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问题

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理解内在美与外在美,内在美与外在美是统一的,美的重要功能应该是感染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外在美促进教学。 关键词:内在美 外在美 统一 感染 1、正确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 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外在美往往被理解为人长相穿戴的漂亮华丽,是肤浅感性的,内在美被理解人精神品质的高尚,是不可感知的、抽象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往往被人为地割裂、对立起来,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不要以貌取人,要注重人的内心品质,中国许多谚语强调人的美重在内容。例如“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花美在外边,人美在里边”,“马的好坏不在鞍,人的美丑不在穿”。彝族谚语:“泥土是美的母亲,脸上贴金也没有脚上溅泥巴光荣。”也是说明人的美在于勤劳。外国也有类似的谚语,如“人美不在貌,而在心”(朝鲜),“样儿好,不如心眼好”(老挝),等等。如德谟克里特说:“那些偶像穿戴和装饰的看起来很华丽,但是,可惜!他们是没有心的”,①这种审美观点,在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中也得到形象的体现。如在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中有一个情节是向鲍西亚求婚的人,要从金的、银的、铝的三个匣子中找出一个匣子,其中一个藏着鲍西亚的画像,谁选中了,这位姑娘就嫁给谁。第一个求婚的是摩洛哥亲王,选中了外表闪光的金匣子,里面却装了一个骷髅头骨;第二个求婚的是阿拉贡亲王,选了耀眼的银匣子,里面装的是一张傻瓜画像,这两个人的求婚都落空了;第三个求婚的叫巴塞尼奥却选中了那质朴的铅匣子,下面是他的一段说白:“外观往往和事物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再看那些世间所谓的美貌吧,那些完全靠脂粉装点出的,愈是轻浮的女人,所涂的脂粉愈重……你炫目的黄金,米达斯王坚硬的食物,我都不要你;你惨白的银子、在人们手中来来去去的下贱的奴才,我也不要你;可是你,寒酸的铅你的形状只能使人退走,一点没有吸引人的力量,然而拟定质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我就选中了你吧,但愿结果美满。”②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的正是鲍西亚的画像,他的求婚如愿以偿了,这段说白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审美观点,他鄙夷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而歌颂人物性格上的内在美。 其实,我们理解内在美与外在美应该从更深层次理解,内在美是人的理想、道德、情操、知识等主观世界的美,外在美是人的相貌、体态、服饰、行 为举止的美。 2、内在美与外在美是统一的 内在美与外在美是统一的,外在美受内在美制约,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 人的美和人的本质是密切的联系,自由创造是人的珍贵特性,在创造过程中显示人的聪明、勇敢、诚实、坚毅等美好品质。这些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而且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人的美不同于长相漂亮,而是人的内在品质相联系的,平时我们常把“美”与“好”,“美”与“德”相结合使用,这里面体现了“美好”和伦理学的深刻的内在联系。我们从美学上所使用的“美”,其意义要比“漂亮”要深刻的多,丰富的多,漂亮虽然可以使我们从形式上获得美感,却不能使我们精神高尚。而且人的漂亮时易逝的,而性格上的美却是常在的,持久的。莎士比亚在剧本《一报还一报》中写道:“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③ 正是由于人物外在形象美具有这一特点,因此中外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重视人的精神美,深入观察、研究表情、动作和人的内在品质的关系,达芬奇曾说:“除非一个人物形象显示了表达恶劣内心激动的动作,否则是不值得一赞的。”“绘画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物的动作都应当表现它的精神状态。”④中国古代画论中强调“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把表现人物外在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在精神品质的特点。当人的外部特征体现一定美好品质的时候,这形象就是美的。 前面着重分析了人的内在品质在人的外在形象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精神美、性格美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感知的。任何美都有它的感性形式。没有了感性表现,美也就不存在了,黑格尔曾说:“美的生命在于显现”,他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把美看作是理念的显现,但是这里包含了一定的合理因素,所以他显现看作是“美的生命”。我们分析人物外在形象的美,也必须研究在社会实践中人物内在品质是如何体现在形象上的,我们认为人的内在品质总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得到表现,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表现出来。有一件摄影作品内容是表现周总理1961年视察河北邯郸第一棉纺厂工人食堂时的动人情景,从照片中人物形象说明人物形象美并不是抽象的,周总理所具有的那种关心人民、热爱人民的内在品质都在形象中显露出来。摄影家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瞬间---总理正要从女工手中掰下一块窝窝头尝尝,总理的表情是那么的和蔼、态度是那么平易,从周围人物的笑脸上,我们仿佛听到了周总理的亲切而风趣的语言。这种生活形象的美 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美,它能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和提高。有时候人们在生活中只注意到长相的美,而忽略表情、动作、语言的美。长相的美其实是一种形式的美,而表情、动作、语言却和人的内在品质、精神有着密切联系。所谓“征神见貌,情发于目”(魏刘劭《人物志》),就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常常自然流露于外形。不同的情感会引起外形的不同变化。首先人物的感情从面部显露出来。高兴时“眉开眼笑”,得意时“眉飞色舞”,愉快时“眉舒目展”。人的眼睛最富于表情,心灵中最细微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流露出来,所以达芬奇把眼睛比作是心灵的窗户。《诗经》中《硕人》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面五句描写皮肤、牙齿的颜色、质感和形状,都属于形式美,而后五句则是描写了表情、神态,因此后五句更能引起人们的想象和美感。其次,人物的情感还是从体态动作上、语言声调上表现出来,以上分析说明对人物外在形象美需要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去掌握。 3、美的重要功能应该是感染人 在我们这个多媒体的时代,眼球经济的时代,如果没有办法广泛和迅速的感染到人,形成文化影响,这种美不能算是成功了。而感染力是很直观的东西,真正的美不是等着大众来发掘,而是它的魅力可以扑面而来,让大家生动具体地感受到。魅力四射,就是要射出去的,美如果只存在于人的心灵世界,内部世界,是称不上魅力的。 美不是静止的存在,它存在于人和人的沟通交往中。 内在美如果不能冲破心灵的藩篱,对外开放,在外在上有鲜活的表现,形成外在美,它就只有孤芳自赏了。 我们要勇敢地展现自己,在开放的状态中展现美,美将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顺利愉快。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外在美促进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外在美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语言等外在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动之以情情感美 “感人之心,莫先乎情”。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精神,亲切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师生的情感融洽地交织在一起,投入学习。 儿童的心灵最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幼小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直观形象音韵美 儿童的思 维是直观的、形象的,他们的注意常常指向那些能引起兴趣的对象。教师的语言音韵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做到语言准确、语法规范外,还应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做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充分展示音韵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审美的愉悦。 在教学中,不但要有优美的范读,精练的讲解,还要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如《小小的船》一文,要让学生通过读,领略诗歌的节奏、音韵美,从而真正去领会作品的内涵。 教师语言的音韵美吸引着学生,直接影响学生理解与享受作品美,决定着学生的语言美。 (3)、充满童趣体态美 体态语,也叫态势语,它包括人们使用口头用语所伴随的手势、眼神、身态、面部表情。有人说:“美是自然的适度”。能烘托、渲染口语的效果。 如《司马光》一课教学中,利用体态语表现司马光砸缸救同伴的动作,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充满童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飞夺泸定桥》一文中,充分利用面部表情,既表现时间的紧急,任务的艰巨、夺桥的迅速以及胜利的喜悦,又能充分体现战争的艰苦,战斗的激烈,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英雄人物的壮美之情。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教师应把自己看作特殊的艺术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美去拨动学生美的心灵,塑造出儿童美的心灵。 总之,教师的外在美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动力。只有把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才能切实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