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夜雨的阅读答案

潇湘夜雨的阅读答案

【篇一:高二第一次月考题语文】

语文

?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酒馔伏侍 弛名 交头接耳

b.庇佑

c.严峻

d.绊倒撮合虔诚分辩戌守委屈报歉唉声叹气 成帮搭伙 不假思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

a414日起,部分京沪、京广高铁列车车票将打8折销售,北京至济南有5趟高铁打折,消息传出,往来旅客无不奔走呼号。

b.坚持与放弃就在一念之差,坚持不住的时候可能会后悔当初的冲动,怀念当初的安逸,当你坚持到终点时,才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c.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有担当的人们决不能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决不能含糊其辞、退避三舍,而应该站稳立场,表明态度。

d.为了建设和谐社会,街道居委会发出倡议,要求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共同打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文明社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冰壶国家队随着近年来的出色表现,冰壶比赛也备受关注,尤其是一些国手明星更是本次冬运会人们关注的焦点,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b.一直致力于以金融的力量回馈社会的长沙银行,作为全国首家牵手免费午餐公益活动的金融机构,日前已为千名贫困生提供免费午餐。

c.美国非常希望确认金正日逝世前美朝高级别对话达成的约定是否继续有效,因此有意借坎贝尔访问东亚向朝鲜传递希望尽早继续对话。

d.自入主克宫以来,冷峻、铁腕是俄总统普京十多年留给人们永不磨灭的印象,本次大选,普京流泪宣布获胜,确实令人吃惊。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

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①③⑤

c②③⑤b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分,每小题2)

元杂剧的形成与兴盛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金灭北宋、元灭金的过程,同时是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斗争,要求有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而构成戏曲艺术的各种因素到这时已经过长期的酝酿而融为一体。这样,元杂剧就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由于现实的要求、群众的爱好,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展开了我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在元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文人也发生分化。特别是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大大缩小了,生活水平跟着下降。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数文人和广大人民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和人民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他们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书会的组织,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

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为适应统治阶级宴乐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特别是作为都城的开封、大都、杭州等地更为繁盛。同时,在农村也常常开展戏曲活动,晋南地区现存的舞台、壁画便是很好的证明。节日、庙会是农村的演出日,一些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作场。这样就保持了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此外,元朝的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密切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对杂剧的兴盛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般研究者将元杂剧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其分界线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在此之前为元杂剧发展的前期,在此之后为元杂剧发展的后期。前期的元杂剧,是全盛时期,以大都为中心。这一时期,作家辈出,名作如林。著名的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杨显之、纪君祥、康进之、李好古、郑廷玉等。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单刀会》《西厢记》《汉宫秋》《梧桐雨》《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张生煮海》《潇湘夜雨》《赵氏孤儿》《看钱奴》等。前期作品反映了元代被压迫人民的愿望,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元代的权豪势要,提出了元代社会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前期杂剧还塑造了一系列敢于反抗民族压迫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杨家将、岳家军等英雄人物,寄托了作家的民族情感。另外,前期的元杂剧还有一大批爱情剧,这些剧作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婚恋观,反映了广大青年男女的普遍愿望,又写了一大批有关娼妓、家庭问题的作品,表达了作家对广大被压迫妇女的关注、同情和赞扬。前期元杂剧还有众多表达故国之思和宣扬神道观念的作品,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作家对现实的态度和精神世界。后期作品由于作家离亡国时间较长,社会相对安定,作品对社会干预批判的力度大大地削弱,许多作家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作品说教因素增加,爱情剧作多写儿女缠绵之情,增加了伦理道德色彩。许多文人创作只是模仿前人,照谱填词,所写多为案头之曲,难以演出。后期杂剧在艺术上没有多大的发展,作品或追求语言的华丽典雅,或沿袭前人的旧套,特别是杂剧在南方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方言的限制,失去了地利,因而衰落就不可

避免地出现了。

6、下列对元杂剧形成及兴盛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元朝疆域辽阔,交通发达,促进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北方各民族乐曲的传播促进了元杂剧的兴盛。

b.元初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缩小,且大多受到残酷的迫害,促使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这一合作推进了元杂剧的兴盛。

c.在金灭北宋、元灭金,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中,需要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来表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元杂剧正符合这一需要。

d.元杂剧表演在当时南北各大城市十分繁盛,同时,在农村也常常开展戏曲活动,比如节日、庙会,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作场。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有两大直接源头——金院本和诸宫调,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戏剧形式,它的形成是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的结果。

b.元杂剧前期的作品既有批判社会现实的,又有歌颂英雄人物的,还有反映广大青年男女普遍愿望的爱情剧等,种类较多。

c.宋金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因为出现了伎艺汇集的勾栏瓦肆,所以出现了符合统治阶级和广大市民不同层次的文化要求的演出。

d.元代部分文人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这也是元杂剧兴盛的原因之一。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剧,它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有着本质的区别。

b.元杂剧的形成与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文人的生存状况、城市的发展、民族间的来往都密不可分,可见元杂剧只是时代的产物。

c.元杂剧前期作品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并把矛头指向权豪势要,可见元代思想文化统治比较宽松,作家创作比较自由。

d.一般认为元杂剧的发展历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元成宗元贞、大德年

间为分界线,前期是元杂剧发展的全盛时期,作家辈出,名作如林。

三、课内阅读,回答9-13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景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b.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c.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d.乃瞻衡宇 瞻:看见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b、乐琴书以消忧

c、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d、襟三江而带五湖

11、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乐夫天命复奚疑?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问征夫以前路 d、复驾言兮焉求?

12、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

c、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却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

【篇二:大学语文b3

一、判断题

1、杨万里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

答案:

2、戏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作者是老舍。(

答案:

3、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绝不可没有词牌。(

答案:

4、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文见长。(

答案:

5、朦胧诗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诗歌创作潮流。(

答案:

6、盖被子是主谓短语。(

答案:

7、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的作者是王小波。(

答案:

8、梁维枢《玉剑尊闻》属于聊斋系列作品。(

答案:

9、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答案:

10、描写可以状写不可捉摸、很难捕捉的东西,使之形象化。(

答案:

答案: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答案:

13、小说《菉竹山房》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渲染环境气氛。(

答案:

14、《皮子文薮》的作者是陆龟蒙。(

答案:

15、明代传奇生长期教化剧的代表作有邱濬的《伍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

答案:

16、易安体指的是李清照词的风格。(

答案:

17、《苍老的浮云》的作者是徐星。(

答案:

18、《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答案:

19、欢迎词是领导人在欢迎仪式或宴会上向来宾发表的表示欢迎的演讲稿。(

答案:

20、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号。(

答案:

二、选择题

1、鲁迅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实绩的小说是()。

a:《药》

b:《风波》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答案: c

220世纪20年代后期效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而兴起的诗派是( )。

a:现代派

b:七月派

c:象征派

d:中国新诗派

答案: c

3、辑录《楚辞》这部诗集并为其定名的人是()。

a:王逸

b:宋玉

c:刘勰

d:刘向

答案: d

4、太后盛气而揖之中之的意思是()。

a:的

b:他

c:去

d:往

答案: b

5、先秦诸子中提出仁政学说的是 ()

a:庄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答案: d

6、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散文著作是()

a:《春秋》

b:《战国策》

c:《吕氏春秋》

d:《吴越春秋》

答案: a

7、下列诗歌具有双重主题的是()。

a:李白的《将进酒》

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c: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d:白居易的《长恨歌》

答案: d

8、下列诗人属于南宋末年爱国诗人的是 ()

a:赵师秀

b:徐照

c:刘辰翁

d:朱熹

答案: c

9、晚唐古文的亮点是()。

a:变文

b:小品文

c:骈体文

d辞赋

答案: b

10、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来源是( )。

a: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

b:宋元时期的小说家话本

c:宋元时期的说经话本

d:宋元时期的诗话话本

答案: a

11、《再别康桥》在艺术上突出的特征是( )。

a:多用排比和对偶

b:用语粗犷豪迈

c:暗示与象征手法相结合

d:优美的抒情结构

答案: d

12、《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的作者是()。

a:晏殊

b:秦观

c:柳永

d:苏轼

答案: c

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新锐小说家是( )。

a:路翎

b:萧红

c:萧乾

d:沈从文

答案: a

14、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是()。

a:语素

b:元音

c:音节

d:音素

答案: d

15、《雷雨》的语言特点不包括( )。

a:高度个性化

b:高度生活化

c:注重潜台词

d:偶尔用到诗词

答案: d

16、请示是()。

a:请求上级机关指示工作、解释问题或批准某种要求时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b:上级向下级机关做出某项指示、布置某项工作的公文

c: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联系有关工作的公文

d: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公文

答案: a

17、张爱玲的散文集是( )。

a:《山水》

b:《流言》

c:《写在人生边上》

d:《雅舍小品》

答案: b

18、下列作品属于元代前期婚恋剧的是( )。

a:《双献功》

b:《蝴蝶梦》

c:《潇湘夜雨》

d:《张生煮海》

答案: d

19、体现愿天下的有情人皆成眷属这一爱情理想的作品是( )。

a:《墙头马上》

b:《牡丹亭》

c:《桃花扇》

d:《西厢记》

答案: d

20、关于丁西林的戏剧,说法错误的是( )。

a:擅长写独幕喜剧

b:作品多写复杂的社会问题

c:戏剧冲突往往采用二元对立的模式

d:语言幽默,多俏皮话

答案: b

三、理解与辨析

1、简述元杂剧的分期情况。

a: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 ,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中期自元成宗贞元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1295-1332) ,是元杂剧的继续繁荣和题材风格转化期;晚期为元顺帝统治时期(1333-1368) ,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期。

b: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 ,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中期自元成宗贞元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1295-1332) , 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期;晚期为元顺帝统治时期(1333-1368) ,是元杂剧的继续繁荣和题材风格转化期。

c: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 , 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期;中期自元成宗贞元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1295-1332) ,是元杂剧的继续衰微和题材风格转化期;晚期为元顺帝统治时期(1333-1368) ,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

答案: a

2、简述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形成。

a: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有着一种基本的,或者说大体相同的认知模式,那就是对客观存在的未知事物,总想知道它是什么?什么样?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回答是什么,就要记叙;要回答什么样,就要描写;要回答怎么回事,就要说明;要回答为什么,就得议论。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几种基本表达方式。

b: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有着一种基本的,或者说大体相同的认知模式,那就是对客观存在的未知事物,总想

知道它是什么?什么样?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回答是什么,就要说明;要回答什么样,就要描写;要回答怎么回事,就要记叙;要回答为什么,就得议论。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说明、描写、记叙、议论几种基本表达方式。

c: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有着一种基本的,或者说大体相同的认知模式,那就是对客观存在的未知事物,总想知道它是什么?什么样?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回答是什么,就要说明;要回答什么样,就要记叙;要回答怎么回事,就要描写;要回答为什么,就得议论。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说明、记叙、描写、议论几种基本表达方式。 答案: b

3、简述词的产生情况。

a:词的产生,大体说来,从先秦的《诗经》到六朝末年是其滥殇期,隋和初、盛唐是其发展期,而中唐是其形成期。唐代商业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大刺激了词的创作。从词自身看,音乐至关重要,而唐代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胡乐,为词提供了最好的词调,再加上早已产生并流行的民间词的营养,词就正式形成。中唐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以《菩萨蛮》曲拍为句填词唱和,被学界公认为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确凿的事例。

c:词的产生,大体说来,六朝是其滥殇期,隋和初、盛唐是其发展期,而中唐是其形成期。唐代商业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大刺激了词的创作。从词自身看,音乐至关重要,而唐代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形成的燕(宴)乐,为词提供了最好的词调,再加上早已产生并流行的民间词的营养,词就正式形成。中唐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以《忆江南》曲拍为句填词唱和,被学界公认为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确凿的事例。

答案: c

4、简述散文《中年》的语言特点。

a: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早逝,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诙谐幽默,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b: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青春不在,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辛辣讽刺,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c: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岁月不饶人,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嬉笑怒骂,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答案: a

四、作文

作文题目:

1)把握当下;

2)等待。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篇三:诗歌鉴赏试卷】

s=txt>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简介】蒋捷,生卒不详。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痂,隐居不仕。晚年过着半隐半僧的生活。长于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1.“字用得极妙,试简析字表达效果。(2分)

2).本词写景极为出色,看似平凡实为非凡。试赏析上下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个写景句。(5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第三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作简要赏析。(5分)

3、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3.1)开渔灯暗中的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4分)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諲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1斜红叠翠一句,”“”“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5.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6.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1)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5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1分)表现了人生易老,岁月的无情的感慨。(1分)

1.2)答案: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用叠词手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凄凉氛围,烘托人在旅途的凄苦。(1分)两个暗示漂泊是诗人生活的常态。(1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红绿色彩的变化暗示时光易逝,以动写静,以实写虚。(1分)大自然可以年年叶绿叶黄,花开花落,但人呢?家国呢?青春一去便不再来,故国一失便不再有。绿肥红瘦意味着青春不再,家国衰亡(1分)。这是一个亡国遗民的深沉慨叹,乐景中寄寓了无限的悲凉(1分)。

2.1)答案:答:是字。喧闹、喧哗的意思,用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 2分)亲热、游戏的意思,雨后天晴,,鸥鸟在嬉戏。(2分)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1分)

3.1)答案:字确定了凄凉感伤的气氛,(1分)写了离家之远,孤身之苦。(1分)写出了远离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2分)

4.1)答案:答:”“说了花和叶的颜色,用”“分别代表花和叶子,含蓄而形象。(2分)”“描写花叶的形态,描写花朵的姿态,描写了叶子一层层的很茂密。(2分)

5.1)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1分)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2分)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1分)

5.2)答案:①“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2分)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2分)

6.1)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高人隐士形象。(2分)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1分)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1分)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分)

7.1)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哀怨的思妇形象。【身份】(1分)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具体分析】(1分)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意义】(1分)

8.1)答案:诗中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总说】(2分)第五句既申述了自己的多病羸弱,又表达了归隐田园之意向;(1分)第六句表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除人们疾苦的惶愧之情。【具体说明】(1分)其表现出的封建官员进退两难、有志无奈的矛盾苦闷真实、动人 。【表达效果】(1分)

《潇湘夜雨的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