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后勤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进一步深化学校

附件

兰州大学后勤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后勤改革,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效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后勤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满足学校“双一流”建设对后勤服务保障的新要求,坚持“讲政治、转观念、抓改革、补短板、强作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高师生满意度为目标,以破解制约后勤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等突出问题为导向,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增强后勤工作的统筹性、协调性和联动性,切实提高效能,控制运行成本,通过改革,建符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需要和兰州大学实际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借鉴兄弟高校改革的成功经验,紧跟时代步伐,勇于解放思想,突破路径依赖,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彰显办学特色和优势,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二)整体设计,稳步推进。对后勤改革进行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在推进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当前改革与长远发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等关系。

(三)市场导向,加强监管。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校内市场开放力度,形成竞争机制,激励自我提升。建立完善的专业化服务标准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后勤服务保障的监督和考核。

(四)成本核算,完善内控。坚持和完善成本核算,既要保证节约成本,又要保证质量一流。加强后勤系统内部控制建设,规范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五)优化管理,服务育人。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以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强和改进后勤管理,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提升后勤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水平。

三、改革目标

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以切实提高师生满意度为改革目标,着力解决师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后勤服务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理顺管理职责,建立服务主体和服务形式多元化的后勤格局;不断扩大校内市场开放,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整合资源,制定服务标准,构建和强化服务监管体系;深化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后勤员工主动性积极性;推进经营、服务归口管理,构建保障有力、服务规范、运行高效、监管到位、经营有序、效益明显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通过改革,力争在20189月新学期,学校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在20199110周年校庆前,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在20209月前,后勤工作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初步建立学校满意、师生满意、员工满意,效率明显、充满活力、质量一流,具有兰大特色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四、改革任务和措施

(一)调整后勤管理体制

1.机构设置

合并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成立后勤保障部。后勤保障部是集学校后勤行政管理职能、服务保障职能、经营职能和监督评价职能于一体的校内二级单位。撤销后勤集团党委、后勤集团纪委及后勤管理处党总支,设立后勤保障部党委、后勤保障部纪委。后勤保障部党委履行学校中层党组织职责。后勤保障部纪委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接受学校纪委和后勤保障部党委领导。

后勤保障部成立后,要着力推进后勤服务市场化,在未完成市场化之前要保证管理职责落实到位、服务保障功能落实到位、成本控制落实到位,在服务能力、工作效能、内控机制、绩效管理方面得到全面强化。

后勤保障部下设管理和服务两类机构。管理机构照学校机关职能部门内设机构管理,服务机构照企业运行模式和机制进行管理。

管理机构(6个):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人力资源科、能源管理科、材料采供科、质量监督科,均为科级建制。每个机构设科级岗位1-2个。

服务机构(5个):餐饮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公共设施中心、学生公寓中心、运输服务中心。服务机构不设行政级别,根据需要选聘干部,其中事业编制干部可按科级选聘也可按副处级选聘,非事业编制员工按贡献和绩效确定薪酬,不定级别

后勤保障部组织机构图如下

2.干部职数

后勤保障部设部长1名,正处级;副部长5名,副处级。后勤保障部党委设书记1名,正处级;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名,副处级。

3.内设机构职责范围

1)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党务、行政运行、发展规划、计划总结、公文运转、数据统计、事业编制人员绩效管理、资产调配、工会、离退休等工作。

2)计划财务科。负责各经营服务保障中心二级财务集中核算校内日常维修项目的申报立项、预算、执行和验收结算。科级干部由财务处委派。

3)人力资源科。负责后勤保障部聘用人员招聘解聘、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劳资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劳务纠纷处理等工作。

4)能源管理科。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政策,制定各项节能规章制度,拟定节能规划和方案,负责水电暖供应保障和收费学校能源监管平台建设和维护等工作

5)材料采供科。负责后勤保障部内部物资统一采购、配送库房管理等保障供给工作。

6)质量监督科。负责服务质量、服务标准制定工作,负责各科室、中心用户满意度调查评价、内部监管、投诉受理、一站式大厅建设、社会化入驻企业服务质量监管等工作。

7)餐饮服务中心。负责各校区教工与学生食堂餐饮服务保障和合作经营食堂日常监管工作。

8)物业服务中心。负责受托区域的物业服务工作,包括校园绿化、环境卫生与保洁水电暖维修、电梯维护、污水处理、校舍日常维护维修、兰山林场和萃英山管护等工作。

9)公共设施中心。负责公共场馆、会议室管理和服务保障教学楼教学设备维护维修学术交流中心经营留学生公寓管理等工作,提供各类会议、大型活动接待服务。

10)学生公寓中心。负责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公寓的住宿计划调配、安全、公共卫生、公物、水电日常维修等服务和管理工作,配合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11)运输服务中心。负责学校保障性公务用车榆中校区通勤车的运行管理,提供交通保障服务。

(二)理顺管理服务职能

1.成立住房管理处将原后勤管理处教职工住房、教师公寓管理等职能划归新成立的住房管理处住房管理处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正处级建制,设处长1名,副处长1名,下设住房管理科、住宅小区建设管理科,均为科级建制,各设科级岗位1个。住房管理处主要职责为:承担学校房改办职责负责学校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研究落实以及工住房调整分配工作;负责全校教职工各类住房和公寓申购(租)、公寓租金标准制定和费用收取产权产籍管理和相关服务工作;负责教职工住宅小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协调开展住宅小区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危旧住房改造住宅楼加装电梯工作;负责推动教职工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提高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专业化水平,做好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协调和指导工作;负责全校教职工住房补贴及租房补贴核定工作,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各类住房资金预决算工作;配合地方政府、代表学校做好住宅小区社区共建工作,形成资源共享、事务共办、共建共赢的工作机制。

2.大型修缮职能划归基建处。后勤保障部原则上仅承担校内100万元以内的零星维修维护,100万元以上的大型综合性修缮及中央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由基建处负责实施。

3.场馆管理职责调整至后勤保障部。将目前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承担的公共场馆、会议室管理服务职能调整至后勤保障部公共设施中心。

(三)优化后勤运行机制

后勤保障部在改革初期以服务保障职能为主,同时承担学校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在改革后期以行政管理职能为主,同时负责服务保障职能。在后勤服务未完成市场化之前,后勤保障部通过成本核算、绩效管理、采购配送、市场监管等对5个服务中心实行监督管理。

1.扩大校内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入社会企业,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后勤服务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服务质量提升,切实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在建立起科学的服务标准、风险防控和监督机制基础上,形成学校后勤服务校内校外竞争发展的良性态势。着力推动在物业、餐饮、交通、维修等领域购买社会服务,根据改革进程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采取服务外包的项目应经学校批准,通过竞争性谈判、磋商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服务商。

2.构建契约化管理机制。后勤保障部各服务中心实行全成本核算、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各中心人员薪酬由后勤保障部自行确定,按企业化方式管理,与经营效益挂钩,不与管理类机构对应。后勤保障部与各中心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标准与要求,明确责任和义务建立多层次立体监控考评平台,实现后勤服务监管的无缝链接与全覆盖。

3.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1)人员聘用。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后勤事业编制人员数量,后勤保障部事业编制人员数量和6个管理机构聘用人员数量由学校人事处核定。服务中心人员数量由后勤保障部根据服务保障需要自行核定。建立聘人员成长机制,后勤优秀聘员工可按学校聘用制人员管理,特别优秀、达到学校有关要求的,可享受事业编制员工同等待遇。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标准,对符合要求的聘用人员按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聘任,同时建立聘用人员专业技术岗位晋升通道。严格依法管理用工,防范劳动用工风险,妥善处理后勤服务职能移交和市场化过程中的人员分流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解除劳务用工劳动关系所产生的问题。

2)干部管理。将后勤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干部队伍整体规划,建立有效管用的激励机制,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后勤保障部处级、科级干部。选拔责任心有能力、敢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后勤保障部担任领导职务;优先选派处级、副处级后备干部到后勤保障部锻炼,并在干部选拔使用中优先考虑。后勤保障部科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改革初期由党委组织部协助完成。落实学校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现有事业编制科级干部竞聘不到科级岗位的,可选择交流到校内其他单位,未交流的最多可保留一年待遇。聘用人员离岗后不保留科级待遇。在2019年干部竞聘中仍不能上岗的,由后勤保障部妥善安排岗位,干部身份的享受相应级别职员待遇,工人身份的不保留科级待遇。在建立有效风险防控制度的基础上,选聘综合能力突出的聘用人员进入管理岗位。

3)人员考核。后勤保障部6个管理机构事业编制人员和聘用人员按照学校各类人员考核办法进行考核。服务中心事业编制人员和聘用人员由后勤保障部负责考核。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和量化指标评价体系,逐步实现按岗定薪、绩效挂钩、择优用人、岗变薪变、多劳多得、负面扣减。

4)员工培训。分层分类开展干部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发挥培训引领示范作用,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实干型、专业型的后勤队伍。

4.改革财务运行机制

后勤保障部管理机构办公及运行经费由学校财务处集中核算,服务中心财务由后勤保障部实行二级管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会计主管由财务处委派。改变拨款使用制为收费服务制,学校制定各类服务的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后勤保障部各服务中心按协议提供服务,学校按照“服务项目”与“价格标准”支付服务费用。服务中心要坚持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切实通过服务保障提高师生满意度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1)水电暖气与节能改造相关费用。水电暖气费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相关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从财务处直接支付,后勤保障部负责水电暖气费用的回收,并及时全额上交学校财务。学校支持后勤保障部加快节能改造,节约成本,节能改造费用纳入学校预算。积极推进水电有偿使用改革,费用由校内各使用单位承担,促进资源节约和能耗降低

2)物业服务费用。学校参照物业服务标准,以房屋面积为基准核算物业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下达到各使用单位,由各单位自主选择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支付物业服务费用。学校公用部分(包括校园绿化)的物业服务费用统一下达到后勤保障部。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3学生食堂餐饮补助。学校以免收房租和水电暖气费的方式对学生食堂给予补贴。餐饮服务核定标准成本,各校区食堂实行统一定价,分别核算。学生食堂的毛利润率不高于上级文件要求,大众伙食经营场所面积比例不得低于食堂经营面积的50%。餐饮服务盈余部分通过合理方式补贴师生,亏损部分报学校按相关规定处理。通过竞争方式引入的社会企业经营学生食堂的,按照合同约定办理。

4)学生公寓相关费用。按照优质服务保障标准,适当提高学生公寓物业服务费标准。

5)校车通勤补助。继续执行通勤车、救护车补助。进一步细化成本核算,重新制定榆中校区通勤车补助标准和收费标准。

6)人员经费。后勤保障部班子成员和6个管理机构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津贴绩效按照机关职能部门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由学校承担并统一支付。内设管理机构聘用人员薪酬由人事处核定打包下达到后勤保障部,由后勤保障部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配。服务中心事业编制人员实行“工资返还制度”,工资津贴由后勤保障部核定,学校财务代发,后勤保障部返还。各服务中心聘用人员薪酬由后勤保障部负责,个人收入与经营业绩和服务质量挂钩。

5.改革资产管理体制。全面清理清查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各类资产。学校对后勤服务资产按保障型资产和经营型资产分类,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牵头清理归类,并办理移交、登记。保障型资产采取零租赁方式交后勤保障部管理和使用后勤保障部使用经营型资产,采取市场租赁方式向学校租赁,具体办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另行制定。新增保障性资产由学校负责,经营性资产由后勤保障部负责。

(四)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1.强化物资采供管理。为保障物资安全,后勤保障部统一负责各类物资与服务的购买、验收及配送,各中心负责使用或加工,保证采购渠道、材料和服务选购的高质量、专业化,形成互相监督的机制。

2.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确保采供、库管、使用等不相容岗位在部门内部分离,建立物资管理、服务保障经营、质量监控、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全环节的监督管理体系。

3.建立覆盖全服务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打造智慧后勤,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后勤动态化、可视化与智能化服务,提升后勤服务监管反馈的信息化水平,让全校师生享受到“智慧后勤”带来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五、预期成效

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监管部门设置,凸显管理和服务保障职能,使后勤整体运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监管职能进一步强化,服务标准和内容进一步细化,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后勤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逐步开放校内市场,不断完善准入、评价和退出机制,吸引专业化公司参与后勤服务,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和长效发展机制,实现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形成一流大学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六、时间进度

(一)20187月,后勤改革实施方案经学校会议审定后实施。清理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财务、资产,对机构、人员进行全面摸底优化后勤保障部门设置,定机构、定职责、定人员,做好职能交接和人员分流工作。

(二)20187-8月,完成场馆职能移交工作;根据3年校车运行情况,核定运输成本及补贴标准;开展引进社会企业经营校区通勤车服务调研工作

(三)20188-12月,制定服务标准、确定成本标准,建立后勤服务社会企业准入机制、评价机制、退出机制;选择部分校园公共区域试行购买社会物业服务;校工会配合住房管理处推动社区成立教职工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启动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市场化工作,年底前理顺家属区物业管理职能;选择部分食堂楼层,引进社会餐饮企业经营大众伙食或特色餐饮;购买或开发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水电暖气计量管理、收费调研,起草实施办法。

(四)2019-2020年,逐步扩大在物业管理、交通运输、餐饮等方面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参与校内服务推动实施水电暖气计量收费制度。

七、保障措施

后勤保障工作关系学校发展稳定,后勤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坚持稳定为第一要务,在保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稳妥推进,保障改革积极稳步有序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后勤改革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抓好组织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由学校督查室督促跟进。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财务、资产、审计等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确保运行经费。将网信办场馆管理相关经费调整至后勤保障部。将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相关账户合并,除与教职工住房与公寓管理相关经费外,所有预算指标及结余资金转移至后勤保障部,专项经费按照专项经费管理模式管理使用。原后勤集团发展基金用于解决历史欠账和遗留问题、改善工作条件、补齐硬件短板,奖福基金按照学校规定管理使用。

(三)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学校与后勤保障部签订年度服务保障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界定职责权限,明确管理监管、经营服务保障目标。加大目标管理和服务质量考核奖惩力度,考核结果与后勤保障部班子成员绩效挂钩。

(四)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经营活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后勤管理、经营和服务工作的监督、考核、评估及时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提出整改要求。增强后勤工作的统筹性、协调性和联动性,建立学校管后勤、社会办后勤、师生评后勤的机制。

(五)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建立后勤保障部、各部门和各学院同管理、共同监督后勤工作的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学院在后勤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形成各部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监督管理、齐抓共管后勤的工作局面。

《兰州大学后勤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进一步深化学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