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沪知青子女 生活状况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依照“知青子女回沪政策”从外地返回上海学习或定居的知青后代。这批原来“上海人眼中的外地人,外地人眼中的上海人”在“故乡”落地生根后,生活状况怎样?本文通过对“回沪知青子女论坛”(www.huihu.org)中的部分回沪知青子女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他们的各方面需求的满足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在最后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回沪知青子女的生活质量应该在社会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服务政策方面有所改进。[关键词]回沪知青子女;生活状况;移民;需要理论[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72(2007)04-0033-05回沪知青子女生活状况研究朱孔芳,韩毅(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上海200237)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回沪知青子女是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人口群体,这一特定人群的存在是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密切相关的,“知青”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在政府组织下从城镇下放到农村、边疆落户的初、高中毕业生,总数约1700余万,其中“文革”10年间下乡的知青1400万,大约相当同时期城市人口的1/10。[1]“回沪知青子女”界定为:依照知青子女回沪政策从外地返回上海学习或定居的知青后代。1995年上海市政府规定知青子女可以回到上海就学,不少知青子女根据这一政策返回上海参加高考并进入上海各个大学就读。根据估计每年有2-4万知青子女返沪,仅新疆就有大约15万知青子女回到上海。因此,回沪知青子女的总体规模不小,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必要对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实际上,这一人群在上海的生活经历业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叶辛的《孽债》就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实际工作部门(例如劳保部门、大学的学生工作部门)发现知青子女面临诸多经济社会难题且出现不少心理问题,负面新闻与不良境遇亦时常见于报端。[2]一些网络媒体相关新闻报道指出:不少知青子女与上海的亲属相处困难,并有恶性事件发生。对社会和家人错误的认知,加上夸大现实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使回沪知青子女对社会产生负面的观点。长期的亲子关系冷淡、学业和工作不合理想、心理调试能力不强等都是导火索,这是一个心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根据上海市有关上海知青子女可以回沪一人的政策,大量的知青子女背起行囊,离开他们从小长大的地方,来到这个陌生的土地。根据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青年志》统计,1978年底开始大范围实行“子女顶替”政策后,以子女顶替政策形式迁入上海的青年人口大量增加。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以子女顶替形式迁入上海的知识青年有12.44万人,其中5.55万人来自农村地区的插队落户知识青年,6.89万人为来自农场、林场的知识青年。另外,从1979年以后,以子女顶替形式迁入的外省农村青年和城镇待业青年,也多达数万人,并且比重增加很快。1982年抽样调查,从外省迁入上海市区的人口中,23.00%是以子女顶替形式迁入的。而根据1987年1%上海市人口抽样调查,市区的青年人口数量为2722994人①,其中回沪知青子女数量占了将近5%。然而社会似乎并没有重视到这群占到青年总数5%的人群。除了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下发的《上海市劳动局、上海市教育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粮食局关于允许[收稿日期]2007-9-20[作者简介]朱孔芳(1975-),女,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社会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社区工作,家庭与儿童社会工作;韩毅(1984-),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学生。社会学与社会工作-33-
《回沪知青子女 生活状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