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它们去哪里了》说课稿

《它们去哪里了》说课稿

融汇小学 余建梅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二)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

2.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颗粒。

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3.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有些物体则很难溶解;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二、说学情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它们去哪里了》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