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文化

黔东南:梯田文化意义巨大 可列为文物予以保护

在线投稿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1/8/14 12:10:0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前不久,黔东南州有关文化人士及学者深入到该州黄平县进行调查时,惊奇地发现近10万亩大面积保存完好的古代石坎梯田群,他们认为这些远可上溯逾千年的稻田建筑工程杰作可考虑将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见本报626日)。昨天,黔东南州相关人士也持同样观点,并建议在现价段可对一些连片梯田挂牌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或文物予以保护,以让其焕发出更大生机。

“黔东南境内的各类型梯田与国内名声较大的哈尼梯田、龙脊梯田相比,无论是梯田的外观及工程的艰巨性或梯田的多样性,一点都不比它们逊色。黔东南州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吴寿昌说,近10年来,他通过悉心关察与深入调查发现,黔东南的梯田分布广,类型多,可粗分为腰带梯田、鱼鳞梯田和石坎梯田。这些梯田演绎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善待一方水土的生动活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及生态学意义。就此方面的调查,吴寿昌近年来写就了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多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并引来各方并注。据悉,目前黔东南境内的有关系列梯田文化,已被写进黔东南风物志中。

吴寿昌说,黔东南的梯田均属稻作梯田,著名的主要有月亮山区和都柳江沿岸的梯田;开屯、桃江等地的雷公山区梯田;黎平堂安、水口梯田;剑河清水江沿岸的柳旁、公鹅等梯田;丹寨的高要及排调麻鸟梯田以及黄平东南部的石坎梯田。此外,境内地方也有梯田广泛分布。他认为,从工程结构和外观形态上区分,这些梯田与蜚声中外的广西龙脊梯田、云南哈尼梯田相比,更凸显其韵律美。

史籍记载表明,至宋代末,黔东南境内已大量田园造就,梯田、梯土已开拓成现今的基本格局。苗侗先民们较早就结束了早期因迁徙频繁而迫不得已的游耕方式,他们在崇山峻岭开发梯田就成了这些族群生存发展的必须选择,由此开始了长达上千年的利用自然、改变命运的壮丽历史。但令人称奇的是: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如今布于山间的层层梯田还在,石砌田坎依然屹立不倒。梯田同属于宏大的人工建筑,但它不因陈旧而衰变功能,反而 “老而弥坚,越耕种田越肥。

“黔东南的梯田旅游宣传摄影人功不可没。黔东南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显波介绍说,就拿月亮山腹地的从江加榜梯田来说,该梯田星罗棋布,连绵10余公里山路,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近年来,通过当地摄影人的不断宣传,加榜梯田已逐渐名声在外,每年春秋季,每天都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斿客前往游玩与拍片。这些游客普遍反映,加榜梯田与国内其它知名梯田相比,多出了田中有寨、寨中有田的意境以及比较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氛围等。这些元素,是吸引摄影人蜂拥而至的最大优势,其它梯田无法比拟。李显波说。

国内现在名声较大的有云南哈尼梯田、广西龙脊梯田等,都是因为得益于旅游宣传而得以声名远扬的。其实,与以上这些梯田相比,黔东南的梯田除宣传少、知名度小而外,一点都不比它们逊色。

吴寿昌认为,现今,走在线条优美或石头长有斑驳地衣的田坎上,脚下或许就是几百上千年头的文物,这些积聚着多少代人的智慧和贡献,又承载着这么厚重历史的块块梯田,足以有资格作为文物而得到保护和纪念。此外,这些一直发挥着它惠泽百姓的巨大作用可上溯逾千年的梯田,在现阶段仍然是新时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如何让这些梯田焕发出更大生机?怎样提高稻米的产量?怎样变成旅游景点让它们的主人受益?怎样去维护这种耕种方式等等?应该值得当代去思考。

因而,吴寿昌建议,应大力宣传黔东南的梯田文化及原生的农耕文化,开展梯田文化的普查,在此基础上对规模较大、外形壮观、历史丰厚的连片梯田挂牌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或文物予以保护。重视梯田在旅游方面的潜在价值,从农业开发项目资金中倾斜一些,用于梯田的修复、观光景点的设置和传统农业的扶持等。(记者 吴如雄)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吴寿昌 摄)

魂牵梦萦的人间仙境(组图)

在线投稿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1/5/15 9:19:53 来源:旅游纵览

据旅游纵览消息 民俗摄影人都对羊先村——这个锦鸡舞的发源地有一种魂牵梦萦的牵挂。传说中的羊先村地驻华南,这里无严寒,无酷暑!这片听起来和看起来都好似人间仙境的地方——就是丹寨县羊先村。苗族是这里避不开但又不会厌倦的话题。

  黛胚(女孩子)们在芦笙场边等待着同伴们的到来,她们身上的苗族盛装保留着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银饰、绣裙、 花带以及造型扮相,都以美丽的锦鸡为审美参照,因此也称为锦鸡装

  吃新节芦笙吹响长裙舞

  每到吃新节,摄影人就要背上能带的各种摄影器材随时准备出发。在贵州省丹寨、雷山、台江等县,吃新节是苗族人一年中仅次于苗年的大节。俗话说:牛歇谷雨马歇夏,人歇吃新不要哇。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吃新节也许是唯一没有确定日期的节日。其时约在农历小暑大暑之间,以早稻成熟为标志。因为各村水土、气候条件不尽一致,早稻成熟往往会相差一天或几天。所以即便在同一个乡里,各村的吃新也会有先有后。

  锦鸡舞的表演形式常见的是 集体舞,而且场面宏大,男 性吹芦笙在前,女性随后, 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 少则七八人,多的不限,并围成两三圈不等。

  各个寨子的吃新节往往一个寨子接着一个寨子地连着过,时间跨度达几个月,一直到农历的年末。在丹寨地区,排调镇的羊先地区是在每年的农历9月第一个鸡场天,而扬武乡的排倒莫地区则是在每年的农历9月第一个虎场天,这样一个县的寨子排下来,吃新节可以过二个多月,所以在这几个月,几乎天天都在过节,真是热闹非凡。

  吃新节当天,每走近一个苗族村寨,耳朵里就听到远处寨子里传来的阵阵芦笙,那是芦笙手们一声声的呼唤,催促村里的女孩子们集中到跳月场上。寨子里各家各户到处都能听到阵阵的鞭炮声,那是客人进家前所必须做的礼信,全村到处都呈现着热闹与祥和。丹寨县内的吃新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吃新节意为吃新米节,就是在每年稻米快要成熟的10月份,人们就要到田里摘取一点新长成的稻米来煮吃,以庆贺当年的丰收在望。作为水稻耕作文化的一个传统祭祀日,吃新节以及与它相关的传说、仪式曾随着民族的交融,在我国南方各民族包括汉族中长期延续。日月穿梭,苍海桑田,绝大多数民族都已淡忘了这个神圣节日的今天,苗族,仍然执着地在吃新节杀鱼斗牛、跳月吹笙来庆祝。

盛装头饰背面

  在过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新米和窖酒,姑娘和妇女们在精心准备着过节的盛装,小伙子们忙着修整芦笙,准备在节日里一展身手。到了吃新节那天,亲友们都挑着礼品,带着芦笙到亲戚的寨子来与亲朋好友们共度节日。节日当天,整个寨子非常热闹,斗牛、跳月是最有代表性的节目,男人们都在场子里关注斗牛的勇猛,而女人们则在跳月场上翩翩起舞,特别是未婚的姑娘们,身穿美丽的盛装,头戴漂亮的银饰,手持手帕随着芦笙曲调节拍翩翩起舞,尽力地展示自已的舞姿和衣服上的手绣工艺,小伙子们则卖力地吹奏动听的音乐,以引起姑娘们的注意。整个舞要一直跳到太阳下山月亮升起才曲终人散。

  锦鸡舞多彩舞蹈出深山、多彩生活在高原

现代经过舞台改编的锦鸡舞

  苗族锦鸡舞(下称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的麻鸟型短裙的苗族地区。这支苗族系远古鸟图腾部落的后裔,锦鸡舞是远古图腾潜移默化的演化物,只是将鸟和凤变得更具体、完善而美丽。锦鸡舞属芦笙乐舞,芦笙与舞蹈互为载体,在芦笙舞蹈中,刻意模仿锦鸡求偶中的步态、神态跳舞。

  在苗族的盛大节日:吃新节”“祭祖”“苗年都要跳锦鸡舞。村寨里的女性从小就学会跳锦鸡舞。各村寨的锦鸡舞虽各有特色,但基本上保持了锦鸡舞的原貌。锦鸡舞最初的功能与祭祖有关,在12年一祭的祭鼓活动全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锦鸡舞的曲目有着严格的定制,传递了苗族远古的信息。锦鸡舞在现实生活中为青年男女的爱情起着桥梁作用,在吃新节等大型民族活动中和跳月等活动中,让青年男女跳舞交心,以乐示爱。苗族锦鸡舞的表演内容有祭祖和文化娱乐两大内容。在祭祖活动中,要制木鼓,把祖先的神灵请到鼓里,然后用芦笙及芦笙舞(锦鸡舞)唤醒他们,即唤鼓醒鼓,之后每一个祭祀环节,都要吹演芦笙舞,直到把祖灵请到原地安息,节日娱乐是锦鸡舞表演的最大内容,婚庆、迎客的礼仪等均可见锦鸡舞的真颜。

各村寨的锦鸡舞虽各有特色,但基本上保持了锦鸡舞的原貌

  锦鸡舞的表演形式常见的是集体舞,而且场面宏大,男吹芦笙在前,女性随后,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少则七八人,多的不限,并围成两三圈不等。近年来也有双人或四人舞在民间出现。演奏的都是锦鸡芦笙曲,内容也为模拟锦鸡斗架或讨花带。锦鸡舞的角色分芦笙演奏者和锦鸡扮演者,一般男性吹芦笙演奏,女性为锦鸡舞伴。芦笙与舞蹈互为载体,是苗族舞蹈不可或缺的工具,锦鸡舞的伴奏乐器——芦笙,苗语称:更拉,又称四滴水。表演锦鸡舞时,男性吹芦笙作前导,女性随后起舞,排成一字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下肢动作多,上肢动作少,左右手垂直于短裙边放松,随舞姿自然摆动,脚步尾尾律动,回环复沓、优雅流畅,含情脉脉,细腻娓婉,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锦鸡舞在无数的传承创造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曲调有近百种,而舞步更加独特。步、上肢、腰、手、膝等,都有自己的一招一式。它完全与其他芦笙舞有不同的风格。

麻鸟地区苗族盛装的下 摆,她们脚穿的木屐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锦鸡苗族服饰(女装),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保留着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她们的银饰、绣裙、花带以及造型扮相,都以美丽的锦鸡为审美参照,高绾发髻,形如粽子,光滑圆润,高昂秀丽。裙长1022厘米,所挂的彩带达20多条,前围帕短,绣上艳丽花色,后围帕素而长,系上十数条宽花带,垂至脚跟。盛装时,头戴银发簪,发鬓插锦鸡飞舞造型的银饰及银梳、银雀花等,上身穿35件短领对襟件短衣,最外一件有银扣装饰,戴银项圈、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等,犹如一只美丽的锦鸡,靓丽迷人。

  TIPS

  交通攻略

  游客可乘车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或者黔南苗族布衣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两地都有通往丹寨县城的交通车(凯里市至丹寨80公里,乘车时间约2.5小时,票价26元。都匀市至丹寨60公里,乘车时间约1.5小时,票价16),再从丹寨县城坐交通车到雅灰,(丹寨至雅灰70公里,乘车时间约3小时,票价:25)。再从雅灰包车或搭车到羊先或麻鸟等过吃新节、跳锦鸡舞的村寨。

  自驾的朋友可以从贵阳驱车走贵新高速公路(全路段收费),向都匀方向到都匀下高速,沿321国道到达丹寨(全程60公里、油路)(到麻江转凯麻高速)走凯里方向到下司收费站下高速,沿司辰公路前往丹寨(全程50公里、油路),再从丹寨县城驱车走排调、雅灰方向到雅灰(全程66公里,油路,但是典型的贵州山路,弯多路窄,车速不宜超30公里/)。再从雅灰到羊先或麻鸟等过吃新节、跳锦鸡舞的村寨(到各村寨都通公里,但路面不太好,泥石路)

  特别提醒

  到丹寨县目前只有一条321国道可到达,但从2011年年中起县城就可与黔南苗族布衣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有高速公路相通(厦榕高速),到了苗族村寨,要特别注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吃新节中苗族村寨的热闹场景、苗族姑娘美丽的服饰、头饰,跳芦笙舞的场面,作为摄影人的你一定会兴奋得不得了。

《黔东南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