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与“黑色幽默”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与“黑色幽默”
监禁与叛逆,束缚与逃离,理想与现实,无不是作者刻骨铭心的体验。这些体验也绝非作者所独有,这些相互对立的主题勾画出了一个群体的症候。这种症候在“垮掉的一派”、《麦田守望者》、中国的《你别无选择》中,都有相似的显现。然而与这些作品不同,恭小兵将这种胸臆置于欲望与监禁之下,因而具有了独特的文本价值。

海德格尔说:“只有面对虚无,人才会意识到存在。”在章辰呆的地方中,深重的苦难与崇高的救赎统统没有,有的只是调侃与黑色幽默。这种解构最终带给主人公的,是比酷刑更为可怕的麻木、迟钝,是失去了生命意义的幻灭感。
死亡并不仅是一种虚弱与逃避,它同时还是一种坚强的表达,一种敢于说不的勇气和绝不妥协的人格。如果不甘心于在无处可逃的困境中挣扎,逃避,那么结束生命来保全自己的尊严与理想也未必就不是勇士的行为。也许我们不该苛求主人公神话般地寻找到福音书,因为对于一片虚无的沼泽而言,个人的选择往往是无力的。也许我们更应该看重章辰在牢狱,欲望,权力与金钱之间仍然秉守着的文学热情与生生不息的理想,这种热情与理想正是为现代人所久违然而又是最为稀缺最为珍贵的精神资源。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什么是“黑色幽默”呢?尼克伯克曾举了一个例子,通俗地解释了这种幽默的性质: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刽子手:“你肯定这玩艺结实吗?”因此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这一派作品中充斥的讽刺幽默与传统的幽默大不相同:并不表现一种单纯的滑稽情趣,而带着浓重的荒诞、绝望、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作品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黑色”的概念,与光明和欢乐是对立的,它指的是“午夜时分天空的漆黑色”,即阴沉和痛苦、郁闷和忧愁。这是一种思想情绪方面的病态特征。而当它与传统的幽默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呈现出反常、辛辣、悲愤和玩世不恭的色彩。它用无逻辑、非理性的艺术形式来对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那种虚伪而残忍的“理性”根据现实的情景而创造出一个可恶、可憎、可怕和可笑的世界,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指责非正义的丑恶现象,呼吁对人的尊严和对良心的保护,按照美国一些文学评论家的说法,黑色幽默是在绝望的条件下做出的喜剧式反应,冀求通过把痛苦与插科打诨、荒谬的现实与冷漠平静的态度、残忍的事实与同情心这些对立的“客观——主观”关系式并列在一起的途径,使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西方现代派作家们思想上最敏感的,莫过于人在客观社会中的地位和境遇问题了。黑色幽默作家所注重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信仰丧失,价值观念颠倒,人变成了“虫”生活中痛苦压倒一切。这种严肃的沉思和闹剧式的揭示虽然不免有些过于夸大过头,但是作家们抓住的却是现象的本质,黑色幽默文学的主旨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黑色幽默派作家认为,在荒谬的生存条件下,人能够进行选择的可能性是非常有限的,几乎等于零,以致作品中表现得“荒谬的存在”都是绝对的,人除了愤世嫉俗,在绝望中嘲笑痛苦和不幸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和出路。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与“黑色幽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