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02

《作业推荐》0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90 )

1.1921年,苏俄存在多个农业税种,由不同机构收取,每种食品分别对应一个税种,农民生产出某种食品后,首先要拿去缴税,然后才能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1922年3月,苏俄中央决定实行“统一实物税”。这表明苏俄

A.农民缴税热情日益高涨

B.农业集体化显现雏形

C.农村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D.新经济政策深入调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21年,苏俄存在多个农业税种”、“1922年3月,苏俄中央决定实行“统一实物税””可知体现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深入调整,D选项符合题意。农民缴税热情日益高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农业集体化是在1927年出现的,B选项排除。农村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材料信息显然不符合,排除C项。

2.下表《1913-1932年沙俄、苏联经济数据表》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制度的转型推进经济迅速发展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探索推动苏联经济复苏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全面提升

D.苏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1913—1932年沙俄、苏联的工业总产值、钢的产值均很大,粮食产量明显增多,表明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成功探索推动苏联经济复苏。根据所学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的经济政策。故答案为B项。A项,苏联社会制度的转型是在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仅从工业总产值、钢、粮食几个方面不能得出苏联经济全面提升的结论,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苏俄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和孤立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

【点睛】

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的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中1961一1965年是9.8%,1966一1970年为23.4%,1971一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这说明当时苏联

A.农业经济呈不断发展态势

B.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农业助力

C.承受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苏联的农业投资增加,并不能说明产生了巨大的效果,所以农业经济呈不断发展态势无从得出,A错误;苏联片面发展工业,导致轻工业、农业与重工业比例的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阻碍苏联经济发展,故而需要调整和改革,材料中苏联进行的农业经济政策调整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见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农业助力,B正确;苏联的农业政策调整属于国内经济改革,不是承受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C错误;材料中“19611964”是赫鲁晓夫在位时是以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到了“19641985 年”改革重点是工业,故D项错误。

4.1962年苏联学者利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围绕此建议展开了学术讨论。这一讨论

A.主张恢复新经济政策

B.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

C.动摇了公有制的地位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1962年属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材料“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可以说明苏共中央适度放开了对企业的管理,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故选择D选项;新经济政策主张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选项;赫鲁晓夫时期还是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B选项;材料主旨是刺激企业生产,并无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排除C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内容,应该分清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提炼关键词进行分析。

5.斯大林针对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差距,提出在十年内缩短距离,必须建立工业化所需的社会组织形式,随后苏联短短几年内消灭了私有制和个体农民。这一做法

A.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B.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增强了国家动员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必须建立工业化所需的社会组织形式,随后苏联短短几年内消灭了私有制和个体农民”可以看出,这一做法体现了国家的强制性,增强了国家动员能力,故答案为D项。城乡之间的差别仍然存在,排除A项;这一做法没有起到解放社会生产力的作用,没有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B、C项。

【点睛】

斯大林模式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必须建立工业化所需的社会组织形式,随后苏联短短几年内消灭了私有制和个体农民”分析得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苏联工业化进程的特点来回答。

6.有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和计算:俄国人每年花在排队买东西上的时间达300亿个工时,这还不包括花在裁缝店、理发店、邮局等候的几十亿个工时,就这300亿个工时来说,就足以使1500万人按每周40个工时计算劳动一年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物配给造成食物缺少

C.斯大林体制的推行

D.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苏联人民长期处于“短缺经济” 之中,劳动力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且得不到根本改善造成的,故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买卖的,不会存在排队买东西现象,排除A;实物配给制是指所有一切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均由国家以行政手段分配,取消商品交易,不得进行买卖,也不会存在排队买东西现象,排除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那劳动力浪费就不大可能出现,排除D。

7.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对比图。该图能够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美苏两国的力量消长影响着国际关系

②朝鲜战争导致美国七十年代经济下滑

③苏联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④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超过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之间的力量消长影响着国际关系,如古巴导弹危机、星球大战计划等,①正确。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苏联的GDP年均增长率一直处于下滑状态,说明其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③正确,①③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朝鲜战争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②错误,AB选项排除。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超过美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④错误,D选项排除。

8.威尔·杜兰特指出:“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之斗争,是财富集中与分散之历史乐章的一部曲”。“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能够说明以上材料观点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斯大林模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可以相互借鉴,而社会主义俄国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经验,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一条适合苏俄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故B项正确。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未体现向资本主义的学习,排除。C项,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在政治层面,与经济无关,排除。D项,斯大林模式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西方模式无关,排除。

9.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2%,下半期降为1.0%,而1981~1984年已经降为0.6%。同时,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在不断激化。这些现象表明

A.斯大林模式弊端初步显现

B.赫鲁晓夫改革陷入困境

C.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

D.戈尔巴乔改革已经失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改革陷于停滞,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矛盾激化,C选项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弊端初步显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就已经出现了,A选项排除。赫鲁晓夫改革是在1953—1964年,C选项排除。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1985—1991年,D选项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 10 )

10.【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苏联社会已经“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材料二:二战胜利后,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领导了一场社会主义试验。艾德礼说:“工党政府正在英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1948年,艾德礼颇为自豪地认为工党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与英国式“社会主义”有何不同。

(2)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与英国式“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都面临严峻危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两国执政者如何应对?

【答案】(1)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英: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制与私有制结合的“混合经济”和建立福利国家

(2)戈尔巴乔夫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全面私有化和民主化造成苏联解体。英国政府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归家的规模,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比较、分析能力,不属于高考重要考向,学生不易把握,从而具有较大难度。组织答案的时候,重点即在于把握住两种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同,苏联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英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制与私有制的结合。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两国政策相关内容——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英国缩小福利归家规模。围绕以上相关史实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近现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苏联的社会主义·状况;近现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现代英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状况·英国式的社会主义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0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