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验证

假期做献血志愿者感想这个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社团组织的献血志愿者活动。起初只是出于好奇,虽然“献血”二字经常出现在电视和公共场合的宣传中,但我一直对献血很陌生,认为献血很神秘。这次为期五天的献血志愿者活动让我对献血有了重新的认识。在这五天的活动中,我感慨良多„„白天,我坐在图书大厦的门口,身穿志愿者背心,指导有意愿献血的人填写表格。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但是有那么几个人让我记忆犹新,甚至现在回想起来,我仍有感慨。有一位男士,来自黑龙江。填写表格的时候跟我说在他们那里只有一个固定的献血地点,去那里献血特别远,一点都不方便。他说没想到大老远的跑到首都来献血了。虽然只是闲聊,可我却感到了些许的讽刺,全国各个地方虽说有献血地点,可是根本就不方便,没有几个城市像北京一样有这么多的流动献血站。血库缺血,想献血的人又没处去献血。本是来北京旅游的,却发出“大老远跑到首都来献血”的感慨。可见,城市在献血地点建设这方面还需下功夫。有一位阿姨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献血。填写表格的时候,对她的孩子说:“妈妈现在来献血,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来你也会受益。”我们之所以对献血没有感觉,是因为周围没有人影响着我们。虽然阿姨只说了一句话,但我敢肯定她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是以身施教的,以亲身行动来影响自己的孩子,这应是最好的教育了吧。她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她的孩子:自愿献血是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的这种传播会使更多的人来献血的,比起表面上的宣传要有用得多。有一位特别胖的人想来献血,可是却被工作人员拒之门外。她恳求了五分钟,可是工作人员死活不让她献血。我看了献血单上并无体重上限限制,不明白为何拒绝了那个人。既然符合要求,又有献血的这份心,为什么不让她献血呢?真是奇怪,难道志愿献血还看三六九等?在献血车服务的这几天,我逐渐熟悉起来,对献血流程也很清楚了。志愿献血分为三步,首先,先填写一个表格,表格内容全为否方可有资格进行第二步。第二步,抽血化验,只是化验血型和常规的几个指标,指标合格后就能抽血了。表格内容填写时全凭自己判断,其中有一项为是否有癌症,癌症这项是不会在第二步抽血化验中进行验证的。大多数癌症都是在后期才有所征兆的。当填表人问工作人员怎么知道自己没有癌症时,工作人员回答:“如果你近期没有觉得身体不适就没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回答太不负责任了,如果一得癌症自己就能察觉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到了癌晚期才知道?有多少癌症是在前期根本无法察觉的?他这样的回答既对献血者不负责任,也对用血者不负责任。我不知道这是局部地区的局部现象还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的话,那我真是有些后怕。还有一项是是否为同性恋。我认为这是带有偏见歧视色彩的。同性恋只是性取向不同于大多数人。根据科学调查,只有少数人是纯同性恋和纯异性恋,大多数人都是双性恋。那些承认了自己是同性恋的人,只能说明他们十分勇敢,像旧社会旧思想发出的抗议。社会没有理由歧视同性恋,我们应该包容,这也应是北京精神的体现。由于我是北京人,所以我特别注意了填表人的户籍。在五天中,我只发现了三个北京人有志愿去献血,经化验后,只有一人成功献血。而每天有三四十人成功献血。这样的比例,我不禁感慨。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分析原因如下:一、北京看似人多,其实真正的北京人很少。每当过春节时,北京就会人烟稀少,道路一路畅通。二、在传播献血公益活动时,宣传途径过于表面,唤起不来人们的积极性。虽然大多数人知道献血对自己有好处,但也只限于表面的认识。我们缺少对献血的深入知识,应该将宣传献血走进校园,现场讲解示范,让学
生们对献血有直观的正确的认识,而不是道听途说和凭空想象。经历了这次志愿服务,我受到了触动,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好心人、热心人。他们不管来自何处,却聚集在北京,来无私献血,帮助他人。。每一个献血者好似微尘,看似无力与渺小,但当这些献血者聚集在一起时,却充满了能量。这是一种正能量,感染了我,使得我也想加入到志愿献血的队伍中了。五天的时间不长,但足以让我对献血有了焕然一新的认识。我也将把我知道的传播给我周围的人,将我的经历、见闻告知于他们,将献血方面的知识告诉他们,以纠正“献血”在他们心中的认识,为此求得更多的传播。我希望以我一人之力求得我能力范围内的更广的传播,将献血的知识传播与他人,帮助别人。
《安全验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