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为政以德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课为政以德

1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沦为平民。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很出色。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明确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方向,系统地从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学习。他学无常师,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三十而立,自30岁开始,他独立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并且创办了私学,开始收徒讲学。相传,他的弟子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在诸侯面前游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结果是处处碰壁,终不被重用。后来,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73岁时,孔子因病逝世,葬于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北边泗水河畔。

2周公旦 汉族(华夏),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西周政治家。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又称为周文公。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史称周公旦。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周公主张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圣人。周公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儒家将周公、孔子并称。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德为政,其思想的出发点是。《为政以德》部分,重在阐明治理国家的政治准则和施政方法。孔子主张把德治和礼治作为治理国家的政治准则;用教育和感化的方法来影响和引导人们去恶从善,以期达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孔子反对法治和刑治,反对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强迫人们服从统治者的意志。孔子认为,不仅可以调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各自内部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用来处理邦国之间的关系,如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的一生,就是向各国君王宣传道德政治的一生,是修身养性的一生,是周游列国、创办私学对老百姓实施教化的一生。他推行德政思想不遗余力,因为他知道,只有实行德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德政是孔子的人生追求,也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

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居其所而众星之   共:____________________

(2)之以政 道: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适: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矣哉! 庶: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环抱,环绕 (2),训导 (3)动词,去,到 (4)人多,众多

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其句式特点。

(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富矣,又何加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状语后置句)

(2)已经(让他们)富裕起来了,下一步做什么?(宾语前置句)

[要义探究]

31段中,孔子以北极星作喻,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点拨:孔子提倡以德治国,他把当政者比喻成众星环绕的北极星,是希望当政者主动成为道德模范,以身作则,为全民树立榜样。当政者靠道德施政,才能得到全民的拥戴。

4.孔子是如何看待政刑德礼的?对孔子的观点,你又如何评价?

点拨:孔子认为,政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以德礼治国,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高度自觉之前,社会秩序仍需要政刑来维护,同时也需德礼的不断教育。这样,政刑德礼兼而有之,逐步提高全民素质,才有可能最终达到德礼治国的理想境界。(言之成理即可)

5.第3段中,孔子教之的内容应指什么?你怎么看待孔子的治国思路?

点拨:孔子教之的内容应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的治国思路,正是为政者治理国家所应遵循的规律,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民贫,也会为生计抛弃羞耻之心和善恶标准;只有先富而后教,德礼的施行才不会流于形式。(言之成理即可)

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

[突破词句]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不得已而去     必: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行,有我师焉 必:__________________

(2)民无不立 信:__________________

敬事而 信:__________________

(3)斯三者何先 于:__________________

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__________________

(4)使民 以:__________________

道之 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副词,一定,必然

(2)名词,信任 动词,恪守信用 (3)介词,在 介词,对 (4)介词,按照 介词,用,拿

[要义探究]

7食、兵、信三者中,孔子为什么极力推崇

点拨:孔子在这里阐述了自己的为政策略,他认为治理一个国家,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赢得百姓的信任。民心向背,是治国的关键,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8.孔子为何主张治国应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点拨:孔子的这一主张正是他仁政思想的体现,仁政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孔子认为统治者首先要考虑人民的利益,处处为老百姓着想,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做事严肃认真并恪守信用;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不在农忙时节安排劳役。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爱人,这是统治者的职责。

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

[突破词句]

9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既来之,则安之:把他们招来之后,就要好好安顿他们。 (2)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3)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0.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东蒙主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不取,后世必子孙忧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选读为政以德同步练习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