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个

1. 徐家拳

发源于山东省新泰市通济村

2007年,新泰市文化馆、青云街道办事处文化广播站根据省、市文化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在市文化体育局的领导下,对通济村徐家拳进行挖掘、整理,把这一拳术发扬光大。通济村徐氏家族徐勤霞、徐勤芝、徐勤川、徐勤启2008就开始组织挖掘、整理具有民间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徐家拳,并组织青少年练习徐家拳,使这一独具特色的竞技项目开始得到保护。徐家拳所在地新泰市人民政府及青云街道办事处、通济村拨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挖掘、整理徐家拳工作,村里成立了徐家拳武术队,进一步把徐家拳发扬光大。

2.独杆跷

独杆跷[1]源于羊流镇大洼村,清光绪23年左右由王氏在双脚踩高跷的基础上独创的,至第三代传人王北杰已日臻成熟,建国后传至第六代,其道具为一根圆木,中部设踏板,由锣鼓伴奏,表演时双脚踩踏板,独杆在地面上蹦跳走动。 独杆跷多在农历正月初十开始演出,正月二十左右收场,既可随故事队大场面演出,也可小范围打场表演。

经典剧目为《刘海戏金蟾》,因独杆跷属王家独创,世袭单传,王宗禄将这一独门绝技传给他儿子王安廷。由于第六代传人王安廷因生活原因对此没有什么兴趣,原有的刘海戏金蟾的道白已完全失传。现年73岁的独杆跷第五代传人王宗禄已不能上杆表演,他和其它几位老艺人一样,非常重视这门独门绝技的传承问题,他说:独杆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建和传承曾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道白、道具绝技表演体系,现在看到的只是原来顶峰时期一小部分。目前,他和他的几位老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积极挖掘、抢救和弘扬中华民族的这一独门绝技。

3.逛荡灯

逛荡灯[1]源于新泰市谷里镇南谷里村,主要分布于新泰市谷里、羊流等乡镇。 逛荡灯的形成、发展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习俗息息相关。逛荡灯作为一种祭祀类的傩舞,其舞蹈的渊源可追溯到原始图腾崇拜。从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牛胛骨和鹿胛骨卜骨证实,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以舞娱神的。普遍的对神、鬼信奉和崇拜,为民间傩舞的发展拓宽了发展空间。

逛荡灯的制作过程包容了木艺、雕塑、脸谱、灯光、服装等多门艺术手法,表演粗犷,以形体动作为主,兼容杂技和戏剧技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省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曾经来新泰考察逛荡灯这一民俗文化,对其开发保护产生浓厚兴趣。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民间舞蹈艺术的独门绝技,逛荡灯的发扬光大,将会丰富山东民间艺术的宝库,为绚丽多彩的齐鲁民间文化增添一枝奇葩。2006年,新泰市人民政府行文发布《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对逛荡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保护措施。并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安排具体人员、具体从事逛荡灯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4.宁阳伏山剪纸

起源于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其余信息不全。

5.宁阳龟山砚

龟山砚,指的是位于泰安市的宁阳龟山砚,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泰安市有历史记载最早的砚台。南宋大书法、画家梁楷曾赋诗道:“水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怜斯璞,朝夕研来自成池。”

2006年被泰安市政府,列入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  20135月,泰安市政府为曹文代颁发了龟山砚雕刻技艺第四代唯一传承人证书。

目前,龟山砚所在的鹤山乡人民政府已拨专款十万元成立龟山砚工艺雕刻厂。宁阳县文化部门筹集资金5000元邀请上级专家对龟山砚进行了多方考证,投资3000元组织专门业务人员成立了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室。现已探明龟山石储量约有两万立方,可出砚台2000万台(20厘米×15厘米×3厘米每一块),正有序的开采和开发。

6.泰山泥塑

泰山泥塑是以上万年的石夹坯中的泥土为原料,再用天然冰雪水加以调和,制成泥坯,捏塑形态、精雕细琢,作品构思巧妙、刀法精湛细腻,2008年被列为泰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泰山泥塑”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到玄绪东已是第五代.岱岳区道朗镇下洼村的泥塑博物馆

7.百兽图

百兽图又叫百兽竹马,起源于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发源地在 新泰市 羊流镇 大洼村百兽图是汉族民间杂耍的一枝奇葩,表演的主题主要是驱赶瘟疫、降福求瑞,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具有浓郁的神话传奇色彩。全场表现的是 八仙骑兽过东海,给上天王母娘娘祝寿的故事。一般在 春节至元宵节前演出。专家认为,一个节目同时表现八仙在其它汉族民间舞蹈中是没有的,在山东独一无二,因其浓厚的欢庆色彩和避邪祈福等习俗因素,在当地具有广泛影响。

张传霞是百兽图第四代传人。他的父亲、伯父都是百兽图艺术表演的高手,从小耳濡目染,使张传霞深深爱上了这门艺术。在早年长期的刻苦学习中,张传霞逐渐熟练掌握了道具的制作、乐器伴奏、演唱等多项技艺,其制作的百兽图造型各异,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其创新的表演动作生动活泼,花样繁多,引人入胜,唱词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他曾多次参加 泰安 新泰等地的民俗活动表演。1953年,他率领的百兽图表演队,代表 新泰县参加了山东省群众文艺活动联合公演,获得一等奖。张传霞十分重视百兽图的传承,闲暇时节经常培育年轻演员。通过师徒传承, 大洼村培养了9人成为百兽图的第五代传人。 张传霞也于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人

8.端供腔

端供腔是渔民特有的艺术形式,是渔民群众亲情的纽带、友谊的桥梁、东平湖民俗文化的代表。

端公腔又称端鼓腔东平县境内亦称端供腔,是东平湖湖民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扬州香火调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和微山湖端鼓腔一脉相传。东平湖沿岸老湖镇、大安山、戴庙乡主要活动区域为东平湖、南四湖及运河两岸,现在发展到黄河河口、渤海岸边。

现在东营市东营区黄河办事处有三处渔民村2000多居民,就由东平县老湖镇迁移过去,同时也把端供腔带到了黄河河口、渤海岸边。 东平湖端供腔演出内容和形式与微山端鼓腔基本一致,只是演出地点,由过去的湖面改为湖岸,除在节会中演出外,也成为婚娶寿宴、续家谱等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娱乐形式。但演出仍需供金龙四大王柳爷”(蛇神)之神位,先鸣炮、展鼓,再起舞歌唱。 端供腔演唱时无管弦乐器伴奏,只有几面圆形的单面羊皮鼓,鼓柄末端大铁环上套有9小铁环,伴奏者用竹篾敲打鼓面,同时晃动铁环,也颇有声势。端供腔过去的演出有大班小班之分:如敬自己先祖,可由小班演唱,4个人表演,唱一天一夜,供猪头、鸡、鱼、水果;而在停止捕鱼欢庆丰收时,则由大班演唱,十四五个人表演,唱四天四夜,供整猪、整羊、鸡、鱼等。端供腔的唱腔为联曲体,常用曲牌有七字韵十字韵上河调下河调卫调榔头调等。演员表演根据人物需要简单化装。端供腔的曲目来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内容以扬善惩恶、忠孝节义、家庭伦理修身立德为主。

词都是靠渔民祖辈口传心授流传,现保留下来的剧目有: 《刘文龙赶考》 《张相打嫁妆》 《魏徵斩小白龙》《秃尾巴老李》 《会情郎》《鸡黎明》《张老爷下水》《六个大样》《八个中样》《十二小样》等。其中《刘文龙赶考》有词3000多句。端供腔的剧目能唱十天半月不重复等。

端供腔年代久远,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唱腔完整、曲目繁多的一个特有艺术形式。现在的东平县老湖镇、大安山、戴庙乡、东营市的渔民新村,及南四湖、运河岸边中年以上的渔民群众,不论男女均能唱上几段端供腔

9.宁阳木偶戏

我国木偶戏(也称傀儡戏)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是周穆王时的木偶戏表演。到唐代已经很流行。宋代是木偶戏的全盛时期,形式成熟,种类繁多,出现了杖头、提线木偶,还有药发傀儡、水傀儡和肉傀儡等种类的傀儡戏表演。宁阳木偶属于现在为数不多的杖头木偶类,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宁阳木偶最大的特点是内操纵。传统的宁阳木偶戏操纵杆是四根,这个特色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四根棍可以使木偶的动作等更丰富,也加大了操作的难度。宁阳木偶戏的主要剧种是山东梆子、吕剧、豫剧等,现在他们主要表演的曲目是《王小赶脚》和《墙头记》。  

 是宁阳孙氏木偶第六代传人,说起宁阳木偶的历史,孙振涛不禁感慨万千,宁阳木偶的兴衰也伴随着他们家族的起起落落。“童年的我是在浓厚的艺术氛围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当时在农村家庭状况比较优越,留给我印象最深、引以为豪的事就是,父亲给我不只一次说,咱孙家的木偶进京演过出,我见过毛主席,他和我握过手,还在一起照过相。每当父亲这样说起的时候,我都能从他眼中看到激动的泪花和坚持要把孙氏木偶发扬下去的信心。父亲和我说,要祖祖辈辈的把咱们自己手里的这点老艺术传承下去,那坚定无比的神情至今还历历在目。”

孙振涛的父亲孙云清、叔叔孙云腾、哥哥孙振焕都曾在济南市木偶剧团工作,孙振涛描述了当年木偶剧团兴盛的情景:“剧团光木偶就有100多个,有西游记的全套布景和道具。剧团演出效果非常逼真,演到《西游记》中水漫金山的场景时,观众在下面就能看到水从舞台上哗哗地流淌,第一排的观众都在担心水会不会淹到他们。”孙振涛说。  

1987年春天,由文化馆领导牵线,木偶做媒,孙振涛与韩兰英喜结连理。正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也是他们一起展望木偶事业美好明天的时候,上级突然宣布县一级的剧团全部解散,木偶剧团的事业被迫中止,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对孙振涛和妻子打击很大。在他和妻子即将回家的时候,再一次来到剧团的仓库,抚摸着木偶的身体,想起以前排练和演出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木偶伴随着我成长,为我牵线搭桥成就了现在的婚姻,成就了我现在的艺术生涯,我俩给木偶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由于剧团的解散,孙家自筹资金制作的木偶道具也都散失了。孙振涛说:“剧团解散的时候,东西都不让拿走,现在你看到的两个小木偶还是我们夫妻俩卷在被子里偷偷带回来的。”在这之后,孙振涛又回到了宁阳老家,虽然正式的演出不多,但是夫妻俩一直没有放下练功,同时也教育孩子学习木偶戏。“父亲临死时交代我们,不管怎么困难,我们都要把木偶戏传承下去。”孙振涛说,传承木偶戏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族的使命。 

10.桃木雕刻民俗

肥城市巧山村

中大桃木工艺制品公司 总经理 王来新

肥城是闻名中外的中国桃都”“佛桃之乡”“桃文化胜地。肥城桃木雕刻源于古代桃符,形成于隋唐,发展于宋,明清时期进入鼎盛发展阶段,出现了一批雕刻技艺精湛的工匠。然而,随着桃文化的没落,桃木雕刻制品交易跟着萧条起来,桃木雕刻技艺也几近失传。直到近几年国家重视非遗和市场需求增加后,肥城桃木雕刻民俗才逐渐被重视。

与今天凭借鲜明特色、自成一派而走红市场不同,当时,泰安肥城的桃木工艺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老辈人有做桃木人的传统,但流传下来的技巧很少。”王来新背着家人,开始研究桃木文化在民间流传和发展的历史,并向老手工艺人请教桃木雕刻技艺。“刻刀分圆刀、平刀、弯刀和三角刀,手法有线雕、透雕、深浮雕……我拜访了数十位老木匠,练习了上万遍,才恢复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技法。”

  2006年,桃木雕刻民俗被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有效保护这一非遗项目,肥城市鼓励和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并积极组织、鼓励桃木雕刻大师参加省市举办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活动。

  早在2012年,文化部就曾发文,对有市场潜力的代表性项目鼓励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如今,已是肥城桃木工艺总商会会长的王来新,对桃木雕刻民俗的生产性保护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了经济效益,自然会有人拱破了头皮地来学习这项技艺,传承也就不成问题。”

  “以前,桃木在肥城不值钱,桃树十几年后挂果少了,春天就会轮伐修枝,桃树普遍矮化密植,砍掉后堆满了房前屋后,除了做柴火,派不上别的用场。近几年,还不等桃农亲自动手,就有人主动上门免费帮桃农修枝、砍树,并买走废桃木。”据肥城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李冰介绍,肥城市立足桃木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逐步将桃木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我们连续举办全国桃木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各加工厂不仅技术水平有了提高,市场也越做越大。”

   据了解,目前,肥城市桃木生产销售企业共160余家,全国连锁销售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实现销售收入近5亿元,桃木工艺品已发展到20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

  “桃木雕刻最难的是缺乏高技术人才,熟练的学员远远不够。”王来新把研究了十几年才成型的桃木制品工艺毫不吝啬地传给徒弟和工人们,“真正了解这份技艺你才能由衷地喜爱,才想着要把它传承下去。”

   为突出对本土雕刻人才的发掘培养,肥城市开展了“肥城桃木雕刻流派”培育工程。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聘请知名专家开展专业教育与培训,实施桃木雕刻技能鉴定,提升雕刻技艺水平,促进桃木雕刻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桃木雕刻技艺的传承。截至目前,该市共培养雕刻工人600余名,初步形成了“肥城桃木雕刻流派”。

《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