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优质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武将,也有众多有胆有识的文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司马迁的《史记》,认识两位熠熠生辉的人物。(齐读课题)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将”是指谁?“相”指?(板书)“和”的意思是?

2、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被称为“战国”。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赵国紧邻秦国,是一 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3、 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解决本课的生字词。

4、 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吗?同桌互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谁还想读?都想读,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

5、 生字都会了,课文读懂了吗?谁来概括一下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

二、 深入阅读,感知人物

过渡: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和,那在这之前就有不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直接描写两人不和的那段话。

1.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A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B谁能读出廉颇的不服气。

那蔺相如是不是像廉将军所说只会耍嘴皮子呢?我们深入到语言文字中,好好研究研究蔺相如这个人。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标画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2.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一段话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玉是一块宝玉,从文中哪能看出来?十五座城也不是个小数目, 秦王会这么轻易地交换吗?他想干什么?不换,又会怎么样?

最后赵王只得派蔺相如前去。如果你是蔺相如,你怎么读?老师做赵王看看能不能让你去。

3.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二段话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这块璧真的有毛病?

你体会到什么?机智过人

4.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三段话

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A你找到了哪句话?

B蔺相如真的要撞璧吗?

C这句话中有个词写了当时蔺相如的态度。理直气壮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

D你能读出蔺相如的理直气壮吗?

E你认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机智勇敢、勇敢无畏、才智过人

F蔺相如此时说话的语气是理直气壮的,他的一系列动作也表现了他的勇敢无畏。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感受他的机智勇敢。

G面对强大的秦国,蛮横的秦王,蔺相如凭借自身的勇敢机智,把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带回了赵国。假如你现在听廉颇说蔺相如只靠“一张嘴”,你会怎么告诉廉将军?(蔺相如不仅仅靠一张嘴,更是凭借自身的机智和勇敢)

H最终,蔺相如完璧归赵,“完”是完好无损,那完好无损的只有和氏璧吗?除了和氏璧,还有蔺相如自己,更为重要的还有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封为上大夫。

师:刚才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接下来你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学习他与秦王的第二次交锋。渑池之会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①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什么?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奋起反抗,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强暴,不畏牺牲,舍身救主。(板书)

 ②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③蔺相如不畏强暴,在于秦王的斗争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当之无愧。假如你现在听廉颇说蔺相如只靠“一张嘴”,你会怎么告诉廉将军?(蔺相如不仅仅靠一张嘴,更是凭借他不畏强权、舍身救主的品质)

师:可是为什么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真的是因为害怕廉颇吗?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①“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哪儿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渑池会见时,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②蔺相如是怎么做的?(“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③你认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说明他对敌狠,对友和的顾全大局的品质)(板书)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

师:廉将军呢?为什么口口声声表示不服蔺相如,可最后为什么又负荆请罪了呢?

结合插图想象,廉颇背着精挑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会说些什么?蔺相如又会怎么说?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言行写生动具体,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

“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勇于认错、知错就改)(板书)

 四、回归整体,迁移运用(课件10

   1.迅速浏览全文,思考:

    1)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课文中找到三个故事连接、过渡的句子,读读并体会它们的作用。(三个故事各有情节,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 “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 “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便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2)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在旦夕。这在他们的言语中都有体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将相和”的故事才能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本文是根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希望今后同学们去读一读原著,也可听人讲讲其中的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质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