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因家中有五棵柳树,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私下起的,并非朝廷颁布,故称私谥),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东晋大诗人。

陶渊明出身官僚地主家庭,曾祖据说是东晋大司马陶侃。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太守一类的官,但到陶渊明时,家事已衰落,生活艰苦。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陶渊明少年时代,对儒家经典有较浓厚的兴趣,充满了建功立业的幻想。他希望通过出仕的道路,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玄风正炽,学者多崇尚庄老,他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是,少壮之际的陶渊明,希望“佐君立业”,有所建树。二十九岁那年,他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官归隐。此后,又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将军等小官,每次时间都很短。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秋天,陶渊明再度出仕,求为彭泽令。但在官仅八十余日,便“眷然有归欤之情”,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此后,因抱负不得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便长期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他一面参加劳动,一面为诗作文以自适。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麾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初冬病逝,终年六十三岁。

陶渊明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散文辞赋十余篇。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是较好的注本。

陶渊明为人注目的是田园诗,描绘田园景物及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景,歌颂美好的生活理想,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充满了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田园的热爱;描写了自己的劳动和与农民的交往;描写了自己生活的穷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咏史、述怀之类的诗,寄托抱负,悲愤豪放。

陶渊明的诗歌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田园诗,是他田园生活的自然流露,一切如实说来,毫无雕琢之痕。与当时注重对仗、用典而内容空虚的形式主义文风相反,他创造了平淡、自然、朴实的独特风格。陶渊明的诗,平淡中寄寓着浓郁,字句平淡而韵味浓烈,事浅近而情趣深沉,因而他的诗具有一种蕴藉含蓄的艺术美,给人以咀嚼的余地。陶渊明的诗,继承了汉魏诗歌“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传统,讲究通篇的浑厚完整。与晋宋以前的诗歌相比,他的发展在于以淡如口语的诗句,创造出崭新的、优美的艺术境界,使诗歌具有一种意境美。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这所谓的“奇趣”,正是从美妙的田园意境中产生出来的。

诗歌之外,陶渊明也擅长散文和辞赋。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为著名,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自祭文》等。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位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他的人格、诗风对唐代诗人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东晋诗人陶渊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