标志着实用主义的诞生

认为人的本质是生存活动,实用主义,是美国精神的产物,强调立足生活,重视行动

詹姆士于20世纪初重提实用主义,发表《使用主义》认为宇宙本源是“纯粹经验”,并提出实用主义的方法论“不讲原则,只讲效果”

约翰·杜威继承了实用主义,反展为“自然主义的经验论”,把实用主义推广到美国社会的多个领域。

三.经济学的发展——经世致用

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统治西方经济界半个世纪。马歇尔建立起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带有折中色彩的经济学体系,提倡自由,对市场调节满怀信心,著作《经济学原理》《产业贸易》。1929——1933的经济危机动摇了马歇尔经济学的统治地位

1933年,两本论述垄断经济学的著作罗宾《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

阿瑟·庇古以《福利经济学》创立福利经济学,以增加社会总福利为目的,已经承认在垄断出现时,自由放任政策已经行不通

对新古典经济学给以毁灭性打击的是“凯恩斯主义”,诞生标志是约翰·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强调国家干预的对自由放任的补充作用。凯恩斯主义是经济危机的产物。二战后凯恩斯主义逐渐分裂成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前者取得主流地位。政府干预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最核心的内容

熊彼特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提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理论,著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在失败中崩溃,而是在它的巨大成就中毁坏自身的制度

四.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的始祖是美国的爱伦·波和法国的波德莱尔,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等

现代主义思潮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反传统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始祖:美国的爱伦波和法国的波德莱尔

(一)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象征主义是现代派文学的先锋,诞生于1851年波德莱尔《恶之花》,前期代表:马拉美;后期代表人物叶芝和艾略特

威廉·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主张写诗应当像讲话一样简练,诗集《拜占庭》称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艾略特的《荒原》是欧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全诗打乱时序,反映了一战后知识分子的迷惘和幻灭,成为充满危机的西方社会的象征

象征主义文学的特色是:忧郁、神秘

(二)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主张表现人的本质和内部灵魂,几近抽象,特点是怪诞、诡异,运用“真场”和“梦场”交汇等手法

最初的表现主义作品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在大马士革》三部曲

奥地利的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代表作长篇“孤独三部曲”《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

美国奥尼尔是著名表现主义剧作家,作品有《毛猿》《大神布朗》《琼斯皇帝》;捷克恰佩克《好兵帅克》

(三)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原本为心理学术语,由威廉·詹姆士首先使用:人的意识由理性意识和非理性意识交织成流

代表作家:普鲁斯特(法)、乔伊斯(爱尔兰)、伍尔芙(英)、福克纳、亨利詹姆斯(美),最早的意识流小说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著名作品: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意识流文学特点:片面描写内心主观世界的生活,着力表现无意识和潜意识、热衷刻画变态心理

海明威风格较为独特,《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有人称之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五. 现代艺术

() 绘画、雕塑

一般认为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是后印象派大师塞尚、高更和梵高

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特点是带有原始的野性,《生活的欢乐》《蓝色的裸体》

立体派:代表人物毕加索(西班牙)和勃拉克(法),画面多用几何图形。毕加索名画《亚威农少女》(标志立体派诞生)《格尔尼卡》(反法西斯名画)。“立体派“的著名画家大多是法国人,还有格莱茨、格里斯、莱歇等

抽象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无题》和蒙德里安《开花的树》,抛除具体形象,只留下纯粹的形式和色彩。人们把康定斯基的画说成“热抽象”,把蒙德里安的画说成是“冷抽象”。20世纪30年代,抽象艺术发展成为全球性运动,代表有法国德劳埃,美国杰克逊布洛克

罗丹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实质,《巴尔扎克像》《欧米埃尔》《吻》

抽象雕塑:布朗库西《波嘉尼小姐》(原始主义雕塑的奠基者);亨利·摩尔《结构》《斜卧的人体》

将现成物品搭配成造型艺术也是现代艺术的一大特征,如毕加索《牛头》

(二)音乐

现代派音乐大师: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20世纪20年代后,逐渐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

勋伯格是著名音乐变革家,突破了大小调的限制,创造了十二音方法,,主张音乐永远变化。

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和德彪西并称现代西方音乐的开创者。其中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先驱,《大海》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

爵士乐是诞生于美国的新型音乐。爵士意为喧闹、粗犷、欢乐。最大特点之一是“即兴性“,爵士乐队中小号发挥着重要角色。著名演奏家阿姆斯特朗

(三)建筑

芝加哥学派:开创了建造钢铁架结构高层建筑的先声,著名设计师沙利文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形式服从功能”。

德国“表现派”代表作:柏林大剧院、爱因斯坦天文台

第一幢现代建筑物是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透平机车间”,设计师贝伦斯

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莱特创造了新型的“草原式风格”,进一步发展了有机建筑的思想,主张与自然的融合,著名建筑“落水山庄”

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和法国的柯布西埃提倡加强科学性,被称为功能主义或国际风格。后者提出“模度”的概念,即最佳建筑比例尺度,影响深远

“国际风格”建筑的代表作: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德国包豪斯工艺设计学校新校舍

现代建筑的五个特征:底层悬空、框架结构、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屋顶花园

20世纪上半叶最显著的成就是“摩天大楼”的出现

六. 西方社会科学

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两门社会科学的变化值得注意,是:社会学、历史学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率先使用“社会学”这个词;斯宾塞著有《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为社会学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贡献

法国的涂尔干是“现代社会学的真正的创始人之一”,使现代社会学成为正式的大学课程,巴黎大学是第一个建立社会学系的大学;涂尔干著有《社会学年鉴》《社会学方法论》

韦伯是社会学的另一中心人物,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其更加注意对个人动机和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研究

二战之前,美国成为社会学的研究中心,斯莫尔创办了《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学会于1905年成立,沃德任第一任会长

芝加哥学派:托马斯、帕克等组成芝加哥学派,,研究芝加哥地区移民、盗贼等社会问题,开创了城市社会学研究

罗斯、本尼迪克特开创了文化人类学,即微观社会学;帕森斯于1937年出版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是一本重要的社会学著作

客观主义史学:利奥波德·兰克被誉为“近代史学之父”,著有《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创立客观主义史学派

20世纪初,学者狄尔泰、克罗齐等人质疑兰克的纯客观主义理论,,提倡历史应从现实兴趣出发,应该扩大到经济、文化、民族等诸方面

新史学:美国史学家詹姆斯·鲁宾逊发表《新史学》,标志着“新史学”学派的诞生,认为历史的理想和目的英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

文化形态史学观: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杰作之一。继承了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的思想,认为历史研究的单位是具有独特文化形态的社会,即文明,提出文明演变的五阶段论“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灭亡”,创立文化形态史学观

逆境论:汤因比提出战胜逆境(困难的生存条件)是高度文明得以发展的真正原因。人类文明的起源和生长的法则是人类对各种挑战的成功应战。

年鉴学派:一战后诞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新的史学流派,代表人物费弗尔和布洛赫,创办杂志《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提出“总体史”即要关注人类的全部活动,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人”,把社会作为一个总体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机构来认识

第八章 战后西方文化

一.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一)核能的利用

曼哈顿工程使美国率先研究出控制铀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掌握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技术;1945716日,新墨西哥州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同年美军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开创了人类利用核能的新时代

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过核聚变技术制成了氢弹;美苏两国开始展开军备竞赛,竞相研制成氢铀弹、中子弹和各种导弹

标志人类跨出征服太空的第一步的是: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和平利用核能的形式:核电站、核动力交通工具

(二)航天技术

导弹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7年,苏联首先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于1969年成功,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

1973年美国建成第一个空间站“空间实验室”;1981年制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标志着航天技术发展到新的阶段

(三)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开创了人类可以制造新的生物物种的时代,是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结合

之前,摩尔根证明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直到1944年,艾弗里才发现染色体中DNA而非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真正载体,1952年才得以公布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联合发表《核酸的分子结构》提出了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使遗传学研究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

1969年,64种遗传密码被全部破译

(四)电子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大建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49年,第一台存贮程序计算机在英国剑桥大学诞生

电子计算机的电子原件变化: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六代计算机将具有人脑和神经网络功能

随着计算机网、卫星通讯网和光纤技术的发展,90年代美国制定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全球高速公路的建成将使这一个时代真正成为信息时代

二. 当代西方哲学

(一)存在主义第二阶段

萨特的存在主义继承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核心思想,但他并没有海德格尔的悲观色彩,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人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其错误在于把人的本质完全归于主观性的创造,著有《辩证理性批判》。萨特的哲学代表作是《存在与虚无》

马赛尔基督教存在主义、庞蒂马克思存在主义,加缪宣传荒诞哲学,代表作为《西西弗神话》

荒诞主义:加缪荒诞主义哲学宣称世界是荒诞的,人的生存状态是不可被理解的

(二)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今西方社会中,影响最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即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主张以人道主义为认识论的基础,回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质

霍克海默尔在《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第一次使用“批判理论”。确立了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

马尔库赛被尊为“学生运动的先知”,著有《爱欲与文明》《单面人》,着力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压抑及其反人道主义的本质

大拒绝:马尔库赛倡导的革命凡是,即非暴力反抗,拒绝服从暴君的意志

哈贝马斯主张对现代社会的整体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批评,公开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著有《交往行为理论》,其他著作包括《理论与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认识与兴趣》《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试图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法去探讨社会、文化生活的问题,力求找到一种超越时间性的“结构”和原始模式,注重抽象共性和整体性

首先出现的是语言结构主义,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被称为“现代结构主义之父”,创立“共时态”语言研究法,从横截面去探究不同语言的关系,注重整个语言系统的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使结构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哲学思潮,用“结构”与“模式”两个概念研究问题,并运用结构主义研究人类学。他的《野性的思维》,标志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

路易·阿尔都塞试图以结构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被称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解构主义:批判结构主义的唯理论倾向,强调结构具有的异质性和开放性,极力消除整体性原则而强调差异和特殊,解构主义具有明显的反理性主义倾向

代表人物罗兰·巴尔特和雅克·德里达,后者被称为当代“对普遍性和确定性颠覆最激进”的一个思想家

三. 凯恩斯以后的西方经济学

(一)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又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实质上是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和马歇尔的微观经济理论糅合成一体的产物。核心思想是:用凯恩斯主张的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实施中的具体措施依据马歇尔的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萨缪尔逊,著作《经济学》,他最突出的贡献是“靠数学方法的帮助提高了经济理论分析技巧的正规化程度”

(二)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又称“凯恩斯左派”,带有激进的改良主义色彩,显著特点有: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动态概念;主张运用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新剑桥学派因具有激进改良主义色彩,被人们称为“凯恩斯左派”

代表人物剑桥大学著名女教授琼·罗宾逊。新剑桥学派形成的标志是1956年罗宾逊《资本积累》和卡尔多的《可供选择的收入分配理论》同时发表

(三)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的基本思想源于传统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学说,重申货币的重要作用,认为物价水平同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变化;反对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认为市场就是经济的调节者,要求实行“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货币学派的核心理论: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最优货币数量和其它论文》

(四)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滞涨”现象,反对凯恩斯“需求创造供给”,认为“供给会自行创造自己的需求,和古典派经济学家一样认为: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主张减免税收实行供给管理,刺激投资发展生产,从而创造需求

代表人物:阿瑟·拉弗、罗伯特·门德尔等

(五)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继承了早期制度学派凡勃伦研究制度结构的观点,认为大企业组成“专家组合”不断进行扩张;二元体系(计划和市场)是资本主义存在矛盾的根源;主张把伦理道德价值观引入到经济学。提出要改革资本主义的二元体系

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四.战后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

(一)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诞生于法国,萨特《恶心》和加缪《局外人》奠定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基础;基本特点:宣言新人道主义精神,强调理想和现实的不一致性;文风简练,善于隐喻,带有强烈的哲理性。

萨特《恶心》《墙》表现的观点是:生也荒谬,死也荒谬;剧作《苍蝇》,文艺理论《作家的责任》,呼吁建立自由与解放的自由文学

萨特在文学界的影响首先是通过戏剧传遍欧洲的

加缪《局外人》表现的观点是:世界荒谬、人生孤独;《鼠疫》鼓励和法西斯势力的斗争

女作家波伏娃,《女宾》《他人的血》

(二)荒诞派戏剧

尤内斯库《秃头歌女》《犀牛》《椅子》

贝克特《等待戈多》

阿尔莫夫《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塔内拉教授》

荒诞派戏剧反映了战后西欧人民的思想和希望破灭的失落感,该派艺术手法影响深远

(三)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诞生于战后美国,该派共同特点:以极度夸张的幽默手法嘲讽社会和人生,以喜剧方式表现悲剧,塑造了一大批流浪汉式的反英雄人物,结构松散、情节不完整。名字来源于弗里德曼短篇小说集《黑色幽默》

冯尼古特《五号屠场》《黑夜母亲》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已广泛用来形容悖论、进退两难的境地。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

托马斯·平钦《第四十九号组的嚎叫》

(四)新小说

新小说流派诞生于法国,主张打破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写法,而用冷峻客观对物的描写来展现物质世界,常使用时空颠倒、跳跃穿插等手法,创立了“作家推出小说”“物化世界中心”等内容

萨洛特论文集《怀疑的时代》被认为是该派的宣言;阿兰·罗布格里耶《橡皮》;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夏夜十点半》

(五)愤怒的青年和垮掉的一代

20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和美国的青年人同时都显现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失望的情绪,分别被称为“愤怒的青年”和“垮掉的一代”,形成了两个文学流派

英国的艾伦·保尔发表自传体小说《愤怒的青年》,标志着“愤怒的青年”文学思潮的兴起;约翰·韦恩《每况愈下》《金斯利·艾米斯《幸运的吉姆》

“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表现”,领衔人艾伦·金斯堡,诗作《嚎叫》;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直接影响了美国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

五. 战后西方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变化频繁的特点,美国居于领先地位

(一)摇滚乐

比尔·海利把节奏布鲁斯运用到乡村音乐中,创造了最初的“摇滚乐”;第一首流行摇滚乐曲——海利的《围着时钟摇吧》

摇滚乐之王——猫王,真名艾维斯·普莱斯利,名曲《你今晚孤独么》《令人心碎的旅店》等

鲍勃·迪伦从现代民谣转为摇滚乐歌手,作品《在风中吹拂》《像一块滚石》

6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冲石”“滚石”为代表的很多摇滚乐队,摇滚乐随着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嬉皮士运动一起发展

70年代兴起新型舞蹈“迪斯科”,出现了摇滚乐中节奏更加强烈的迪斯科音乐

甲壳虫乐队,又称披头士,由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约翰·列侬和伦戈·斯塔尔于1956年组成的乐队,70年解体。第一张专辑《爱我吧》,知名曲目《请让我高兴点》《我想握你手》《左轮枪》等,歌曲内容以爱情为主,涉及政治

滚石乐队,由米克·贾格尔、恩基·理查德等在英国组成的六人乐队,演唱风格更为粗犷,给人一种坏小子的印象

80年代中后期,摇滚界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倡导为世界上各种苦难者服务,如《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二)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诞生于二战后完善的磁带录音设备问世之后;电子计算机有利地推动了电子音乐的发展

1951年德国举办了第一次举办了大规模的电子音乐演奏会

电子音乐的创作手法主要是合成自然音和电子音

(三)行动绘画

行动绘画又叫“滴画”,即在画布上滴溅颜料作画。作画方式是沿着画布边走边滴颜料,使身体运动和滴色动作相协调

代表人物波洛克《薰衣草之雾》《第十号》

(四)大色域绘画

大色域绘画,又称为“色彩抽象绘画”,50年代风行于美国,画面往往由纯粹的色块组成,根本就没有中心点;该画派主张:画面上尽量不要表现个人的情感偏好,只是表现色和域(画面)的关系

代表人物马克·罗斯科《蓝色中的白色和绿色》

(五)波普艺术(Pop

波普艺术是最典型的具象艺术,意为大众艺术。诞生于英国,倡导关注大众生活。和传统意义的画不完全相同,融合了绘画、雕塑和实物装拼

第一件波普艺术作品是汉密尔顿《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代表人物罗伯特·劳申堡,《床》《姓名缩写》《信号》《平底船》

(六)欧普艺术(Op

欧普艺术60年代流行于欧美,运用各种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对比重叠等,给人造成视觉的错乱,又被称为“视幻艺术”“光效应艺术”

代表人物:莱莉《羽纹》《领悟》《三场暴雨》

(七)照相写实主义

照相写实主义画派,又称“超级写实主义”,追求逼真,以求达到比照片更真实的视觉效果。

查克·克洛斯《裸女》《约翰》《自画像》《肯特》(是其最著名的一幅画)

(八)薄壳派建筑

最著名的薄壳派建筑——悉尼歌剧院

西班牙建筑师陶鲁加最早把薄壳原理应用于建筑领域,以求用最经济的手段得到最理想、形体最美妙的封闭空间

其它知名建筑: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厅、维也纳市政厅、东京奥运会馆

(九)高科技派建筑

高科技派探索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建造能够快速装配成功的用料少、体重轻的建筑物

知名建筑物:57年罗马奥运会体育宫,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香港汇丰银行大楼

(十)后现代派建筑

该派故意追求古怪和变异,有意造成不对称、不协调

代表人物:文丘里“贝斯特陈列馆”,约翰逊“休斯顿共和银行大厦”

六. 变革中的史学与社会学

(一)史学

“重新定向”新史学,战后史学家不满战前的研究方法,开始探索新的方法,超越了“西欧中心论”

第二代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地中海与菲力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用“时代理论”完善了年鉴学派的“总体历史理论”

第三代年鉴学派:勒戈夫《创造历史》《新史学》,提出“新史学”,成为“年鉴——新史学”派的代表,人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应给予同等地重视

美国实用工具论:透纳、比尔德等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过分强调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某一种因素

美国利益基本一致论:希尔斯庭等宣言美国历史的和谐性,否认阶级对立和斗争

之后美国诞生了“口述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一系列研究方法。计量史学代表人物李·本森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倡导“自上而下看历史”。霍布斯鲍姆《原始叛逆者》,汤普逊《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尤金·吉诺维斯等

向传统史学回归的倾向

(二)社会学

美国社会学——重理论:帕森斯“社会行动唯意志论”“结构——功能主义”(研究整体社会系统);莫顿“中程理论”(只能建立中等规模的理论,分析有限度的经验)

西欧社会学——重现实问题,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学理论多样化;更加注重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