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分析报告-安全认证中心的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分析报告_安全认证中心的发展状况分析2003-12-31 15:55:10第一节全国CA中心建设和应用的总体情况随着电子商务逐渐成为21世纪经济生活的新领域,互联网上的安全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建立完善的电子认证体系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1998年,国内第一家以实体形式运营的上海CA中心(SHECA)成立,此后,全国先后建成了几十家不同类型的CA认证机构,CA认证的概念也逐步从电子商务渗透至电子政务、金融、科教等各个领域。 1.国内CA中心分布情况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对网络安全的要求,不仅推动着互联网上交易秩序和交易环境的建设,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各地、各行业纷纷上马建设CA中心,一时间,全国涌现出了30多家CA中心。从CA中心建设的背景来分,国内的CA中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大行业或政府部门建立的CA,如CFCA、CTCA 等;地方政府授权建立的CA,如上海CA、北京CA等;商业性CA。由此不难看出,行业性CA不但是数字认证的服务商,也是其他商品交易的服务商,它们不可避免地要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交易过程,这与CA中心本身要求的第三方性质不相符合。就应用范围而言,行业性CA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开展服务。例如,外经贸部的国富安CA认证中心在适当完善之后将首党应用于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 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授权建立的第三方认证系统属于地区性CA,除具有地域优势外,在推广应用和总体协调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不过,地区性 CA离不开与银行、邮电等行业的合作。2.国内CA建设面临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CA的概念已经深入到电子商务的各个层面,但就其应用而言,还远远不够。在CA建设和分布格局上,无论是在建的还是已经启用的,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技术层面上,由于受到美国出口限制的影响,国内的CA认证技术完全靠自己研发。又由于参与部门很多,导致标准不统一,既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又有自主研发的标准,即便是同样的标准,其核心内容也有所偏差,这将导致交叉认证过程中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在应用层面上,一些CA认证机构对证书的发放和审核不够严谨。为了抢占市场,在没有进行严格的身份确认和验证就随意发放证书,难以保证认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分布格局上,很多CA认证机构还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行业性,无法满足充当面向全社会的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就互联网而言,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地域限制。总的来讲,国内CA行业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行业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其二是CA 中心繁多,但许多并不是真正的第三方权威性机构,CA中心之间的协调和交叉认证困难;其三是整个行业发展有些混乱,自身管理也比较混乱。第二节 解决思路与对策1.建立有序的CA互通格局我国CA业‘’群雄并立”,各地区、各行业分而治之的局面,不利于CA业的长期有序发展,因为现实中的垄断并不能构成互联网上的优势地位,某一领域内的单根认证中心也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例如,银行业完全可以自己发放证书为自己的客户服务,但这种附属于某一家银行的CA中心不太可能给所有行业和公司颁发证书。 而基于一个最高级别的根CA(国家根CA)、由多个真正第三方CA构成的多根认证中心才能为各个行业、各个地方的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和专业性的服务,从而避免各方在协调和服务过程中的互相牵扯和不相容。就投资而言,虽然各行业和公司可以通过运行自己的证书系统来为自己服务,但这不仅导致建设成本增高,而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分析报告-安全认证中心的发展状况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