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期末论文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1-2012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课程代码: CHIN119008.02

开课院系: 中文系 考试形式: 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张咏 学号:11300720172 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类

一、命题

请以张悦然小说《家》(请见课程主页上“学习资料下载”一栏)为论述对象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及说明:1)字数不少于3000

2)可与本学期课堂讨论的作品或其它作品相结合展开讨论;但必须围绕特定的主题,切忌空泛

3)标题与论题(讨论的内容、视角等)均自拟、自设

二、体例与格式要求

1.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

4.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

5.论文写作格式:

5.1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

5.2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

5.3 一律使用脚注。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

5.4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7.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8 6 13 提交。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 6 17 之前全部交毕。逾期按零分处理。

逃避与面对

——张悦然的《家》想到的

细细考究起来,逃避和面对的界限似乎都有些模糊。很难说文中主人公裘洛和井宇同一天的不约而同的出走是一种对迷茫生活的逃避而决定抛下一切出走,还是在知晓自己的生活正在变得物质化、世俗化以后的一种勇敢面对,毅然决然地去找寻一条自救之路。

文中的袁媛应该是裘洛曾经的知己那一类朋友,而在婚后,此刻袁媛大概正在陪女儿搭积木,或者是在训斥新来的第四任保姆,又或者是继续与婆婆争论上私立幼儿园还是公立幼儿园。”①而这种生活,正是裘洛所害怕但却似乎也正在一步步迈向的。还有就是“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在说谎了,连母亲那双冲着你拼命微笑的眼睛,都可能会是假的”②这是社会的虚伪,而这种虚伪又是我们正在面对却不得不去逃避的。此外,作为完全的与裘洛的一个反向对比,钟点工小菊没有像裘洛一样少女时代想着成为作家的梦想,但是在裘洛拖着行李箱远去的背影,那个她认为是奔向自由的背影的鼓励下,她甚至也发现自己原来一直知道生活的问题在哪儿,只是没有敢于去想如何去解决。而在这种思想的鼓励下,她甚至向好吃懒做的丈夫提出了离婚。

文中作者提及的《谁害怕弗吉利亚.沃尔夫》是一部很长的三幕剧,“剧中主人公玛莎和乔无子女的夫妇,却不愿面对现实,幻想已有个二十岁的儿子。在其儿子二十一周岁生日前一天晚上,在参加过校长举办的派对后,又邀请年轻的哈尼和尼克夫妇一起饮酒作乐,他们见面时已接近两点。四人喝得酩酊大醉,互相争吵,疯狂舞蹈,尽情游戏,直到天明时分才逐渐清醒。随即,玛莎和乔治的幻想被打破,在年轻的客人离开后,他们达成和解,在害怕面对现实的同时,鼓起勇气,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③这部剧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和交流,以及由此一寝的苦闷”。而文中的裘洛,与袁媛显然不再能很好的交流,与小菊更是没有公共的话题,而与井宇,“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知道,他们的理想已经分道扬镳。与分手,分居,分割财产相比,理想的分离不费吹灰之力。”④他们也在一点点地疏远。他们都选择了逃避,因为逃避可以很容易的带来一时的解脱。

逃避可以带来自由。这让我想起很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影《死亡诗社》,讲的是一个极度爱好戏剧表演的学生,在一个管束严格的寄宿制学校里,在父亲的反对下,瞒着父母去参加戏剧表演。而在不可避免的与父亲多次发生冲突之后,他选择了最激烈的反抗方式——自杀。记得当时老师作为讲解“与父母沟通”这个题材时作为

①、②、④——张悦然《家》;

——狂欢视角下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样片给我们观看,之后老师的一句讲评令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只选择了去逃避,去隐瞒,而自己放弃了与父母沟通的机会,可以说,他的自杀一定程度上也有自己的责任”。当时听完老师的这番论述觉得很是震惊,但想想却也不无道理。尽管是作为一个寄宿制学校那种近乎宗教式管理制度下的牺牲品,电影中的主人公面临的是现实与他梦寐以求的戏剧演员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下,他选择了逃避,逃避与他的父亲直面的沟通。一定程度上,他自己把那所门关上,直至逃避着走到尽头。逃避所能带来的自由必然只能是一时的,当生活的真实滚滚袭来,裹挟而来的巨大落差将把人瞬间击垮。写到这里,《黑夜温柔》中的温亮这个形象不由得跳入我的脑海。作为一个看似优秀俊朗的大学生,他也在一直逃避童年关于母亲和外祖母的阴影,而导致了之后他无法接受秦琼,一个他明明知道很优秀甚至近乎完美的女孩儿的追求。他所逃避的是生活中的美,由于童年的不幸遭遇,他甚至在刻意回避美,我不相信美满,我不习惯幸福”①很难从道德上去指责这种逃避,(所以我不是很同意课上一些同学对温亮这个形象的过多指责)这正如同每个人都不愿意去揭开自己的伤疤,何况那是深入心底的伤疤。但是这种逃避,也的确或多或少得让人觉得懦弱。如果逃避终究无法将这种阴影沉入脑海深处,倒不如将之晾在阳光下晒晒。心中的阴影是会郁积寒冷的。

然而面对却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有时候甚至也是残酷的。

想到“面对”的残酷,首先想到的就是村上春树先生的《挪威的森林》当中一些直裸裸的关于生死,关于人的本性的论断。“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还有文中的永泽对渡边所说的“永远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无耻懦夫的行为”②初次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颇觉得震撼,但细细想想,却又不得不承认很在理。再仔细回想,这些道理或许并不是我们不懂得,只是很少有人能像小说中的那些人物般那般能如此直接,甚至是作为旁观者一般去客观冷静的面对这个世界的本质。谈到《挪威的森林》,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直子也是一直在试图逃避,逃避小时候姐姐的自杀所留下的阴影,逃避爱人木月自杀所受到的伤害。但是似乎是作为一种对比,小说中的木月自杀的缘由或许很复杂,但我认为,作为那样一个被渡边佩服的人,他应该是足够优秀的,对社会现象不满的直接面对,应该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即,他选择自杀作为面对这个他极度不满的社会的一种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他在体会到直接面对这个他极度不满的社会的残酷之后,最终选择了自杀这种方式逃避。终究,面对现实还是十分残酷的。

面对需要勇气,尤其当你面对自己过去的错误而且深刻的去反省。这让我首先想到的是巴金先生,在他的《随想录》中对文革十年的深刻反省:“我从来不是战士。而且就在《随

①、②——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想录》开始发表的时候,我还在另一本集子的序文中称文革伟大的革命。十多年中在全国报刊上,在人们的口头上,伟大的桂冠总是和文革连在一起,我惶恐地高呼万岁也一直未停。但是在《嚼火集》的序里我已经看出那顶纸糊的桂冠不过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我的眼睛终于给拨开了,即使是睡眼矇眬,我也看出那个伟大的骗局。于是我下了决心:不再说假话!然后又是:要多说真话!”①很少有人能这样直白的对待过去的自己,如此坦然的承认自己过去在文革中说过假话。在那个荒诞的日子里,妻子揭露丈夫,孩子批判自己的父母之类的荒诞的事情,为了保全自己都是可能发生的。而在经历这种荒诞之后的人们,很多很快的就不愿在提,不想再去面对,然而巴金先生,怀着多大的痛苦去回忆那段历史,“太可怕了!十年的折磨和屈辱之后,我还不能保卫自己叙说惨痛经历的权利。十年中间为了宣传骗局、推销谎言,动员了那么多的人,使用了那么大的力量,难道今天只要轻轻地一挥手,就可以将十年浩劫一笔勾销?”②是的,经历过那场动乱的人们,都应该深刻的去反思自己所做的,去面对自己所错的。巴金先生在老年时,对于文革期间的反思不可谓不深刻。“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③这是巴金先生在《小狗包弟》里面的几句话。巴金对于在文革期间为了保全自己而把小狗送走,送上解剖台的事情而这样深刻的反思检讨自己。坦然面对,负罪的心才能获得解脱,而人们也因此更加敬佩巴金先生面对内心的勇气,检讨自己的胆量。这一点或许也正是当下作家所缺乏的勇气。

面对需要勇气,但是在你用于面对之后的生活会是另一个崭新的天地。正如《初岁》中的兰建成终于不再纠结于是否戴眼镜,不再在乎乡人异样的打量的目光时,他也获得了面对现实的信心,从而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质的成长。现实就在那里,即便你扭过头不去看也改变不了。《老人与海》中的硬老头那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总是让我联想到保尔的那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⑤在生活的挫败面前,总是这种坦然的面对,给生活从新注入勇气。这种人生的转折点上,面对与逃避,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

①、②——巴金,《随想录》序;③——巴金,《我的小狗包弟》;④——海明威,《老人与海》;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回到张悦然的《家》,小说的结尾以小菊在那栋房子中等待丈夫德明的到来而戛然结局,而之前又含糊的说到似乎裘洛和井宇都在灾区,仿佛在暗示他们的巧遇的发生,而文章又起名《家》。这终究还是让人觉得,在转了一圈之后,小菊还是没有离婚,裘洛与井宇还是要走到一起。“家”这个字眼总是给我温暖的同时也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和承担敢,因为你对家的这份温暖就来自你对它的责任与承担。或许裘洛在逃避成为下一个“袁媛”,但她同时也在渴求一种与井宇的更加近的感觉。而在这种矛盾中,终于她和井宇都选择了逃避。作者在文末安排他们都去了灾区,或是希望他们能在体味到生死的不定之后,有胆量在活着的时候,彼此坦然面对吧!微笑着希望我们都在这个俗世中笑对一切,而不是那只把头埋在沙子中的鸵鸟。

参考书籍:

狂欢视角下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巴金,《随想录》序;

、巴金,《我的小狗包弟》;

、海明威,《老人与海》;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种坦然的面对,给生活从新注入勇气。这种人生的转折点上,面对与逃避,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逃避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出很长的三幕剧,剧情发生在深夜,没有什么情节,全部人物是年龄不同的两对夫妇。它之所以在美国受欢迎并且获奖,在于它在内容上表现了处于社会中上层的知识分子的苦恼和困扰,当然,也离不开荒诞派喜欢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和孤独,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苦闷,尽管此剧不算荒诞剧。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则更甚,不是高谈阔沦,而是谩骂,互相羞辱。一对结了婚23年的夫妻,高级知识分子,不能说彼此不了解,却是这样地不能容忍。他们既不能面对现实,便想象出一个孩子来弥补缺陷,玛莎甚至到了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地步。排解苦闷的手段就是喝酒,发泄情绪的手段是谩骂,想得到快感就伤害别人。这样的生活过了23年,还要这样过下去,难道这不是一场悲剧?此剧的标题有几层意思,其一是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敏感和幽默感,一开始就表明玛莎夫妇及这一群人的身份,因为他们最熟悉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自杀之前神经错乱,无法忍受现实而自杀,因此此处暗示他们不能忍受现实,要到幻想中去寻求逃避,也暗示他们之间互相不能忍受。

剧中主人公玛莎和乔无子女的夫妇,却不愿面对现实,幻想已有个二十岁的儿子。在其儿子二十一周岁生日前一天晚上,在参加过校长举办的派对后,又邀请年轻的哈尼和尼克夫妇一起饮酒作乐,他们见面时已接近两点。四人喝得酩酊大醉,互相争吵,疯狂舞蹈,尽情游戏,直到天明时分才逐渐清醒。随即,玛莎和乔治的幻想被打破,在年轻的客人离开后,他们达成和解,在害怕面对现实的同时,鼓起勇气,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狂欢视角下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期末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