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歌》说课稿

10《雨之歌》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篇。第二单元所选择的都是散文诗,都是由寻常的事物激起心灵之声,语言优美且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生活,并进而受到感染,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语文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文《雨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画家纪伯伦的作品,作者以优美的、精妙的语言歌颂了雨———无私奉献的爱的使者。在诗人笔下,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加强诵读,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积累课文的名言警句。结合课文的特点及其在单元中的地位,目标制定如下: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美丽的形象、意境;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习和品味文章语言与特色;3.激发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来实现的。三.教法学法
体会诗歌的情感要在朗读中进行,教法就首选朗读法;同时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方法及发现探究的能力,学法定为自主合作探究式。选择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四、过程分析:
第一步:导入新课
自然万物中的浪和雨在敏感而多情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笔下,富有了生命、灵气、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让我们一同去捕捉诗人的情感律动,从那一行行充满激情的文字里去解读诗人的心灵世界吧。(概说内容,提示新课,直奔主题)第二步: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完成字词积累。
2、老师范读,目的是亲自示范指导学生朗读,并请学生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且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雨的形象。
3、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
(设计说明:主要训练学生“听”、“读”的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握课文内容,感受握雨的形象。
第三步:研读诗歌。完成对雨的形象的认识,即赏析雨的形象。
1、通过前边的朗读,你感受到“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的雨2学生积极想象,述说。滋润万物的雨让山河欢乐的雨让花草欢笑的雨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充满爱心的雨启迪心扉的雨沁人心田的雨等)
3、教师点拨、评价、总结
4、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设计理由: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感受雨的美丽形象,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
1

界。
第四步、品读诗歌,感悟欣赏诗中美点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自选角度,说一句或多句品析课文美点的话。可以用这样的结构《雨之歌》:“美在……”2、学生自由评说。
3.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可作如下小结:第一,形象之美。第二,意蕴之美。第三,表达之美。
(设计理由:发挥学生的独创性,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第五步:仿写。
请学生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诗人为何能够把一个非常普通的事物----,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首先是本文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其次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来美化雨,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请学生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表达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大自然的某一种事物(如花、草、彩虹、雪等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
(这一环节是想灵活把握教材的弹性度,培育学生思维由课堂向生活延伸的多种触角,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五、板书设计:
雨之歌
纪伯伦

---------奉献者和使者
形象之美
意蕴之美表达之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

《《雨之歌》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