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第一框 我知我家教案3 新人教版

《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家庭的结构以及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自己家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家的归属感以及对父母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家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难点:正视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的现实。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小调查(统计结果)

过渡:如果我们把第一题中的他当成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当成是他的母亲,大家再次来选择。(统计结果)

教师小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那么对我们父母了解多少呢,对家庭了解多少呢?首先走进我们的家。(我知我家)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看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

(提问)两个情景中都提到了家,一个说“不是家”,一个说“找到了家”,那么究竟家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家所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吗?(我们所说的“家”,往往与家庭有关,至于说家是一个住所、吃饭的地方、人群集合体等等,虽然反映出了家的某种客观特征,当家的最主要获实质性特征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1、 对家的感受(板书)

教师:请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觉?根据你的理解,究竟什么才是家?

如:我的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适。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了什么,培养爱家、爱父母的情感。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地开展本课的教学。

学生活动(略)

教师归纳: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亲人,有亲情”

二、 对家的认识

(自学)P5-6相关内容。

思考:1、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况?

2、现在家庭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

3、家庭发挥的功能有哪些?也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

三、 对家的情结

阅读感悟一: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中,有这样一段:儿子对父亲吼:“混帐!你为什么生下我?”父亲:“我不知道。”儿子:“什么?你不知道什么?”父亲:“我不知道生下的会是你!”

教师:这段剧本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阅读感悟二:有一年轻人向一位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智者问:“假如有人用100万换你强健的四肢,你愿意吗?”年轻人回答:“不愿意。”智者再问:“假如有人用1000万换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吗?”年轻人摆手:“不愿意。”智者接着问:“假如有人用1亿元换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吗?”年轻人连连摇头:“不愿意。”智者说:“那就快感谢你的母亲吧,她一次性馈赠给你超过一亿一千一百万的巨额财富。”

教师:这段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段材料告诫我们对父母要感恩而不是抱怨、嫌弃。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既然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就应该学会接受。虽然一个人所诞生的家庭是不可选择的,但是人们可以选择的是改变家庭现状。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不利状况,那么我们就不必因为家境的某种窘迫而自卑,也不要因家境优裕而自傲。我们当务之急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拼搏,为改变家庭的现状而奋斗。

(课堂小结)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浇灌我们的家庭树,学会承担家庭责任,愿我们的家庭永远平安,幸福,和睦温馨。(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第一框 我知我家教案3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