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风 筝》

涞水四中   孙建英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见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课件显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再启发提问。)        

  [教师小结]: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提问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2)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   (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2)学生与学生对话: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对

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究。         

师生与作品对话:                                                                    

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 [问题情境一]          1、“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1]: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讨论明确2]: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指名朗读课文(3—4,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板书“我”:嫌恶  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天真、活泼、聪明。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3]: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3)自由朗读第5—11段。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答案在第几段?(划出并自读之。)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见。)[教师小结]: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

令人悲哀沉重。                                                                      

4[问题情境四]: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讨论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体验反思,合作表演。   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你会如何做?找同桌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 师生与作者对话:          

1)讨论:请四人小组讨论,从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提示:在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品析、研讨主旨,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 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教师与学生对话:          

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板书)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也说明 弟弟和“我”的亲情。(板书) 

2)教师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

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课后练笔。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狼》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诵读,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狼》是《聊斋志异》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文言小说,篇幅短小,文笔简练,意味深长,很适合学生阅读,所以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本文字词、句式重难点较多,语言理解存在一定障碍,教学时对此也应适当重视。 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便于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思维活跃,对生动的情节、蕴含的道理产生较深切的感受。 

其中文章第三、四段描写,精彩生动,值得细细品味。

 教学目标1.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 把握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主旨。 3.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不少知道这个故事吧,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一位屠夫又和“狼”遭遇了,那么双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言代表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狼》,看看狼与屠户的命运究竟如何。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作品的介绍: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自读指导   

  1.一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轻声朗读,圈点注音生字,读准课文。     学生大概圈点注音以下生字:   

  缀行zhuì    屠大窘 jiǒng    苫蔽成丘shàn   耽耽相向dān dān  

目似瞑míng   只露尻尾kāo     假寐mèi     狼亦黠xiá     2.二读课文,小声朗读,自读自译,用方框框出常用的、难理解的词语。     

学生可能框出以下词语:   

  缀行    并驱如故  大窘    耽耽相向  弛担持刀  少时  径去  目似瞑   意暇甚    假寐    顷刻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用法:犬 、洞、意、遂、故、前、敌 

 3.三读课文,放声朗读,直至读顺: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不磕绊、不读破句。       

4.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5.译文指导 

文言文翻译有“信、达、雅”三个原则。“信”就是翻译准确,合乎原文,“达”就是翻译通畅,“雅”就是翻译得美,要有文采。翻译方法不外乎:“对”、“换”、“留”、“删”、“补”、“调”、“变”七个字。 

 学生小组翻译,互相质疑。 

6.四读情景。《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情景。①读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 

四、复述故事 

1.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创造性复述。 

提示:①注意小说的情节结构:屠户遇狼(开端)、屠户惧狼(发展)、屠户御狼(发展)、屠户杀狼(高潮、结局)。 

      ②学生可展开想象,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A设置环境。B添加动静。C加上声色。D安排远近。E配上衬景。F表现心理。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 

学生小组合作,互为补充。 

3教师点评。 

五、欣赏体味本文精彩描写 

每位同学认真地选一个地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欣赏其妙。 

老师先举个例子,如“一屠晚归”中“晚”说明当时路上已无人,“晚”渲染出当时的时间及恐怖的气氛,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一个小小的“晚”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品味语言,方法是用你的笔,圈出一个地方,然后写上一两个关键词,体现你的理解和点评。 

学生独立进行语言赏析,全班交流。 

重点落实文章第34段内容,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运用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狼的狡诈。 

“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 

六、主旨探究 

文章在最后一段议论嘲讽的仅仅是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多方面谈感受。 师提示:狼代表了坏人,代表了恶势力,代表了困难。 

明确: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特别是在现实社会中,当我们遇

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文章中的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七、拓展阅读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把这则小故事和课文作比较,写得如何?又能得到哪些启示?谈谈你的想法吧!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 2、认识“除蔽纳谏”这种政治见解的进步作用。 3、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的义项,了解特殊句式。初步理解意动用法。 

教学重点: 

、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依照注释,弄懂文章大意。 2、借助资料进行文言知识整理,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学生展示,师补充)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昳(yì)    (zhāo)服衣冠(guān)  (kuī)  (jī)    (cháo)于齐      (jiàn) 

 ()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质疑环节。(学生就不明白的语句翻译互相交流直至解决,师引导) 3、转入对文段的学习。(本环节就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进行整理,先组内交流,再派代表进行班内展示)  

师明确(学生展示完毕可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完善知识点):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2)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4)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5)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六、引导思考并讲解: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7)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探究》习题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检查内容:本课实词、虚词用法(上一节课的总结)及特殊句式 

二、品读赏析。 

(一)学生背诵课文, (师导入本课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个历史小故事,写的是齐相邹忌用自已的事情设喻,婉言劝说齐威王“除蔽纳谏”修明政治,可是文章一开头,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是写什么?         邹忌比美(板书) 

(二)分析第一段。 

1、提问: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 

明确:开头用:邹忌修人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 

2、提问: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由此引出了他与妻、妾、客的答话,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的怎样的回答?板书:问美   明确:“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这三问三答语意要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小组讨论:说说妻、妾、客的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此处引发学生兴趣,利于他们动脑筋思考) 

明确: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十分肯定,“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只是跟着妻的口气重复了一下。“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封建社会里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邹忌的三问,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的意思也相同,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不同,感情色彩却大不一样。 

4、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板书;比美提问:邹忌与徐公怎样比美?结果怎样? 

明确:“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5、你如何评价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邹忌在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先是“不自信”→“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几个字就将一位正直、忧国忧民之士,辗转反侧于床头的形象跃然纸上。 

6、而后写邹忌思考解蔽(板书:思美) 

提问: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板书) 

教师归结:邹忌从“问”到“视”,由“视”而“思”,因小悟大,终于解蔽,这不仅表现了邹忌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深刻地揭示了“凡事不能偏听偏信”的道理。这一段有声有色,富于情趣的描写是下段邹忌用暗示,比喻方法讽谏齐王的基础。 

(三)分析第二段 

1、第二段大意:讽谏(板书) 

提问:这段中,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 

邹忌讽谏   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      王之蔽甚矣            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板书) 2、教师补充归纳:邹忌用个人受蒙蔽的事来暗示“王之蔽甚矣”,他能由已及人,因小悟大,把悟得的道理推及到治理国家政事中去,这种采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和一般的比喻不同。运用这种方法说理,语言往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四)分析第三段、第四段 

1、提问: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 明确: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受下赏” 问: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 

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批评者勇气的大小)。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精着什么?(有改正的勇气,有振兴齐国的决心)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齐威王确实受了蒙蔽? 

明确(从纳谏令下之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可以看出) 

继续追问:“数月之后……无可进者”这几句说明了什么?(因为纳谏除蔽,国内政治修明。) 3、教师补充史实:齐威王在齐国历史上算得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但在他即位之初好为长夜之饮,以王诸候并伐,国事不治。第九年,他从受蒙蔽中醒悟过来,指出即墨大夫“不事吾左右以求誉”,却把地方上的事情治理得很好,因而赏了他,“封之万家”,阿大夫“以厚币吾左右以求誉”,而把政事弄得很糟,于是烹了他及左右曾称赞过他的人,接着奋兵而出,诸候震惊,皆还齐侵地。这是BC.370年的事,由此可见,威王有振兴齐国的决心。 4、文章怎样写齐王纳谏的成效? 

明确:正面写国内“三变“,侧面又简洁地以四国朝齐一句话,反衬齐王纳谏之成效。 

三、总结全文 

1、讨论邹忌的讽谏方法 

师指出:历代臣子向君主进谏有两种基本方式:直谏和讽谏。请同学们思考,是否学过“直谏“的文章,这两种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 

明确:直谏,就是把自己主张直接陈述出来,同学们学过《出师表》,指出“臣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段话就是直谏,其内容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大体相同。 

讽谏的要害是用设喻的方法启发君主,让他自己决定该怎么办,这种办法语言委婉,说理深刻,听者乐于接受。 对比一下,若本文直截了当地写“邹忌为齐威王相,入朝见威王,曰:“臣尝服衣冠而窥镜……”接着把他的故事叙述完毕,然后接下去再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那一段,便索然寡味,毫无艺术特色。 

2、文章“三三”结构 

本文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官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 

再看,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邹忌的思想转变也是三层:“孰视……,窥镜自视,暮寝而思之……”。全部事态发展也是三层,邹忌讽谏一层,齐王纳谏一层,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 结构层次很别致: 

3、情节完整,人物生动 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语言生动幽默 

四、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问美 

邹忌比美           思美 

               妻私我——官妇左右私王 

邹忌讽谏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王之蔽其矣                客求于我——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上、中、下赏 

齐王纳谏   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四国朝齐 

(注:第一课时内容的整理部分让学生课前时间尽量完成,课上讨论补充,否则一节课完不成本课的教学。第二课时的内容较多,教学时可根据学情进行删减。)

教学设计初中模版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     单元的     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     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     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     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 的手法,

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方法】 

1. 教法:  

2.学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打破与文本的陌生感,这也是我学法指导之一,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刘显国老师说过:“开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从而奠定感情基调,还未真正进入文本就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 

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并且通过思考问题理清全文线索,感知行文脉络,从而解决教学重点。问题的设定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并且,我将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其中,鼓励学生即兴创造,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 

 (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建构主义学习观也强调学生的“协作性”,他们认为各人在理解上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为了更好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 

(一)拓展迁移 

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 

(二)课堂总结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知识迁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一时期还是学生注意力的反弹期,反弹期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时段,让学生总结,能使得课堂所学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清晰印象。作业布置能够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加深学生对课业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前、课堂和课后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运用色彩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反思】(略) 

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文学修养; 3.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 打开自制电脑软件,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教师准备的是: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将逝、一枝独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2. .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180页《古人笔下的“莲”》。指名读: 

“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3.介绍作者 

关于作者,请看“阅读提示”。老师补充两点:(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4.学习本课,运用“师生倒置法”——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这可是很能培养能力的呀!下面请“老师” 们“备课”。 

 二、“老师”们“备课”(即预习),印发下列“备课提纲”(即预习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注音:颐                   

2.解释加底纹的词语。      

爱莲                可爱者甚  李唐              出淤泥而不 

清涟而不妖                     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                    

  香远益清                        亭亭净  亭亭净植                        可远观二不可                            花之隐逸者也  君子                             

陶后有闻                      者何人     乎众矣 

3.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5)予谓菊 ,花之隐逸也。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本文主题是什么? 

5.提出你的问题,特别是“无疑之疑”。 

   三、请“老师”们“讲课”——采用“师生倒置法”疏通语言文字,口译课文。 

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注意:把难句交给优秀生,容易的交给后进生,以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最后投影以下两项内容,给学生以明确答案:    

 1. “解释加底纹的词语”答案: 

    爱莲:一种文体                  可爱者甚  :多     李唐  :唐朝                  出淤泥而不 :沾染     清涟而不妖:洗涤                清涟而不妖 :清水     濯清涟而不 :美丽而不端重        :长蔓;长枝     香远 :更                     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     亭亭净 :树立                   不可玩:亲近而不庄重     菊: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隐士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唉 

  陶后有闻                    者何人 :我     乎众矣:  应当     

2.《爱莲说》译文:水里、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儿,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过而并不显得妖媚,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或:不长藤蔓,不长丫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在远处观赏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四、齐读课文,正音。同时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   

 五、深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和艺术。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答案: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2.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的花?为什么?答案:不爱,他“独爱菊”。 

教师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明他宁可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生活态度。然后用他的诗《饮酒》第五首印证(投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周敦颐爱不爱菊花?为什么?答案:不爱。理由是:(1)他自己说“独爱莲„„”。(2)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教师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个性。   

  4.“甚爱牡丹”的“甚”字可否删去?答案:不可。“甚”表示爱牡丹的人很多,爱得也很深;若删去会削弱反衬的效果。下面以刘禹锡的《赏牡丹》印证(投影):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6.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7.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答案: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物”,言“洁身自好”之志。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好,正直坚贞的节操 

8.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答案: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六、说话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 

1.根据课文,把莲、菊、牡丹三种花“品格”的高下排个序,并说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1)莲,(2)菊,(3)牡丹。理由,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准备的理由是:牡丹虽艳丽,但象征荣华富贵,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然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不值得仿效;莲花的生活态度比菊花积极,它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难能可贵。注意:教师要鼓励发言积极,有思想、有文采的学生。 

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口述一篇“爱        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 

教师准备以下材料相机使用(或投影,或写在教室黑板报上,作为“语文环境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笔记、背诵,以扩大积累): 

1.黄巢的两首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   

正是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白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2.  南宋志士郑思肖的诗《画菊》: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此外,还有郑燮《竹石》、陈毅《青松》、《红梅》、《幽兰》、《秋菊》、《含羞草》等。还可以当场打开班级电脑中同学们的文件夹,欣赏其中关于花木的内容(本班有几个同学有这种积累)。  

七、朗读,背诵。 八、作业: (1)背诵,默写。 (2)完成课后练习。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预习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土地平旷(kuàng

刘子骥   jì       诣太守(yì        间隔(jiàn
四,读课文,疏通文意 
1、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 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垂髫(tiáo)
   
2、字词翻译:
缘:沿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很。   :继续。   :想要。 
:到头。    仿佛:隐隐约约。
:仅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 黄发:指老人。

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3、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关联词语) 
如此 (古义:像这样 说如此 今义:这样)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隔绝,不通音信;现代:隔开。 
皆叹惋:叹惋:惊叹,惋=惊;现代:惊叹惋惜。 
寻病终:寻:顷刻,不久;现代:找。
4、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感到奇怪 
复前行 :名词-状语 向前
一词多义: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
舍:①舍弃  “便舍船 ”②房舍  “屋舍俨然”
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不久  “寻病终”
志:①做标记 “处处志之”②标记   “寻向所志”
向:①以前    “寻向所志”②对着    “眈眈相向”

为:①wéi作为,动词。“以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介词。“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①于是,就  “见渔人,乃大惊”②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复:①又        “复前行”②再        “不复出焉”
遂:①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②遂迷(最终,终于);

武陵人捕鱼为业:即以捕鱼为业,靠捕鱼作为职业。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为:作为。 
缘溪行:沿着小溪往前行。缘:沿着,顺着。 
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程的远近。远近:偏义复词,文中仅指远。 
落英缤纷:地上的落花杂乱繁多。落英:落花,一说刚开的花。缤纷:杂乱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捕鱼。异之:以之为异。之:指见到的景象。 
复前行, 欲穷其林:(渔人)又继续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复:又,继续。 前:向前(方位名词作状语)穷:穷尽。 
林尽水源:尽:消失。 
便得一山:得:发现,看见。 
才通人:仅仅容一个人通过。才:副词,只,仅仅。通:使……通过。 
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然:……的样子。 
土地平旷:旷:空阔,开阔。 
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之属:这一类。 
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的叫阡,东西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其中往来种作:往来:名词,代往来的人。种作:名词,代种作的人。 
悉如外人:悉:全,都。外人:桃花源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黄发:借代老人,旧说长寿的象征。垂髫:借代小孩。 
怡然自乐:怡然:快乐的样子。 
乃大惊:乃:竟然。 
问所从来:所从来:从何处来,所,处所,地方。 
具答之:具:同“俱”,完全,详尽。之:指代桃花源中人所问的问题。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咸来问讯:咸:副词,都。问讯:讯=问,打听,询问。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云:说。先世:先辈。乱:战乱。 
率妻子邑人:率:带领。妻子:“妻”与“子女”。邑人:同乡人,乡邻。 
来此绝境:绝境: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就。外人:桃花源外的人。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乃不知有汉:乃:副词,竟。 
无论魏、晋: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此人:渔人。为:给。具:同“俱”详细。所闻:所知道的世事。 
皆叹惋:皆:都。叹惋:惊叹,惋=惊。 
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延:邀请。其:他们的。 
停数日,辞去:停:居住。辞:告别。去:离开。 
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为:对。道:说。也:语气词。 
既出:既:副词,已经,以后。 
得其船:得:找到。其:自己的 
便扶向路:便:就。扶:沿,顺着。向:原来的,先前的。 
处处志之:志:做标志。 
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 
说如此:如此:自己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遣:派 
寻向所志:寻:寻找。向:原来。所志:所做的标志。 
遂迷不复得路:遂:结果。 
闻之,欣然规往:闻:听。之:渔人去过桃花源一事。欣然:高兴的样子。规往:计划前去。 
未果,寻病终:果:动词,实现,成为事实。寻:顷刻,不久。 
后遂无问津者:遂:就。问津:问路,寻访。者:……的人。 
三、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2、收集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语言的具体内涵;2、能力目标:感悟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理想;3、情感目标: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语言内涵的把握和领会文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写做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初步了解了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指名说出课后收集的文中古今异义的词以及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成语 
明确: 
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说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1、请大家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2、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①):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渔人进入桃花源及其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③):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三、结合内容,把握内涵:(接下去我们就按照文章的层次去一同揭开桃花源的真面目)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好奇心)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奇丽美景)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平静的社会生活和勤劳和平的人们)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一看到渔人是怎样的表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关系)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表现桃花源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四、发表感慨,加深内涵把握:
我记得上堂课叫大家有三个词语概括文中的桃花源,接下去我们按照一种句式来回答:
   “桃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那是因                  ”!
1、“美”的世界: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
2、“乐”的世界: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3、“奇”的世界:景物和奇特;人和奇特;踪迹和奇特;
五、概括小结:
我们一概如何来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1、这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表现了作者不满黑暗社会现实,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
2、这个社会:景色优美,资源丰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六、再读课文,感受桃源世界:
七、作业:1.基训

《爱莲说》

教学目标: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 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 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 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思考: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思考: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作者借莲花来写人。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思考: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 
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思考: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提示对比 、衬托(正衬、反衬) 
2 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 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 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 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2.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央视”2003420晚播出的《内江城管透视》),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五、 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1. 延伸积累,师生补充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 结束语 
课上,同学们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为了使这篇课文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今天回家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莲花的“亭亭净植”同时,别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七、 作业:流利地背诵两文,准备默写。

 《关雎》

【教学目的】 
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一首《诗经》中的古诗,还记得吗?《采薇》(引导学生背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那么《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原本只称《诗》,汉代以后,儒家奉它为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共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是“大雅”和“小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部分是王室贵族所作;“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是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为陈述;比为比喻;兴为先方他物后引出所咏之词。
《诗经》中的诗歌多以四言为主,多为隔行用韵,但不拘泥,章节常反复,多用叠字。 
三、课文朗读:播放《关雎》动画,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词。
1、字音:
(jū):用于古人名,如范雎。雎鸠: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yǎo):深远。 (tiǎo):与“窈”组成合成词。窈窕:美好的样子。 
参:1.(cēn):参差,参错。本文取此义。2.(cān):①进见,谒见。如:参拜。②封建时代指弹劾。如:参劾。3.(shēn):人参。如:参须。 
差:1.(chā):①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差数。②稍微,较。如:天气差暖。2.(chà)①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得远。②错误。如:说差了。③缺欠。如:差点儿。3.(chāi):①派遣。如:鬼使神差。②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4.(cī):等级,等次。“参差”为合成词,“长短不齐”的意思。本文取此义。 
(wù):睡醒。寐(mèi):睡。如:假寐。 (mào):选择。
2、词语识记 
关关雎鸠:雎鸠鸟在彼此和鸣。 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美丽善良的姑娘。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君子好逑:君子的好配偶。 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流:寻求,择取。 
思服:思念。服,想。 悠:思念。 反:覆身而卧。 
辗:转动。 侧:侧身而卧。 友:亲爱。
四、赏析:
1、第一章(第一节):起兴,先写互相唱和的水鸟,再写文静美丽的姑娘。(一见钟情)
2、第二章(第二、三节):从长短不一的荇菜写起,再写美丽的女子。同样用“兴”,这一节写了小伙子追求心上人未得的忧思,日夜思念,难以入眠。

3、第三章(第四、五节):由现实转而到梦中,与心中的姑娘一同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十分欢喜。
4、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主要用“兴”和“重章叠句”。这虽是一首爱情诗,却也表现了小伙子对心上人的尊重,虽追求不上而异常痛苦,却也不超越世俗,违背道德。
五、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六、主题归纳,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七、课堂作业:完成单页练习,进行“双基练习”。 
八、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   2、翻译全诗(写)

板书设计

《诗经》
  内容:表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形式:①多为四言句          比喻 
     ②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渲染       
     ③采用比兴的手法        铺垫
关雎
窈窕淑女  求之
      友之       诚挚  热烈  健康
君子好逑  乐之

《陋室铭》教案

青山湖区南钢学校  吴凡

教学目标: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屏幕上的两句诗是哪位诗人写的?

询问作者,引出作者刘禹锡的故事,故事如下:

  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转眼千年已过,策知县早已化作一抔黄土,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代代相传,流芳百世,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

二、文学常识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理解吧,是什么意思?

  生(齐):简陋的房子。

  师:很好,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是“铭”呢?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看来这位同学注意到书上的注释了,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记号。

(课件展示常见的两种铭:座右铭和墓志铭)

三、朗读

1、师范读,学生齐读

师:现在我来范读课文,请大家注意听,一会让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范读,生齐读。

2、一生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准备做点评。

  师:好,我请个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谁愿意试一试?

  一生读

师:这位同学读的字音都很准,但是朗读中有几处小错误,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3、学生在互评的基础上,归纳朗读的方法。
  (1)要读准字音,不要错读(2)要分清句读(dou),不读破句
4、“忘我”的读
  学习古人诵读诗文时的状态——陶醉。

课件范读,同时,学生可以采用各种姿势,只要是找一个最能投入的状态“忘我”地跟读。

  师:现在我们全班再来齐读一遍,在齐读之前,同学们想象一下古人是怎样读书的?

  生:摇头晃脑的,声音拖的很长。

  师: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如舒缓一些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是越来越好了,那么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在文字上有什么规律吗?

  生:有些字很押韵。

  师:能具体找出是哪些字吗?

  生: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师:也就是说都在偶句的韵脚上押韵,这也是前面我们所讲到的“铭”这种文体的特征,一般都是要用韵的。

  生齐读。

四、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作者称他的居室为陋室,那么他认为这个房子“陋”还是“不陋”呢?从文中找,用原文回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讲解开头部分,一生尝试背诵开头部分,师点评。)

3、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用原文回答。(“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

4、(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5、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6、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以显现自己“德馨”)

7、朋友走了之后,作者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8、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讲解中间部分,一生尝试背诵中间部分,师点评。)

9、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类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况)

10、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11、全文结尾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师: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师:学到这里,哪位同学可以试着背诵《陋室铭》?

一生背,老师点评

全班齐背,老师点评

12、作者为陋室写了一篇“铭”,仅仅是写它吗?有没有弦外之音?
  明确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讨论)

1、你理解安贫乐道么?
  明确:所谓安贫乐道,即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

2、古人把安贫乐道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你怎样看待?在今天这个社会,“乐道”就要“安贫”吗?

设置情境,“跨越千年,与刘禹锡面对面的谈话”,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安贫乐道”的核心在于什么?是“安贫”还是“乐道”?
  学生异口同声——乐道
  教师小结:你可以富有,也可以贫穷,但你一定得把“道”放在心中,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得敞亮,活出生活的味道,活得有志趣。

展示:非宁静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致远。

布置作业

1.背诵并准备默写《陋室铭》。2.完成与刘禹锡的对话。

教学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在区里上公开课,过于紧张,存在很多不足,幸好京东的学生不错,脑子活,答题快,举手发言积极踊跃。由于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教学时对于文言文基础知识部分明显减少,如铭的对偶特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等。

如果对象是初二学生,这一部分需要加强。

程红兵老师教《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的一个重点,即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的。从而让学生学会一点鉴赏小说的方法。
    学习重点:情节。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课时,45分钟。
    一、运用故事导入课文
    试图达到两个效果:<1>活跃课堂气氛;<2>引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
    师:这里说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一天父亲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便一把夺了过来,翻开一看,上面有老师的批语:该生在课堂上射弹弓,往同学口袋里装毛毛虫……请家长来谈谈。父亲看罢火冒三丈,抄起棍子要打,(教师顿了一下,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是打好,还是不打好?(学生小声议论,七嘴八舌,多数人认为不打好)对,打了就没戏啦,故事缺乏变化,不新奇。只听儿子说:爸爸,你可别打我,该打的是你,这张通知单是刚从你的箱子里翻出来的,这上面说的是你的表现。父亲愕然。(同学笑)由此看出小说故事是很讲究情节布局的,请大家看226(初中《语文》第五册)这里提到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认识这个特征是我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学习重点也在这里,通过情节看人物,通过情节看主题。
    二、分析情节
    l. 分析情节构成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话把各部分内容概述出来。明确开端:菲利普一家盼于勒归来;发展:菲利普夫妇赞美于勒;高潮: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后的表现;结局:菲利普夫妇领着一家人躲开于勒。(教师板书情节构成,板书附后)在学生分析情节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师:在情节的开端与发展之间,作者用插叙交待了菲一家盼于勒回来的原因,原因是什么?于勒又是怎样离家的?
    生:盼于勒的原因是:于勒来信说他发财了,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勒离家不是自愿的,是被赶走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被赶走的?
    生:从课文中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一句可知,特别是送上”“打发两词。
    师:情节发展部分也写了盼于勒,这部分盼于勒与情节开端部分写盼于勒有何不同?大家看课文比较一下。
    生:发展部分增加了一些内容。
    师:增加了什么内容?
    生:母亲常常赞美于勒,他们一家人好像看见于勒。
    师:于勒明明远在天边,然而此时菲利普一家人却觉得他近在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幻觉般地出现这样一种情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看手帕喊着:喂,菲利普!天涯如咫尺,说明了什么?
    生:十年过去,这家人盼于勒更加热切了,他们由希望变成渴望。
    师:由此可知发展部分与开端部分有程度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和下文有什么联系?
    生:这样写与下文形成了对比。
    师:对,由希望变渴望,由盼望到热切盼望,作者不断升温的目的在于为下文的降温作准备,使之形成反差,由希望的天堂坠入失望颓丧的深渊。反差巨大,对比强烈,读者感受也就更深了。
    师:见到于勒以后,菲利普夫妇有何表现?
    生:开始恐慌,继而菲利普太大破口大骂,与先前的赞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领着一家人避开于勒。
    师:结局一片紫色的阴影这一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心理?
    生:烘托了这一家人阴郁颓丧的心理。这恰与刚出游时的人物心情形成对照。刚出游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人们的心情是快活而骄傲的。
    2.通过情节看主题
    教师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前后两大部分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教师将对联板书)
    师:当初盼于勒时,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见到于勒时,明明近在眼前,却如远在天边。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这都是因为什么?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请同学给上面对联拟一个横批。
    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横批金钱世界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篇小说的主题。(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小说主题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
    生:深刻的。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思,教师再次启发)小说是不是就家庭写家庭?
    生:不是,小说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问题。
    师:对,从一个细胞反映了整个机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深刻性。小说还有一个细节,嫁不出去的二姑娘终于嫁出去了,也是因为钱,这一细节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典型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样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恩的这一思想观点在小说中也得以反映。
    3.通过情节看人物
    首先明确小说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师:通过情节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联系情节来说。
    生:盼于勒是因为菲夫妇要用他的钱为自己谋利,赶他走,是因为怕他连累自已,说明菲利普夫妇非常自私。盼于勒、赞于勒是图于勒有钱,赶他走、骂他、躲避他是因为他分文不值,由此可见菲利普夫妇非常贪。当日思夜盼的富翁于勒变成穷水手于勒时,菲利普夫妇却恨之入骨,避之唯恐不及,翻脸不认人,可见他俩非常冷酷。
    三、分析小说运用其它手段刻画人物
    师:小说通过神情、动作、言谈、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也很成功。先看牡蛎一例。作者写太太们吃牡蛎的动作过程是为了烘托表现谁的心理? 生:为了表现烘托菲利普的心理。
    师:托、伸、动、吸、扔、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太太们吃牡蛎的过程,这个过程打动了菲利普;在他看来非常文雅、高贵、令他抨然心动,于是这位穷酸的父亲也很想高贵一回,(学生笑)接下来人物对话侧重表现谁?
    生:侧重表现菲利普太太。
    师:菲利普太太的一番话非常精彩,谁能分析一下这番话在她来讲起到什么作用?(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我们改一下她的话,让她这样说:吃,我们都去吃,吃他个痛快。这样好不好?
    生:这样不好,菲利普太太舍不得花钱。
    师:我们再这样改一下:吃什么吃,你有几个钱好吃,别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好吗?
    生:不好,这样丢面子,而且女婿在跟前
    师:同学们再比较一下课文是怎么说的,她这番话作用何在?
    生:既维护了小资产阶级的面子,又省下了两个人的钱。
    师:说得好,菲利普一时昏了头,而菲利普太太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她此时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要说不吃,明显丢面子;要说吃,又怕花钱,很快想出了一石双鸟的办法。整个吃牡蛎的细节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生:爱慕虚荣、庸俗。
    师: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事实上菲夫妇二人同中有异,还有各自不同的个性,这一点提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小说对若瑟夫虽着墨不多,但也个性鲜明。(请一同学读课文202页第56自然段)若瑟夫细致观察于勒,目光饱含怜悯之意,内心充满叔侄亲情,给小费则直接表现出对叔叔的同情,若瑟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他,对主人公菲利普夫妇有何作用?
    生:若瑟夫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善良可爱的孩子。若瑟夫恰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在若瑟夫身上寄予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四、解题
    师:小说为何以于勒为题
    生:于勒是线索人物,是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人物;正是对待于勒的前后不同态度,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师:标题在于勒之前加上我的叔叔,这又是为什么?
    生:反映了”——若瑟夫对待于勒的态度,仍把于勒看成自己的亲叔叔,道出了孩子的心声,由此看出作者的希望所在。
    五、评价小说情节
    师:课文前面已有评价,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曲折体现在哪里?
    生:由盼而赶,由赞而骂,最后避开。
    师:故事不长却也跌宕起落。小说情节惟波澜起伏,曲折多变,才能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使人产生目不暇接的美感。构思巧妙主要体现在何处?
    生:主要体现在高潮、结局上。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这里假设两种情况,同学们和原作比较一下。第一种:顺势正向发展。菲一家在船上正好碰上衣锦还乡的于勒,菲赶紧上前,紧紧拥抱于勒,眼泪纵横,菲利普太太在一旁大唱赞歌:好心的于勒,你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
    生:这样安排不好,原因是:〈1〉情节缺乏变化;〈2〉不能形成对比,削弱了人物性格,人物的本质不能充分暴露;〈3〉从而消弱了主题。
    师:第二种安排,于勒此时已成为海盗,看到兄嫂在船上。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手起刀落,结果了他们两人……(学生笑)
    生:这样安排也不好,虽在意料之外,但不在情理之中。而且主题也乱了。
    师:而原作构思巧妙,妙就妙在:情节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时法国小资产阶级日趋贫困,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有必然性。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归纳一下,判断小说情节安排如何,应从那些方面考虑?
    生:〈1〉生动性,要曲折多变,才能扣人心弦;〈2〉合理性,要合乎生活逻辑,真实可信;〈3〉有利于表现人物、表现主题。
    六、巩固成果,开拓想象
    提供一个类似本文情节安排的小说故事,省去高潮和结局,要求学生补出,进一步体会情节要求。
    师:下面说一个父亲和女儿的故事;一个爱花的父亲托人花两三百元钱买了两个名贵的花种,当他正把晶莹的种子下到两只精致的花盆里的时候,五岁的女儿沁沁跑了过来,嚷着也要种花。父亲想:这样名贵的花种怎么能让小孩糟塌? 女儿一看父亲不肯,便撅起小嘴,掉下了眼泪。父亲灵机一动,叫女儿去拿一只空盆来,自己找了两个酷似花种的石子,极认真地放在盆里,女儿高兴地亲着父亲的脖子,拿着小铲,小心地培上土,浇了水,土里埋进了一个小小的欺骗。沁沁有了一盆自己的花:尽管还没出芽,没长叶,没开花,但她相信一切都会有的,她觉得很了不起,逢人便讲。每天学着父亲的样,给花浇水,把花盆搬到太阳底下,埋上几粒化肥。夜里,所有的梦都是花,红的,黄的,蓝的,好香,好香。这时候父亲觉得办了一件蠢事。一段时间以后,女儿问父亲;爸爸,你那盆早就出芽了,我的怎么还不出芽呢?”父亲说:这盆不要了,我们换一盆。沁沁不干,依然学着大人的样子做着一切。故事讲到这里,高潮和结局请同学们给补出。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学生思索,教师提示)石头本来不能开花,意料之外,花得开,问题是怎么开法。
    生:父亲买了花种,重新种在女儿的花盆里。
    师:这是背着女儿做的,还是当着女儿面做的?
    生:背着女儿做的。
    师:父亲本来就是因为欺骗了女儿而感到懊悔,现在难道会用欺骗的手段讨得女儿的欢心吗?
    生:父亲当初拿的两个酷似花种的石头,本来就是花种。
    师:这位同学心地颇为善良,但是可以肯定,那不是种子,而的确是石头。
    生:父亲把真相告诉了女儿,重新买了花种种上。另一学生:不好,不新颖,而且父亲肯定会想到,如果说出真相,女儿心理会受到伤害。
    师:同学们都是从人为的角度来设想考虑,总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现在能不能换一换思维的方向,撇开人为的角度。
    生:是鸟儿叼来的种子。
    师:很有可能。
    另一学生:是风儿吹来的种子。
    师:什么样的花种随风飘散,能很快长出芽来?
    生:蒲公英。
    师:很好。请听小说原作的高潮和结局。(教师充满深情地读到)忽然,一个春雨过后的早晨,沁沁高兴地向全家宣布:花出芽了,我种的花出芽了!父亲不信,到阳台上一看,果然,一粒小小的嫩芽顶着雨珠,羞涩地低着头,身子又细又白。父亲研究了许久,好几天以后才发现那是一株蒲公英。像是为了报答沁沁的真诚和劳动,蒲公英长得好快,风儿吹过,雨儿洒过,霞光染过,终于抽出了一朵小花,淡黄的泛着柔嫩的微光,招来一只蜂儿,嗡嗡地歌唱,纯真快活的沁沁绽开了如花的笑脸(学生沉浸在小说那如诗一般的境界之中)
    师:下课。

《春》教案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突出”“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对文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学生由于年龄小,不注意体会,适当地点拨、引导,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教师示范,重点讲读一两段,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课内阅读与课外反馈相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启发想象力。

 一、引用名言,导入课文,激发爱美的情怀。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综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风姿。
二、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春天,歌颂春天。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写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同学们把课文仔细
读一遍,要求:
1.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3.文中从迎接春天写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4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讨论,交流,明确:
水涨(zh ng)剿(ch o)应和 迷藏 )酝酿(y u n ng)晕(y u
1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2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8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三、讲读示范,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
1.有同学说文章开头迎春写得很精彩。确实如此。盼望着,盼望着,两个词叠用,不仅能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而且把读者的心起来,引起共鸣。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即使动态助词,用得也报考究。学生轻声读一段,体会四个动态助词的作用。两个,两个,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从第2节开始,作者用彩笔描绘春景了,描绘得那么形象,那么优美。同学们朗读第234节,要求读顺畅,读后:
按顺序说明描写的对象。说说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哪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
同学们交流后,教师讲述: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依次描绘春山、春水、春天的太阳、春草、春树、春花。

描绘得细。如春草的图景,写它旺盛的生命力——“,对它的色彩——“绿绿的,写它的质感——“嫩嫩的软绵绵的,写它的覆盖面——“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乐,写风的助兴。这样细笔细绘,具体形象,使人有亲目所睹和身历其境之感。
描绘得立体。如春花的图景,先写树上的繁花似锦,次写树中的昆虫喧闹,再写树下遍地的野花;写眼前的花儿争春,又写想象中树上结的果实;写花的色彩,又写花的甜味;明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写风与太阳。这样动静结合、色味结合、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的描写,就绘出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美景之中。
描绘方法多样。用拟人的手法,如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生动地刻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又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形象地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争春的热闹场景。寓花树。万物以人的表情、动作、感情,生机更为盎然。用比喻的手法,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体生动。
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为鲜明。
描写的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选词准确精当。如山朗润起来了朗润准确地描绘出春天山景的特点,明朗、润泽的样子。出示月历上山景的彩色图片。看外语课发《look and say)里第 140“hill”这幅画,体会作者遣词的功力。又如花下成于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小草的,野花的眨呀眨,能绘声绘态,刻画出勃勃生气。语言的音韵也很注意,如短句的运用,三个起来了的连用,有节奏感,读起来上口。
综上所述,要把现实生活的春移到笔下,使义中真正洋溢着在的气息是很不容易的。从这三段中我们就可领悟到不少写作的奥妙。请同学们朗诵、熟读,咀嚼一下刚才讲述的要点。
四。学生独立分析,开展评论。
《春》这篇散文广泛地写春景,刚刚欣赏了春草图、春花图,下面的春风图、春雨图、春天人活动的图景,请同学们自己赏析。赏析时注意:弄清描写的顺序、角度、方法、语言,重点分析写得精彩的一两个句子,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点拨一二。如:
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自僧人志南的《绝句》,全诗为: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落扶我过桥
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诗句绘春风的柔和。由风的抚摸,引出泥土的气息,引出草味花香,引出鸟的呼朋引伴,引出轻风流水的声音,引出牧童短笛的喷亮声。重点描绘声音,乌鸣声、轻风流水声、短笛晓亮声应和着,谱写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抓住表现春雨的特征。

写雨的形态后,写雨中景色——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绿得发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沐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把直送到你的眼前。
写人,寥寥几笔,写出地域、情态、思想,着重在人的思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老老小小身上都注满了活力,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五、齐读第27节,思考回答:
1.作者绘春景按照怎样的顺序?2.绘景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明确:
绘景先总写,后分写;分写时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围绕写各种景物,采用模式结构的方法把各幅图景组合成篇,犹如长卷,把一幅幅彩色工笔画逐步展示在人们眼前。作者绘春天优美之景,抒赞美春天之情,充满诗情与画意。
六、朗读第三段,要求学生说明:
1.这一段的主要内容。2.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这样结尾与描写景物时所表露的感情有何联系?
这部分是歌颂春天。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小娃娃,强调一个字;再喻为小姑娘,突出一个字;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突出一个字。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领着我们向果实累累的丰收季节走去。绘春时充满喜悦与赞美之情,为颂春作了铺垫。歌颂着天是赞美春天感情的必然发展。前后的感情是一致的、呼应的。
七。熟读全文,体会文中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有层次地从笔端流淌出来的。
八、寻找春天,展开想象。
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描写出春天的形象很不容易。而朱自清先生却把春写活了,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由于:作者对春天元比热爱,观察景物十分精细,运用语言的功夫很深。这些都是我们急需学习的。
现在我们也带着对春天的热爱去校园里寻觅春天。看校园秋色,想象着天的美景,口头描述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景象。

要求:分小组进行,互问互答。指实景,口头描述春景。仔细观察,尽量运用文中的词句。对反馈的情况开展评论。
九、仿写。
仔细观察秋天是色,用细笔细描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写一篇短文,题目是《秋天二小景》。
教学设计(B
第一课时
一、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春》这篇优美的散文,以生花妙笔,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请听《春》这篇散文的朗诵录音,边听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听后,谈谈你的感受。
二、播放《春》这篇散文的朗诵录音。

不要求同学们看课文,可以闭眼静听。听后,二人小组畅谈感受。然后,全班找l--2位同学谈听后的感受。从哪个角度谈都可以。
三、默读课文,在课本上给不会读的字注音,可根据听录音时的记忆,也可查字典。
四、二人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对方边听边校正发音。
五、全班齐读课文。
六、教师指定一位同学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按下列分工朗读课文。
1段:全班齐读。第2段:第一小组朗读(值日小组)。第3段:第二小组朗读。第4段:第三小组朗读。第5段:第四小组朗读。第6段:第五小组朗读。第7段:第六小组朗读。第8段:女生朗读。第9段:男生朗读。第10段:全班齐读。

二、教师挂出课前绘制好的图(如下)
(可以起名为:孔雀开屏图或伞形花序图。)
1.教师课前准备好按照图上编序号的圆的大小,剪12个圆纸片,在这些纸片上用不同
的颜色(每一个序号一种颜色,共10色)写上如下的字:
l)东风来、脚步近(2)山朗润、水涨、太阳红(3)春草(4)春花(5)春风(6)春雨(7)迎春(8)新(9)美(l0)壮
2.请同学们给课文自然段标序号。然后看图,对照课文,每一个空白圆里应该填写什么字。(可二人小组讨论。)
3.教师将12个写好字的圆纸片,分发给门个两人小组(每个值日组里2份)。请各组想~想本组拿到的圆纸片该贴在哪个空白处。
4.请拿到纸片的小组用橡皮泥将本组的圆纸片贴到恰当的空白处。教师指名陆续到台前来贴。各组比赛,看哪组贴得准确无误。如果有的小组贴错了地方,另一组正确的就贴
在圆圈外,待都贴完,让学生讨论哪个正确,贴错的一张应贴在什么地方。再进行调整。
三、请同学们根据图,划分文章结构(画在书上)。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文章的结构划分,允许同学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应予以肯定。讨论后,请同学们把留转换成结构提纲,把圆纸片上紧缩的词语展开,给各部分、各层次归纳段意,抄写在笔记本上。同学们的笔记也不可强求一致,只要真正理解了文章的结构,允许同学们有创造性的归纳整理。教师发现好的,要当堂予以表扬。
四、带着如下的问题深入阅读。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运用连续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哪些景色的变化?这些景色的变化给人以怎样的感受?(运用了似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山、水、阳光的变化,山色的朗润,一是春光明媚,二是山上的植物给山蒙上了淡绿色泽。水涨起来了,是冰雪融化,水量增大,水流加快,太阳光更加明朗红润,从宏观上感受到大地回春,生机勃发。)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草图?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描绘了小草刚刚长出的情态,用了偷偷”“,给人以不知不觉的感觉,又用嫩嫩”“绿绿使小草惹人喜爱,还写了小草的长势和生长的面积,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更进一步写小草的质地,用软绵绵,让人愿意和它亲近,人们在小草上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跑步,有无限惬意的感受。这段描写用了较多的叠用的形容词,对小草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4.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春花竞相开放,愈开愈多,愈广,花色多样、浓艳,花香带着甜味。由花联想到果。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衬花多、花艳、花香。写树花之后写地上的草花,野花虽然小而疏,却别有一番情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同样把人欢喜。本段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反衬等修辞手法,把春花写了,有极强的动感。)
5.春风,最难描绘,作者烟熟地用了触觉、嗅觉、听觉,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请你分别说说各是怎样描绘的,你的感受又是怎样呢?(从触觉上感受,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了爱抚。从嗅觉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湿润,青草味清爽,花香,湿润、清爽、谈香由轻风融在一起。由轻风传送给人们,又由轻风传来了乌鸡、流水、短笛的和谐悦耳的乐曲,人们不能不感谢春风带来的温馨、柔润,不能不感谢春风给予的振奋。)
6.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描绘出一幅诱人的春雨图?作者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
7.作者描绘迎春图,从哪儿写起,落在什么地方?(作者由风筝写起,自然引出地上的孩子。由此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欢天喜地地出来迎接春天,感受春意。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此段与盼春呼应,由盼而迎,表达了人们盼春、爱春的心情。>
8.作者赞春,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像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突出了生长让人振奋,给人希望;像小姑娘,突出了,突出了,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充满活力;像健壮的青年,突出了,突出了,春天使人健壮,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以上各小题,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全班一讨论,或边朗读边讨论。)
五、教师指导朗读。
1.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Z.朗读的层次要清楚,参考结构分析。三大部分之间,略有较长停顿。在停顿时,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感情的三个阶段是:盼、爱、赞。
3.朗读时,头脑中要出现一个一个的图案,把握住形象的特点。
4.教师指导一位学生(有朗诵基础的),让他(她)朗诵成功,其他同学听教师指导和这位学生朗读,从中得到启发。
六、做文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家庭作业)
背诵全文。在背诵的基础上,练习表情朗诵。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朗诵录下音来,有条件的录下像来,交给教师。教师选择l——2人的朗诵,在全班播放,请大家评议,以提高同学的朗诵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三语文教案:《想和做》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本文是怎样"摆事实,讲道理"的。2.本文讲了哪些道理?3.分析议论文论点提出的几种方式,准确把握论点。4.学习"从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现象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的写法。
第二课时
1.了解课文运用对照的方法来阐述道理。2.课文阐述论点时,在哪些地方运用了对照的方法?3.学习议论文中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4.阅读议论文,能找出文中表述作者观点主张的议论句,并从中找出论点。
教学建议
段落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1-5段)列举并评述"空想""死做"的具体表现,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6-7段)分析想和做的辩证关系,阐述怎样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第三部分:(8段)联系实际,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第四部分:(9段)总结全文,强调想的重要。
论证特点
本文的特色之一是摆事实讲道理。文中在摆事实讲道理时富于变化。如第一部分先摆事实,后讲道理;第二部分的第一层(6-7段),先说道理后举例子,第二层(8段)举例与说理交叉进行,有时先举例后说理,有时先说理后举例,这样正反对照,论证有力。
本文说理脉络很清晰:先论述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系起来,再论述如何联结,然后联系学校学习生活现状,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最后是简要的总结。由于联系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实性、针对性更强。
指导口语训练方法建议
两课时读懂课文,以口语训练为主。开始读课文,选择默读或散读的方式比较恰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认真思考和学习。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使用工具书,弄懂自己所不熟悉的字词的音、形、义。为了督促检查学生的自学,教师可以抽查若干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指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它的内容和写法,概括段落大意,体会作者批评这两种态度的语气和感情。可以让多一些学生发表看法,相互启发,补充意见,通过比较对照,从课文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学教法建议
针对学生议论文基础薄弱、缺乏兴趣的弱点,引导他们自己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调动。
根据课文写得通俗,题材为学生熟悉的特点,启发学生自学联系感性材料,正确理解课文所阐明和主要道理。
文中的举例论证
这篇课文用举例说理的方法,论证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文章夹叙夹议,正反比较,说理辩证。事例证明道理,道理来自事例。举例是叙,说理是议,夹叙夹议,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深入浅出的来证明道理。举例则有正例(如"记住动植物的分类"等),也有反例(如学语文"硬读课文"等),正反对比鲜明。从正反对比中,把想和做"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作了辩证的论述。
本文的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单一论点,学起来较为容易,如果有中心论点,又有几个分论点,学起来就有较大的难度了。《想和做》一文就是这样。所以列出本文的分论点,便可以突破难点了。其分论点如下:
A、一面做一面想是非常重要的。
B、在行动中去想,才能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C、想和做紧密结合很有现实意义。
D、想和做相脱离是要不得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从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的写法。
2.明确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道理,并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
3.在议论文中运用说理和举例相互配合的写法
4.指导并启发学生把读书和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解议论文,仿作议论体短文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一、评现象引论点(为什么?)
概述两种人的表现(第1-2段)
简要评析两种人,着重分析后一种人(第3-4段)
归纳上文,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第5段)
二、具体论述(怎么样?)
想和做的关系,怎样"联结""从实际出发" (第6-7段)
幻灯片设计
把本文列举的七个事例用幻灯片等媒体打出文字或图像:
1、有的人只读不想,只记不想。2、有的人"空想"不做。3、有的人"死做"不想。4、有的人在学习上能想出有效而且省力的办法。5、人类文化是怎样进步的。6、人怎样才能学会游泳。7、课外活动怎样会劳而无功。
《想和做》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的关系,我们平时是否认真想过?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是"空想"或一味"死做",都不会把事情做好,想和做一定要联结起来。本文作者胡绳(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针对一般人生活中时常遇到的现象提出议论题目,通过分析评述,提出上述的观点。现在,我们一起研读本文是怎样围绕想和做的关系展开议论的。
二、学生各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识记生疏词语。标记段落,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三、朗读课文(请若干个同学逐段连读,朗诵全文)
四、思考问题(学生分组研讨,然后集中意见,代表发言,老师指导修正)
文中列举了几个事例?用原文概括性语言或自己归纳出来。
答案:全文列举了七个事例:A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B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C人类文化怎样不断地进步的;D人怎样学会以游泳的;E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F另一些同学能想出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G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的学术团体。
课文论述了什么道理?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述这些道理的?
答案:道理之一:"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是通过上述事例ABC来论述的。道理之二:"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这是通过上述第一组事例D和第二组事例EFG来论述的。
分析下面5句话在原文各段中所起的作用是"归纳"作用还是"过渡"作用。
A6段中"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过渡)
B5段中"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归纳)
C2段中"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过渡)
D7段中"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归纳)
E9段中"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断的去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归纳)
五、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概括文意。(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修正)
六、课后作业
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课上的学习内容,整理听课笔记。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5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第1-5段。
同时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课文1-2段中,作者列举了想和做分离的哪两种表现?并在课本上划出主要词语
明确:文章先从反面列举这两种表现,一是"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二是"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主要词语:"凭空""滔滔不绝""从来没""根据……习惯""命令""通例""依葫芦画瓢"
学生分组研讨下列问题,并选派代表上讲台讲解。(讲解的同时打出投影片)
A、作者对这两种人怎么样评价?请用课文第3段的原话简明
回答。
明确:对前一种人"瞧不起",对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
B、课文怎么样阐述"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不值得赞美?
(请根据课文第4段回答)。
明确:课文把这种人与"牛马"进行类比,"成年累月""在鞭子下""永远不会想一想",表明牛马不动脑筋,这正是只做不想的人的写照。
C、分析课文第5段,简述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讲解:第5 段是一个关键的段落,它总上启下,提出了中心论点。1-2句总结上文,不  会用"空想""死做"准确地概括了上述两种表现。第3句指"空想""死做"的害处--"不会得到进步"。第4句提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鲜明地揭示了中心论点:想和做是不可分割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即论述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67两段。
学生分组研讨并选出代表对下面的问题在讲台上讲解。
D、课文怎么样转入论述想和做怎样联结起来?第6节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第67两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课文论述了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以后,进一步论述了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第6段首先用设问句,鲜明地提出并简要回答所要阐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去接近实际,就要"观察""还得有行动"。再举学游泳的例子来证明,反复强调"试验"即行动的重要性。用"一定要……"等句同"如果只……"等句构成正确和错误的鲜明对照,论述了学会游泳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靠行动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指出行动----行动,循环往复,才能获得"真正的道理",只有行动,才能证明想得对不对。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89两段。
学生分组研讨并选出代表对下面的问题在讲台上讲解。
E、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举出了什么实例?最后是怎么样说理的?第9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修正并归纳:
指出看法--"有些学生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举出实例--"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只读不想""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只记不想"等。
简要说理--不能以旧悟新,"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
9段是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的重要性。
四、阅读全文,归纳小结。
学生各自读全文,整体理解本文写作的思路和目的。
归纳小结:
本文沿着"想和做为什么要联结起来,怎样联结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如何联结起?quot;的思路展开论证。在论证自己见解的时候,举例很重要。先举例(或列举现象)后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第一、二部分);举例和说理相结合,重视分析说理,富有说服力(第三、四部分)。这样(材料与观点统一),有助于培养人们用事实证明论点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研讨课文,回答问题(见"能力训练"

七年级《乡愁》 教案设计

一、说教材。
    《乡愁》是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式,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初三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听读朗读品味迁移四大模块,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学习这首诗,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余光中自称《乡愁》具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又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为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而教学难点为体会独特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和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乡愁的主题主要是靠独特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表现的。
二、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导入法、诵读感知法、讨论归纳法、诗文联想法
合作探究法
1、创设情景导入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
2、诵读感知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3、讨论、归纳法。对诗歌的线索,诗歌的形象,诗歌的主题,采用讨论法以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
4、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5、诗文联想法:通过联想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三、说学法
1、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学会鉴赏诗歌的主要方法。通过读,再是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品味——悟情。
2、小组合作学习法:设置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把握意象等学习要点。
3、自主探究学习法:让学生找出古诗中乡愁的句子结合本课的学习,理解原本无形的乡愁有形的乡愁,领会诗中的诗意美。
四、说教学过程
我采用走进乡愁倾听乡愁美读乡愁——品味乡愁——感悟乡愁六个模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进乡愁
1、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课前3分钟播放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湘潭祭祖时的录像并配以演唱的歌曲《乡愁》,营造氛围。
设计意图:录像的播放一方面结合时政,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歌曲《乡愁》是根据余光中《乡愁》所谱的曲子,播放这首曲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通过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情。
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及其作品。总结主题:乡愁。
(二)、诗歌赏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我所采用的鉴赏方法是听读诵读品味迁移
第一个环节:倾听乡愁
 1、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读细地聆听。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美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第二个环节:美读乡愁,整体感知。注意诗的节奏和重音。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因此,学习这首诗,指导好学生朗读是关键。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处理好轻重音和语速。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读的时候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四节中,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第三个环节:品味乡愁
《乡愁》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具体可感受的东西来表达乡愁?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品味,最终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无限感慨!
第四个环节:拓展迁移
    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句含有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比如说,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诗歌这一主题,培养学生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仿写:以乡愁是……”的句式说一两句或一段有诗意的话。
例如:乡愁是一轮皎洁的明月
乡愁是(天边那轮圆圆的月亮,我走到哪,它便伴随我到哪……
乡愁是树
乡愁是 (乡愁是故乡那棵苍老的树 ,无论走到哪,它都在我记忆深处永远长青。)
设计理念:能力训练。教学如何将抽象的意象物化成形象的东西,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下节课课前背诵比赛.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背诵诗歌,同时掌握如何完整地背诵诗歌.在语音,感情,流畅度上下功夫.
2、阅读、赏析席慕蓉的诗《乡愁》,同余光中的本诗进行比较。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学生以优美的享受。本诗板书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把握诗歌的结构,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板书设计:
乡愁
托物寄情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普遍家国之思
六、说课结语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对于它的内涵绝非一两节课能够讲尽。考虑到这些我决定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推荐给学生选做。1、习作园。请以大陆小诗人的身份写一首呼唤台湾归来的诗。2、收藏室。收集有关乡愁的诗词、散文、小说。收集有关台湾地理概貌、风土人情、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料。3、三味书屋。课后阅读《余光中作品选》。 

初中作文教案:写景作文

教学目标
1学会准确用词,写出景物特点
2学会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条理清晰地写景
3了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学会准确用词、条理清晰的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方法:我们已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非常精彩,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一起来背诵,好吗?
()归纳方法:过渡:同学们背的非常好!
1、归纳第一个方法: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指名回答)a、整体部分写了哪些景物?b、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修饰这些景物?c、这些词按词性课分为几类?d、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何作用?
由此归纳出第一个方法并板书:用词准确
2、归纳第二个方法: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指名回答)a、整体部分的景物可分为两类:植物,动物。作者是怎样安排的?b、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由此得出第二个方法并板书:条理清晰c、过渡:写景时要是文章条理清晰可采用许多描写顺序。请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所用到的描写顺序。d、能不能想到一些其他的描写顺序?
小结:要想写出景物的特点,就需要用词准确,而要让文章的条理清晰,就需要按一定的描写顺序写景,写景顺序有。(教师一边总结一边指示黑板上归纳的方法)
()运用方法:过渡: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写景状物,让自然之美,尽展笔下。板书:自然之美,尽展笔下
1、教师创设情景: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春历来是文人学者赞颂最多的季节,因为她五彩斑斓、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到了春天,我们周围充满了美:小草蓬蓬勃发,这里那里铺满了;鲜花竞相绽放,红的白的争奇斗艳;小河欢快流畅,叮叮咚咚奔流不息;小鸟欢快歌唱,东蹦西跳卖弄嗓子,而天空,湛蓝清亮,温和地俯视着大地上的一切……
2、学生口头练习:相信同学们眼中一定也有美丽的春景,能不能用到归纳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动笔练写:同学们说得很不错,能不能再用到归纳的方法将心中的美景写下来呢?
4、学生合作学习:4人一组交流习作,以所归纳方法为标准评选出本组最好的习作,准备向全班展示
5、学生展示习作,全班共评
()拓展方法:过渡:同学们的习作不仅很好地运用了所归纳的方法,还用了修辞手法等,写景状物往往不是单一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准确、形象、生动地将景物的美展现出来
1、出示教具(两幅桃花,一幅为整体,一幅为局部),要求学生以桃花为题材练写,要求:不仅要用到本堂课归纳的方法,还要用到其他方法,如修辞手法。
2、学生展示习作,全班共评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