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精编版)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1 2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

神,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强化四个意识,坚持

四个自信,落实四个服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地质、资源、环境和

地学工程技术主要特色优势学科,加速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

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

步开创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事业新局面。

二、建设目标

1. 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

学校为满足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地球

科学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逐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最终建成地球科学领域的世界一流大学。

近期(2020 年)目标:巩固和强化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

科的国内领先优势,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较强、在国

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中期(2030 年)目标: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进入世界

一流学科行列,建成国际知名的地学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远期(本世纪中叶)目标: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进入

1


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

2. 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学科

紧密结合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建设重点,强

化以一级地学学科为主干的重点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特色优势学科,

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求真系列学科建设工程,统筹队伍建设、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的各项工作,全面完善以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为核心的地球系统学科体系。

地质学学科以前沿科学问题为引领,以岩石圈演化与壳幔相互作

用、地球生物学与全球变化为突破口,围绕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

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等学科方向,进行高层次人才培

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解决固

体矿产、化石能源和地下水资源勘探开发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地球

物理勘探和钻探中的关键技术,开展高层次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高水

平科学研究。

根据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建设学科为:

1)地质学

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


三、建设学科

(一)地质学

1. 口径范围

主要涵盖岩石圈演化与壳幔相互作用、地球生物学与全球变化等领

域。

2. 建设目标

2020 年,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三大学科

方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学科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2030 年,三大学科方向稳居世界一流前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学

科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到本世纪中叶,地质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3. 建设基础

** 优势特色

我校地质学学科在前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汇集了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级教学名师为核心的教学科研队

伍,建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生野外实践教学基

地,拥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两个国家重点实验

室,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培养了大量地质类专业技术人才,产出了大

3


量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 重大成就

地质学学科近几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就。创新性地提出了

青藏高原中部率先隆起的原西藏高原隆升新模式,发现幔源物质在

拉萨地体巨厚地壳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成果获 2015 年国家自然

科学奖二等奖;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的系列创新成果,在国际大

陆科学钻探官方网站首页进行详细报道;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

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平台,在地球化学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

果,得到国际著名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 国际影响

通过多年建设和发展,该学科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 1 人成为美

国地质学会会士,3 人入选 Elsevier 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中国学者高被

引用率榜单;多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地学重要刊物中任职,领导

4 个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和 1 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ICDP);原创性地提出原西藏高原隆升新模式,被国际岩石圈委员

会主编的《综合固体地球科学新前沿》列为青藏高原隆升的三种主要模

式之一;在琥珀中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恐龙尾化石,位列中国科学院战

略情报研究所公布的地球科学领域 2016 年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科学成果首

位;学校创办的英文期刊《 Geoscience Frontiers》,连续两年被评为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SCI 影响因子为 4.256

** 发展潜力

4


我校地质学学科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优质的实验平台和广泛的国

际合作基础。学校老一辈地质学家为地质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

目前已汇集了一批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青年人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的野外研究基地,建设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

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长期与美国、英国、澳大

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机遇与挑战

中国大陆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和演化历史极其复杂,是全球地学

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大量尚未解决的基础性科学问题为地质学学科

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为学校地质学学科的

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要建设世界一流地质学学科,我校需进一步加强

创新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的能力。

5


4. 建设内容

** 人才培养

改革地质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马列主义思想政治和人

文教育,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化数理化基础课程教育教

学,夯实地质专业基础教学,实现基础知识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深度

融合。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基础性和前沿性的重大科学问题

为引导,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探索求真地质理科班的培养模式,

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国际化教育进程。

** 科学研究

充分发挥地质学学科特色,整合学科优势资源,以重大科学问题为

导向,围绕大陆汇聚与青藏高原隆升”“地幔再循环碳的金属稳定同

位素示踪”“岩石圈-地幔深部过程与变形响应”“重大地质突变期生

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碰撞带岩浆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机制等方向开

展科学研究,产出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建成具有国际一

流水平的青藏高原创新群体”“金属同位素创新群体”“构造地质学

创新群体”“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创新群体大陆地壳形成演化国

际联合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引领学科发展的求真系列人才工程,实行教师分类管理的绩效

考核制度,培育具备国际视野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型科学家,培养以

立德树人为本的高水平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加强实验技术人才的培养

6


和引进。

** 国际交流合作

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灵活引进国际地学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与世

界一流科学家进行交流与合作,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联合组建跨国

(境)研究机构;面向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大力支持优秀中青年

教师开展访学或研修,促进学生双向国际化交流,提高留学生数量和质

量。

** 文化传承创新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特色鲜明的地

球科学领域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质

学学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

** 进度安排

2017 年:编制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地质学本科生和

研究生教学培养方案改革,完成求真研究群体组建,成立地质年代学

研究中心

2018 年:完成地质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培养方案改革,启动精品

课程或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完成求真研究群体的评价考核办法,

成立大陆地壳形成演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019 年:推进精品课程或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成立跨国(境)

金属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心

2020 年:完成精品课程或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在高层次杰出人才

7


的外引内培上取得突破,评估研究中心的建设效果,申报国家级奖项,

完成学科建设总结报告。

5. 预期成效

学科水平: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三大学科

方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培养:选派优秀本科生赴境外学习交流 20 名以上,培养博士和

硕士毕业生 1000 名以上,新增院士和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5 人以上,

完成精品课程或国家级规划教材 3 部。

科学研究: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1 个,新增“111”引智基地项

1 个,新增国家级计划项目 3 项,新增 ESI 高被引论文 50 篇以上,新

增以 NatureScience 及其子刊系列为代表的标志性成果 35 项。

社会贡献:新成立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研究中心 3 个,接收 20

以上的国外硕士和博士留学生。

国际影响:地球科学学科的 ESI 全球前 1%排名提升至少 5 位,获批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2 项,学科负责人和学术骨干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学术

组织、学术刊物的任职增加 35 人次,主办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专题 5

10 场次。

8


(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 口径范围

主要涵盖资源勘查(固体矿产、化石能源、地下水)、地球探测技

术和地质工程方向。

2. 建设目标

2020 年,固体矿产和化石能源方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地下水资

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30 年,固体矿产和化石能源和地下水资源方向稳定在世界一流

前列,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到本世纪中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3. 建设基础

** 优势特色

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在前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均排名

第一。学科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

等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师资队伍,依托国家级大学生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和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依托国家重点实验

室和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和国

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大量科研项目,产出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

水平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

9


** 重大成就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近几年来了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创立了成矿系统理论和区域成矿学分支学科,提出了复合成矿系统

理论,建立了非线性矿产预测理论方法,引领了区域成矿学、矿产资源

定量预测与评价方向的发展,获得 7 项国家科技奖励。

提出了海相碳酸盐岩复杂油储理论,建立了海相碳酸盐岩油储多成

因控制和层架网络分布模式,创建了煤层气、页岩气资源预测理论方

法,部分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创新了地下水流系统研究的理论,建立了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相互作

用的综合理论体系,具备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集成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实

力。

引领大地电磁研究,创建了深部隐伏矿床探测的综合地球物理反演

理论体系,建立了地面-井中地球物理多信息融合的深部立体找矿方法,

形成了一系列海域和陆域非常规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新技术,部

分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国际影响

通过多年建设和发展,该学科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 1 人担任国

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IUGS )主席, 1 人担任国际经济地质学家协会

SEG2017 年大会主席,1 人获得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学会(IAMG)最高

——克伦宾奖,多人担任国际 SCI 检索期刊副主编、编委和理事;部

分成果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用作研究生教材;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10


等地区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与人才交流关系,与

荷兰 UNESCO-IHE 联合创办了中荷生态水文联合研究中心。

** 发展潜力

老一辈地质学家为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发展奠定了深厚的

学科底蕴,目前汇集了一批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青年人才,建设有地质

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

室、地质资源勘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以及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

亚等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长期的合作基础。

** 机遇与挑战

固体矿产、化石能源和地下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

展的重要瓶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深部钻探和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的创

新,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

需要。

4. 建设内容

** 人才培养

改革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马列主义

思想政治和人文教育,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化数理化基

础,深度融合基础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推进工程

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工程建设为引导,加强

教学科研的融合,建设求真地质工科班,强化导师科研项目和实验

11


室对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的塑造。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化教育

进程,探索多种中外联合培养模式。

** 科学研究

充分发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特色,整合学科优势资源,以服

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工程建设为导向,围绕大型超大型矿床

成矿系统与定量评价”“化石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地下水循环

动力学”“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深部钻探和地下空间开发技术

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 社会服务

为资源勘查利用提供人才、理论和技术支撑,争取在三江、青藏、

新疆等成矿区带发现和评价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在鄂尔多斯高原和柴

达木盆地等西北干旱地区构建地下水监测、模拟和预报体系。积极参与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建成一带一路固体矿产、油气和地下

水研究中心,在地矿油和水资源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面向

国际办学,招收培养本学科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留学生。

** 文化传承创新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特色鲜明的地

球科学领域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质

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

** 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

12


家重点实验室和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

大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实施求真系列人才工程和教学名师教学

团队建设计划。

** 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合作与

学术交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促进学生双向国际化交流。积极

筹备 2017 年国际经济地质学家协会(SEG)大会和国际煤层气会议。

** 进度安排

2017 年:编制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完成 2017 年国际经济地质

学家协会(SEG)大会和 2017 年国际煤层气会议承办工作。

2018 年:改革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成

一带一路矿床、油气和地下水研究中心。

2019 年:开展与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合作和学术交

流,在地矿油和水资源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申报国家科技

奖。

2020 年:完成精品课程或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在院士、长江学

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外引内培上取得突破,申报国家级奖项,完成

学科建设总结报告。

5. 预期成效

学科水平:固体矿产和化石能源方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地下水资

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


人才培养:选派优秀本科生赴境外学习交流 20 名以上,培养国外留

学生 30 人以上,主干学科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 100%,

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数达到 50%。新增院士和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5

人,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获奖者 35 人,力争完成精品课程或国家级规划

教材 3 部。

科学研究:力争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12 个,主

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 35 项,发表 ESI 高被引论文 30 篇以上,新

增国家科技奖 12 项。

社会贡献:争取在全国重要成矿区带以及老油气区发现和评价 10

以上的国家固体矿产和化石能源战略基地;在地矿油行业和企业新建 2

个产学研基地;力争建成固体矿产、地下水、油气资源 3 一带一

研究中心。

国际影响:每年支持 15 名以上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

会议;每年邀请 15 名以上本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科学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和项目合作;完成 2017 年国际经济地质学家协会(SEG)大会的承办,

举办 2017 年国际煤层气会议。

14


四、整体建设

1. 拟建设学科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涉及学校七个学院,专任教师占

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 50%,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60%以上。通过加强一流学

科建设,将会涌现出一批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创新型青年拔尖

人才和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师资队伍,产出一批有国际显示度的高

水平研究成果,为其它学科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进学校人才培

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2. 2017-2020 年落实《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

革任务的具体政策举措

** 实施高水平师资队伍梯队建设的求真人才工程

1)实施求真帅才计划。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进以院士、长

江学者和杰青等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优秀学生和

青年教师、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创新性科学研究方面对建设一流学科的

支撑作用。

2)实施求真学者计划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置正教授岗

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青”“海外青年千人青年长江学

。重点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考核目标,储备杰青长江

学者后备梯队。

3)实施求真学人计划。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设置特任教

15


授、特任副教授岗位,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出站博士后和博士毕业生。

重点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考核目标,储备优青青年长江学

后备梯队。

4)实施求真名师计划。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提供专项经

费,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到世界一流高校或学术机构,全程进修具有国际

领先水平的专业课程,提升教学能力,储备教学名师后备梯队。

** 创新培养模式

设置优秀本科生求真地质理科班求真地质工科班,强化

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兴趣,强调个性化和特色化培养,实行本硕

博连读制。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优秀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出国访问和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 组建求真群体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

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以基础性、前沿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

大需求涉及的理论与技术为导向,推进科学研究院科研特区建设,采用

科学研究院与学院双聘的方式,从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大建

设学科,选拔校内优秀教师和研究生,组建与两大学科密切相关的若干

求真研究群体,开展以项目管理为抓手的创新性科学研究。实行群

体成员聘期制,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原则,并根据年度考

核结果提供差异性经费支持。以培养杰出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

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和专利转让情况为主要考核指标。

** 地学文化传承创新

16


通过北地印象,挖掘和创新地学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求真

讲堂,邀请海内外知名人士进行讲座,增强青年教师的学术兴趣、进

取精神。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创新性科研成果,传播地学文化,营造勇于

创新、潜心科研的学术氛围。

** 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积极鼓励教师实

现科研成果转化,多渠道向社会各行各业宣传与推介符合市场需求的科

技成果,将科研成果直接推向市场。

** 加强党建引领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立健全学校党委

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加强党对双一流

建设的领导,确保学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

策、保落实,锻造双一流建设坚强领导核心。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

大党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确保以坚决有力的措施,把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深化理

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提

升学科建设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领会党中央有关高等教育和

科技发展的方针政策,围绕国家宏观决策提出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科学

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营造和谐的科研文化

17


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守学术诚信。组建求真研究群体临时

党支部,加强党对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营造和维护风清气正的创新环

境。

** 加强内部治理

全面落实学校章程要求,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

系,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

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各级学科管理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师资队伍

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 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用于人才不同成长阶段的培养模式,实

行求真系列人才工程。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完善科

研评价、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制度。深化科研特区建设,整合优质资

源,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局部突破引领全面发展。

** 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学科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聘请地球

科学领域的校外专家,组成专门的学科发展咨询委员会,定期诊断学科

发展状况,评估求真研究群体聘期成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 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

选派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或研究机

构,学习国际前沿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派遣青年教师出国研修,

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水平;支持教师与国际顶级科学家开

18


展科研交流与合作。

3. 学校推动建设学科发展的具体政策举措及进度安排

** 政策措施

根据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制定求真人才工程系列管理办法,涉及人

才选拔、资助方式、考核办法、奖励措施等内容;改革建设学科的本科

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求真研究群体评价考核办法;制

定学科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制定一流学科资金管理和资源配

置办法。

** 进度安排

2017 年:完成求真人才工程系列管理办法,完成一流学科资金管理

和资源配置办法。

2018 年:完成建设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改革方案,制定求真

研究群体评价考核办法。

2019 年:制定学科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

2020 年:总结、修订和完善一流学科建设有关管理办法。

4. 相关的管理体制机制、自我评价调整机制、资源筹集与

配置机制等

** 管理体制机制

学校成立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总

体领导、统筹推进和督促落实;成立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双一流

19


设专家委员会,对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政策、建设项目遴选、建设资金

分配、重大专题研究,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等提出咨询意见,对实施进程

进行监督,对建设成效提出评价意见;学校成立双一流建设工作

组,负责一流学科建设具体工作的落实与推进、分阶段建设工作的总结

与考核、新的建设方案的编制和完善等;学校成立双一流建设办公

室,负责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编制的有关组织工作,制定有关管理制度,

统筹和调配学科建设资源,监督和考核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学院成立院

双一流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单位学科建设规划、

资源分配、协调相关工作。

完善科学研究院的科研特区建设,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采用科

学研究院与学院双聘群体成员的方式,分层次管理求真研究群体。

** 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实施学院领导一流学科建设责任制,明确学院领导是学科建设的直

接责任人,将学科建设指标纳入院行政负责人的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将

考核结果与资源分配挂钩。改革教学科研评价机制,综合各种教学和科

研指标,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根据

评价结果对求真研究群体的人员和资源分配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分配机

制,明确激励标准,加大对重大科研项目、重点科研成果、国家科技奖

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奖励力度。

** 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争取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北京市政府、中

20


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等对学校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加强

与中石化等机构企业的合作共建;加大对各类基金会、校友会的工作力

度,建立多元筹款、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完善科研人员用

房、实验平台建设用房管理模式,优化固定资源与共享资源相结合的配

置机制。

2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精编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