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

大纲

一、当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一)现今“申遗”存在数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定不严肃,价值的取向存在问题

(三)保护中,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难以把握和鉴定

(四)“申遗”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放任不管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人员严重短缺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二)通过适当机制和谋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发展

(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形式,进行文化的创意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现今“申遗”存在数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

T02: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定不严肃,价值的取向存在问题

T03:保护中,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难以把握和鉴定

T04:“申遗”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放任不管

T0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人员严重短缺

T0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T07:通过适当机制和谋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发展

T08: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形式,进行文化的创意

正文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和指导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近两年,全国各地的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成果喜人。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际上,此类保护已进行了几十年,但在中国还是近几年才出现,所以难免存在不足。

一、当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一)现今“申遗”存在数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

今年,一些省的“申遗”数量巨大。有些专家戏称“三个小的集装箱,但是其中精品有多少,或者经过梳理的真正称得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有多少,量大并不一定质量高。

现今各地都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拼“政绩”,如此下去,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申遗”应该是非常严肃的,判断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关注任何一个层面,符合相应的标准——具有文艺性的特定的标准。如果粗制滥造不仅会增加评选时的困难,也会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浪费。

(二)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定不严肃,价值的取向存在问题

“梁祝”传说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于宁波,之后扩展到“梁祝”传说的流传地,如上虞、杭州、宜兴、鲁南等。作为一个传说,在各地都有所流传,是正常的,但“梁祝”传说之后的“申遗”演变成了利欲性的、带有狭隘利益的争斗,失去了文化遗产固有的保护性。更让人不解的是,某地申报“梁祝”文化遗产时,询问其在当地文化价值何在,他说历史上马家阻碍了“梁祝”的婚事。“梁祝”双双死后,从此三家就结仇,不通婚,到现在还是如此。他还说,现该地“梁祝”的戏是不演的,电影也是不看的,他认为这就是一种文化遗产。看后,真是哭笑不得,如果“梁祝”传说遗产,得到的文化价值是如此,这又有何意义。“梁祝”如此优美的爱情故事,在某些人看来,成为冤家,也成为了一种遗产,这就扭曲了其本意,这种遗产我们是要不得的。

小脚,是对古代女性的摧残,难道这种遗产也要继承吗?作为遗产继承,应该有一个向上的标准,是积极的,是对当地的民众和当地的思想情感有所帮助的。

(三)保护中,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难以把握和鉴定

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承人如何鉴定。单独的类型——棉纺技艺,上海作为单独申报人,成功了,那么传承人就是上海。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具有普遍性,例如我国的三大戏剧——昆剧,越剧、京剧,在全国都有影响,流传面广,作为国家的文化遗产,有多处保护单位,有保护就要传承,但传承人是谁,这就容易出现问题。比如越剧,虽然嵊县是越剧的发祥地,但其真正发展是在其他地方,浙江杭州的越剧人才多、技艺高超,然而杭州并不是越剧的保护地,也就没有传承人,假如出现两个传承人,杭州越剧团自然不能服气,这就出现了问题。

福建闽南地区的提线木偶,提线木偶要发展和传承遇到两大问题:一是演员的培养,二是琴师、鼓师的缺乏。国家规定技艺性传承人要三十年以上的工艺制作年限,嘉定竹刻的传承人年纪都较轻,暂时还无法作为传承人,但是其已经做了多年的竹刻艺术,技艺已经出神入化 ,然而年限不到,就不能传承,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这类问题如何解决,还在实践当中。

(四)“申遗”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放任不管

个别地区,“申遗”成功,取得荣誉后,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任不管,似乎保护就不是他的责任,有的甚至乱开发,破坏了原生态场景,而有的则借“申遗”大发其财。例如广东的凉茶,“申遗”后其销售量一下子提高了几个亿,这时候,“申遗”还是“生意”,就难以分清了。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人员严重短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而知识的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许多文化馆、站的同志积极性很高,但对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做调查研究、如何进行记录都不清楚,即使经过短期的培训,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建立人才培训基地,进行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现今我国成立了文化遗产司,成为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机构有了,但人员却大部分缺乏专业知识,需要进行补课,或补充新的人员。各地对此都有不同的方法,但这时又遇到了各地方人才引进机制的瓶颈。今年上半年,上海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市文广局,急需人才的补充,然而一份《进入重点性领域指导意见》,使得专业人员无法进入,因为这份《意见》并没有把其需要的人员列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人才问题不解决,就无法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种情况在中国各地普遍存在。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的对待和解决,并做相应的对策,有些地方做得比较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上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注意对传承人采取特殊补贴。南汇的锣鼓书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上海文广局和南汇的文化部门,联手对锣鼓书的传人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而且不同的年龄段补贴具有差异,使他们的有生之年能够更好地培养后继人才,使之能够推广。

在国际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导向。例如,日本向传承人提供免费场所,进行制作表演,同时地方政府每月给予生活补贴,并对其销售的作品是免税的。像这些对传承人采取特殊的保护政策,提供政府补贴和实行某种税收政策的调整,使其能够自食其力,或者在适量的补助下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对于接班人、研究者的培养,浙江省采取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专门在三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成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基地,将省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碰到的重要、艰难的问题,作为一个课题让其研究,并给予每个基地20-30万元的基金,资助他们开展研究。如此,政府能够更加有力地依靠科研力量解决一些问题。

(二)通过适当机制和谋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发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妥善解决。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针对其具体内容,需要有许多机制和谋略来促使其发展。

现今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申遗,又要开发利用。那么如何操作,可以根据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凡是属于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绝对地保护,不能肆意改变或走商业化炒作的道路。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对待。有的要全面保护,有的在保护基础上,要放开一条活路,让其回流到生活常态中去磨练,合理开发利用。如果将一些民间戏剧保护起来,束之于高阁,那就会失去地方戏剧的意味,有些戏剧一旦失去了商业的活动,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基础,当然对于商业活动,如何采取合理办法,值得思考。

对于一些专家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彻底地保护,是不切实际的。在国际上,有一门国际文化遗产经济学,专门研究文化遗产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如何合理利用。例如欧洲的一些古城堡,作为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但保护并不是修缮后关闭,而是通过低价卖给私人,并附带严格的规定:城堡中一草一木不能迁移,只能维修,不能损坏,可以居住,不能改建,一旦违反规定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是一种保护式的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要对其完整保护,但是可以适当进行开发和利用。

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炒作,我们要进行抵制和批判,但是并不是反对在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层指导和合理使用。这种合理的使用,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保护,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实践的运用中间,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和发展。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已经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其保护单位主体是国家文化部,但是文化部如何对该习俗进行保护,春节的习俗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其保护就要让其回到民众的生活中间。现今很多年轻人反映,没有人教授他们如何过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也失去了以前的味道。现在的春节只剩下年夜饭、放鞭炮,其真正的年味却少了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恢复某些古镇的年俗,来宏扬和保护春节固有的习俗,例如周庄,同时反过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干部和专家,往往有时候会单向思维,“保护了就不能开发,开发了就不要保护”,其实对于如传统节日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全国各地选取生态场景较好的地区,进行保护式地开发,开发中地保护。假如我们还不采取措施,我国的年俗就会越来越淡。如果不回到生活实践中去运用,是无法得到发展的。

(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形式,进行文化的创意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形式,进行一种文化的创意,并在文化创意基础上,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遗产并不是封闭的,也需要发展,但不是胡乱发展,而要依照原生态样式发展。如文学、戏曲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现代传媒、文化产业中发展,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从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我们可以发现,取自欧洲、埃及神话的创意,使得他非常成功。欧美、日本的动漫其实也是取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和发展。我们不要一提到保护就不能开发,我们要的文化遗产是为了使我们的经济更发展,生活更美好,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中如何做好文化的创意,是极其重要的。

作为一种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重要的是体现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好相处。实际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智慧和经验,对于现在是非常有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将其发扬光大。例如一些传统的民约,其往往能将村落、邻里间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处理,对于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和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老上海石库门内不成文的邻里关系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方式之一,对于促进里弄人群和谐是非常有帮助的,然而现在商品房的建设,使得邻里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只要我们认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好,然后在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就如何适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是大有可为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

大纲

一、生态场的内涵

(一)生态场的概念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需要借用生态场的合力

二、生态场的重构

(一)原真性概念

(二)原真性三要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场天然的互动交融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生态场的概念

T0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需要借用生态场的合力

T03:原真性概念

T04:原真性三要素

T05: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场天然的互动交融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是一个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话题,也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质性操作时,可能遇到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例如由于工业化,上海的棉纺技艺失去了,棉田已经消失;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一些带有江南水乡细致婉约特色的类别也难以传承下去,如曲折悠扬的江南丝竹等;有的类别需要的不仅是技艺,还有深厚的绘画功底才能使其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顾绣由于一般绣娘缺乏绘画的功底,使它的保护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放回到生活中去,但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状态,如何回归。所以非物质文化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问题,也是配合保护所必需进行的一项工作。

一、生态场的内涵

(一)生态场的概念

生态场,是指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所谓生态场,即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整体性场景,包括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等组合的立体空间。它的合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首要条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总的原则是回到生活。然而回到生活中去首先需要一个生活的样式,生活的状态失去了,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进行。例如,崇明岛、南汇、奉贤一带,炉灶壁画非常漂亮,但是随着现今煤气的发展,灶头已经不复存在,炉灶壁画失去了生存的余地,农民画也失去了农民。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生存的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就是生态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基础尚好的,就注意努力使其得以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基础已分散的,就将其整合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已遭破坏的,就要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的重建。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需要借用生态场的合力

这不仅是形式上的需求,也是实际上的需要,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生,不仅仅是一种表演类技艺或工艺性技艺单方面的作用,实际上综合了许多因素,特别是生态场的因素,使它能够发展。

乌泥棉纺技艺——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形成与发展对我们对于建立生态场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中国纺织史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源于乌泥的“松江棉纺业中心”自宋末元初以来,直接影响中国600年,间接影响整整800年。1949年,上海棉田,占耕地一半以上。上海纺织局有50万产业工人,是上海最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上海纺织力量为全国之最,精美的产品深受全国人民欢迎,上海的纺织业一直是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直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产业结构调整,才渐渐淡出了中国的历史。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一书中,对开创人黄道婆在棉纺织史上的革命,作了高度评价。

在明末清初时期,松江一带棉田遍地可见,出现家家有纺车、人人会纺织的情景。据中国纺织大学教授赵文榜研究表明,“估计在1869年全国远销的棉布约为 4500万匹,其中松江府的七县一厅有3000万匹,占全国的三分之二。约在十16世纪(明朝中期)之后,棉布成为全国流通的商品,也成为人民普遍使用的成衣原料,当时不论南北,不论贵贱,大约有99%的人都以棉布御寒。在明末清初取得了“衣被天下”的美誉称号。

研究表明,中国棉布对外销售和传播起源于16世纪。在16世纪后期,中国棉布运销南洋群岛。17世纪初中国棉布经由澳门销往南洋的望加锡和交趾支那,以及日本。18世纪50年代以后,西班牙、荷兰、法国、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也开展运销中国棉布,到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中国棉布的主要买主。据史书记载,乌泥的棉纺技艺开创人黄道婆流落崖州三十余年,于元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故里,传播和发展了上海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业,改变了元、明两代苏南部分地区生产结构,发展了产业经济,推动了江南和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发展,博得“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赞誉。然而,这一成果为什么不发生在最初传授黄道婆技艺的现在的海南岛呢?原因在于,光有一定的技艺还不足以构成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远景,而特定的生态场的综合合力才是构成一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定性因素。

1、生存环境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东端,我国南北海岸中部长江口南岸,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长,自然环境条件良好。耕地土壤由长江冲积而成,土壤质地细小均匀,结构松散,土层深厚且绝大部分土壤为适宜旱作的潮沙泥、沟干泥、黄泥等土种。这就为棉花这种旱性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上海地下水位高,既有利于植棉又有利于纺纱、刷纱,为纺织高质量的“松江布”提供了有利的本地条件。乌泥,是元明时代松江府上海县的一个古老城镇,位于上海县城西南二十六里,属二十六里保地界。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的故乡。遗址约在今华镇北、长桥镇南、龙华乡东湾村一带。乌泥镇古时水道交通方便,主要水道有7条,其中东西向有4条,南北向有3条。正是因为这些得天独厚的 “天时”“地利”“人和”诸环境因素,使其植棉、棉纺以及棉布贸易得以空前大发展。

2、生产方式

我国自古以来是以麻或蚕丝作为纺织原料,制成粗麻布或丝帛。大致从三国以后,棉花种植开始由海南和西南地区逐渐推广至珠江、闽江流域。几乎与此同时,棉花亦从西北一路传入我国新疆高昌等地区,并已织成棉布。直到南宋末年,江南一带才有棉花种植,南宋末年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可以为证。而江南最早引种棉花的地方大概即是松江。《南村辍耕录》卷24说:“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跷,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然而,这时的松江乌泥棉纺织技术尚十分落后,“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孤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元初黄道婆回到家乡后,改进、弹、纺、织之具,生产技术迅速发展。

3、生活智慧

生活在该地区的民众,经过长年的精耕细作,培养了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纺织姑娘间相互的揣摩、学习,使一些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4、文化人格

在上海除乌泥外,还有浦东的三林塘一带、浦南的龙华、七宝、莘庄、梅陇等地区,几乎没有一家不从事纺纱织布的,女孩七八岁学纺纱,十一二岁学织布,传承学习黄道婆纺织技术在本地形成风尚。女性也就此成为家庭经济的主力军。与传统的家用的“男耕女织”不同的是,明末清初的女织已脱离“自给自足”状态,而成为当时社会重要的流通商品,从而也改变了上海地区女性在家庭的地位和经济地位,并影响到恋爱婚姻的状况,女性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就为上海男人和女人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人格的走向定下了基调。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孕育,不仅仅是技术和个人智慧,而是整个生态环境综合因素,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生活方式、生活智慧以及相应的文化人格,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孕育下,形成了独特的氛围,即适合于人生长发展的生态场。这种生态场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善和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离开生态场,一旦失去了这个生态场,就需要重新恢复和构建。

二、生态场的重构

(一)原真性概念

生态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孕育发展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因此在恢复的时候要注意生态场的原真性。所谓原真性,也叫原生性,是指恢复其产生、适宜其继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环境。

(二)原真性三要素

1、一地固有的原生态生活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例如,失去了棉田的棉纺业如何传承,虽然现在是现代工业社会,但可以开垦一片农田种植棉花,使得棉花的种植技艺以及棉纺织技艺在特定的传承物上得到延续。棉纺织技艺不应存于博物馆,而应该通过家族式的传承基础上,国家、地方政府采取政策,恢复少量的棉田。

2、一地特有的地域文化个性

嘉定竹刻——嘉定地处江南,自古绿竹漪漪,风物清嘉,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嘉定竹刻艺术与其特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互相融合的。其书画雕刻汇于一体的技艺传递,有其独特的个性。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朱鹤(字子鸣,号松邻)以刀代笔,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将竹刻从附属于实用工艺的范畴内脱巢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带有鲜明的地域特性。中国的两大技艺:嘉定竹刻、顾绣,不仅是民间的,也是文人的,是文人情感的融合。然而如何将其恢复,这就需要现代的竹刻艺人将人文气息与民间的雕刻技艺相糅合。

3、一地固有文化特有的文化基因的传递

嘉定竹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原有的书画气息传递,还需要做更多努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场天然的互动交融

生态场的建设,还必须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场天然的互动交融,使之进行良好的互动。

在大城市中,一些戏剧生存境遇较为尴尬,例如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沪剧,其生机还是缺乏真正的活力。虽然有国家财政支持,但它还是应该回到其产生的生态场中进行活动。

沪剧,作为上海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由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两百多年时间。沪剧的发展始终和上海社会、人文、经济变化的生态场紧密相关。从“本滩”,“申曲”到定名沪剧;从茶楼书场、游乐场,到形成大型剧场综合艺术,反映了生活场的特点。现今沪剧要发展、进行保护,应重新回到生活场中去,返回到民间,形成新的观众群,并从中汲取营养,反过来促进艺术的发展。现今一些走向边缘的戏剧都存在此问题,城市中的戏剧其受欢迎程度,已经走向冷落,但是一旦回到民间,其依然生龙活虎。主要是因为它将艺术回归到民间,时刻调整其演出内容,符合民众的需求。因此,戏剧类艺术的发展,应该重新回到产生它,抚育它成长的特定的生态场中,进行互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的立场观念和方法

大纲

一、 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相”立场

二、 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场”观念

(一)“生活场”的定义

(二)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场”观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恢复其生存的“生活流”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相”立场

T02:“生活场”的定义

T03: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场”观念

T0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恢复其生存的“生活流”

正文

一、 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相”立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总体还是根源上,都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二、 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场”观念

(一)“生活场”的定义

“场”的本意,是指物理学中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于整个空间。这里借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兼顾文化遗产生活场景的整个空间。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生活的立场上发生的,同时又与周边的事物发生联系。

(二)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场”观念

1、注意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载体)是紧密相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孤立的,因此我们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要注意其有形与无形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文化遗产交织在一起的形式是非常普遍的。例如,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窖1573酿酒制造技术,它总是与酒糟、高粱等酿酒原料、酿酒的器具等有形的器具粘合在一起,但其操作中工人的技术、技能是非物质的无形的。这两者相结合构成了国窖1573酿酒的基本生活场内涵,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场空间。国窖1573酒窖还包括其生产场空间,生产场空间指的是多年来酒糟的发酵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特定的生物场。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活场,其中还包括人的体能活动和当地特有的水源。

“生活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有形和无形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说只有这两种形态的结合,而是整个人在活动中间构成的“生活场”。我们有时候会忽略这个“生活场”,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会出现问题。国窖1573的酿酒技术曾经被日本的商业间谍偷去,但还是无法制作,这中间有缺少特有的水源和当地特有的高粱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缺少特有的“生活场”。

特有的生活场是指多年来生长于当地的人们在生活劳作中,形成的独特的人物交流的场景。一旦脱离这个生活场景,做出来的1573的酒就会大打折扣。假如在上海黄浦江畔建造国窖1573的酒厂,按照同样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还是无法生产国1573的酒,至少不会有原来的口味,因为不存在这样独特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

我国特有的一些酿造的技艺,例如镇江的醋、绍兴的黄酒,都是经过多年酿造生活空间的营造和氛围的融合,形成了许多非物质所能勘定的独特的韵味,为独特的酒、醋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从“生活场”出发,还要保护这种“生活场”。现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旅游过度开发和商业极度炒作,破坏了原生态生活场景,使得其成分受到严重的损害。例如摩梭人的“阿柱”婚姻,它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但是由于商业炒作和旅游开发,其原生态面貌受到很大变化。一些原生态民歌,例如牧羊歌,当在山区、黄土高坡吟唱的时候,面对羊群和黄土高原,其激昂的声调与在舞台上激昂的声调是无法保持一致的。为了保持这样的民歌,不能把其放置于舞台、音乐学院作为对其的保护方法,还是应该在原地进行传递和传承,否则就会损害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保护,一方面由于开发过度,“申遗”变成了“损遗”,使得遗产受到了破坏,像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注意防止单纯文化碎片式的保护

所谓文化碎片,是指原本一个整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成了支离破碎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非单一性,其品种或类型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同一体。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是文化碎片式的保护。缺乏文化整体性的理念,人为地将其撕裂,单独将其中一部分作为一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虽然在形式上实现了保护,但实际上却破坏了文化固有的整体风貌和遗产的价值,从而成为了文化碎片。如果我们进行一种碎片式的保护,就如同珍稀动物进入动物园,却造成了保护式的死亡状态是一样的。

近两年,对于剪纸和年画的保护,有些文化遗产的工作者,深入农村、乡间,收购剪纸、年画,甚至把这些木板年画的板子收购起来进行保护,作为具体的进行这项工作的人,是一片好心,他眼看着这些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破坏,所以要进行积极的抢救,想以此把其保存下去,但其实际的结果却是当木板年画雕版进入博物馆后,当地农村就无法延续年画。年画是在过年这种特定场合下使用的,当年画的雕版进入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场景脱离,那年画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延续。保护不是保存,不是藏于高阁在里面观赏,而应在原有基础上维系其生计,并有所发展。当把年画、剪纸藏起来,与原有的生活场景隔离了,保护的就只成了单一的年画、剪纸的本身,相关的技艺却无法保持,而脱离了生活场的剪纸、年画就会失去生命力,保护的遗产与其美好想法就会背道而驰。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一个似是而非的保护方法,现在进行年画、剪纸保护的都是国内的一些专家,但是如何进行年画、剪纸保护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家都缺少经验,但是从实践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碎片式的保护,破坏了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年画、剪纸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农民的生活场景、方式、节奏联系在一起的,一旦脱离,就如同野生动物进入动物园一样,再也无法与原生态时相比。因此,对原生态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应回到原生态场景中,才能真正实现保护。这个问题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应该引起各方的注意,包括从事保护的专家,也应当冷静地思考。

3、关注生产技艺秘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类型:表演艺术和技艺艺术,从中国的实际来看,更应该关注与国计民生相关、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生产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扎扎实实地作好对其的普查、梳理和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场观念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技艺,看似普通的生活方式和技术关系到族群、民族和国家人民的健康和发展,应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在我国的文人中,往往关注表演类技艺,因为我国古训所谓“雕虫小技,丈夫不为”,却忽视了生活技艺。然而恰恰是此类生活技艺,却支撑着其生命成长的保障系统。

我国经过上万年农耕的生产发展,积累了许多相关的生产技艺,而如今许多精湛的技艺已不可复制,已经丢失了。例如特殊陶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已经无法达到古时的制作技艺。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和艺术,有些我们只能从古代的成物、资料中去发现。例如马王堆遗迹中发现一件丝绸外衣,但是我们无法利用现在技术仿制,有些科学家研究认为是现代的蚕不如过去,吐的丝太粗,但是主要是没有了这类细丝和制作技艺,我们就无法制作。最近,在“遗产日”的时候,金沙遗址中的黄金面具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现代人制作也很困难,当代一些名嘴如易中天、于丹认为是现代人浮躁、不能安心的原因才无法制作,但是这并不准确,现代人无法制作的真正原因是原有的精湛工艺失传,没有继承和发展,并不是现代人浮躁的问题。例如5000年前精美的良玉器,其中玉中圆柱形的孔是如何打通的?当时并没有机器切割,有考古学家猜测是使用鲨鱼尖牙打磨而成,也有人认为是使用细竹子打磨而成,但是最终也无正确结论。精湛技艺的流失导致在工艺上已无法用传统工艺进行复制。

原本农业生产中许多技艺,现今已经失传。当初上海的先人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写的《辍耕录》,和之后明朝的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这些农业方面的耕植经验,曾经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整个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虽然现今我国有棉纺业制造基地,但现在究竟保持了多少以前的精湛技艺,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不应迷恋于一般的文化艺术的样式,更应该关注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技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恢复其生存的“生活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世态” 的生活样式,就要从现实社会生活状态出发,恢复和保持其赖于生存的基础——生活流。就是说,要放到生活时间中去流淌、展现,而不是脱离这种生活。

例如,上海的顾绣、三林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亲缘关系,但他们真正发展是放到生活的长河中间才得到体现的。顾绣是由原来官宦人家的刺绣逐步流入民间发展而成的,而三林刺绣更是回归到民众的生活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真正的保护,就要回到民众生活的长河中,能够流淌下来,就能得到延续,否则就会被淘汰。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归根到底要坚持生活的原则,坚持“生活相”的立场,坚持“生活场”的观念,把他们放到生活的流中去进行检验、进行保护,进行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大纲

一、 组织的落实是基础

(一) 增设文化遗产司

(二)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三) 成立联席会议

(四) 成立相关的专家小组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有清醒的认识是关键

三、制定基本的评判标准

(一)是一个地区的人类杰出的创造

(二)有历史的传统

(三)与当今生活有广泛联系

(四)有独特的艺术和技艺

(五)发生濒危

四、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相”立场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增设文化遗产司

T02: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T03:成立联席会议

T04:成立相关的专家小组

T05: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有清醒的认识是关键

T06:是一个地区的人类杰出的创造

T07:有历史的传统

T08: 与当今生活有广泛联系

T09: 有独特的艺术和技艺

T10: 发生濒危

T11: 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相”立场

正文

2004年12月2日,在巴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亲自签署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表明中国愿同教科文组织加强合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我们一个国家的国策——有关文化建设的国策。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来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再只是文化部门的工作,已经延伸为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民族的责任。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由国务院领导、监督,文化部作为具体执行部门来贯彻、落实的。那么,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 组织的落实是基础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言,组织上的落实是基础。

(一) 增设文化遗产司

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由文化部作为职能部门,相应机构在领导、管理的。以前,在图文司负责领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最近,中央决定在此基础上新成立相应的文化遗产司,更全面的、更系统的领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说明党中央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视。

(二)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在组织方面,除了增设机构外,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成立专门的领导中心;在各省市,相应成立了专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部门。

(三) 成立联席会议

此外,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联席会议,共同把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评议、审定工作。而各省市也有相关的联席会议。以上海为例,上海除了文广局之外,还有其他部门参与管理和监督。从政府的行政部门设立相关的机构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 成立相关的专家小组

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区县都成立了相关的专家小组。国家成立了专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聘请了专家作为委员,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工作以及遗产的审定工作。我国领导人曾指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得到多方面关注的建设工程。从1949年建国以来,就文化建设工作而言,由中央指导管理,有专家积极参与、主动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最多的关注,群众对此欢欣鼓舞的。大家从不同的层面积极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形成了巨大的合力,从人员、技术、财力上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在各地相关机构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有清醒的认识是关键

在各地的指导下,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受了全面的普查,汇总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材料。上海郊区的某县,普查下来发现了上千遗产名录,这说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储藏量是很多的。我国去年上报了千个,国务院公布通过了 518项。但是如果从国际的眼光来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方面,我国还要继续努力。以日本为例,日本领土面积小、人口少,各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共有一百多万项;我国领土面积大、人口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储藏量大,但是各级文化遗产却仅仅只有几万项,即使是有文字图片记载的我们保护的量也是不多的。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我国还要继续努力,而普查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三、制定基本的评判标准

制定了基本的评判标准,才能更好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就全国各地的反应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一个新的文化建设项目,对它的鉴定和认识还在发展中。我们可以通过其在实践中的发展规律,来评判它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是一个地区的人类杰出的创造

(二)有历史的传统

杰出的代表是有历史渊源的。在上海,由台商积极引资的琉璃坊的发展很迅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也提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有代表性的,有历史渊源的,琉璃的制作工艺是现代人的创造不是历史的传承。因此,把文化遗产与当代技艺纠缠在一起的问题就是要鉴定的。一般来讲,至少要经过三代以上即百年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才有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历史的积淀是不行的。有学者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的翻译是不太科学的,“物质”的才叫“遗产”,“非物质”的应该叫“传承”。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文化遗产几乎都经过了久远年代的冲刷,有过历史发展的过程,但是评定也不能太死板,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分。

(三)与当今生活有广泛联系

遗产必须和当今的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如果没有很大的联系就不能称之为遗产。

(四)有独特的艺术和技艺

有独特的艺术和技艺才能体现遗产的价值。

(五)发生濒危

没有濒危很难成为真正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组织上采取措施、技术上普查、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一般从影响力和范畴上来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四级: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和区县级的。就“传说”而言,我国的四大传说流传面很广,影响力很大,就可以成为国家级的遗产,但是对于某个区域性的传说来讲,就很难成为国家级的遗产。再从生产技艺讲,中国是产酒大国,但是成为国家级的酿酒技艺是很少的。所以,保护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上采取措施、技术上普查、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是基础。

四、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活相”立场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要从民众生活出发,坚持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贯彻原真性整体的原则,防止片面的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

所谓“生活相”,就是生活的样子或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上有其独特的形态,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生存于生活中,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一种文化型的“生活相”或生活模式。如七夕、中秋、春节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本身又是我们生活的特殊样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现实社会中,不应束之于高阁,藏之于深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立足并恢复它生活样式的本色,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的紧密性。以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吴歌为例,吴歌不是苏州特有的,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长三角的民歌,是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而创作的歌曲。再如阿婆茶,阿婆茶成为吴江周边地方的喝茶方式,它是用单独的灶来煮茶,以免油污污染了茶的清香。农妇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手上仍然不停歇的工作着,这样的阿婆茶也是一种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农民的茶道,很朴实。因此,任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脱离人民生活的,要真正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考虑生活的根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大纲

一、保护国家、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

二、提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软实力

三、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

四、追寻和守护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理想婚恋内涵的知识诉求

(二)传统民间婚约的自主追求

(三)生生不息、执著的生命意识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保护国家、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

T02:提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软实力

T03: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

T04:理想婚恋内涵的知识诉求

T05:传统民间婚约的自主追求

T06:生生不息、执著的生命意识

正文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恶化,无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亡,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也将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有标记、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是我国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也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所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在追寻和守护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保护国家、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

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生命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物质的生命(DNA),另外一方面是文化的DNA。人从出生开始就受既有的文化模式和既有的生存方式的影响,所以对世界的看法总是带着本族群特有的文化生命的痕迹。例如中国人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往往是认为天人合一,人是存在于自然和环境中的。但是西方的看法是不一样。莎士比亚作品中曾提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所以西方是战天斗地,征服自然。而中国是讲究人和自然的和谐,不是征服改变而是迎合、顺其自然的生活。像这样对天地和自然的认识,体现了人类在生长过程中对生命的理解。以风水为例,风水理论实际上表达了古人最质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它的核心是一个人如何选择适合人类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要考虑到风的流向、水的走向,利用好环境,建立最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多的文化保留在生存的方式、生活的技能以及生存的智慧上。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千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集中展现了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有标记,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民族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的保护与传承,对千万年以来中华文明文脉的继承和弘扬,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软实力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经济指标是硬指标,但是文化的软指标没有上去也是没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力量的体现。运用文化的软实力来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以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例。现代的绝大多数工业产品都是欧美国家首先创制的,但后继者日本却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技术加以吸收消化,使其适应日本的环境,并生产出独特的带有日本民俗气质烙印的产品。日本“小、灵、巧”的汽车、磁带录音机、照相机和电子计算机等在美国和其他各国得以畅销,要归功于日本精密的微型技术,而这种微型化的思想和技能却来自日本传统的民俗文化。日本人十分珍惜、酷爱、甚至亲自制作细致精湛的小玩意。在现代工业中,这种精神已经表现在以结构紧凑、重视细节、手艺精巧为特色的产品中,他们以质量及内涵独特的精神气质,出现在爱好大型的美国、喜欢古典的欧洲,赢得了广泛的承认。实际上,全球现代化进程初期,先进的工业科技产品,日本原创的不多。令人自傲而又痛心的是,日本民族中追求小物件的精雕细琢的民俗风尚,略了解一点中国工艺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师法于我国。然而,我们先人创造的这些精美的技艺今天又流到哪里去了?在我们现代化建设中,这种民俗技艺有所发扬光大的话,何愁我们不能傲首于世界之林。

因此,我们的发展既要经济的硬实力的发展,也要把握好文化的软实力发展。

三、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标记和象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也日益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和碰撞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一个是多样并存还是一体化的问题。文化的多样性就要求我们,对于那些不属于我们的文化,我们要给予它们尊重,看到它们的价值。那么我们自身的文化更应得到重视,应深入挖掘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价值。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特有标记,地方信仰也是文化的一个特色。中华文化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蕴涵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生命创造力,也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四、追寻和守护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追寻和守护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通过解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祝传说”可以进一步的理解。化装游学、同窗情生、合冢化蝶是“生死恋”三部曲,是梁祝传说故事情节的核心,也是引发历代村姑野夫、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奥秘所在。由此切入解析,我们似乎可以获得一些新的人文信息和价值指向。

(一)理想婚恋内涵的知识诉求

游学,不仅是情节层面上,为两人相遇相恋而设置的一个契机,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当地民众,尤其是女性对理想婚姻爱情内涵的知识诉求。

东晋以来,梁祝传说地,“尚学”社会风气的滥觞,激励着女性文化生命内在的情感指向:理想的丈夫不是知识肤浅的有钱人,而是读书好、有发展前景的知识分子,理想的婚姻,不仅是传统的郎才女貌,而且是有着女子自强——“求知”成才的欲望。文化生命中,共同的知识渴望和爱好,激发了梁、祝两心相悦、生死相依情结的萌生和发展。

读书为上,读书为荣,在当地蔚然成风,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浓郁醇厚的气息。前年,为研究梁祝传说文化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可行性,笔者前往上虞、宁波地区田野调查。在上虞祝英台故里传说地——祝家庄考察时,与祝氏后裔交谈中得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祝氏,好学成风。一位70多岁的祝氏老太告诉笔者:她的爷爷小时候当长工,年终地主为奖励他干活好,多给工钱外,特意送他好多书,要他好好读书。后来,她爷爷、父亲都成了当地的知识分子。

这种源于梁祝传说的求知精神对于好学风气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吴越地区的人才培养、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二)传统民间婚约的自主追求

这种婚恋模式的做法是:男女青年相互了解,甚至产生爱情后,再经过形式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婚姻关系。既不违背传统礼俗,又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意志。这种婚姻模式,是地道的“民间”婚姻模式,虽然没有人提出过,但在传统社会的民间确实是这样实施的,就是今天,大部分农村地区甚至上海城市中,仍然使用着这种模式。现代婚姻中的介绍人一类,实际也是这种模式的反映。

这样一种模式,表现了一种典型的“民间”观念,其意义在于在“民间”看来,婚姻和爱情是两者可兼得的,超越了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家族的传种接代为第一要务而完全不顾青年男女情感的婚姻观,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典型性。

(三)生生不息、执著的生命意识

梁祝传说在流传中,衍化出生死相随、“合冢化蝶”的结局,给人以极其强烈的情感震撼。

在吴越人的灵魂深处,生命的“生”和“死”,似乎没有一条严格区别的界线。吴越地区传统民众的心目中,生命是永恒的,没有死,只有化,转化到另一个地方住,或转化为其它的生灵。了解当地民间文学的专家都知道,人和动植物都会互相转换。在人们幻想的精神世界里,布谷鸟、相思鸟、鸳鸯,以及牡丹、桂花、昙花等等都是人的某种化身。

返回顶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大纲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的由来

(二)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

(四)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一)表演艺术

(二)手工技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一)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社会中的展演,并非是虚无缥缈的,它往往与物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连在一起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人为屏障,消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界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行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新勾画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的由来

T02: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T0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

T04: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T05:表演艺术

T06:手工技艺

T07: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

T08: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社会中的展演,并非是虚无缥缈的,它往往与物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连在一起的

T09: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人为屏障,消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界线

T10: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行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新勾画

正文

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出现在报刊杂志中频率最高的一个文化名词。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追寻民族精神家园中,人类对自身文化形态特征的一个新认知。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的由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最初源于世界遗产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埃及尼罗河畔的阿斯旺水坝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却同时淹埋了周围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神庙。世界为之震惊了,于是各界有识之士呼吁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遗产国际公约》,从此开始引发了人类对文化遗产的关注。文化遗产又分为像泰山之类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像长城等人类创建的文化遗产。在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下,最终衍生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以昆剧表演艺术为例。昆剧表演艺术既非自然的,也不是物质的,而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一种表演、一种传唱,从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韵味和技艺。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二)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来自于某一个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竞技、神话、仪式、风俗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和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2001年5月18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例如昆曲表演艺术等共19个;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例如我国的古琴艺术等共28项,由此展开了全球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外来的术语,我们现在转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英法文本,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从根源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最早来自于日本学者创立的“无形文化财”的表述和阐释。80年代,日本传统的神社门口都标有“无形文化财”字样,这里的“无形文化财”指的并不是神社的本身,而是指祭祀艺术。后来,韩国国内在此领域也采用了日本“无形文化财”的称呼,而且沿用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此为基础,命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称也符合中国的用语习惯,非物质的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我国的木雕艺术为例,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独特的木雕技艺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木雕本身即为物质文化遗产。

(四)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今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和手工技艺。

(一)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包括人类口头的文学艺术,例如民间文学、戏剧、曲艺以及相应的仪式活动,凡是通过人展现出的表演艺术都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像神话等民间文学代表了上古人类对自然、社会的看法,是人类智慧和对生活期望的展现。中国有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四大著名传说。孟姜女名字来历的传说反映了远古人类对人类起源的思考。《诗经》中讲到“绵绵瓜,民之初生”,这是人类对母体出生的神话般的表述方式,表达了人类最早的智慧。各地的地方方言也承载着先人文化的积淀。比如“谢则不亲,亲则不谢”表达了人际交往的风度。

(二)手工技艺

手工技艺是人类在实践操作中创造的独特的技艺。人们将自己创造的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爱尼族的天田是适应当地耕作环境的,并且千百年来沿用至今,其传承和积累是经验性的。它们不仅仅是单纯的口头的和非物质的形态,而是口头与行为,物质与非物质,有形和无形的结合。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一)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

国际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最为对应的基础学科是民俗学。民俗学,国际术语Folklore,英文原本的文字含意,就是民众的智慧。它是由两个撒古逊词“Folk”和“lore”合成而成。Folk原指乡民、农民,理学界现扩展为民众。而lore,即为知识、学问。就民俗学而言,美国当代著名的民俗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原美国民俗学会主席,《世界民俗学》一书的作者阿伦•邓迪斯(Alan Dundes)指出:“自1846年威廉•汤姆斯(William Thoms)最早使用了民俗学(Folklore)这个词语以来,关于民俗学定义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很多定义侧重在‘知识’(lore)方面,也有一些侧重在‘民众’(Folk)方面。显然,和任何学科一样,学科的定义不免有歧义,但是,总的倾向,大多数的意见还是明确的,主要是有关人民知识的学问。民俗的事项大多是民众生存方式、生产生活知识智慧、经验的展演,以及独有的民俗思考原型。”民俗学国际术语Folklore,我国学界也曾译作“民间知识”“民间智慧”。反映了民俗学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表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社会中的展演,并非是虚无缥缈的,它往往与物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连在一起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它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文化表现,如一般呈现为口头的、行为的形态。但是,在现实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它们往往也不是孤立存在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文化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人为屏障,消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界线。从另一个侧面,认同了人类文化的一统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

对于文化,我国学术界一部分学者中流行着一种从西方传来的文化分层理论:即所谓代表上层文化层面的大传统和代表民间文化层面的小传统。实际上,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分,然而不同层面的文化很难说你大我小。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矫正了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贵族化的眼光和封建等级化的偏见。同时,在将人类的文化的价值回归统一的基础上,摒除了先验的价值论之类非科学的表述,而采用中性的形态学来概述,显得格外的客观和通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行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新勾画

人类这些优秀的知识智慧,现有单一的学科分类已不足以概括它,要深入理解,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科学完整些。这样,就打通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分野,实现了多学科交叉:文相通、文理相通、文工相通的学科整合的科学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