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服用中药注意事项

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草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

在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

服用含薄荷的中药时,不应吃鳖肉;

茯苓不宜与醋同吃;吃鳖甲时,不宜配苋菜;

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驱虫类中药也应避免油腻食物,并以空腹药为宜。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下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注意:

1、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就会与药效相抵。

4、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药材与食物间的禁忌

【一般禁忌】

1.吃中药期间不要吃油腻刺激的食物,和肉类、豆类、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2.不要用牛奶或茶水一起和中药服用,以免降低药物功效或是发生副作用。

3.绝大部分药材是以温开水送服较好,但有些清热解毒药,则是冷服较好。

4.服用时间随用药情况不同可分为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有同时服用西药的情况,则彼此至少间隔2小时再服用。

5.服温药时,应少喝茶,少吃萝卜,因其凉性、下气作用会降低药材温补脾胃的功效。

牡丹忌蒜。

甘草忌猪肉、菘菜、 海带。

薄荷忌鳖肉。

麦冬门、天门冬忌鲫鱼。

常山忌生葱。

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

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性物。

中药服用方法

治疗疾病时,除了要选对药物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中成药的非处方药因不同的作用制成不同的剂型,通常分为内服、外用二大类。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内服中成药

送服:大部分内服中成药用温开水送服,俗称吞服,为最常用的内服方法。大部分内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此外,部分中成药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的作用;痛经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服。

冲服:人们在服用冲剂、糖浆剂、膏剂时,常需冲服,冲服就是将药物用热开水融化或呈混悬状后服用。此外,人们在服用某些芳香或贵重中药,如牛黄、麝香时也常需冲服。

调服:指将药物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后服用,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儿在服用散剂、丸剂、片剂时常采用此种方法。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化,即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在服用时常需要烊化,即将药物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

汤剂

除了上述中成药的这些内服方法外,人们看中医时,常常看到中药处方上写着“先煎”、“后下”、“包煎”、“另炖”或“另煎”等字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因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应打碎先煎,煮沸后约102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这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等。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借其挥发油取效,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放入此类药,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挥发。

包煎:为了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在煎服赤石脂、滑石、旋覆花时,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煎煮。

中药煎汤法

①煎药器具,用砂锅、陶罐、瓦罐之类为好,忌用铜、铁类金属锅。

②中药不宜用开水浸煮,加水量,干药需盖过药面3厘米。二煎药,只需盖过1厘米,滋补药可多加水。多浸少煎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③火候应根据药物性能加以控制。先武后文为一般煎煮原则,急火煮沸,文火慢煎。沸后,20分钟左右为宜。凡发散解表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花叶类,如紫苏、荆芥等煮沸后,煎10~15分钟即可。凡滋补类药,滋腻厚重、不易出汁的药,如熟地、黄精等沸后煎40~60分钟为宜。

④在同一剂药中,先煎块根,后煎花草;果实、颗粒要捣碎再煎。有毒类如乌头、附子类宜先煎,以减轻毒性;大黄、番泻叶等泻药宜后煎,以免失去泻下作用。

⑤每剂药一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重症病者药汁,宜浓缩,便于喂服。⑤每剂药一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重症病者药汁,宜浓缩,便于喂服。

⑥胶质药如驴胶、鹿胶、龟胶等宜另蒸对服。

煎糊的药,切忌服用。煎糊的药,切忌服用。

中药汤剂服用法

①饭前服: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肠道病等,饭前服,药性易下达,易被吸收,疗效就好。

②饭后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可使药性上引;毒性较大的药,饭后服,可免吸收太快而引起中毒。

凉服:寒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④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

⑤热服: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趁热大口服下,促使发汗。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应如此。

《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