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语言与文化

研究生课程考核论文

目: 边疆旅行与人类学 师: 代启福

名: 田雨地 __ 号: 20141713136

业: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 别: 专业 ___

上课时间: 20153月至20155

绩:

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

课程综合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消失的语言与文化

摘要语言是人类数千年科学和艺术的储藏室,从对生态规律的观察到创世神话。随着人类的发展,许多名族地区的语言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语言,不仅仅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代表着一种文化。本文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消失的原因以及现代人的思考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消失的语言 文化 原因 思考

问题的提出:消失的语言

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性已成为超地域、超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强劲趋势,这种强大的力量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许多传统的语言文化正在消失,或者是正在改变着自己的图像。那些拥有小语种、小文化的小族群,在这个大势面前面临着被吞噬、被覆盖、被消解的危险。

然而,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是为了表达语言使用者的愿望、适应语言使用者的要求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每一种民族文化,不管它多么“原始”,与其相适应的语言就其复杂性和完善程度而言,足可以与所谓“文明国家”和“发达民族”的语言相媲美。因此,每一种存在着并被使用着的语言,都能满足其使用者的社会和心理的要求,都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就是说,与所有生物存在一样.多姿多彩的民族语言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如今,全球的一体化,语言的多样性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据预测,在21世纪末,全世界约有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代替。幸存下来的,则是那些大国的国语或外界长期隔离的小方言。

语言,不仅仅代表的是一系列字符和音调,更是一种文化,一项智慧,一件艺术品。就语言本身来说,语言并不是纯粹工具性的东西,一种语言之所以得以产生和流传使用,是得于操持该语言的人群的全部生活史,以及全部的生活经验。因此,该语言中积淀着使用该语言的人群的无意识,情感、思维、意志、想象、创意、记忆等等元素微妙的综合性情结。因此,对于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将它看成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生命体,对于任何一种语言我们都应该抱有尊重和敬畏的心,并且将一切存在的活的语言平等的对待。因此保护一种语言,就是保护一个民族。

二、消失的原因

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和文化的消失也是如此。从古至今,必定存在其逐渐改变的原因。

有人调查,全球母语遗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当属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原有的95%的语言已在这片土地上消失殆尽。至少有12种语言已彻底无人再说,这与澳大利亚这片土地曾经遭受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当地土著人在白人殖民统治期间,曾受到大肆屠杀和劫虐,很多土著女人被强奸,那些置人于死地的疾病随之使当地土著人大量消亡,而那些混血儿被强行从母亲身边带走,并被强迫接受白人文化,失去浸染母语文化的机会,并沦为白人的奴隶。当地土著人认为,白人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壮大本民族而打压和消亡原著民族,以这种方式达到一种真正的永久意义上的“殖民”。

事实上,不仅是澳大利亚人,许多地区受到殖民者和拓荒者的“侵略”,其语言和文化体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就涉及到权力与文化的关系。

按照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建世纪之初,人人都应该是自由平等,资源共享没有阶级、贫富之分,劳动从共有物中开始确立财产权,为了满足需要而消费财产又要限制财产权,司法、阶级、警察局一切应运而生,而劳动这种高效率的资源利用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权力就在这一点点的变化中产生。科技经济发展快速的地方致力于颂扬发展科技成就,仿佛其他民族都停在原地且疏于动脑,人与人之间有了强弱之分,必产生掠夺、侵占的恶行。就像殖民的发生,威胁到文化完整性的,既非改变也非科技,而是权力。权力是支配的原始面貌。科技上的强势带来的必然有武力上的强势,或许原有文化的民族试图反抗与抵制,但最终都被来势汹汹的外力明目张胆的逼到了绝路。我们很难说是发展科技的好坏,也无法解释这些奇特又缤纷的民族文化为何注定要消失,一切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滚滚前行。

像<<生命的寻路人>>叙述的,原居民曾拥有浪漫生活最终被现代文明所摧毁。人们在致力于发展的同时必定会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伸出索取之手,机械的脚步逐步向外扩张,打破了许多曾与外来文明社会隔绝的浪漫生活,与其说与外来文明隔绝,不若说是在自己的文明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来评价他者的落后与否,在每个民族自己的文化体系中,他们拥有这片区域的智慧文明,能在自然中融洽的生活。外来的强势权力打破这一格局,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他们被迫改变文化,习俗与生活,最终妥协或消亡,或许还带有怨恨。

三、现代人的思考

随着消失的语言文化的程度加深,人们逐渐加重了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视。然而,还是会有人问,这些惊人、奇异的文化及信仰体系消失了又何妨?在未涉足人类学之前,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当然,并非是我内心冷漠,反而我还会觉得与我同处这样一个科技发展飞速世界的人在表示痛心疾首时,嗤之以鼻。因为,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并非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文明消失带来的强烈冲击感,或许我们五分钟前刚表示过难过,之后却依旧能谈笑风生。在这样一个应试教育下的社会,语言大部分就是一种沟通的工具,对学习英语而头疼的人大有人在,为了获取某些专项加分而去学习小语种的人也有很多,他们之中真正是因为喜爱语言而去认真专研的,必定是少数,而这少数人中能为全世界不同语言文化消失,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一种语言存在时,而真正痛心的人少之又少。有人说,西方科学所创造的所有重大贡献,都局限在人生的次要需求上。这应该就是科技文明发展的弊端,然而,我们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

虽然人类能成为文化的毁灭者,也能成为文化的保存者。教育的实施就是一种手段。由于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民教育中使用汉语作为第一(或唯一)教学手段,难免会对母语是非汉语的民族(族群)的受教育带来困难,致使非汉语的民族(族群)的受教育效果下降。假如使用汉语教育是唯一的手段,并且是强制性的,那么,它最后导致的情况还可能是那些全盘接受了这种教育之后的地方民族(族群)的后代,逐渐地脱离自己的母语,甚至忘记和抛弃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这种情况实际上在有些地方已经发生了,这就给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交往、语言文化的传承、语言文化的保护和语言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或许我们应从语言文化多样性的长远发展来思考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交往、语言文化的传承、语言文化的保护和语言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寻求更多的保护手段。

其实,所有的文化都有民族优越感,极度忠于自己对现实的诠释。我们看待原住民为“野蛮人”,然而,对那些原住民的而言,只有自己才是“人类”。对于我这种依旧要在这样一个推崇“人生次要”需求的社会里摸爬滚打的人,虽说不能做到对这种事强烈的情感反应,但是就像文中说的那样,承认其他文化之美并不就要贬低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带有一点谦卑的去承认其他民族尽管可能不那么完美,却同样对人类的集体文明有所贡献,丰富了我们的观念,信仰,求生技巧,且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些宝贵的遗产确实能帮助人类繁衍茁壮,生生不息。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真心感受到任何一种语言,任何一个民族的消失都是悲剧。失去一种文化,就是失去我们自己拥有的一些东西。

虽然,仅仅是思想上的改变,目前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效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充满信心的期待新时代的到临,大家对文化的看法和评价有了转变,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将科学信奉为唯一的准则,当大家准备好去接受这一事实时,对世界上所有民族来说当然是极大的鼓舞。我会学着尊重多元文化,也期待着新时代的来临。

《消失的语言与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