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概念及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的概念及后进生的转化

2009-8-18

后进生问题是一直困扰班主任的问题,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能否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讲旨在帮助广大班主任学习后进生的产生及转化的基本理论,进而帮助广大班主任提高转化后进生的能力,以使初中阶段的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这一讲里,我们将一起研究下列问题:后进生的概念;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产生的原因;转化后进生的基本要求,以及转化后进生的主要方法等内容。

    转化后进生的首要问题是对后进生的产生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找出他们成为后进生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

    后进生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在理科学习上后进生学生,可能在体育上是优秀的;一个在班主任眼里后进生的学生,也许在同龄的伙伴的眼里是优秀,所以,我们建议您在学习本讲时,首先要转变自己带有成见的立场,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标准,重新审视班里的每一个所谓后进生,这里您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并与所谓的后进生建立新的关系,最后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一节 后进生概念的由来

     后进生这个概念,是60年代前后出现的,此前用差生、双差生的比较多。后进生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教师或家长往往称他们为暂时表现差的学生,或暂时后进生。包括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思想,或智力迟钝、身体不好等原因造成的成绩不良学生;思想觉悟低、存在不良品德习惯,或经常有过失行为的表现不良学生;以及学业成绩不好、思想表现亦差的双差学生。人们使用后进生这个概念,出于一种辩证思想,出于一种教育者的好心。后进者,即后来进步的意思。不把学生看死,相信他们会发生变化;学生自己从心理上也容易接受这个概念。事实上,并不如教育者的初衷那样,当后进生这个概念被频繁使用、固定强化之后,它同样成了一个足以引起不良心理反应的词语,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对于被教育者都是如此。

    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后进生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应该尽量慎重使用后进生这个概念,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最好不用。所以如此,还有下面的理由:

    后进生这个概念具有相对性。学生的先进与后进是相比较而言的。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后进的具体内涵也会不同。一所普通学校和一所重点学校相比,由于学生来源不同、素质不同,虽然都有后进生,那情况就很不一样了,不仅反映在后进生的数量上,也反映在后进生的水平和层次上。

    具体到每个后进的学生,后进生这个概念也是相对的,每一天、每一周的情况都在变化,不可以笼统而绝对地称做后进生

    后进生这个概念具有复杂性。一个学生,怎样算后进,很难说得清楚。我们要从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来考察学生,就可看到这种复杂性了。有的学生学习不好,纪律不好,但对集体的事情特别热心,干起活来也不惜力,你怎么概括他呢 当然也有的学生学习不错,但从来不关心集体的事情,自私心很重,你又怎么概括他呢 即便我们以学习后进生品德后进生加以区别时,也还很复杂。曾以《离开身体的心脏还能跳动吗 》荣获《中国少年报》第二届科学小园地全国优秀作品个人奖的小胥,就曾是一个留了三年级的老留级生,可他的科学小论文得到了茅以升、高士其等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评价:有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比较精确的数学统计。本来,从连续留级这个角度看,他属于后进生肯定无疑了,但他的小论文又是真正的优秀,班上的优秀生也未必写得出来。

    使用后进生这个概念,往往带有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常常表现在只用分数一把尺子来衡量、评价学生。在许多人眼里,学习差、成绩低就足以戴上后进生的帽子了。如果该学生纪律、品德再有些问题,那后进生就是板上钉钉了。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确确实实可以称做后进生 我们认为,只有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教育培养目标对该生年级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生,才是后进生。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有的班级里 重点校的一些班级 可能只有相对后进的学生了。

    但是,我们讨论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不能只局限在双差的学生身上。某一方面后进,某一科或几科后进,都有转化的任务,也就都包含在讨论的范围之内。

    后进生和某方面后进的学生的产生,是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发展不和谐的反映。引导、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班主任防止和减少出现后进生,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下使用后进生这个概念,包含某方面后进的学生,这仅是为了行文的方便 

    有人调查发现,后进生的出现有随年级的增高而呈增加的趋势,而且,后进生中男女生的比例也有变化,女生比例随年级增高而增加。

第二节 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转变一个后进生的社会效益要高于培养一个大学生。何以见得 不妨算一笔账,把一个优等生培养成一个大学生,将来当上干部或工程师固然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然而当一个后进生转变成材后,我们不仅要看到他同样能创造社会财富,而且还应算一算他那笔由的逆转账。试想,如果由于我们当初未尽到教师责任而使他越变越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他将对社会产生多大的破坏力 一旦他转变成材,原先对社会的阻力将变成动力,两笔账合在一起,岂不是1+1=2吗 当然,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后者所花费的力气可能几倍于前者。

    正是这位班主任,坚持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正确教育思想,从不嫌弃后进生,千方百计转化后进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必须建立一个基本的信念,即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从道理上讲,不会有班主任否认可以转化这一观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远非如此。我们曾多次听到过如下的议论:这孩子没治了这孩子天生来的榆木脑袋要把他教育好,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等等。事实上,的确有一些后进生,经过老师大量的工作,没有变好,或者好了一些、好了一段之后又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了。然而,由此得出结论,后进生不能转化,不能变好,就陷入形而上学误区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依一定的条件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后进生并不是天生的,当初他们也是先进学生、中游学生,是因一定条件逐步变成后进生的。他们当然也会有两种变化结果,要么变好,要么继续变坏。面对已经出现的后进生,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唯物辩证法还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缺一不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教育环境 条件 ,这种教育环境的影响力深入后进生的内心,启动他们的内部动力,自己行动起来,争取进步。还是让我举两个大面积转化后进生的例子吧。

    例1:济南市二十三中学崔韬同志,担任初中二年级五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新组成的后进生班,全班59名学生,有44名是原二年级八个班的留级生,15名是从小学初中班分配来的。开学后,他搞了一次数学摸底测验,内容都是小学三、四年级教材上的。结果全班总平均分还不到20分,得零分的将近1/3。这些学生大多是学校出名挂号的人物。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班级,不少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后进生。可是经过崔老师一年的努力工作,这个班被评为学校的先进班。有2个人加入了共青团,18个人写了入团申请书;连那些严重沾染不良习气的学生也转变很大,有的还当上了班级干部和科代表。各科教学基本上赶上了大纲要求的进度。期中考试各科平均成绩多数在及格线以上,总平均分80多分的学生就有16人。这是师生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张玉春:《班主任工作的辩证法》,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

    例2:北京六十一中王学明同志接了一个新班,这个班是由37名升不上初三年级的留级生组成的。这37名学生,有1/3看过坏书,1/4热衷于交异性朋友,1/5带着处分,100%学生的代数、几何、外语不及格,物理仅有一个及格的……有一位家长坦率地说:把北京市所有的特级教师都调来教这个班,也不一定行……”然而这位有25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勇敢而又充满信心地挑起了这副重担。他以规划人生的工程师为己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公而忘私,克服了自身病痛和繁重家务带来的困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奇迹发生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半数以上学生的平均分超过80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代数、物理及格率96%,几何及格率9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全班的平均分居全年级之首。多么惊人的转化啊 而且在初二年级就发展了两批共青团员,成立了团支部。初三年级毕业时,这个班绝大多数学生考上了高一级学校。潘克明:《规划人生的工程师》,《班主任》杂志,1985年第2期。

    像这样转化后进生的例子是很多的,各地都有先进的经验。他们的事迹,使我们受到启示和鼓舞,坚定了转化后进生的信心。至于具体的方法,我们将在后面做综合的分析与说明。

浅谈对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在教育词典中的定义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下面浅谈一下个人的教育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充满爱心 、一视同仁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心与心的呼应。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不管他将来长成什么,都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丝绿意。在自然界的法则里,一棵大树与一根小草不应该因为彼此的差异而享受不同的阳光与雨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让人尊敬的职业,而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又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学生是天生幼稚的,情感纯真无邪,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发他们的爱与憎。爱的回报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的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所以班主任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我的教育实践告诉了我,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地爱,才能给学生以鼓舞,才能使学生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的那盏明灯。我对班级中的后进生的管理处处体现我对他们的爱心,具体做法如下:征询后进生的意见,安排他们做值日班长或督导员。由于我经常委托其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不把其当差生孤立看待,使其觉得自己是班级里的一分子,在班里有价值,能够为班集体服务,从而消除自卑心理,觉得“我能行,我是老师的好帮手,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让他们感觉到在班集体的学习生活是光明的、快乐的、平等的,因为班级里流淌着永不停息的爱!进而使他们在学习上、纪律上、思想上不甘落后,不断上进,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赶上前面的同学。

二、尊重学生、赏识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体育、美术方面有特长。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尊重学生,善于表扬学生,可以使转化工作事半功倍。违反纪律、犯错误是一些后进生的家常便饭。对犯错误的后进生,班主任要善于批评指正,不过批评要讲究准确性和可接受性,同时要注意语气和场合,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批评学生时要心平气和,在轻松的场合下进行。有的教师批评教育学生喜欢在办公室当着众多老师的面进行,这样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接受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效果也很差。批评与表扬是相对立的,任何人都喜欢表扬而不喜欢受批评。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一句真诚的表扬胜过一百句批评。后进生并不是一切都差,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因素。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使这些闪光点不断发场光大。因为表扬对于后进生是巨大的鼓舞,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受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有利于他们改过自新,奋发向上。所以在教育后进生过程中,班主任适时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后进生创造契机,拨亮后进生心中的那盏明灯,为你的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三、对症下药, 因人而异

做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必须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我们常会见到这种“顽皮型”学生:他们学习不用心,成绩差,但其他方面却显得精力旺盛,常常惹事生非,爱出风头,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些学生往往都有一定的智力,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喜欢标榜自己,但性格倔强,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对此类学生不能采取高压手段,以免出现硬碰硬的僵局而产生不良后果,而应该对他们采用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他们的特点让他们担任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班干部,如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有了这顶“帽子”扣在头上,他们的责任感加强了,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使他们觉得老师在重视自己,同学在关注自己。于是,他们会想方设法尽自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做出成绩,从而获得老师的表扬与同学的认同。当他们做出一点成绩时,老师应及时引导鼓励:你班干部工作已做出成绩,希望你学习上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争取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这样,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学习上也有所进步和发展。而对于“迟钝型”的后进生,由于他们通常都是智力较差,自卑感较重,因此对他们必须要开发智力,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在调动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狠下功夫。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补习功课,耐心辅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并没有遗弃他们,从而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重拾信心。而对于思想意识差的后进生,教师则应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先进的一面,着重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消除他们的各种不良心态。

四、满腔热情、耐心期待

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光靠说理还是不够的,所以班主任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我经常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惑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当然,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4个阶段。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班主任要做好心理准备,用耐心、恒心对待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是经过教育已转化的后进生,有时会“旧病复发”;二是后进生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毫无起色。对此,我们应做到耐心教育,持之以恒。对第一种情况要认真研究,时时戒备,对被转化的后进生进行认真的追踪观察,及时抓住反复的苗头,防微杜渐,争取把反复可变性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第二种情况则要查明原因,及时调整对策,改变措施,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无论怎样,教育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工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成效。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班主任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塑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五、做好追踪档案

“档案跟踪”是又一种教育策略。这种档案包括师生双方的记录,教师使用的档案叫“学生学习进步档案”,学生使用的叫“反思记录”。“反思记录”的作用是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可进行针对性反思并改进。它也是教师反思并改进工作的根据。因此,这种档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改进行为方式颇为有效。我在转化一位姓廖的学生时,这种档案给他的帮助不小。姓廖的学生天资聪明,性格活泼,但从小父母离异,心灵受到伤害,缺乏安全感,内心极端自卑,而外表则傲慢刚强,学习成绩差,经常违反学校纪律。针对他的情况,我给他建立了学习进步档案,同时给他安排了一位他喜欢的“理解型伙伴”同桌,要求他每星期与理解型伙伴谈心,并报告自己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如果愿意的话,那么可以写“反思记录”。我再根据他的反思情况,定期布置“改进性练习”。通过这种教育策略,小廖同学进步非常快。

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不久以后,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后进生的概念及后进生的转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