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作者:王秀杰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29摘要: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各民族的生活习惯、节日习俗逐渐融合,并代代传承下来,形成各具特色、形态各异的民俗文化,其中大部分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目前,对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有学校教育、传承人师徒传承、区域性群体活动传承等形式。关键词: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俗,泛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所占比重很大,目前已经公布的项目中,民俗类项目占比11.6%,共有136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民俗活动以及民族活动表现形式两种方式,二者通常融合在一起,共同出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以群体传承为主,学校教育、传承人师徒传承为辅。一、学校教育对民俗传承的作用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文化遗产更多地走进校园,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行列。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逐渐接触非物质文化,并通过引进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授课、课后进行總结等方式,使历史长河中的文化遗产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部分地区根据当地特色,为了将一些本地区特色内容与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小学教育中的内容相结合,在小学教材的编写中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教材,并开设校本课程,使孩子从小开始培养新青年对于国家非物质文化的兴趣,使传承群体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与现代社会完全脱节,它是一种的文化,可以通过口头传播作为一种文化链来延续。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人类继承显得尤为重要。各个高校专门开设选修课程,对某一方面进行专业培养,使得真正有兴趣、有恒心进行研究的学生得到启蒙,也使非物质文化更加普及。有了越来越多新鲜血液的加入,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势必会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例如东北地区的各级学校,不仅开设专门的理论文化课程,而且还积极实践,专门开设东北大鼓社团,有专人教授节日庆祝时必不可少的东北大鼓表演,并定期举办比赛,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会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增强其影响力。二、群体传承为主的民俗传承方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不断推进,高楼大厦代替了传统村落,传统生活的变迁使得部分民俗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现阶段仍然保存的传统习俗大多依靠群体传承。群体传承,主要是指处于同一文化圈或同一族群范围内的众多成员共同参与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活动,一代一代将其传承下来。比如分布在东北地区兴安岭、内蒙古东部的鄂温克族人,每年冬季都会举行狩猎大会——各家各户将家养的驯鹿、野生的野鸡、野兔等集中到一起,由成年男女骑马射箭进行狩猎。在现代化背景下,鄂温克族人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生活,他们在适应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兼顾了民族传统,对于骑马、射箭等技术依然从娃娃抓起,没有丝毫懈怠。一年一度的狩猎并不仅仅是一种仪式,从小到大的磨炼培养了鄂温克族人坚韧的品质,通过一场竞赛更能增强族人的民族认同感,使他们更能认清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近年来旅游业兴起,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各具特色的异地风情情有独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这种依托广阔的文化空间、群众性较强的活动(傣族泼水节、蒙古那达慕大会、北京妙峰山庙会等,就属于综合性非常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群体传承。三、传统家庭、家族式传承人的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继承者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生动性。它是以人类为载体代代相传的。这意味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他们是对的也是错的。物质文化遗产活宝库也是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物。目前,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有专门的认定,真正有手艺的传承者都会有相应的待遇。但是在东北等地区,传统的师徒式手艺传承已经逐渐没落,学手艺速度慢、周期长,对于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来说吸引力有限,老一辈的师傅们很多时候找不到继承人。目前,由于传统文化式微,手艺人得不到重视,机械化大生产全面普及等原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量减少,直接后果是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可能从此消亡。因此,加强对继承人的保护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才能够薪火相。对于需要特殊技艺、不能大规模量化生产的手艺,主要依靠传统家庭、师徒代代相传。比如东北地区民间传统的蒙医扎纸人,木工、瓦工等技术性工种,家族式老字号(具有独特配方的食品、用品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都需要独特的条件、大量的时间才能继续传承,并不依靠大规模群体参与。对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目前国家、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传承的方式也越来越完善。但我们要认清,中国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文化自信逐步增强才是民俗得以传承的重要前提。在未来,相信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一定会继承传统、走向世界。参考文献:[1]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2]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1.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