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文化小考

传统文化概论结业论文

园艺10-2

刘平

100344224


州文化小考

摘要文化经过数千年磨砺积淀而辉煌一时,许多学者将它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  

关键词:陶文 古老文明 刘勰 文心雕龙 莒州八

5000年前,地先民在陶器上刻上图象文字——陶文,被认为是一种古老文明伊始的标志。文化经过数千年磨砺积淀而辉煌一时,许多学者将它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  

何为“莒”?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解释说:“齐谓芋为莒。”人多食芋,这大概是春秋“莒国”名称的来历。春秋末期,孔子的得意门徒曾子和子夏在国为官,他俩秉承孔子传道授业的儒雅风习,在国子城南设立书院,收徒讲课。岁月沧桑,如今这处书院仅存零星遗址,但千年文化流风不断,每当晨风夜露之际,犹闻琅琅书声从书院方向隐隐传来,后人有感“书院夜诵”,以诗为赞:“千秋道脉传薪火,竟夜书声彻讲。幻景相承真异迹,斯文余韵至今遗。”  

“乐毅垒”与“国士桥”  

国故城在今莒县县城一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的国国都面积近百平方里,为现在城的6倍多。《水经注》载:“其城三重,并悉崇竣,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 

城东南约3里处原有一堆像小山似的巨石,称作“乐毅垒”。公元前284年,燕昭王采纳了乐毅的建议,集结楚、韩、赵、魏、燕五国兵力,以乐毅为大将攻伐齐国,攻取齐七十余城,齐国都城临淄也陷落,唯、即墨未被攻破,当时齐湣王只身到避难。乐毅率大军包围城,并在城东南方用巨石垒筑高台以观察城内情况。这场战争后来在与即墨一带发生逆转,战争的硝烟很快散尽,但“乐毅垒”却留了下来,与古老的城墙默默相对注视了几千年。正像后人诗句写的那样:“古城东望草萋萋,未许长河限马蹄。负郭千成壁垒,提封千里卷青齐。霞明远树惊烽火,风动寒涛忆鼓鼙。往事已醒鹿梦,空余残址对流。” 

城城垣外部和子城系周至汉代所建,今之城垣是元代缩城,明代砌之以砖,因而有“三撙莒城”之说。“国士桥”原位于护城河上,为长6米、宽3米许的石砌五孔桥,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桥西侧有古碑两方,卧碑为唐代所立,立碑为明代遗物。在两方碑的稍南方还有一石碑,正面隶书“国士桥”三字,为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州韩弘度所立,石碑阴刻则讲述了一段远古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叫柱厉叔的人在国为官,他忠君爱国,智深虑远,但国君敖公昏聩,于是他愤而离,到孤岛上居住,过着“夏用菱充饥、冬以栗为食”的孤苦生活。后来敖公果然国破人亡,厉叔听说后,要回去以死君报国。好友劝道:“为何要为他而死呢?”厉叔说:“我今去以身殉国,以此警劝后世那些不识贤臣、类似敖公的国君,让他们再不要重蹈误国之辙了。”厉叔毅然回归国,他站在五孔桥上,见城郭依旧,物是人非,阎破败,满目荒凉,不禁怆然泪下,便纵身跳到桥下溺水自尽了。后人推崇厉叔的高风亮节,便称誉他为“国士”,立碑以志,并将他殉国处的五孔桥易名为“国士桥”。清朝初年,大诗人王渔洋即景生情,还为柱厉叔一掬伤心之泪,他作怀古诗道:“国士桥边水,千年恨未穷。如闻柱厉叔,死报敖公。” 

“君子处世,树德建言”  

莒县陵阳河出土的陶器大口尊上有图象文字——上边的圆圈是太阳,中间的半圆是火苗,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这个图象文字的意象大概是表明古人在山顶点燃柴禾,祭祀太阳。每个见到大口尊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联想,对“日、火、山”给出自己的答案。其实,我们只需把它看作一堆“薪火”,是文明之火、文化之火、希望之火,几千年来它使一域文化璀璨无比,也点亮了无数文人学士的心灵。大约1500年前,梁代文艺理论家刘勰(约465—521年)就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从莒县浮来山东坡顺道而上,便进入一个三峰环抱、幽密深邃的山坳,在峰回路转、树林荫翳中,千年古刹定林寺依山傍水,雄居于佛来峰下。定林寺就是《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晚年循迹之地。 

文博精粹

据考,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国史稿》(郭沫若著)载“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个民族。”至商代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后为州为县。古老而年轻的莒地,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积沉了丰厚的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

莒乡文苑,内藏丰厚。据史载,仅六朝时,莒人文著,册以百计。其中臧严之《栖风春秋》、臧荣绪之《晋书》、刘勰之《文心雕龙》地位颇高,历代相传。明、清之交,莒人文著,再掀高潮,涌现出卢纯、于学谧、管廷献、李继芳等著作达200余卷;30年代,一代学子周兴南又写下了《孙子兵法考释》等五部传世之作。时到当代,莒人文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改革开放20年,全县共出版图书30余册,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稿1700余篇;杜守敏出版了《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评导》等11册教学丛书,王世龙出版了《土地的花冠》等7册专集,唐家兴发表了《抗拒破产》等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与此同时,他乡莒籍作家,其人其作知名者不下百人。其中:张采忱、魏树海、于产、赵书三等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另外,莒县还先后自发成立起“诗社”、“文学社”等文学团体20余个。

莒乡书画,名人荟萃。明代赵原、清代于学谧、于长龄、邴宛麟、董玉辉、庄陔兰、孙少山等皆为书画之大手笔,其人物、花卉、山水、书法,或苍郁幽深,或傲岸不羁,或遒劲秀美,或雅俗共赏,不仅在当代红极一时,至今为后人所推崇。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莒乡书画界非常活跃,成为省文化厅命名的“山东省民间书画艺术之乡”。宋式云、何乃磊、徐永田等一大批书画家以其作品的绚丽多姿,成为全国知名的书画家,其中何乃磊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奖。另外,莒县书法、绘画群体庞大,新秀层出不穷。他们的作品或夺得全国大奖,或出展北京、香港,是我县书画艺术史上的新生力量。外乡莒县籍画家也不乏其人,知名者有百余位,风采各有千秋。虽身居他乡,亦为莒县增光不少。

莒县剪纸艺术起于民间,以剪“过门彩”和“天棚花”为主,图案多是“恭贺新春”、“凤凰对舞”之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建国之后,于永胜、贾孝来等融林刻、多色套剪为一体,将莒乡的剪纸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作品格调清新,色彩明朗,深得社会各界喜爱。仅于永胜一个人就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作品1000余幅。

莒县的民间娱乐,多在节日时进行。有春节的狮子、旱船、高跷、花棍、跑驴等杂耍,有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民间小唱,有元宵节的花灯和焰火,有清明节的秋千和风筝。其中碁山的转秋千,以其独特的方式,引起了各地游客的浓厚兴趣。

莒县地方风俗,涉及范围较广,文化、体育、娱乐各有所属,其中端午节采药、清明节荡秋千、正月十五送灯等,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1996年4月,莒县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历史名人

莒县是人才辈出之地,彪炳于史册的知名人物不胜枚举。如以钻研《易经》成名的一代大师衡胡,三国名将徐盛,作120卷《晋书》(《晋史》)的臧荣绪,著列经史的徐广、徐邈两兄弟,手著《栖凤春秋》的臧严,天文学家孙僧化,南北朝以医成名、官至大鸿胪卿的徐謇,东晋重臣文宣公刘穆之,宋之栋梁忠成公刘秀之,文学批评巨匠、《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唐莒国公唐俭,元末明初的画家赵源,抗倭英雄、光禄寺卿孙镗,秉性刚直、不阿权贵的何思谨,上疏弹劾魏忠贤的直臣太仆少卿刘朴,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夏去英、纪映淮,素有“诗迈郊岛,文追司班”之誉的陈嶦。到了近、现代,更是英模辈出,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侦察英雄孟庆友,抗日烈士罗仲选,战斗英雄孙京成,中共莒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郭有邻,舍己救人的好战士孙家进,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吕鸿宾,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他们的光辉业绩不但为莒县历史增添了光彩,而且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重要文物

(1)图象文字。是刻在灰陶尊腹部的原始陶文。自1960年以来,在莒县陵阳河、朱家村和杭头三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先后出土10多种类型20余个单字。此系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汉字的祖型,可证我国古文字史当在5000年以上。

(2)褐陶号角。1979年于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夹砂褐陶,形似牛角,制做精细,吹之作响。此号角属考古首次发现,对研究我国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的萌生将是弥足珍贵的物证。白陶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炊器,1977年于陵阳河遗址出土。夹砂白陶质,喇叭口大10.8厘米,鼓腹径粗1.2厘米,高34厘米,形若鸟状,系东夷民族鸟图腾崇拜的物证。

(3)白陶封口。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炊器,1971年出土于陵阳河遗址。夹砂白陶,鸟喙形流口封堵,封口上有许多不规则的锥孔,状同喷头,具有出气、防尘、讲究卫生之功能。

(4)玉琮。大汶口文化时期祭祀的礼器,1983年于杭头遗址出土,灰绿色角闪岩质,形外方,边长12.6厘米,中间有圆孔,径6.5厘米,通体磨制,圆滑扁平。

莒州八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浮来夕照、屋楼春晓、西湖烟雨、牧、马耸翠、书院夜诵、山寺晚钟、沭水拖蓝被合称为莒州八

浮来夕照,指的是秀美的浮来山在夕阳辉照下,映现出的奇异景象。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城西9公里处,三峰鼎峙, 拱围相连,龙盘虎踞,逶迤连绵。阅尽沧桑三千载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号称“活化石”,以其高24.7米,胸围15.7米的雄姿,巍然屹立,令世人叹为观止。千年古刹定林寺,为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另外,刘勰著书立说的“校经楼”,郭沫若先生亲题“文心亭”以及名闻遐迩的浮来山八景等,在夕阳映照下,紫光熠耀,堪称奇观。

屋楼春晓一景中的“屋楼”指位于城东10公里的屋楼,也叫屋楼山。北坡壁立如削,山顶有高数十米的峭壁,壁下有一甘冽清泉,四季不竭, 俗称神泉。 山上景观颇多,如南天门、日观台、阎王鼻子等。《重修莒志》载:“山建浮屠七级,高十,陟其巅,可眺海”。据出土文献考证,早在5000年前,此山已是地先民观日出、定春秋的山巅。

西湖烟雨,景观原址在今城西郊。明代之前,尚是碧波连天的湖泊,后经地震和大水,今已变为良田。

牧之又作络山、落山。主峰在北三十里,今洛河乡境内,山北面有河流过。《重修莒志》载:“山高二十四丈,山上有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樵夫牧童踏着落日的余晖自山间归来,别是一番景致。

耸翠中的主景马山位于城东南35公里处,海拔662.2米, 犹如烈马扬鬃之势。此山涧幽谷深,景色迷人。望海峰、擎天柱、仙人洞、马潭等景观鬼斧神工,堪称钟灵毓秀。传说北宋著名学者杨光辅曾在此攻读讲经,南宋红袄军曾踞此抗金,元末红巾军曾在此集结反元。主要遗迹有:杨光峡、观星台、红袄军古寨、斩将台等。如今的马山,景色更加秀丽,登上山顶,远眺黄海,俯瞰群峰,青峰滴翠,飞瀑流,如临仙境,令人乐而忘返。

书院夜诵,城南部,城阳中学东北方。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曾子、子夏在为官,政绩卓著,在城南部设立书院,广招学士,并亲自登堂授课。当时的这一国最高学府槐荫蔽空,芸窗秋,书院规模宏大,环境幽雅,为国强盛、民风淳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沦海桑田,世事变迁,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怀想当年胜景,常有文人学士来此吊古兴思,不胜感慨。每逢晨风夜露之际,人们常闻琅琅诵读之声。

山寺晚钟,之景中的山寺相传为城东10公里的屋楼山寺(明宏治年间建)。寺中建七级宝塔,高数十,登上塔顶, 可东眺黄海,西俯水,每到傍晚,寺内传出如怒鲸吼鸣之钟声,飘过城,音及浮来,令人陶醉,催人奋发。

沭水托蓝景观在城东约1.5公里处。沭河从城东绕城而过,城东北方又有袁公河汇入,由于沭河发源于山区,流经丘陵地带,而袁公河从中平原流入,水中所含成分有异,因而汇流后,在同一条河里形成了一段清浊分明的两股水流,清流泛出淡淡的蓝色,好似河中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带子,故称沭水拖。解放后,两河上游分别修建了青峰岭和阳两座水库,水患得到了治理,已很少见到这一景观。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莒县人,对于这块孕育着丰厚文化内涵的土地有着难以言表的倾慕之情。相信,在一代一代勤劳勇敢的莒县人的不懈努力下,州文化定将会开出更加绚烂之花。

《莒州文化小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