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学习感动中国2011年年度人物胡忠、谢晓君先进事迹的通知

关于组织学习“感动中国2011年年度人物-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胡忠、谢晓君先进事迹的通知

基层工会

20122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举行。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坚守雪域高原支教,在高原播种希望的格桑花。他们用最纯朴的行动告诉世人,教育的本质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温暖和爱,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师德建设正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环节。请各学区、区直各学校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在网上下载视频相关资料,学习 “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胡忠、谢晓君夫妇的先进事迹。把学习胡忠、谢晓君夫妇的先进事迹与全区师德、正师风、强素质、铸师魂”主题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促进我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各单位119日前推荐学习“‘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胡忠、谢晓君夫妇的先进事迹”体会文章3-5篇,区教育局、教育工会将组织专家评审小组,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并颁发证书。组织学习的有关资料将在师德档案检查中备查。

1:学习资料

2:人物简介

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观看2012年感动中国节目有感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观看2012感动中国节目,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胡忠、谢晓君,一对从成都到高原地区扎根支教12年的教师夫妇,以上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俩的颁奖词。晚会上播放了一段视频,讲述胡忠夫妇的高原支教生活。12年前,在成都中学教书的胡忠辞职,告别妻子和孩子,自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西康福利这一所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胡忠在这里,像位父亲一样管理和照料着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及学习生活,任劳任怨,在孤儿们的眼中,他就是一位父亲,比父亲还亲的亲人。三年后,妻子谢晓君,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也报名支教,带着女儿也来到了这里。为了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谢晓君自学成才,尝试了数学、生物等其他4门学科的教学,她说:“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她许诺 “一辈子待在这儿”。

  颁奖晚会上敬一丹问胡忠的女儿胡文吉怎样称呼自己的妈妈时,胡文吉说,因为害怕孤儿们伤心,所以在学校的时候会称呼自己的妈妈“谢老师”,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她的话验证了胡忠说的要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在做什么,孩子就会学到什么,亲身给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这种机会是不容错过的,更是不需要言语来表达的。胡忠,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支教教师,以志愿者的身份,每个月三百块的生活费补贴,在那个条件如此艰难的高原环境当中坚守了12年,靠的是什么?信念。他认为这种信念,让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非常有意义,超越了内心对所有物质的追求,当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一种工作的快乐,对孩子的付出就会感到真实的满足,胜过世界上一切物质享受,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谈到自己远在五百里之外的相依为命的60多岁的母亲和80岁外婆,胡忠泣不成声:“我是没有办法,做到两边都能照顾到,这里有一百多名学生需要我,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好好孝敬她。”“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聆听着那些质朴无华,但又包含深情的言语,我的内心掀起狂风巨浪。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注定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取决于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去进行取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生活久了,每个人都不免变得现实,变得世俗。纵观周围的人群,哪个不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商人,潜意识里习惯把自己的劳动当做一种商品,计算比较着付出与获得之间的比重,如果所得不尽人意,也许劳动的强度就会减弱。相比之下,胡忠一家三口的困难小吗?奋斗多年,还是自愿者身份,每个月仅有三百块的生活费,与12年如一日的坚守,对孤儿全身心的付出,取舍之间又是怎样鲜明的对比!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功课,谢晓君不顾自己每况日下的身体,硬撑着回到岗位给孩子上课,在获得与失去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牺牲小家,成全大家的奉献精神,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了自己祖国更加美好,发挥自身的光和热,这个口号似乎是多年以前喊出来的,现代人中还有多少人们曾记得?或许胡忠一家给我们的仅仅是千万为祖国奉献的一小份子,但是这一种大爱精神应该在我们的社会中蔓延开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才更有希望!

  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是的,或许许多人都不能理解追梦人的行为,但是同样作为教师的我,感动于他们的坚守与执着,甘于贫苦,但不甘于平庸,向他俩致敬,向所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工作者致敬!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这对爱心夫妇的颁奖词是:“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胡忠和谢晓君原来是四川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的化学老师和音乐老师。20008月,他们夫妇一起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塔公草原旅游。塔公草原天蓝、地阔,景色美丽,他们还看到了塔公乡西康福利学校那些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旅行结束,两人在回成都的车上久久沉默,胡忠红着眼圈冲着谢晓君说:“我想来这里支教。”谢晓君一把抓住丈夫的手:“你来吧,我支持你。”胡忠以志愿者身份前往西康福利学校任教。临别那天,谢晓君一路流着泪把丈夫送到康定折多山口。

  坐了一天半的长途汽车,胡忠终于来到了学校所在地——康定县塔公乡。孩子们正围在一起跳锅庄,都穿着红色运动服,很灿烂。看到他,就上来献哈达。后来才知道,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老师和学生们把里外都打扫了一遍,还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锅庄和哈达也是特别准备的。孩子们认为,只要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老师就会留下来。这种对老师强烈的渴望,让胡忠既感动,又心酸。

  胡忠到校后一开始教数学和汉语。孩子们很小,有的一点儿汉语都不懂,他只能从汉语拼音教起。除了教材里的内容之外,胡忠还要教同学们如何与人交流,怎么做才算对人有礼貌,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胡忠还搬到男生寝室里,督促他们洗漱、换洗、打扫房间等。有个小男孩叫香仁,尿床的习惯一直改不掉,每天都要扛着被褥去晒。为了让他养成起夜的习惯,每到凌晨一点胡忠都要下床去叫醒他上厕所。那时候教室是低矮的平房,冬天很冷,胡忠就找来板子把漏风的地方堵住,否则会冻得没办法上课。

  课余时间,胡忠当孩子们的足球教练、带孩子们爬山、野营,还教孩子们唱歌,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神话故事。思想品德课上,胡忠教孩子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好人”就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一天,胡忠抱着吉他给孩子们唱歌,虽然并不懂唱的是什么,但孩子们很安静很认真地听,这让他非常感动。胡忠的岗位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教这里的孩子学数学非常难。很多孩子不会说汉语,而他又不会说藏语,连说带比划才勉强把课上下去。在师资非常短缺的西康福利学校,胡忠先后教过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数学、政治、生物、化学和音乐等课程。

  学校所在的塔公草原海拔3800米,一年里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在下雪,条件非常艰苦。胡忠每天与藏族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高原上的生活极其艰苦,他因为是一名支教的志愿者,每个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补助。即使后来当上了校长,他也没有工资。胡忠说:“大城市里并不少我一个,但藏区真的需要教师。”对孩子的付出,让他感到很满足。

  有时,胡忠担心学生没听懂,便揣着很多小纸条,上面写着数学题。他看到学生,就说:“我这儿有道题,你做做看,给你糖吃。”胡忠常把每月300元的工资都给孩子们买了奖品。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在成都的妻子谢晓君始终没有等来丈夫回家的消息。因为在高原上,有一群孩子等着他回“家”吃团圆饭。

  谢晓君是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的大学生,她多次前往藏区去探望丈夫,这里的孩子是那么的尊敬老师,对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那些纯朴的藏族孩子深深地打动了她。

  2003年,谢晓君也申请到西康福利学校支教。学校实行藏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双语教学。学校很缺汉语老师,她又不是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必须重新学习。她把年仅3岁的女儿也带到了高原上。然而,到了塔公草原她才发现,那里的孩子还处于脱盲阶段,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才是最急迫的。于是,她只能放弃音乐,从自然老师、生物老师到语文老师,寒来暑往,谢晓君那双弹钢琴的手开始变得粗糙起来。

  福利学校修建在清澈的塔公河边,学校占地50多亩,包括一个操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钢架阳光棚。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一日三餐,老师和孤儿都是在一起的。环境如此恶劣,谢晓君却觉得与孩子们呆在一起很快乐。

  教师流动过于频繁一直是谢晓君心上的结,她所带的6年级,11个学期,仅数学老师就换了10任。有一次,谢晓君生病输液期间,有学生跑来问:“有门课的老师走了,怎么办。”她一听,马上翻身坐起来,让学生拔掉输液瓶,就上了讲台。

  谢晓君的所有假期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她为孩子们排练节目,教唱歌、舞蹈,教汉语,时间长了,她和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一年夏天,谢晓君组织福利学校搞歌唱比赛,一名男同学在练歌时没有伴奏音乐带,就问他为什么?没想到这个大男孩扑入她的怀里伤心地哭了。原来这名孩子的父亲刚刚去世,而按藏族的习俗,在一年内这名孩子是不能唱歌娱乐的。在那个男孩子紧紧依偎在她怀中的那一刻,她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此,她把高原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这里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关于组织学习感动中国2011年年度人物胡忠、谢晓君先进事迹的通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