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作者:王小初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32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关键词:语文教学;把握;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接下来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是比较难的。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使学生在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最终使命——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统一。由此看来,语文教学的改革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但是语文课程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因为它们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学改革不是课程改革的附属品,课程教材改变了,并不等于教学也随之自然而然地就能改变,它们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没有教学的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限于教科书的更替,所以,语文课程的改革需要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才能通过语文教学得以体现,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统一的目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标志性体现。但是无论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去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统一。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能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接受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万不可借更新观念,转变方式为由,使语文教学背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只能是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的,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统一起来,把语文教学的任务落到实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首先,教师对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有明确的认识,接受新的理念,懂得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的设置及教材、教学的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切着眼于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懂得我们培养的是人,是生命全程中处于起跑阶段的人,是生理、认知、情感等整体发展的人,是1020年后在社会中立足的人,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从每一个教育的细节中体现我们关怀生命,塑造健康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既有知识,会学习的孩子,又有一定的思想会做人的孩子,在语文的学习中能够掌握语文学科这门工具,同时又能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陶冶。懂得语文教学就是要想办法通过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达到人文性,即通过对语文学习中的字、词、句、篇的分析、赏析,使学生感悟到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美,从而达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情感受到了熏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使命,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懂得工具性不是传统,人文性不是时尚,新课程应该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统一,关键在统一上,我们要在统一二字上下功夫,这样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才能得以体现。
其次,要正确把握教材。从两个方面去把握教材;一是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二是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
深入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就是要把课标的理念、课程的实施、教材的运用及教学设计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教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改革必然导致教材的变革,现行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确实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例如师大版语文教材很好地把握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这一基本特点,符合《课标》,实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语文教材更准确地突出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遵循了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总之,这套教材是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一定要深入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教学中也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把这套教材中的新的理念突出出来。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入了解,不是听听教材辅导或培训,抑或看看教师参考用书的说明就能替代的,而是应该在你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去认识——实践——反思,再次认识——实践——反思,这里的认识应该是对《课标》理念的提升,实践应该是在课堂教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过程;反思则是针对课标、教材、教学、学生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入了解,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正确把握教材,除了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外,还要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新课程提倡不唯书,并且允许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这种创造性不唯书并不是脱离语言文字而去空谈人文性。视文本为剧本,见童话就表演,为了学科的整合,见图就画,甚至为了激情、激趣,滥用课件,使得语文教学一时间由以前的表演泛滥到画画泛滥,到课件泛滥。不这样似乎就不是新课程。致使语文教学任务落不到实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自然也得不到体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由此使我们想到语文课由表演泛滥到画画泛滥,由画泛滥又到课件泛滥,语文课堂教学被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取代了,而将语文教学的任务抛在了一边,因此,学生学了语文,不会听说读写,甚至更不爱学语文。这样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情、文化的熏陶,不能脱离语言去空谈人文教育,通过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最终达到会听说读写,爱听说读写。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什么手段、方式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你的教学安排,需要表演就表演,需要画就画,需要课件就制课件,但表演一定是在理解文本之后去做,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画完了之后要说。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为了学科的整合而整合,忽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总之,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实践中的体现;对教材的正确把握,一定要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同课标、课程、教材同步行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确轨道上。


《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