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山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摘要:凡是能够流传至今且拥有广泛市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及产品,通常具有与民众生活贴切、符合当今时代审美要求、传承人能够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变革的特征。本文选取山西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和山西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为例,探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应如何保护与开发。
关键字: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保护

人说:物华天宝看山西,生长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受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熏陶,形成了具有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底蕴,造就了山西这座非遗文化极其丰厚的宝库。其中,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和山西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一)发展现状
平遥推光漆以特有的自然生漆和人工手掌推光的特殊工艺而闻名,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起源于山西省平遥县,用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朝开元年间已有耳闻。到了明清两代,随着晋商的崛起,该漆器的发展有了明显飞跃。建国以后,平遥推光漆器厂建立,推光漆器的生产进入了巅峰时期,至此,平遥推光漆器作为我国著名漆艺产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平遥推光漆艺有一套独特的制作技艺,具体制作流程如下:先用专门的配方和设施炼制大漆,然后用制好的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漆器,此时需要用到漆栓又名髹饰工具,由人发或牛尾毛发制作;接下来就是描金彩绘,其中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技法;而后用砂纸、木炭、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保持镜面般的光洁;最后对器具进行装饰,采用的技艺有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http://www.tydao.com/2008/feiwu/71231pinyao.htm访问日期:2016630日。]
平遥推光漆髹饰品分为两类,一是实用品,包括漆柜、茶几等;作为一般家庭必备的漆器家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二是陈设品,包括屏风、漆画等,放置于大厅、文房作为陈设装饰,具有精美的工艺效果。在山西省晋中市一带,曾经凡准备出嫁的女子一般都有一套这样的漆器家具来作为嫁妆,由此可见该工艺在当时的受喜爱程度甚高。(二)保护措施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是山西省重点扶持的文化项目之一。为保持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平遥县做出以下三点工作来对其进行保护,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1.完善体制机制,实行生产性保护
平遥推光漆器在销售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渠道,分散于当地的街道小作坊,在这样的条件下,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品质得不到保证。该推光漆以天然漆为原料,受到现代化学工业的冲击,此工艺产业日渐萧条,艺人不堪重负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导致了工匠人员的流失,漆艺产品的质量也逐渐下降,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处于濒危状态。为在体制机制层面做好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工作,平遥县在2010年出台了《平遥漆器产业发展规划》,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加强统筹领导等措施,积极推动平遥推光漆器产业的振兴[山西省文化厅,非遗保护:撑起非遗传承保护伞”——平遥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经验剪辑,
http://www.sxwh.gov.cn/bencandy.php?fid-50-id-2766-page-1.htm,访问日期:201671日。]
同时,山西实施三晋传统手工技艺产业链开发,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园也属于重点投入建设的项目。在政策的带动下,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于2011年正式成立,该公司集多项功能于一身,负责的业务主要包括出产销售、参观旅游、文化传媒、展品收藏、研究培训等等,不仅如此,公司还自主研发生产各种档次的漆器家具、工艺品以及纪念品等,并取得了自营出口权,为平遥未来的发展开启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至此,山西实施生产性方式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解决了部分社会失业人员的工作问题,提高了传统手工技艺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市场需求,而且今后随着这类产业的不断扩大,必将在当前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建立推光漆器博物馆,实施博物馆保护
非遗博物馆承担着收藏、展示非遗文化的重要职能,供人们参观学习,以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2010年,平遥推光漆器文化博物馆于正式对外开放,主要收藏中国漆器珍品和最高水准的大师精品,共有漆器展品800余种,6000余件,这些产品都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山西省文化厅,非遗保护:撑起非遗传承保护伞”——平遥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经验剪辑,
http://www.sxwh.gov.cn/bencandy.php?fid-50-id-2766-page-1.htm,访问日期:201671日。]。该博物馆是山西省保护文化遗产的全新探索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发展民族文化、开展互助交流、壮大文化产业,更深一个层次地保护和传承平遥传统漆文化,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壮大其建设队伍。而且,在这里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平遥漆器文化艺术节,接待海内外游客80余万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发展,加速了经济和文化的融合。
3.创办手工技艺传习基地,加强人才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具有研究、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是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场所。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靠代代相传的传承人去传递,他们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博知识和精巧技艺,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是创办传习基地的核心所在,目的在于将非遗文化从他们的手中传承给子孙后代,让非遗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发扬光大。为传承包括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在内的众多传统手工技艺,山西省文化厅批准成立了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手工技艺传习培训基地,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教学,为传统手工技艺的继承和发扬培养优秀人才。二、山西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一)发展现状
中国的北方农业以盛产小麦和杂粮为主,勤劳而智慧的北方人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的面食产品,但是,尤以山西面食最具有特色。山西自古以来地形复杂多样,多样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山西的种植作物以小麦和杂粮为主,人们的粮食也主要由这两类作物磨制的面粉而成。从此,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家常食品——山西传统面食。
山西面食在前人制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善生产方法,再加上其他食品与它一起制作,形成了我们今天种类齐全、花样百出、口感细腻的面食类产品,这些面食产品大致分为三类:一蒸制面食,有馒头、包子、面塑等;二煮制面食,有龙须面、刀削面、拉面等;三烹制面食,有炸糕、麻花、甩饼等,它们不光营养价值高,有的外观精巧具有观赏价值和美学性,倍受人们的青睐。在过去山西生活的农民,一日三餐无不有面食的陪伴,吃了这些面食方可体力充沛地去农田里干活,一忙就是一天。这些颇具山西特色的面食,在山西人民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饮食习惯,家家户户都以面食为主,也成为山西人民用来招待外来亲朋好友桌上必备的一道美食。(二)面临的问题
1、外来饮食文化的冲击
近年来,因海外市场的拓宽,人们受到外来价值观念的干扰,逐渐喜欢起洋快餐,与此同时西式餐饮行业的迅猛崛起对山西面食引起了不小的冲击。为了解决这些危机,近年来山西的一些餐饮企业,已经初步开始挖掘并整理传统山西面食技艺的工作,并取得了相当成就,建立了名录体系,综合开发以面食为主的三晋传统饮食文化产业链,但对于山西面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这些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2、缺乏稳定的外部环境
山西面食自身工艺五花八门,发展面临衰退,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缺乏针对该技艺的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和保护与传承,这就需要城市给予面食技艺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去发展壮大,没有相关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点面结合,就无法突出山西面食文化的特色,若能把面食文化打造成一个地域的招牌,分析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同时加大旅游文化宣传,在现有的基础上,融合地域特色,发展地方优势,坚持多种保护手段并用,也能有效地避免传统面食技艺的衰退。

三、结语
面对我国丰富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应当如何保护、传承、创新,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生产性保护是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主要保护方式之一。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生产的过程使手工技艺得以保存和延续,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做支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且艰难繁杂的任务,这对于山西这个拥有浩瀚非遗文化财产的地方来说,这项事业更显得尤为迫切。面对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原汁原味地将其保存下来,但同时也应该严格遵循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合理合法地着手进行,积极有序地开展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为建设山西文化强省做出进一步的贡献。参考文献:
[1]张明亮,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J].品牌,2009年第11.[2]李非忠,平遥:着力打造山西通向世界的文化口岸”[J].前进,2009年第1.[3]李萍,张飞龙,中国生漆科学技术发展30[J].中国生漆2010年第2.[1]张荣德,21世纪初期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J].大众文艺,20121.[4]王艳忠,关于民俗类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的思考[J].文物世界,2013年第6.[5]黄晓菊,对山西漆艺创新理念的探索[J].美术大观,2014年第3.
:本文为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资助计划《天津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分析研究——杨柳青画社和天津神界漫画有限公司为例》(项目编号:2016TCS08)和天津市2015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经营研究》(项目编号:TJYY15-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畅,女,1993年生人,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郭俊华,女,1960年生人,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经济、文化产业.

《山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