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一

2017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一

2017古代化常识知识点一

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A60 B70 100 D141

2、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A、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B、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D、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3、我国古代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

A、地名、 年号、 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 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书房名、地名、 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 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4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的南边、华的北边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的北边、华的南边

、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的南边、华的北边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的南边、华的南边

、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时开船。那古时候五更三点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时间是:(

A、早晨612分、凌晨236 B、早晨时又12分钟、1时又36分钟

、早晨612分、1时又36分钟 D、早晨时又12分钟、凌晨236

6、中华民族的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A、《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B、《国语》 《左传》 《战国策》 、《史记》

、《左传》 《战国策》 、《史记》 《资治通鉴》

D、《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7、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

8、干支纪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纪年方法。所谓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总称,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顺序,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计算方法:(公元年份-3) ÷60 ,得余数 R;再求 R÷10的余数是XR÷12的余数是。并根据下表,就可以很简单的換算公历年份成为干支纪年。  

1 2 3 4 6 7 8 9 0

X

1 2 3 4 6 7 8 9 10 11 0

例如:公元2000年的干支如何? (2000-3)÷60= 33 余数(R17 (R)17÷10= 1 7(X), (R)17÷12= 1 (), 因此,公元2000年是干支纪年的庚辰年(农历)。现在,计算公元201年的干支纪年,应该是哪一年:(

A、甲午年 B、丙申年 、乙未年 D、丁酉年

9、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兵部 B、门下省、吏部

、中书省、刑部 D、尚书省、工部

10、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A、《诗经》 、《尚书》 、《周易》和《春秋》

B、《大学》 、《中庸》 、《论语》和《孟子》

、《国语》 、《左传》 、《礼记》和《春秋》

D、《诗经》 、《尚书》 、《礼记》和《周易》

11、《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化提供了较完善的献资料。四库是指:(

A、仁、义、礼、智 B、礼、乐、书、数

、诗、书、礼、易 D、经、史、子、集

12、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ī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A1岁、20岁、30岁、40岁、60

B、女子1岁、男子20岁、0岁、60岁、70

、女子1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

D13岁、20岁、30岁、0岁、60

13、五岳,是中国五大名的总称。五岳起于古代中国人的川崇拜,是和国君对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的是:(

A、泰、华、衡、恒、嵩 B、华、衡、恒、嵩、泰

、衡、恒、嵩、泰、华 D、恒、嵩、泰、华、衡

14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由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五行中分别代表生长的物质散发热能的物质大自然本身循环流动的物质坚固的物质的物质元素是:(

A、金、木、水、火、土 B、火、土、水、金、木

、木、火、土、水、金 D、土、水、金、木、火

1、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五刑有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其中隋唐以后封建制五刑是指:(

A、墨、劓(ì割鼻)、剕(fèi砍脚)、宫、大辟(pì死刑)

B、笞()、杖、徒(劳役)、流(流放)、死

、黥(qíng墨字)、劓(ì割鼻)、斩趾、枭首(xiā砍头)、菹(剁肉酱)

D、磔(zhé 凌迟)、髡(ūn剃发)、髌(bìn割膝骨)、炮烙、刵(èr割耳朵)

16、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伯仲之弟统称叔父。古代称为伯夷仲尼叔向季路的四人,正确的排行顺序是:(

A、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B、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老二、老三、老四、老大 D、老三、老四、老大、老二

17、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坐西朝东为最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下位是坐东朝西。传统《鸿门宴》涉及宴席座次的描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中座次描述反映地位尊卑高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A、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 B、项伯、范增、项羽、刘邦、张良

、项伯、项羽、范增、刘邦、张良 D、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

18、我国古代史书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历史散,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不允许采取学创作的方法进行 虚构。史书编排体例分为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反映历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叙历史)、记事本末体(以事为主线记载历史;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对《史记》、《左传》、《战国策》、《汉书》编排体例判断正确的是:(

A、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B、通史、 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断代史 D、通史、 编年体、国别体、通史

19、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是:(

赵惠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庆历四年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天启壬戌秋日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 B②③ ③④ D④⑤

20、生肖化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时间化,是用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与十二地支相配的一种计时系统。将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作为十二个时辰计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比如:从晚上11时开始计时,晚上11时到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下面用生肖计时正确的是:(

A、狗:晚上7-9时(即戌时 B、牛:下午1-3时(即丑时

、猴:凌晨3-时(即申时 D、羊:凌晨1-3时(即未时

21、中国古人用天色纪时法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从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下面根据天色的变化理解的时辰正确的是:(

《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句中鸡鸣是凌晨01时至03时;

《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句中黄昏是晚上19时至21时,人定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句中夜半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李愬雪夜入蔡州》:晡时,门坏,句中晡时 下午17是至19时。

A①② B①③ ②③ D③④

22、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月中叫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 B②⑤⑥ ③④⑦ D③⑤⑦

2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有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下面对《诗经》六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10篇。

B是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共30篇。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先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D赋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24、时节纪月法,是中国古代一种记录月份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四季(古称四时)或者节气物候的特点给月份命名或代称月份。如气和端月灯笼伴,位正元阳爆竹嘶是利用端月指一年的开始为之意,菊月就是用当月有代表性的植物代称九月。下面对代表性的植物指称纪月正确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寺桃花始盛开。——三月

B、接天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八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六月

D、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三月

2、二十四节气中最能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到的节气是:(

A、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雨水、小满、处暑、小雪 D、谷雨、大暑、霜降、大寒

26、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A、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重阳节

B、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节

、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春节

D、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

27、古都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说。其中四大古都是指:(

A、西安、开封、杭州、安阳 B、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北京、南京、开封、杭州 D、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28、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四大名绣是:(

A、杭绣、闽绣、湘绣、京绣 B、汴绣、瓯绣、汉绣、蜀绣

、京绣、鲁绣、杭绣、闽绣 D、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9、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的。下面关于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

A、七夕节,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乞巧为主。

B、上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清明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以禁烟、冷食祭日为主。

D、中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30、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

A、投笔从戎〔 祖逖 〕韦编三绝〔 苏秦

B、鞠躬尽瘁〔 诸葛亮 〕闻鸡起舞〔 班超

、高流水〔 俞伯牙 〕胯下之辱〔 韩信

D、悬梁刺股〔 孔子 〕洛阳纸贵〔 左思

31、汉语成语承载了中华民族众多的化因子,成语在中国婚姻爱情化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下列成语描述男女之间表情达意两情相悦的爱情一项是:(

A、金屋藏娇——古时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现多指男人在婚外包养情人。

B、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掷果盈车——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D、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32、下面关于桑梓社稷烽烟桑麻汗青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农事、史册、家乡、国家

B、国家、战争、农事、史册、家乡

、家乡、国家、战争、农事、史册

D、史册、家乡、国家、战争、农事

33、下面关于桃李巾帼须眉伉俪布衣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男子、夫妻、百姓、学生、妇女 B、妇女、男子、夫妻、百姓、学生

、学生、妇女、男子、夫妻、百姓 D、夫妻、百姓、学生、妇女、男子

34、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下面叙述朋友交往说法正确的是:(

A、竹马之交——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

B、患难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布衣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D、贫贱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3、中国封建社会有三大选官制度,分为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下列材料中体现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晋宣帝集》有司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案九品之状,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

《旧唐书房玄龄》载: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A 察举制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B 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D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

36、中学语本中涉及到很多古代诗集,其命名方式也多种多样。下面对《欧阳忠公集》、《诚意伯集》、《杜工部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惜抱轩诗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理解正确的是:(

A、谥号式、封号式、官爵式、籍贯式、表字式、书斋式

B、封号式、官爵式、籍贯式、表字式、书斋式、谥号式

、官爵式、籍贯式、表字式、书斋式、谥号式、封号式

D、籍贯式、表字式、书斋式、谥号式、封号式、官爵式

37、古代汉族传说中的四大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下面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所代表的四方之神的顺序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之神、南方之神、北方之神、东方之神

B、东方之神、西方之神、南方之神、北方之神

、南方之神、北方之神、东方之神、西方之神

D、北方之神、东方之神、西方之神、南方之神

38、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nián)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龙生九子(其实不一定只是九子)中平身爱杀的、 善于瞭望的、凶恶贪食的、能辨是非的、能够灭火的分别是:(

A、饕餮(Tātiè)、狴犴(bì àn)、螭吻(hīěn)、睚毗(á zì)、嘲风

B、嘲风、饕餮(Tātiè)、狴犴(bì àn)、螭吻(hīěn)、睚毗(á zì

、睚毗(á zì)、嘲风、饕餮(Tātiè)、狴犴(bì àn)、螭吻(hīěn

D、狴犴(bì àn)、螭吻(hīěn)、睚毗(á zì)、嘲风、饕餮(Tātiè)

39、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B、莅中国而抚四夷——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品德低下,品行恶劣。

D、室仅方丈,可容一人——方丈:一丈见方。

40、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A、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出任京官。

41、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一般指升官。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zhì):处罚官员。

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皇帝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42、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征:由地方官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再转复夫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转:提拔新官员任职。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封:指帝王降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D、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示录〉后序》)——兼:开始任官职。

43、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黜:辞去官职,卸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迁:改任官职。有时也指升迁或左迁(贬职),视使用情况而定。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徙:废免,革职免官。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改任官职。

44、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暂代,代理。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放逐,贬谪。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晋升,升任。

4、下列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B、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君,如晋侯、秦伯

、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武安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即田、赵胜、黄歇、魏无忌。

D、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46、下列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功曹是古代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事务。

D桎梏,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梏。

47、下列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代,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48、下列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定赏罚。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学科网]

49、下列对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指隋唐到清末尚书省下辖的官署,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正长官为户部侍郎。

B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在宋代时的,相当于现代的

是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后泛指对我们古代南部民族的称呼,字面上有贬义。

D仁宗为庙号。庙号于商朝,古代帝王死后,据其生平事迹,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0、下列对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崩又称崩驾、崩殂,常用于比喻帝王之死,也可用于太后、皇后和太子。

B.僭有超越本分之义,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礼仪和器物等。

.加是加官授职的意思,即是在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

D.尚,承奉、奉事或仰攀,后专指娶帝王之女,尚主即娶公主为妻。

1.(2017•西八校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诏书,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书命令。

D致仕意思是获得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2.(2017•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D.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2017•湖北省孝感高三调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

B.井臼,水井和石臼,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

.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

4.(2017•河南省开封市高三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有时指一种学体裁,有时表示旧日的典制度。

.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等事宜。

D.年号,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2017•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人们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

6.(2017•湖北省百校联盟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试的一种职官员。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7.(2017•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

.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D.卒,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陵崩等;对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日;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

8.(2017•黄冈市高三质检)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9.(2017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2017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