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假说述评

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假说述评

消费函数理论是指建立在消费者行为假设基础上的、揭示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的一系列假说。由凯恩斯首先在其名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自己的消费函数理论,是其有效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他的最著名的贡献之一。随后的数十年,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发展了新消费函数理论。近些年来,随计量技术与工具发展,在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研究中大量应用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的假说。本文据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仅考虑现期收入、不分析预期收入及其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理论

主要包括绝对收入假说和相对收入假说,这两个假说都注重现期收入对当期消费的影响,而不分析预期收入及不确定性问题。

1.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A IH)

凯恩斯(J. M. Keynes)在深入分析了影响消费的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消费函数理论。他认为,消费支出的多少与收入的高低水平密切相关,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因此,一般称之为绝对收入假说。其基本思想是:现期消费随现期绝对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用函数式表示如下:Ct = b0 + b1 Yt + ut

式中, Ct 当前消费支出; Yt当前收入; b0 为自发消费,也是为生存而必须的消费; b1 边际消费倾向(0 < b1 < 1)

其表达的主要观点包括: (1)边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短期内消费支出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收入变化引起的,而不是由于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2)边际消费倾向为小于1的正值,,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小于增加的收入。(3)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凯恩斯认为这是一条先验的心理规律,随收入的增加人们会增加其消费,但消费的增量小于收入的增加量。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家在分析消费问题时,主要是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个体消费者行为,主要是为阐述在收入水平既定时消费是价格的函数。凯恩斯第一次将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提出消费支出是收入水平的稳定函数,这扩大了消费分析的视野。并且,由于总量消费是个体消费的总和,消费函数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便于通过微观消费者的行为来解释宏观经济特征。但是,绝对收入假说的最大缺憾是缺乏经验研究的实证,而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这便产生了假说的一些结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即“消费函数之谜”)。后来的经济学家在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中不断提出了各种新的消费函数理论。

2. 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R IH)

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 S. Duesenberry)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Duesenberry, 1949)中提出来的。杜森贝利首先对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假设做了修改: (1)消费者的偏好是互相影响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用偏好相互依赖假设代替偏好独立假设; (2)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不可逆的。由于偏好相互影响,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也会变化。

独立偏好下的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i =U (Ci )

式中,Ui 是消费者i通过支出Ci 而获得的效用。此式表明,消费者的效用取决于其消费支出的多少。

但在偏好相互影响假设下的效用函数为Ui =U (Ci , Cj )

此式表明,i个消费者的效用,不仅受其自已消费支出的影响,也同时受其他人(如第j个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影响。

在上面的消费者行为假设基础上,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其主要观点如下: (1)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与其他人比较的相对收入的影响,不同消费者的收入及消费行为会相互作用,即消费具有“示范效应”或“攀附性”。(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己目前收人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收人和消费水平、特别是过去“高峰”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即消费又具有“不可逆性”。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人假设消费函数可近似地简化为下式:

Ct = b0 + b1 Yt + b2Ct 1

式中, Ct 为现期消费支出; Ct - 1为上期的消费支出; Yt为现期收入; b0 为自发消费; b1 为边际消费倾向; b2 为本期与上期的消费比例。

概言之,杜森贝利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取决于人们的相对收入水平,即人们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及历史上曾有过的最高收入水平。消费的“示范效应”揭示了人们消费行为的相互影响的事实;“棘轮效应”证明了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性,解释了“消费函数之谜”。但假说强调消费不对称性不能令人信服,难以解释短期中消费波动的原因。因为从实际情况看,短期内消费是随收入变动的。

第二阶段:考虑现期和预期收入、不考虑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理论

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假说尽管观点上有所不同,但在分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时,只考虑了现期收入而没有引入预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这当然是个很大的不足。与此相比, LCHP IH则又有了一定的进步。

1. 生命周期假说(L ife Cycle Hypothesis,LCH)

生命周期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 F. Modigli2ani)和布伦贝格(R. Brumberg)等共同提出来的,又称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

假说的中心论点是:每个人都根据他自己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各家庭在每一时点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家庭谋求在其生命周期内达到消费的理想分布,而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莫迪利安尼在深入分析消费与劳动收入、储蓄、财产存量的基础上,提出生命周期假说的总消费函数表达式:

Ct = b1 Yt + b2 Y + b3At

式中, Ct ,现期平均消费; b1 现期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t,现期平均收入; b2 ,未来预期平均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Y,未来预期平均收入; b3 ,现期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 At ,现期财产。并且他们的实证结论是, b1 b3 的值要比b2 的值小得多。

以上说明,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预期总收入,虽也受现期收入与财产的影响,但影响较小。生命周期假说是莫迪利安尼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这一假说同时解释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短期中消费波动的原因,包括理论分析、经验验证与政策含义,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受到高度评价与重视。但假说一些脱离现实的假设条件(如不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储蓄无利息、工作期与预期寿命确定等)受到较多的批评。比如,遗产问题,表明收入并没有被全部消费;再如,人们储蓄动机常是多元化的,可能为了权力和威望而储蓄,这是对生命周期论“为了将来消费而储蓄”动机完全不同的解释,是对生命周期理论的挑战。

2. 持久收入假说(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P IH)

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 Friedman, 1957)提出。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现期收人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人决定的。所谓“持久收人”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人,即他一生中可得到的收人的平均值。其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 (1)人们的收入可分为一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一时收入指暂时的、偶然性收入;持久收入指连续的、较稳定的可预计的长期收入。消费也可分为一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一时消费指间或的、偶然性消费;持久消费指持续的经常性的消费支出。(2)人们的消费水平不取决于短期的实际收入,而取决于长期的、持久的收入。( 3)一时的、经常性的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影响持久收入水平时,才会影响消费水平。

假说的基本内容可用以下三个方程式表示:

Cp = k ( i,w, u) YP (1)

Y = Yp + Yt (2)

C =Cp +Ct (3)

上式中, (1)式表明,持久消费Cp 是持久收入Yp 的函数,两者之间的比率系数为k,k的大小取决于其他一些变量,主要是利率i,财富占收入的比例w,影响消费者现期消费或积累财富的其他因素u, Y, Yp , Yt 分别是总收入、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 C, Cp , Ct 分别是总消费、持久消费和暂时消费。在持久收入假说中,要求消费者必须是理性的,而且未来的外在环境能自由借贷是稳态的、可以预期的,消费者能在其一生中平滑其消费。这显然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阶段:既考虑预期收入又考虑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理论

在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中,都对未来收入有着稳定、良好的预期,都把消费与长期收入联系起来了。但事实上,未来的收入等并不是确定的,有时变化很大,而且还面临许多风险。只有考虑到了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才能更真实的提示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1. 随机游走假说(Random Walking Hypothesis, RWH)

霍尔(Hall, 1978)根据卢卡期的思想,采用二次型效用函数,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他考察了在理性预期下,一个永久生存的典型消费者,在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时消费决策。他的结论是:根据理性预期,按照P IH寻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消费轨迹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即除了本期消费,任何变量都无助于预测下期消费。其函数表达式为

Ct + 1 =Ct +εt

其中, Ct + 1Ct 分别是下期消费和本期消费,εt 为不可预测的误差。上式说明消费是随机游走过程,收入的变化不能预测消费的变化。

随机游走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等关于消费和储蓄的传统观点相抵触;而且该假说与实际现象明显不符。此后,不少学者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大量实证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2. 流动性约束假说(L iquidity Constraint Hypothesis,LCH)

流动性约束又称信贷约束,可以一般定义为:居民从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取得贷款以满足消费时所受到的限制。实际上没有储蓄而消费未来的收入常难以实现,即借贷是受约束的,其主要观点是:由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信贷市场的不健全,居民难以无成本的自由借贷以满足当期消费,因而,消费者也就不可能平滑其一生的消费。流动性约束可能由两个途径降低消费水平:其一,当前的流动性约束会使一个人的消费比他想要的消费少,因为他难以通过借贷增加当前消费;当消费者处于低收入阶段时,即便他有预期的未来高收入,但他借不到钱,所以只能进行低消费。消费者提高消费水平的惟一途径是自己积累财富或者等待高收入时期到来。其二,预期未来可能发生流动性约束同

样会降低现期消费。如果有流动性约束,那么收入下降必会引起消费下降,除非有充裕的储蓄。

3. 预防性储蓄假说( Precautionary Saving Hypothesis,PSH)

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的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许多学者用不同的方法对预防性储蓄假说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对收入不确定性的理解不同、研究与与计量的方法不同,观点也有很大差异。假说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是收入的不确定性对预防性储蓄行为是否有影响;二是预防性储蓄的程度有多大。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扎德斯( Zeldes, 1989)的预防性储蓄模型。Zeldes的预防性储蓄模型。考虑一个具有常相对风险厌恶(CRRA: Constant Relative Risk Aversion)的效用方程的消费者,假定他可以活多期,并且追求他一生的消费效用的最大化。不确定性的来源是外生的未来劳动收入,并且分为两个部分:随机游走的永久性部分和暂时性部分;同时不存在个人可以通过交易来抵御不确定性的市场。在每一个时期t ( t =1, , T) ,消费者选择合适的C以使总预期效用最大化,即:

式中,Wt t期的金融财富(已经收到收人并且还没有消费) , R代表t期与t + l期之间的真实利率,式式中,Wtt期的劳动收人, Ct t期的消费, Et 是基于t期信息条件下的期望,U是一期效用方程, T是非随机的死亡日期。

Zeldes在他的假设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结论如下: (1)如果没有收入的不确定性,人们的消费会更多,亦即,收入不确定下的消费比收入确定下的消费低(其原因是有较多的预防性储蓄) ; (2)那些相对于预期的将来收入(不确定的)拥有较低的当前财产(确定的)的人,其收入的暂时性变化的边际消费倾向要大于其他人; (3)具有CRRA效用的理性人对暂时收人过度敏感,储蓄“太多”,并有较高的消费的预期增长率。此外,Carroll等人(1996)提出的缓冲存货储蓄模型,假定消费者是有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消费者,并且如果未来收入具有确定性,同时消费者又是不耐心的,他们倾向于选择大于当前收入的消费。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会表现出Carroll所称的缓冲存货储蓄行为。这种理论认为储蓄相当于一种缓冲存货,消费者持有资产(储蓄)以便在境况艰难时维持消费而在境况如意时增加消费。缓冲存货储蓄者一般有一个财富对持久收人的目标比率,如果低于目标,预防性储蓄动机将战胜不耐心从而加大储蓄。在相反的情况下,不耐心就会占上

风从而使消费者选择负储蓄。

总之,纵观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过程,实质就是对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认知逐渐深入并引入分析的过程。从内在人性及消费心理上看,这三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人性假设:第一阶段,短视的、非理性的消费者;第二阶段,长远着想的完全理性消费者;第三阶段,长远着想的有限理性(近似理性)消费者。在考量消费的关键外在影响因素

——收入时,也经历了收入是确定的到不确定(有风险)的认知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凯恩斯基于他的“心理定律”进行推理,而弗里德曼等在提出假说的同时也进行一定的实证分析;到了第三阶段则运用了大量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力求假说能与实际消费相吻合,提高理论的解释力。但也因为过度追求模型的精巧、运用繁杂的计算反使削弱假说的实际意义。同时,我们应认识到,每一种消费函数理论只能具有有限的解释力。因为消费函数是对收入与消费关系抽象和概括,而实际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区域)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制度下的人们的消费心理及其他影响消费的外在因素也是不同的,因而其消费函数也必然不同。即便在相同背景下,由于研究者的着重点及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假说述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