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验证

第一章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第二节对心理的基本认识识记: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领会: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识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等。第二章第一节注意的概述识记: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3、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4、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5、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又不需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6、注意不是独立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7、注意时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领会:1、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
验。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4)培养间接兴趣。第二节小学儿童的注意识记:1、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2、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3、实现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应达到动作熟练,自动或半自动化程度。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5、注意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分为广义集中于一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和狭义集中于一事物)的注意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有一特殊现象:注意的动摇或注意的起伏。应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因素,又可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因素。1、优化教学环境。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因素的出现,1)学校应该在远离公路、铁路和闹市的地方。2)教室要与音乐教室、操场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静。3)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4)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大众化。5)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6)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1)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容易涣散。2)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3)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4)既不要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不能超出学生接受水平,一味的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1)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2讲授重点的地方要加强语气,适当重复,一边讲一边写黑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3)把讲述、提问、演示与
《安全验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