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历史 - 精校解析Word版

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交卷只交答题卡,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否则计0分。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含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下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戈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

B. 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

C. 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

D.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

【答案】A

【解析】

《戈射收获图》反映的便是狩猎、生产的情景,这体现了当时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的劳动和技术的发展,故BC项排除;D项是商周时期的,不符合题意。

2.明朝中后期,在福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

A. 标志着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改变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体现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 说明重本政策出现松动

【答案】C

【解析】

材料只反映了土地租佃关系,没有反映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A错误;封建土地租佃关系仍然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故B错误;佃户向地主交纳佃头银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导致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故C正确;土地租佃关系并不能说明重本政策出现松动,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租佃关系的意义出发,即可排除其它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注意区分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的不同概念,即可正确判断。

3.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组织大规模的多样化生产……既种植谷物、蔬菜、经济作物,又从事纺织、酿造、制药等生产。此类田庄的增多

A. 直接导致了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C. 顺应了豪强地主垄断农业的潮流

D. 提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完全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不需要和外界直接交换,这种模式会直接导致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故A项正确;田庄经济只是满足自身需要,不会限制田庄之外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故B项错误;豪强地主只是控制庄园内部的农业,对于庄园之外不能进行垄断,故C项错误;田庄经济显然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

4.据历史学家估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接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时粟的亩产量提高到93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在古代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

B. 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

C. 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

D. 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

【答案】C

【解析】

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有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我国古代统治者都提倡发展农业生产,也有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这也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是中国古代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也是中国古代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首先理解精耕细作这一概念。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5.下图为《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 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B. 传统丝织工艺发展到新的高度

C. 对外贸易发展对手工业的需求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产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花机是手工织机,结构复杂而精密,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因此该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发展到新的高度,故答案为B项。花机是手工织机,排除A项;花机的出现与对外贸易关系不大,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花机是手工业发展的产物,并非必然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排除。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历史 - 精校解析Word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