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杜甫《登高》-诗的教学及感想(通用)

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杜甫《登高》-诗的教学及感想

摘要:课堂教学要追求浑厚的教学气象,浑厚的气象是教学基础的“工具性”和教学思想情感价值的“人文性”的整化。而丰厚的教学内容,丰沛的教学情感,独到而新颖的教学解读,适度的旁逸斜出,生命互动的课堂氛围是浑厚教学气象的要素。

关键词     杜甫《登高 》     浑厚     工具人文整化      教学气象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互动,所以不应有什么固定的所谓“模式”。老师自己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同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诱发老师的体验,这样便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命互动的景观。而一堂课内容的厚薄、感悟的丰寡、格调的高低、张力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浑厚还是寡淡的课堂气象。

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去世的前三年在四川夔州所作。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

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

一、    文化性导入。

导语如下:阅读杜甫的诗《登高》——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九九重阳节带病“登高”时所写——我便想到他在23岁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那首诗表达了杜甫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怆的人生情怀;想到了李白“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恢弘和壮阔,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峥嵘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等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之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从王之唤的《登鹳雀楼》中、从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它不象在河边、江头“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没有“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旖旎。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 登高”诗的常态。

感受下列“登高”诗,你喜欢哪一首,或喜欢哪一首中的哪一句,并说明理由:

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金陵凤凰台》、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这些诗都属于“登高”诗的范畴,对她们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登高赋诗”的文化现象,并通过阅读有所感悟。为杜甫《登高》诗的解读展示广阔的背景和参悟对象。所以不求深和透。

二、    大背景展示。

对于一篇作品要不要展示如何展示作品的背景,有以下因素来决定。第一背景对作品的理解影响的程度,第二学生对作品的背景了解的情况。对于杜甫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这篇诗及背景又是较为生疏的,而要较有深度地理解这首诗,又不是靠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所能完成的,因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它所表达的情感是作者一生经历的凝缩,如果仅仅把当时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他们不可能感受到“意蕴”的“深广”,不可能感悟到“境界”的“高远”,不可能理解杜甫为什么遭罹许许多多的磨难还有如此深厚的对人、对自然的情怀。对于这篇作品,不仅需要展示其背景,而且需要卷轴式的展示,当然它不是平面的,而应选好节点,定好枢纽。这种背景是诗歌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登高》不可缺的语境。

我选以下节点作为背景:

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是唐代由兴到衰的见证者。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安史之乱”。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有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担当意识和人生理想。他身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献身社会、关心民瘼的核心价值。读杜甫的诗会时时刻刻被他那种博大的悲悯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都体现了他所具有的人文情怀。

读杜甫的《登高》要了解其人生经历的以下节点:

杜甫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

杜甫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抱负和理想;

杜甫曾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忍辱和辛酸;

杜甫曾有全家以吃草根度日、幼子因饿而夭折“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大悲痛;

杜甫曾有由于“安史之乱”十年漂泊的经历;

杜甫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而受尽侮辱的时光;

杜甫曾有从叛军营中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杜甫的晚年在成都凭很难挡风遮雨的一草堂安居,生活只能靠朋友接济;

杜甫50岁后患上肝病,写此诗时55岁,那年的9月9日重阳节,已重病在身。 

一个 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伟大诗人,9月9日“登高”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对这首诗的解读,如不了解杜甫的生命境况,不可能走进文本、体会那深广的情怀、高远的境界。但背景的介绍,由于基本上需要纵贯其一生,又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其过程中和本诗联系最大的节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不失杜甫形象的立体呈现 。

三、    抓住“主脉”,整体把握

(一)朗读。朗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传导,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又是一种氛围的营造。文本和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朗读的风格、朗读的起伏变化,好的朗读往往通过储满情感的声音,凸显文本的情感、作者和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朗读通过声音符号不仅能传情导意塑型显象,而且能创造意境。我一般不使用磁带,使用磁带对教学来说,总感觉有些隔膜。而我对杜甫的喜爱有加,每每读杜甫的《登高》,想想他的一生有时不禁泪光闪闪,我是带着这样的心情,以一个40多岁读书人的情感、理解来朗读的。朗读前我让同学们依据我所提供的背景,进行默想,这已经创造了一种氛围。读后从学生几秒钟的极静到顿悟后的鼓掌中,我感到朗读达到了展现辽远而多层质情感形象的目的。

(二)、悟意,抓“主脉”。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元而丰富的。说其“悲凉”,由“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有“无边落木”的广漠,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等。其感情抒发的浓烈,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我都让学生自己感悟。这样的感悟,我虽然要做必要的点拨,但都以学生的感悟为主,可看作是“非指示性”的。教学中这个阶段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就会泯灭。而任何一首诗,无论它表达的多么曲折隐晦,在意象的展示中,总有其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出现,在整体感知中有意识地捕捉这些词语,是快捷准确地把握思想感情的关键。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结论必须从文本中得出。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指向。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因此我便拎出以下词语:

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

这样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道出于文本”的思维指向。而其他的一切表达都是文本的语境,它们是深度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最基本的是文本。

教读后诗人的形象是清晰的,但如果领悟仅仅到此我又感到是平面的,因为没有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和当时的状况。事实是:一个人的某一阶段,无论感情如何复杂,他往往有一种最主要的情感支配其行动,决定其思想和情绪,而一个作家他必定从其作品中呈现出来,这就是感情的主脉。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联系他当时的情况,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便不难发现,诗的感情主脉是“哀”。这是杜甫发出的生命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哀大则心死,哀轻则悲鸣。也就是说杜甫这首表达了多层质感情的诗,其情感结构的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绝望的感情。

“主脉”的甄辨、分析,就是一种整和,一种深入,一种综合把握后的清晰。 

(三)意象探微。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文章和诗歌的分析如果从其本身所构成的自足的系统来看,它的诗意呈现的规律,一是意象本身的赋予,这里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比如诗中的“水”意象往往和时间有关。而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其表现是意象前后限制、修饰、表示特点的词,也正是这些词语,透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这是精细化阅读所强调的阅读指向。

《登高》的首联诗人为什么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为什麽“鸟”儿这样低飞徘徊?“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诸种情况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正是通过这些映现着诗人生命的无限凄凉。也可以说正是诗人心中哀怨、孤独、凄凉才感秋风急骤、天空空茫、声音哀凄等等。它呈现着诗人的人生经历。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的引导我仅仅抓住景与情的联系着力。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苍茫辽远的秋之境界。“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从这里我们感受不到生命的飘零吗?听不出生命悲切的哀音吗?联系杜甫的一生漂泊、磨难重重、事业无成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大悲哀。而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不也感受到杜甫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滚滚”之音不歇,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人生的凄凉无奈在继。颈联:杜甫善用大数目的词,也爱写壮阔之景象,这些都是杜甫壮阔胸襟的写照,是其心境激荡的显现,是其博大人文情怀的自然展示。“安得广厦千万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而“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又表达了什么内容呢?宋代罗大经评论此诗句有八意,据此让学生分析出。“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做客”,羁旅也;“常做客”,久旅也;“百年”,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无亲朋也。而总体上,通过深远意境的营造,抒发了他的羁旅孤愁、多病残生、穷愁潦倒的无尽的哀愁。尾联进一步抒发穷愁潦倒的感慨,而一“苦”字,可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最后播放贝多芬的《悲怆交响曲》结束。

对杜甫《登高》诗的教读,我采用了文化引题、大背景展示、深情朗读、抓情感主脉、意象探微等步骤,加上适当的旁逸、规律的总结,课堂始终笼罩着和本诗相协调的氛围,课堂互动有序,应该说追求课堂浑厚气象的目标实现了一二。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堂的浑厚就是课堂的高效率。浑厚的课堂既有基础的,所谓“工具性”的体现;又有价值、情感的,所谓“人文性”的体现。好的课堂不可能只是所谓“工具”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思想、情感、价值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的家”;也不可能仅仅是所谓“人文”的,因为人文精神不可能离开具体的语言而孤立的存在。课堂教学所应警惕的是离开具体的语言进行空疏:的“坐而论道”式的所谓的人文教育,和只知进行所谓的基础训练而把语言和思想、情感、价值分离的枯燥的工具性操作。两者有机的整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在工具和人文的长期争议中,作为一线的老师,是深知要做到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整化,往往并不是由老师个人观念的问题,而是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一堂课如果从人文和工具性上来衡量,工具性体现较强的并不是不知道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功能,而往往是从语言所构成的自足的文章系统中,感悟不到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同样“坐而论道”式的教学,所谓人文精神宣示较强的课,往往是由于不能深入到语言的奥区、感悟语言运用之妙,所以也就很难体现语言教学的基础功能。一句话一切都和一个语老师的思想水平、语言功底有关。语文课堂教学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人文性”因素离开了基础的语言训练则虚,“工具性”因素离开了思想、情感的挖掘则死。所以我们应追求两者整化的浑厚的课堂风格。

浑厚的课堂教学有几个要素构成。

首先要有丰厚的教学内容。丰厚的教学内容这里并不是指量的增加,而是指质的精粹。面对同一文本,有的老师上得厚实,有的老师上得寡薄,有的老师一堂课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丰厚的内容是课堂具有大气象的基础。这里需要我们老师对文本的理解要深刻,能把握阅读的规律,把握旁逸斜出的度。对文本进行独特而有新意的解读,是使课堂丰厚的重要的因素。谈及诗歌的“意象”均知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意象所呈射出的情感中,抓住其情感的主脉,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无疑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不少课为什么学生的收获较小,这和课堂的内容的寡淡有关。寡淡的课堂既和内容的单调有关,也和感情的投入缺少有关。课堂上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普遍的知识讲的多,比如文章的线索、描写方法等;而老师对文本独特的体悟讲得少,对文本最具变化的语言表达的特点讲得少。当然有的老师本身就对文本没有感觉,或者照搬照抄参考资料就更不用遑论课堂的浑厚了。所以有些知识今日讲,明日讲,或者是对文本中学生一看就明了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讲,课堂的浑厚怎么能够体现呢。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老师讲的是较新颖的内容,本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老师对文本没有独特的感悟和认知,生涩而不圆融,学生的收获同样很小,有时还会感到我们老师把一篇好文章给糟蹋了的感觉,这些都是和浑厚的教学要求相差很远的。因此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积累,没有独特的思想,真的是求深也难,求透也难,求厚也难。

其次背景展示的选择。文章是时代的产物,背景展示有时则十分必要,现在有一种忽视背景的现象。当然背景如何展示,展示什么,这要以对文本理解的需要而定,但背景在不少文章中,特别是离我们年代较远的诗文,展示往往十分必要的。我把背景理解为文章的语境,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当然,恰切的背景是课堂教学内容浑厚的必要要素。

再者营造激情互动的课堂气氛,一点求透不平均用力,也是达其创造浑厚课堂教学气象应注意的问题,此不再赘述。

浑厚的课堂气象,需要我们用整个生命去营造,而丰厚的内容,张弛有度的旁逸斜出,深刻到位的解读,充满激情的生命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其重要的因素。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杜甫《登高》-诗的教学及感想(通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