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论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以南宁市XXXX村为例 

  :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员也成上升趋势,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现象普遍存在,由此现象所引发的问题也日趋增加。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策略探究,力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隔代家庭  教育问题  对策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由于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只好将他(她)们留守在家乡,他(她)们中的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养的。如今在农村,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孙辈的“隔代教育”现象相当普遍,这种教育模式的兴起也引发了不少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此种现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形式,对南宁市心圩镇振兴村的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此次调查我走访了该村的六个组,调查对象涉及隔代监护人、留守儿童、村干部;调查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学习情况、人际交往、监护人的抚养态度等方面。 

一、农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一)隔代家庭教育现象日益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城镇近五成家庭存在“隔代家庭教育”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也极为普遍。这与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城务工有直接关系。

)隔代监护人教育方式简单。一般而言,当代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四种:粗暴型、放任型、民主型、和权威型。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教育类型可能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方向,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在这四种教育方式中,民主型和权威型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使他们有较高的自我接纳和个人控制。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和引发的问题往往是在受教育者的身上体现出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更多的也还是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方面深深的体现着隔代家庭教育的烙印。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给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据相关教师反映:有相当一部分隔代家庭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作业完成情况糟糕,抄袭作业或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司空见惯,有的隔代家庭学生在父母外出后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儿童在农忙之季还要帮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干活,学习时间少。此外,祖辈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很少督促孩子学习。

(二)心理健康问题。胡**,今年11岁,上小学六年级,已由爷爷奶奶照管三年,三年中其父母回家一次。据调查,胡**原本活泼开朗,非常好动,自父母离家后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和群,在家时多以电视为伴。当然,这只是我们调查中的一个个案。调查数据显示,有46%的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家后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和群;有17%的儿童变得不服从祖辈管教,非常叛逆;有28%的儿童性格变得暴躁、冲动。

(三)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主流是好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方面出现了危机。比如,他们有的为人处事带有盲目性和冲动性;有的存在小偷小摸的行为;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究其原因,孩子不是天生品德不好,而是由于后天的管理和教育失范的结果。留守儿童长期与祖辈一起生活,虽然农村老人接受了传统的中华教育美德,但总的来讲,隔代教育对孩子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缺乏可行之处。

)价值观偏移。当今打工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部分打工者急切改变现状的心态迅速膨胀。虽然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关注较少,但内心仍有一种负疚感。因此,对孩子采用纯物质方式进行补偿。这就极易形成孩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 

(六)人格发展出现障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教育场所,以母亲为中心的各种刺激对婴幼儿人格的发展影响很大,儿童不仅体验着由家庭环境带来的一切影响,萌发着个性特征,也为今后的人格发展打下基础。没有受到母爱教育的儿童,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称之为“母亲养育剥夺”的事例说明了这个问题。亲子之间的交往对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言语交往是儿童智力和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者素质不高,教育意识不强,责任心淡薄

1、从直接监护人来看。作为孩子直接监护人的父母,他们在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自己件进行选择时,往往选择前者。当然,面对生活的压力,这是他们不得以的选择。但无论怎样,它都造成了一种结果,即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成长,接受隔代教育。将孩子的监护权转移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2、从临时监护人来看。与留守儿童在一起生活的隔代监护人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其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肤浅。他们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需求之间形成极大的落差,无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

3、从学校教师来看。当前各中小学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下,盲目追求“质量”,对于学生的生理、心理问题很少顾及。而且由于有些教师缺乏相关的教育技巧,根本无法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和误区。再加上老师的工作任务重,每个班的学生数量又多,也不可能关心到所有的学生。

(二)缺乏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

1、从政府方面来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政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基层组织如教育局、妇联、村组织等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还极为不到位甚至是欠缺。调查发现,在该村,其基层组织还未注意过这一现象,或者说根本不将其视为一个问题。

2、从学校方面来讲。由于其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三)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

1、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动,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很难有时间回来看望子女。他们一般以电话、书信的方式与子女联系,所谈论的话题除了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叮嘱孩子听话,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与思想道德状况。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变幻不定,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很可能会变得暴躁、古怪。

2、临时监护人与孩子间缺乏沟通。临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多为文盲或半文盲,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及心理上的问题。祖辈间的代沟也使他们缺少有效的交流,孩子心里有话,受了委屈都不愿和他们讲。尽管祖辈为孩子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他们毕竟代替不了孩子的父母。

3、孩子的父母、临时监护人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调查发现,这三个教育主体间交流甚少。调查结果显示45%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从未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不知道孩子的老师姓什么,也从不去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等等。

四、对策及建议

(一)各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保障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从宏观政策方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1.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适时调整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政策,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促进农民工子女有机会、平等地享有当地教育资源。

2.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好“两免一补”(免除学费、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3.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尽可能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三要素净流出的必然趋势,引导并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的机会,使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二)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延伸学校教育范围。一般而言,除家庭教育外,学校教育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主渠道之一。因此,面对农村留守儿童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在校内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还要将学校教育向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

1.要加强儿童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即时了解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对其进行沟通疏导,了解情况并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应鼓励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建立家长通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以便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3.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老人的实际,照顾农村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征,改进家校联系方式,因人制宜,更多的采用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如进行农村家长会,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三)完善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双方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沟通与交流可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者本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不但要注意言传,更要注意身教,树立好榜样作用。

2.家长要不断补充自己的家庭教育知识,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尽可能多的与孩子联系和沟通,有条件的把孩子接到务工地入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家长应该通过多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及时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明白孩子的近况,督促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4]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2007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相对弱化问题研究》《甘肃农业》200912

[6] 徐梅:《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思考》《文教资料》201015

[8]唐卫海  刘希萍:《教育心理学》    2005年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社会实践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