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工作制度

篇一: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工作制度

一、 各科室的抢救工作由有临床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和护士承担,各科室的抢救工作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遇重大抢救应立即报医务处、护理部、并上报院领导,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凡涉及法律纠纷要报告有关部门。

二、 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三、 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抢救技术和抢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四、 参加抢救人员应全力以赴、分工明细、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用药、处置正确无误。

五、 若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在通知医生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实施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措施。

六、 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实施特别护理,及时评价护理计划的完成情况。

七、 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用药种类要进行详细交接。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据实补写医嘱。药品空安瓶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八、 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记录应准确、及时、完整,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九、 抢救工作进行同时,要通知病人家属并做好安抚工作。如家属不在,应及时与病人家属联系或通知有关部门。

十、 抢救完毕,及时清理用物,补充药品、器材,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等。篇二: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工作制度

1、抢救工作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进行。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护理人员对重危病人进行抢救护参加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如遇重大抢救,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接受护理部的组织、调配和指导。

3、当抢救病人的医生尚未到达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作准备。

4、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口头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将使用后的空安瓿、药瓶或者相关包装等物品保留备查。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详细、及时记录和交班,抢救后请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5、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6、各护理单元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抢救物品、器械、药品应统一规定放置,标记清楚。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以保证应急使用。用后必须及时补充、清点、检查。

7、做好抢救登记及抢救后的处置工作。做好患者与家属的解释及安抚工作。

8、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来不及记录时,应在抢救结束后的6小时内补记。篇三: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工作制度

(一)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

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来到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止血等。并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二) 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理要准确,对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

稳定后方可移动。

(三)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班

及记录,所有药品的空安瓿,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核。

(四) 及时与患者家属及单位联系。

(五) 抢救完毕,做好抢救记录、登记、抢救器材用后及时消毒、及时补充、定位放置,

定量储存,定人保管,以保证应急应用。

患者识别制度

(一)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 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

及实施各种介入与有创诊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三) 建立“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将“腕带”作为辨识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

能力的重症患者的手段。

(四) 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确保对

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五) 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分级护理制度

(一)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证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道护理等。

5)保持患者舒适和肢体功能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能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护理。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和输液器,同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抢救过程。

1、及时向感染管理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汇报。

2、保存撤换下来的液体及输液器,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检验科和药剂科化验,并取同批号的输液器、液体送检验科和药剂科化验。

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

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药物的注入。

回抽: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

抬高肢体: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避免患者局部受压。

冷热敷:1、冷敷:须在6小时内进行。2、热敷:24小时后热敷,热敷适用于脱水药物如甘露醇外渗等,拔针后不可立即热敷,以免引起皮下血肿。

其他外敷方法:(1)、75%酒精或95%酒精湿敷患处(酒精过敏者慎用)。(2)生马铃薯贴附于外渗部位(局部溃疡者禁用)。(350%硫酸镁湿热敷,但不能用于甘露醇外渗。(4)外涂湿润烧伤膏,甘露醇外渗早期可涂烫伤膏。(5)四黄散外敷

《抢救工作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