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系别:数计系

班级:10数本班

姓名:王文科

学号:20100201406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意义

摘要:态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

生态文明的提出,可以说是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所导致恶果的积极反思,以及在推崇绿色感召下的积极实践。它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含义和内容。这一大功绩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问题。人类追求生态文明是时代的大趋势,我们相信,生态文明之光终将照耀整个世界。

关键词:生态文明、内涵、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更加注意自身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生态文明提出的,可以说是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和恶果的积极反思以及在推崇绿色感召下的积极实践。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的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倡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这就是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引起了一场价值观的革命。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由于人类自身需要和欲望急剧膨胀,人对自然的尊重被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所代替。近年来,沙尘暴、泥石流、酸雨等频繁发生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生态文明的提出,便是人们自我反省的结果。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因此,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

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必须以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国家已经把生态文明列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发展结构理论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良秀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人类社会活动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转向以文化活动为主。即在生态文明时期,科学、艺术、教育、信仰、伦理、道德、审美、健康、智力开发等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人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逐渐转向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洁、健康、优美、舒适的“绿色生活”。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已有的历史行程中,人类有过太多的战争、权力争斗和仇恨、暴力,使许多生命在痛苦中死去。人类在当前生态环境危机条件下,决不能再让无数生命的无辜离去,因此我们应该着力使未来生命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使走向新世纪的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伟大情怀。因此,保护环境,崇尚绿色和对生命条件秩序重新作出科学安排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

生态文明不是把高消费作为人生的目的,它完全摒弃了“增加和消费更多的财富就是幸福”的观念,把追求拥有更多知识、智慧,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看成是人类真正的幸福。

()社会的民主的绿化。

生态环境危机不是自然本身的危机,而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的危机。因此,解决问题的答案在人类自身。同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停留在个体的环境政策上,还应是整个社会的生态化,而这种生态化的基本含义就是现行框架的进一步民主化。同时,社会与经济制度的民主是社会生态化的重要基础。只有社会与经济决策和生产过程的民主,人们才能确保经济生产基于和服务于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因此,政治与经济的充分民主即是社会生态化的基石,也是走向绿化社会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也促进了整个人类的平等合作关系。

生态文明的日益发展将使人类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强调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全人类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一种平等合作关系,以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可以说是针对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的。还在向人类文明深处迈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生态自然环境保护,提高全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等方面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对人类文明形态和内容的丰富以及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上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在突破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局限,以一种新的理论原点,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是要我们学会在地球上真正生存的智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功绩!

()生态文明的提出加深了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也只是迈开了稚嫩的一步。在科学意义上,生物学的发展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而对生命科学的提出则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揭示生命系统的生命科学只是在20世纪后期才开始。由此,对生命必须从生态意义来理解,才比较符合实际和比较科学。

对任何生命而言,其环境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人是特定时、空的有限存在物。人是生物群落中的消费者。且处在与生物群落中生产者和分解者的关系中,处在与非生物环境的能量交换中。人是消费生产者,但最终必然被分解者所分解,被生产者所消费。

实际上我们研究生态文明所追求的正是“自然————社会”平衡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的提出促使社会财富、阶层的重组及其理论的深化。

生态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全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时期,人类智力的增长和信息技术发展,促使社会财富租阶层进行重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层的变化必将引起社会劳动观、财富观、价值观、就业观和文化观的变化。这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

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好了,对人类自身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益。现在,人类已经跨人生态文明时代的门槛。我们可以预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还会出现曲折和需要付出许多艰辛,这是在所难免的。人类追求生态文明是时代的大趋势,生态文明之光终将照耀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 2009(3)

2.李校利.王永刚浅议中国特色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期刊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9(3)

3.李校利对生态文明理论定位和现实途径的分析与讨论[期刊论文]-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

4.李校利创建生态文明重要课题举要[期刊论文]-中州大学学报 2009(1)

5.陈思敏论"天人合一"与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期刊论文]-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6.徐岩我国传统生态思想对构建现代生态文明的启示[期刊论文]-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12)

7.王信建建设生态文明与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林业经济 2008(6)

8.杨大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08(35)

9.刘水芬.朱丽雪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以赣中农村为例[期刊论文]-特区经

2008(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