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将情节设为动词

写作技巧:将情节设为动词情节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通篇的缜密布局。那些看似随意的大师习作,背后也是有无数的改稿和梳理的。让我们从令编辑抓狂的投稿禁忌说起,重新厘清写作的思维。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创作故事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想法,而且内容要足够吸引人,才能让读者愉快地读三四百页书——这其中需要谋篇布局和缜密分析。现在你可以跟我大吐苦水说情节安排是一件多么多么理性客观的事情,而自己却是个喜欢按直觉写作的人,或者,你也可以俯下身子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如何写好一个故事。大部分没写好的故事都可以通过深层次地理顺结构和情节,以及通过安排更糟糕的人物处境来进行补救。说了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再来看几种会搞砸故事的投稿上的大禁忌。1、笨拙的铺垫我认为小说里的铺垫就相当于私下散播消息,先埋下种子,然后逐渐让情节发展和人物行动变得合理可信。有时候作者不信任读者会自行领会那些细微的线索,于是卖力地透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在悬疑小说中尤为突出,因为这是一种最需要读者自己建立联系并发现线索的作品类型。如果过度铺垫,小说里就会出现:午夜莫名的声响,电话铃响起但对方不讲话,一扇通向神秘房间的门一直锁着却没有解释人物为何不能进入,所有的设定都一直在提醒读者这是一个类似《厄舍府的倒塌》(TheFalloftheHouseofUsher中那样的阴森恐怖之地。下面这类句子就属于笨手笨脚的铺垫:“他一踏进那幢黑漆漆的房子就知道不对劲。”或者“丹尼斯多希望自己没有感觉到异样,然而她心头一紧,知道坏事马上就要来了。”2、算不上厄运的厄运我读到过这样的手稿:每次侦探找目击证人谈话,证人就像被打了“吐真剂”一样句句无假;恶人对罪行供认不讳,仿佛参加杰瑞·斯布林格秀(该档脱口秀节目经1994年为迎合年轻人和追求收视率的革新
之后,节目内容流于低俗,所邀嘉宾层次低下或富于争议,节目话题涉及乱伦、通奸、色情、仇恨等过激讨论,甚至来宾之间经常在镜头前大打出手、展示不雅行为,大言不惭,无所顾忌。;故事中的反派去实施谋杀但没受到丝毫阻碍,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手了。其实正应与此相反,小说重要的就是一再地“不能”让人物如愿。你需要确保人物要面临的磨难令人却步,故事中大部分的人或事都要“拒绝”你的主人公。毕竟,如果罗密欧和朱丽叶一上来就得到了双方家庭的祝福,那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了。或者想想《老人与海》中那个可怜的、年老的圣地亚哥。不仅是他在第一幕中辛劳地出海,也想想尽管他赢了与那条大马林鱼的战斗,但鱼身已被鲨鱼啃净,他自己也在恶斗中落得筋疲力尽。而如果他一直春风得意,在捕鱼的旅程中一路唱着歌,还一边吃着古巴三明治一边喝着啤酒,最后船尾拖着捕到的大鱼,乘着顺风归港的话,那故事就不会这么好看了。(好吧,他的确吃过生吞拿鱼——就像吃日本寿司。虚构小说惩罚剧中人物,而大多数非虚构回忆录揭示的是不堪回首的痛苦真相。3、孤独的心我不知道这样说你明不明白:如果故事中有太多描写人物如何孤独的场景,那这个故事成不了。尤其是,在大多数场景中,人物总在思考人生,在冥思苦想,在追忆往昔,或者唉声叹气。这样的话,故事就会被困住,而且缺少冲突和闪光。我记得有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通篇都在哭哭啼啼、感到绝望。事实上,哪怕在她还没被击垮的时候,故事中的她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哭天抹泪。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样,反正我是受不了生活中那些矫揉造作、自怨自艾的人,而且我肯定不会花24美元再买一本这样的书来读。反过来想一想舞台上演出的话剧,如果一个人物单独留在舞台上,通常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另一个人物上场一起把戏接下去。当然我知道一直以来都有独角戏久演不衰,然而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让一个人物孤独地晃来晃去,只会让故事沉闷单调得像刷锅水。在《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大部分时间都孤独地航行在
《写作技巧:将情节设为动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