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道路的赞歌

井冈山道路的赞歌

——读《西江月·井冈山》

杨金亭

《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中,留下来的记录井冈山斗争的一系列史诗性的篇章之一。

1927年北伐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彻底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立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方针。会后,毛泽东回到湖南,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秋收起义”。当年10月,又亲自率领起义队伍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师,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曲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崭新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仇视和恐惧。他们时刻妄图扑来井冈山的革命火种。从1928年4月开始,湘赣两省的敌人,曾屡次向井冈山“进剿”,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1928年8月,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乘毛泽东远在永新的时候,顽固地推行了湖南省委的“左”倾冒险路线,附和了二十九团中逃避斗争欲回家乡的情绪,指令二十八、二十九两团分兵向湖南冒进,结果招致了“八月失败”,二十九团完全为这次错误决断所葬送。毛泽东闻讯后亲率三十一团一个营的兵力迎接二十八团回山,这时留守井山冈山的队伍只剩下不足一营的兵力。“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毛泽东选集》,第60页)《西江月·井冈山》就是歌颂这次战斗——黄洋界保卫战的光辉史诗。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这场保卫战前夕的战斗氛围:处于激战前的井冈山上下,漫山遍野红旗招展,鼓角喧天。我英雄的井冈山旌军民正同仇敌忾,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歼来来犯的敌军。“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在这里,一个远距离视觉意象和一个远距离听觉意象的排比,先声夺人,一下子把读者带到当年井冈山前沿阵地,使之感受到红军指战员的决战决胜的昂扬士气。那如林的战旗,那铮铮鼓角,分明是向敌人的示威和挑战!“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则更形象地写出了正义的人民战争 的巨大威力。当时,敌人以几个团的兵力,把我军团团围住,妄图一兴扑灭井冈山的革命火种。结果却是:井冈山依然坚如磐石,敌人却落了个被子击溃的狼狈下场。在这里,“敌军围困万千重”的其势汹汹的描写,恰恰成了“我自岿然不动”的绝妙反衬。处于强敌重重包围之中的我军却依然镇定自若,从容布隈,这也正是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一军事思想的具体体现。

上阕的后两个诗句,用欲抑先扬的手法,一方面对貌似强大的敌人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为下阙“敌军宵遁”的描写作了必要的铺垫;另一方面在表现我军士气高昂、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的同时,一个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个性的指挥若定、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革命战略家的形象,已经巍然屹立在读者面前了。

如果说,词的上阕,着重表现的是黄洋界保卫战战前两军对垒的剑拔弩张的战斗氛围,那么词的下阕的成功之处,却在于诗人并没有在两军正面交锋的战斗经过上徒耗笔墨,而是充分发挥了短歌小令的写意抒情的特长,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结果及其必然。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两句警拔的议论,承上启下,为上阕我军“岿然不动”的形象,作了哲理性的思想烘托,从而把黄洋界保卫战这场具体战役的胜利,提高到人民战争必然胜利的高度:“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结尾两句,举重若轻,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嘲讽了敌人连夜逃遁的丑态,同时也有力地反衬出我军指战员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全词以高昂雄壮、轻松乐观的笔调,描写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实际上这是对整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热情讴歌,是对井冈山革命武装斗争道路的热情赞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井冈山革命道路是不朽的,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史诗——《西江月·井冈山》也同样是不朽的。

附:

井冈山

——毛泽东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井冈山道路的赞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