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秦岭地区的自然环境变迁概述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秦岭地区的自然环境变迁概述

赵小萌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系, 河北 ,秦皇岛)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东西长约1600多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不等。自古至今,秦岭地区人类活动频繁,使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其变迁大致分为了原始采集狩猎社会原始农耕社会传统农耕社会、近代大型工业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今5个时期。

关键词:秦岭;环境变迁;西部大开发

“终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1]以终南(秦岭)之巍峨来托咏秦襄公之风范。而“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中,“南山”则为秦岭。于生息于此的周人和秦人来说,秦岭是至高无上的山神地祗。秦岭的气质也在不知觉间潜入了他们开创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中。东汉班固的《两都赋》中已有“秦岭”之名。据考,“秦岭”之名至迟源于汉代,因其为秦国之地,故称秦山或秦岭,而且异名众多,更悠久的有南山中南终南太白太乙等。自古至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自然环境变迁如何?试做概述。

秦岭地理环境概况

秦岭山脉大致位于北纬32°30′~35°,东经103°113°。西以岷迭山系与昆仑山脉为界,东至河南伏牛山麓,北界西段起自临潭北部的白石山,向东进入河南境内,以黄河南岸山地为界。秦岭西南以甘、川省界为界,南临汉江,与米仓、大巴山分界,东南直抵郧县。从地理上的便利来说,人们习惯上以嘉陵江为界分为东、西秦岭。西秦岭又以徽县、成县盆地为界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北秦岭西起白石山,东延至天水东南麦积山(1659米)。南秦岭西起岷迭山系,经岷峨山(28263299米),向东接东秦岭。西秦岭北有渭河,西有洮河,南有白龙江,东有西汉水,为四水分水岭。北秦岭山势较低缓,南秦岭山势高峻,多高山深谷、悬崖峭壁和急流瀑布。

秦岭并非一条单薄的山岭,东西长约1600多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不等。西起甘,穿越整个陕西,向东延伸至豫西,并有小部分伸入鄂西北,呈两端微向北翘的“一”字形。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山脉北侧为渭河平原与黄土高原,南侧为低山丘陵、红层盆地(如汉中盆地、安康盆地)和江汉平原。

在古人的观念里,山是水的生命之源,山水相连,山生水,水养万物。这片群山在渭水南岸的百里之遥拔地而起,形成第一道横空出世的高峰绝谷,滔滔江河便从这道南山分开,北面水流绝大部分归于黄河,南面则大部分为长江所收编。

陕西境内的东秦岭是秦岭的主体。山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太白山为秦岭最高峰,主峰仙台海拔3767米。“蜂腰”西面分出3脉,由北而南是大散岭(主峰玉皇山,海拔2819米)、凤岭(2000米)和紫柏山(2538米)。岭间分布有山间盆地,如太白、凤县、两当等。蜂腰东面亦分出数脉,由北而南是华山、蟒岭山、流岭和新开岭。山间盆地有洛南、商县、商南等。数支山岭和盆地相间排列。位于华阴县南的华山,海拔1997米,为“五岳”之西岳。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秦岭地区的自然环境变迁

1原始采集狩猎社会时期的秦岭地区人类活动初期

这段时间大约从人类出现到距今约5000年。位于浐河东岸的半坡遗址,临潼的姜寨遗址,安康的柏树岭,汉阴阮家坝等史前墓葬(属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社会)中出土有大量木炭、木椽、榛子、朴树子、栗子,还有各种兽骨由此推知,当时的关中秦岭一带分布有大量森林、草地、竹林、沼泽,是典型的亚热带自然环境。

秦岭北挽黄河,南拥长江,从西北到东南横亘千里,人迹罕至,古人认为是天地间元气最为充沛的隐秘之地。丰厚的自然赐予逐渐使人丁繁盛,文明有了雏形。当时人口稀少,生产方式简单,以渔猎为主。资源利用仅限于少量动植物,活动范围仅限于河谷、盆地。人类活动对秦岭生态环境影响十分微弱。

2原始农耕社会时期的秦岭地区(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约在前2100—221,历时1800余年。彼时的文明开始进入王朝时代。炎黄整合后形成华夏民族,继续大力发扬农业,文明脚步飞速。尤其是到了先秦时代,关中地区已进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模式,而秦岭山区则大部分仍是偏僻的未开化地区,残留着上古农业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

另外,这里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军事活动,春秋战国大争之世,但因主要战场在函谷以西的中原,对秦岭主体环境影响不大。巍巍终南,仍是生民心中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圣地。这里掩映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秦墨曾繁盛一时,这终南便是墨家子弟修行的大本营。

根据社会经济原则推算,远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全省约200万人口,按今天陕南占全省人口28%的比例推算,整个陕南地区当时有56万人口。狩猎社会每平方公里可养15人,大约只37000平方公里土地;农耕社会为每平方公里100人,则需5600平方公里左右。所以,整个山地的自然状况并未受到影响。

3传统农耕社会时期的秦岭地区(秦代至清代前期)

公元22118世纪前期,随着精细耕作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不断进步。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也就是说比以前有所节约。但人口成倍增加带给秦岭生态环境的压力超过了资源节约的效益。

人类活动在这个时段不仅加剧,而且由过去的单一方面发展到多层次、多方式。除了农业的开荒垦壤使土地肥力渐渐下降,水土流失,林木还被大量采伐特别是京畿的人口密集地区。例如,今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门阙上一副石刻对联简洁地书写着“上林可览”“终南在望”。从镐京到长安,秦岭都无条件地为打造帝都的光环提供了不可限量的资源。都城兴建和陵墓修筑是资源耗用的主要方面;史载,隋唐时京都一带烧炭业兴盛。白居易那脍炙人口的《卖炭翁》便说明了“伐薪烧炭南山中”,烧炭的成本低,木材自然取自就近的秦岭秦岭大量的木材化作了皇都的空前繁华,化作了秦汉陵墓的“黄肠题凑”,化作了人间的繁华烟尘,而过眼云烟之后留下的是大片濯濯童山。根据资料分析,这个时候人们的活动范围已达到海拔1000米左右。

这段时期社会多动乱,战事频仍。例如三国时诸葛亮、姜维屡次北上都是以秦巴山地间的汉中盆地为根据地,大量垦荒开山,以囤积足够军粮另外,栈道的修建也需砍伐大量木材。到了明清,国事腐败,民生凋敝,社会动荡,大批农民为生计所迫进入秦巴山地毁林开荒,使山区的自然面貌受到冲击。

在这两千年里,尤其是后期,秦岭环境破坏相当严重。气候转旱,河流改道,河湖干涸,灾害时有发生。今天我们看到的许多石质荒山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虽然这个时段的人类活动也对周边生态环境做出过有利影响,如水利工程的修建、皇家园囿的设置等,有一定缓冲作用,但比起大规模的破坏,作用微乎其微

4近代大型工业发展时期的秦岭地区(清代中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

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200年,但随着近代大型工业的兴起,资源开发力度的突增除了原有的农牧业,采矿、炼铁、缫丝、造纸、樵采、烧炭 、木材加工、手工业、运输业都得到很大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规模呈指数级上升,数倍过于以往。

陕南手工业始于乾隆初年,鼎盛于嘉庆、道光、咸丰年间。据估计当时陕南手工业人数不下数万各类厂坊不少于百家,其中以木、纸、炭、铁厂最为繁荣。据《三省边防备览》[2]的不完全记载,当时的纸厂安康有63家,西乡50多家凤县13定远百余厂洋县20余……造纸原料完全是砍伐竹木。《史·货殖列传》记载渭川千亩竹。而如今竹木为数不多。清代中叶,陕南许多地方已是“深山邃谷,到处有人,寸地皆耕,尺水为灌”,至道光初年更是“低山尽村庄,沟岔无余土”“比年以来老林空矣”了。但对植被破坏最严重的是近代兴起的大型工业。据《三省边防备览》的不完全统计,共有冶铁厂数十家,对森林的破坏十分严重。19351936年,陇海铁路、川陕公路分别通车,但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经济增长的同时扩大了对森林无节制的破坏。

建国后,作了许多恢复工作,但因为政策的失误,也影响了秦岭的生态环境。如:盲目扩大耕地,超载滥伐,人口剧增,缺乏合理规划管理等。70年代后期,植被破坏已相当严重,好在这时开始封山育林,秦岭生态进入自然恢复阶段。这膏肓病人终于得到了缓和的生机我们现今看到的大都为天然次生林,原始林主要残存在太白、周至、宁陕、佛坪等人烟稀少的高山区。

520世纪70年代至今

经过20多年的天然生长,秦岭地区的植被恶化得到了控制,但因为这里土层较薄,所以恢复较慢。植被结构单调,林木幼小,食物链组成简单,完去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故此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不强,容易发生病虫害,以及生态服务价值不高。据有关部门对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秦岭北麓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下降,致使渭河流域污染严重,废水、废气和废渣(包括生活垃圾)肆意排放,昔日的滔滔渭河,水体全部丧失使用功能。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是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山之清寒带给城中的丝丝清凉的惬意何其微妙。其时其地,是一千多年前的长安而日月流转千载以后,秦岭北边脚下的省城西安常以其高温天气名列全国第二,北方城市第一,且干旱少雨。且不论那无存的霁色暮寒、八水长安,就连整个城市的水源供应也一度成了燃眉之急。市政建设下了气力,从秦岭里引来了清冽的黑河水,暂缓了水荒问题,而黑河水体也愈来愈少,水荒危机依然千钧一发。

随着近二十年我国工业整体规划工作逐渐改进和完善,管理加强,限制了一些污染性工业,长安、周至、陕南等山区民众也普遍具有环保意识,林业部门有计划地封山育林,开始了漫长的疗伤工程。不过,前景依然不叫人放心,且不说毁树容易种树难,影响秦岭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事件并为全然消除经济利益下的急功近利现象时有发生。

近十年来房地产商家对秦岭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依山傍水,回归自然”的风尚越来越为富有阶层乐此不疲。上林可览,终南在望,这里是西安地区最理想的别墅居住地了。尽管为了有效保护西安这道天然的绿色屏障不被破坏,陕西省以及西安市有关部门从三年前开始对秦岭北麓的商品房开发进行“封杀”,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秦岭北麓区域内从事房地产开发,修建商品住宅和私人别墅,但铤而走险、执法不严空隙下的风险房产开发仍没有得到有力控制,市郊山区依然伐木丁丁不绝于耳。例如200512月开盘的一家名叫秦岭山水的楼盘,位于长安区环山生态旅游带上,南依秦岭北路,东接秦岭野生动物园,北邻环山公路,处于园艺博览园、生态科技园、秦岭野生动物园及综合服务区的三园一区地带。建有叠听别墅、联排别墅、花园洋房,内设有会所、幼儿园、风情商铺等。据调查,这两年在秦岭北麓沿线新开发的商品住宅并不只有秦岭山水一家,一些新开发的商品房项目还延伸到了周至楼观台旅游风景区的楼观古镇以及户县境内。因此,秦岭地区的环境保护任务非常艰巨。

综上所述,自然环境优越的秦岭地区自古至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环境变迁十分巨大。特别是在今天,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我们更应该避免盲目开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护其自然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兆基 编译.诗经(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5, 3 [Wu zhaoji,Classic of Poetry(M).Beijing:The Great Wall Press,2005,3]

2】〔清〕严如熠辑.三省边防备览M),来鹿堂藏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QingYan Ruyi,Three Sheng Frontier Defence Backup Review(M),Lai Lu Tang,Jiangsu Guangling Incunabula Press,1991]

3】王向红.清代秦岭、大巴山区的农业开发与生态变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165):111-114[Wang Xianghong,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hanges in Qinling and Daba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Qing Dynasty,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03,16(5)]

4】李健超.秦岭地区古代兽类与环境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417):33-44[Li Jianchao,Qinling area Ancient Beasts and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Collections of Essays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2002,4(17):33-44]

A Surve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Qinling Mountains Area

Zhao Xiao-me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Abstract:Qinling mountains area runs from east to west across the centural part of China with a length of more than 1600 meters,and its width ranges from 18 kilometers to 200 or 300 kilometers from south to north.Since ancient times,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have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is area.And these changes can be divided into 5 period:Primitive gathering & hunting society,Primitive farming society,Traditional farming society,Modern large-sca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period of 1970s to this day .

Key Words : Qinling mountains; Environmental changes;Western region development of China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赵小萌(1979-),女,黑龙江同江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教师。

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

所在单位:河北省 秦皇岛市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系

通讯地址:河北省 秦皇岛市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系教研室 赵小萌

邮政编码:066004

联系电话:139******** 0335-*******

E-mail:zhaoxiaomeng2002@sina.com.cn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秦岭地区的自然环境变迁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