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资料助读

《在山的那边》资料助读

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有删改)

《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幼年的我,面对的寂静的校园、山川中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其实每个人的童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

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于是,“海”便出现在我的这首诗中,它恰好与“山”形成对应。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

然而,这种对另一个世界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最易受到挫折。任何“不务实际”的幻想,在“铁青着脸”的现实面前,都有破灭的一天。我在青少年时期一再经历这样让人内心深受刺痛的时候。不可思议的是,幻想受挫,理想主义的精神却在生命中扎下了根来──它因在现实环境中受挫变得更为倔强!诗的第二节主要揭示的就是这种对“海”的信念。是不屈的天性和初中时读到的 “只要沿着江河走,就一定能发现大海”的格言给了我这种信念。这时的“海”也被提升到整个人生的层面来重新理解,它象征着某种人生理想。“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又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也许任何理想都是一个诱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

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山也是可爱的,但和海比,的确比不起,我有我的理由! 

  人常常说:“海阔天空。”只有在海上的时候,才觉得天空阔远到了尽量处。在山上的时候,走到岩壁中间,有时只见一线天光。即或是到了山顶,而因着天末是山,天与地的界限便起伏不平,不如水平线的齐整。 

  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灰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黄色绿色却未免浅显小方一些。固然我们常以黄色为至尊,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但皇帝称为“天子”,天比皇帝还尊贵,而天却是蓝色的。 

  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烂万朵的银花! 

  四围是大海,与四围是乱山,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看古诗便可知道。比如说海上山上看月出,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细细咀嚼,这两句形容乱山,形容得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原也是的,海上没有红百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等等美丽的小鸟。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反予人以凋落的凄凉。海上的朝霞晚霞,天上水里反映到不止红百紫黄这几个颜色。这一片花却是四时不断的。说到飞鸟,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上的海鸥,白胸翠羽,轻盈的漂浮在浪花之上,“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看见蓝雀红襟,只使我连忆到“山禽自唤名”,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偌游龙,翩若惊鸿”! 

  在海上又使人有透视的能力,这句话天然是真的!你倚阑俯视,你不由自主的要想起这万顷碧琉璃之下,有什么明珠,什么珊瑚,什么龙女,什么鲛纱。在山上呢,很少使人想到山石黄泉以下,有什么金银铜铁。因为海水透明,天然的有引人们思想往深里去的趋向。 

  简直越说越没有完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以为海比山强得多。说句极端的话,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 

  争论真有意思!我对于山和海的评论,小朋友们愈和我辩驳愈好。“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这样世界上才有个不同和变换。假如世界上的人都是一样的脸,我必不愿见人。假如天下都是一样的嗜好,穿衣服的颜色式样都是一般的,则世界成了一个大学校,男女老幼都穿一样的制服。想至此不但好笑,而且无味!再一说,如大家都爱海呢,大家都搬到海上去,我又不得清静了! 

《在山的那边资料助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