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

1、教学目标

①、熟读背颂全文,掌握、积累实词及特殊句式

②、通过删减比较,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及所表现的精神内涵

③、学习作者深入实际,探求事物原委的精神

2、教学重点:同上①

3、教学难点:同上②③

一、导入新课

记得上学期我们学了王安石的一篇文章《游褒禅山记》,知道“记”是一种文体,可记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抱负。(板书)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也有自己的心得,最突出的一点是?(引导学生回顾)“尽吾志可以无悔”。能否把这段背一背?一代大文学豪苏轼游览过石钟山,他是否也会有游览后的心得呢?

二、作者苏轼

1、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豪放派词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2、小时刻苦读书,受父苏洵影响(“苏老泉,年二七,始发愤”。)

321岁举进士,深得欧阳修欣赏和提拔。

4、王安石变法,影响苏轼后半生。(仕途)但也促进了他的文学成就。

5、我们都知道“乌台诗案”,苏轼有冤无处伸,但可在文章中流露。

(由于组织过学生看过康震的百家讲坛“苏轼”,故只提纲介绍)

三、感知文本,落实重点词句

1、此次苏轼游石钟山是消遣性游览,还是有目的性地游览?带着这个问题,听本文的朗读录音,并订准读音。

2、听读本文后,学生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3、教师预设,点拨追问,适时朗读

①、为什么说苏轼是带着目的游览石钟山?

因为文章首先讲到了郦元和李渤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而我不相信,所以带着疑问去探访。

②、郦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水石相撑,声如洪钟)

焉: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于此” 临:降临,由上到下

鼓:振动、吹起落架 水石相撑:水拍打着岩石

③、李渤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石,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函胡:同“含糊”,发音不清楚。 清越:清脆,高扬

响:声响,声音 腾:传播速度 歇:尽,消失

④、对两人的说法,作者都不相信,因为文中有句“人常疑之”及“疑之”。作者怀疑的理由是?

(一)大风浪不能 即使:使……发出响声

(二)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因敲击而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

⑤、那么,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呢?用原文回答是?

A山下皆石,不知其浅深,微波入涵淡澎湃为此也。噌吰

石洞石头)缝隙 水波激荡 形成

B有大石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与风水相吞吐。(窾坎镗鞳

正对 中间是空的 洞,窟窿

⑥、小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并非①水拍打岩石而发出的响声;②更不是这里的石头敲击起来特别响 而是石洞石头缝隙不断地把激荡的水吞进吐出而产生声响。

四、探究、感悟描写之魅力

1、由此,苏轼认为郦元、李渤等人错误的原因在于:

①、郦元 言之不祥 (可)叹其简

②、士大夫 不肯夜泊绝壁下而莫知

③、渔工 知而不能言

④、李渤 以斧斤考击而 (可)笑其陋

2、那么,作者苏轼是怎样得出正确的答案呢?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学生尝试回答,同时又是检查掌握情况)

3、教师预设:

苏轼和苏迈乘着小船,来到绝壁之下,发现山的下面都是不知其深浅的石洞和石头缝隙,激荡的水波进入,而形成噌之声。

又发现水流当中的一块大石头,里面空着又很多洞穴,把风、水吞进吐出而形成窾坎镗鞳之声。

4、这意思就是说,作者只要这样写就可以把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写清楚。而苏轼又是怎么写的?读第3节,多媒体显示原文及“自己概括之文”,比较两者有何不同。(学生比较并回答)

5、教师预设

①、“元丰七年六月……余固笑而不信也”,写了作者得以考察石钟山的原因及验证李渤的说法不正确。

②、注意实词;舟行:乘船航行 适:往,去 固:当然

③“至暮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作者去考证郦元的说法。

6、原文和自己的概括不同在于?(读后回答)删去了一些(这么些)内容

A夜月明 (环境)

月明的夜晚,有光且安静,有利于考察

B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环境描写)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心理描写)

D、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动作描写)

对比,突出作者之镇定。“徐而察”,说明作者探索的仔细,求实精神。

E谓迈曰:“汝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语言描写)

“笑”,探索而有发现之后心中的愉悦、豁然。

7、品读这些内容,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些内容?

①、删去的部分是环境、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②、这些描写添加剂到原文中有何作用?(上面有批注)

在阴森、神秘的环境下坚定考察态度→仔细、认真探索→解答悬疑之后的喜悦、豁然。 (探索精神)

8、正因为苏子有这种探索精神,才会发现生活中的道理。苏子得出了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五、思考、拓展

1、苏子的论断是否完全正确呢?

①、显示:山以“钟”命名,其因有二:(一)外形象钟,并且山内部全空;(二)以声命名

、苏子只认识了其中之一,是否影响本文的地位和价值?

③、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

2、教师点拨

探索是一种精神,没有探索就没有发现,就不能推动历史发展,如布鲁诺、哥白尼;如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等。

3、总结;探索是精神,我们不能坐享其成,那将无法推动自身、社会的发展。

六、作业布置

1、课前作业:译全文,熟读、背诵

2、课后作业:①、实词解释,指出特殊句式

②、写一段鉴赏性文作(文中描写之作用)

③、和《游褒禅山记》比较阅读

《石钟山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