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的规范管理与创新

摘要管理规范化是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的必然要求。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既对立,又统一。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对立的一面,发扬其统一的一面,寻求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有机融合,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企业管理创新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保持活力及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根源。本文分析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管理规范化 管理创新 必要性 措施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工程正常运转,实现高效、优质、高产、低耗,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原理,按照一定的运营框架,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设计,然后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即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企业管理规范化,是指依据企业开展管理事务的规范运营框架或流程,(包括战略、营销、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等框架,也可以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流程)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在管理工作中按照这些组织框架和运营流程进行实施,以期达到管理动作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

企业规范化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依照企业的运营流程或框架对组织体系进行建设和管理,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集权与分权、人治与法治;要求对企业运营的流程形成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以及数据化。要求企业建立以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管理框架,通过这种规范化的建设,使企业常规的事件纳入制度化、数据化、流程化的管理,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以此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的目的。

1. 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规范化管理在企业运作上涉及到多个方面:战略规划与决策程序、组织机构、业务流程、部门和岗位设置、规章制度和管理控制等方面;规范化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五化: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数据化。

2. 战略规划和决策的规范化

在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里,企业的人员从上到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前途,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的认识,对企业发展的预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规范、务实的企业战略分析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威胁、弱势和优势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进行经营定位、行业定位、产品定位和市场的定位,以此来明确公司战略,随后量体裁衣制定企业的竞争战略和各职能层战略。

决策程序化,不仅意味着要在内容体系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而且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决策,并把决策活动约束在既定的程序中,避免企业决策受决策人的知识结构、情绪波动、感情冲动、价值偏好的影响,使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是一种推动企业发展的最优选择。

3. 运营流程的规范化

一般企业在对某个部门内部的管控体系都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对于部门之间的衔接却很难有较好的管控方法,所以,越是界定部门之间的权责,问题就越多。这时就需要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明确,使部门纳入到流程中,成为企业流程中的一个结点;流程一般包括岗位工作流程、系统业务流程、企业组织流程;在进行流程规范化的时候,必须先明确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目标、识别流程及其现状,然后确定企业的各个流程,并对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企业运营达到效率最优。

4. 组织结构的规范化

组织结构是关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结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以及岗位描述等。目的在于协调好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公司中应有的权、责、利,以及工作形式、考核标准,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实现

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行为,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执行,所以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设计与其相匹配的组织结构,达到顺畅的发挥企业能力的目的。组织结构规范化强调组织架构的设计,应该建立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各单位、部门和岗位,都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应于企业的目标来界定自己工作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以及所能支配的资源,使之按照既定要求和标准,对所获得的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选择,行使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决策的责任。

5. 规章制度的规范化

管理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工具,可以对各个部门、岗位和员工的运行准则进行很好的界定,它能够使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更加规范,是每个员工的行为受到合理的约束与激励,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有据、违规可纠、守规可奖。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行为准则界定的规范化、绩效管理标准的规范化、违规行为处罚的规范化等。

6. 资料信息体系规范化

从有利于信息化、有利于信息共享、有利于减轻基层负担出发,根据新流程、新制度的要求,按照格式模板统一、填写标准统一、资料共享及归档要求统一、检查指导要求统一、评分考核要求统一、绩效兑现要求统一的标准,完善台账、记录、报表,完善内部共享资料数据库,推进基础资料信息化管理,推进流程关键点的过程控制,为量化考核、追溯责任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7. 管理控制的规范化

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作为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难度就越大。这就需要企业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管理者可以通过这套规范化的系统,对企业的战略、营销、生产、财务、人力资源、技术开发、供应链、产品的品质等模块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来实现管理者的意图。使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每一份资产、每一个时刻,都处于受控之中。通过对企业这几个方面进行的规范化,最终使得企业的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控制

企业管理的创新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 管理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企业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在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被推入市场,正在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切都已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加强,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发育不断完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

2. 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点,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把企业建成一个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综合体。

3. 管理创新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传递速度的明显加快,一些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会由某国经济的汇率、利率变动而受到影响。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证明。近年来,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主体跨国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复杂态势。这些都要求企业相应地改革那些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体系,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从近些年来企业管理变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未来企业管理创新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 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观转变

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的利润最大化,它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促使企业倒闭,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知识、技术、产品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2. 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虚拟企业、网络组织、供应链协作、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

现代企业不能仅仅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技术专长与核心能力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3. 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知识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它被认为是和资金、人力等并列的资源。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需要更多地通过加强协作、知识管理、组织学习能力,将现有知识、组织、人员和流程与协作和知识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4. 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来确定奖惩,是企业在执行经营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职务要求,对员工的实际贡献进行品价的活动。但过程缺乏控制,不能保证绩效达到改善的目的,甚至在推行绩效考核时会遇到员工的反对等。因而,近年来的绩效管理已经走向了结合公司战略和绩效管理,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的趋势。

三、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1. 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是观念的落后和陈旧,现在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管理的思维模式。“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显示,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核心者为47.7%;各项创新中最困难的是“观念创新”者达到42.7%。因此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管理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树立“科学管理兴国之道”的思想。

2. 建立有效机制,培养职业化的企业队伍

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在这方面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权、责、利一致的原则下,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体系,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把企业家这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建立企业家资格认证系统、人才交流市场、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等,以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

3. 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要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网络以及创新文化利益,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员工。

4. 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微观机制问题的是制度创新,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济细胞。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的是管理创新,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行为激励、开发活力体系以及高效运作的机制。

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融合

管理规范化和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管理规范化亦可称管理正规化,是能使企业建立起实施整套规则的管理结构和使决策能被授权并合理地实现预期结果的工作体制。现代企业为了提高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和企业内部的一致性,普遍以书面化的公司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公司政策、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任务标准、行为准则、工作流程、奖惩措施等为基础,从技术到管理,从生产到经营,从激励到制约的各个方面做出定性和定量的标准,建立起明确的规则、程序和制度。我国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落后,近几年A”管理模式的流行说明许多企业日益重视管理规范化工作。企业只有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基础和经营机制,才能提高企业素质,向管理现代化迈进。与此同时,应看到企业的发展与活力在于创新。企业创新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相互支持的方面组成。管理创新的内容不仅体现在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完善上需要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公司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

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管理创新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积极参与竞争,竞争的核心是争取消费者,必须集中精力研究消费者,而不是研究竞争对手。此外,从粗放式经营到精细化管理,从家长专断型和随意管理到基于科学决策基础上的授权管理、分权管理,从职工的形式化约束到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都是对已有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的超越和创新。第二,经营战略和战略管理的建立和创新。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方向的定位。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应对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的敏感把握,采取战略分析,选择和实施的步骤,对投资收益、风险和利益相关者反应和可行性作出评价,确定并建立企业核心能力,并能领导、组织管理好战略变革的过程。第三,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条件建立适合自身的管理体制,设置部门机构,做到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设置简单型结构、职能型结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在管理结构设置中应减少层级,根据条件实行扁平化结构,加快信息传递,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决策。注重团队建设,增加组织的柔性。第四,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的创新。企业应根据经营战略,在管理规范化基础上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第五,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创新。近年来,物料资源规则、制造资源规则、企业资源规则、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技术,还有不断消除浪费的精细生产、集开发生产和实物分销于一体的适时生产、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反应和敏捷制造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其统一性来看,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管理创新是在管理规范化基础上的创新,企业应首先致力于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正规化,为管理创新创造条件;企业的管理规范化活动应不断吸纳管理创新的活动成果,把创新成果规范化、系统化,成为新的管理规范。因此,管理规范也是建立在管理创新基础上的。二者的相互支持使得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从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对立性看,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相容的。大公司生活里最令人寒心的一件事,就是当初使得公司得以发展壮大的因素,却随公司的扩展而消失了。这个因素就是企业的革新精神。就算革新还没有完全停止,革新的速率也肯定是每况愈下的。究其原因,创新精神与管理组织习惯于追求理性,规范统一,明确清晰的做法格格不入。管理创新与管理规范同样存在冲突,具体表现为:

  一、管理规范以部门、员工严密的分工协作关系为效率的基础。例如部门职责、定岗定编、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便明确了各部门、每个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创新则以竞争和综合的知识和技能为效率的基础。分工和专业化使组织多层化、关系复杂化,使各层管理者视角不同、工作各异、相互隔绝、沟通困难,进而阻碍革新。

  二、管理规范化使各项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书面化,要求一切照章办事,如工作流程、会议程序、信息传递程序等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这容易使企业把各种变化视为威胁,力求以不变应万变处理事务。这是一种被动的态度。而创新则需在变化中捕捉机会,以变制变,主动迎接挑战。缺乏灵活性,照章行事的组织,难以符合创新精神的要求。

  三、管理规范化要求组织成员遵章守纪,不越雷池半步,人事及激励政策都按此要求设计,与之对应的企业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而创新所要求的动力结构是鼓励非常规的创新行为,如勇于开拓,不畏权威。同时,创新必须容忍失败,与之对应的企业文化主要是现代市场经济文化。

  四、管理规范化组织力求避免内部竞争,而创新离不开竞争。规范化作业要求的组织内的关系是分工协作的关系,创新需要依靠组织内的竞争机制来推动,竞争是创新的动力。内部竞争尽管有时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机构重叠、缺乏和谐等,但其在激发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促进新事业的开拓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统一与对立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更趋复杂。发扬两者的一致性,降低冲突度,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管理规范和管理创新应有所侧重。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经营资源的供应、面对的市场、使用的技术等等存在差异,其环境有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程度高;有的相对较稳定、简单,不确定性程度低。环境越是不稳定,越需要企业做出迅速有效的应对策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如计算机制造行业,家用电器行业等,产品种类多,竞争激烈,需求变化快,属于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最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在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矛盾的解决上,应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侧重于管理创新。环境较为简单、稳定的企业,企业对环境的预测和适应比较容易。这类企业一般品种比较单一,客户数量较少且稳定,竞争者数量也不多,市场需求较稳定,如矿石开采、石油开采等。这类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通过严格管理,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因而,应侧重管理规范。

  企业在不同时期对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应有所侧重。企业在规模较小时,由于管理层次较少,部门职责有所交叉,此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创新,但往往管理规范工作不够,此时管理的侧重点应放在规范上。当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管理规范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但大企业的臃肿,低效的缺陷开始显现。此时,管理的侧重点应放在创新,使原有的管理规范化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在同类规模企业中,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侧重于管理创新,或侧重于管理规范。目前,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而言,由于企业历史较长,企业管理规范工作都做得较好,但管理创新工作做得不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工作发生冲突时,更应侧重于管理创新工作。对于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而言,因为发展历史较短,虽然企业充满创新活力,但由于管理基础工作一般较差,所以目前更应注重管理规范工作。

企业组织设计时,既要考虑到管理规范的需要,又要满足管理创新的需要。在充分保证管理规范的前提下,管理组织创新有利于其他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应有所分工。首先,应把创新工程和规范化作业尽可能分开。当然,在每个部门内部也都有规

范化工作和创新任务。因为现行运行方式与创新工作有冲突,当涉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冲突时,企业正常反应是将资源向现有工作倾斜。因此,创新事业在结构上,责权关系上都应与现有工作发生尽可能少的联系。其次,某些创新工作必须直接向高层负责,不宜纳入正常组织体系中。这不仅因为创新关系企业未来,意义重大,还因为新事业与现有事业比较,其影响力暂时处于劣势,低层管理者无法给予应有关照,高层管理者不但可以给予充分关照而且可以根据创新成果而非暂时收益给予创新者不同于现行政策的激励。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