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修身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wù)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注释】

没有怜悯伤痛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憎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辞礼让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分辨是非善恶心的人,不能算是人

【解读】

怜悯伤痛的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辨别是非善恶的心,是智的发端;一个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如同身上有手足四肢一样。

伦常乖舛(chuǎn),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朱子治家格言》

【注释】

伦常乖舛意即违背、偏离了伦常;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即人的德行要同他所在的地位(社会、团体、家庭等等)相配,否则就会遭祸。

【解读】

中华传统文化的中“五伦”关系,即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是五伦大道,是人类存在的五种正常关系,出了这五种关系都是违背伦常的。“伦常乖舛”中的“乖舛”就是违背、出格、偏离的意思,是否定了伦常,“立见消亡”就是马上就会遭祸(疾病、灾祸、夭折)。

中华传统文化讲的是道德,首重德行的修养,道是自然规律,德是按自然规律做事,这样的人是有德行的人,就是按四维五常八德做事,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人的德行要同他所在的地位(社会、团体、家庭等等)相配,否则也会招至灾祸。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殃,殃尽定昌;为恶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昌,昌尽定殃。

合抱之木,生于毫(háo)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楚·《老子》

【注释】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解读】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木粗大。毫末:幼苗,比喻细小。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也表现了坚持不懈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不要放弃,坚持下去。

言不中(zhòng)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东周·战国《商君书·君臣》

【注释】

中:适合,符合。高:推崇。大意是:言论不符合法律的,不听它;行动不符合法律的,不推崇它;事情不符合法律的,不去作它。

【解读】

《君臣》篇是商鞅献给国君的书奏。作者认为上古时代社会纷乱,所以圣人创制法度来建立社会秩序,肯定法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国君的,一定要把法律意识溶化在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地按法办事。凡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不听从,不提倡,不推崇,也不去作。选样国家就会得到治理,国君的地位就提高了。可用于说明应对法抱什么态度,培养自觉的遵法、守法意识,以法自律。这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救育有借鉴意义。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清·金缨《格言联壁》

【注释】

世家:旧时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大官的人家。古往今来许多世家的名声都是靠积累德行而成就的;人世间最高洁的品质只有通过读书才可获取。读书即使不能成名,但毕竟可以使人品行高洁;修养德行但并不希望获取回报,自然夜里做梦安稳,心态平和。

【解读】

原注是:传家久远,总不外“读书积德”四字。若纷纷势利,真如烟花过眼,须臾变灭。古联云:树德承鸿业,传经裕燕贻。又云:树德箕裘惟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又云:天庥静迓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又云: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又云:立品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云。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古训修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