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文物: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中国把有形文化遗产称为文物。

2-4、文物的特征:物质性、时代性(历史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文物价值的客观性、文物作用的永续性。

(文物的时代性即文物的时代特点。任何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都是一定时代(或年代)的产物,是某个时代(或年代)人们的社会活动遗存,由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或年代)的一定人群,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需要,运用当时所能得到的物质材料和掌握的技术创造(制作)出来的。 文物的时代性,即历史性,是文物最重要的特点。)

(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是指已成为过去的历史上人们创造、制作的一处处或一件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迹和遗物,是当代的人们不能再建造、生产的。)

(文物的不可替代性是文物时代性和不可再生性逻辑发展的结果。每一件文物或每一处文物,都有它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都具有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彼此不能代替 )

5、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在《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6、世界遗产委员会:1976年教科文组织成立的,这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合作机构。该委员会由公约缔约国大会选举的21个国家组成,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委员会内由七名成员构成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筹备委员会的工作。

7、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八条,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包含了已经批准、公布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8、历史文化街区:2002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9、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我国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根据其自身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高低和作用(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分级,可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0、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见《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1、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见《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

12、生活真实性原则

生活真实性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原有居民的保有率,二是原有生活方式的保存度,即历史街区应该是该城市或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

13、文物出境鉴定(见《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四条)

文物出境鉴定是指对申报出境的文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及国家规定的文物出口界限和鉴定标准,进行鉴定、查验,决定其能否出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文物出境鉴定组负责办理。

14、考古遗产(见《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

“考古遗产”是根据考古方法提供主要资料实物遗产部分,它包括人类生存的各种遗存,它是由与人类活动各种表现有关的地点、被遗弃的结构、各种各样的遗迹(包括地下和水下的遗址)以及与上述有关的各种可移动的文化资料所组成。

15、效益原则、美学原则、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效益原则指在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必须注重社会效益、讲求经济效益、维护环境风貌,并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美学原则指以美学思想为指导,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文物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美的历程的生动体现,只有突出文物的独特美,创造文物及其环境的和谐美,才能有效地开发文物旅游资源。

经济效益是指人们的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即实现的经济所得与劳动耗费之差。就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经济效益指文物旅游资源经过开发,投入使用后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环境效益是指人类各种活动对环境起到的改善、保护、优化作用。就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环境效益指开发文物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维护环境风貌、优化环境的积极影响。

二、简答题

1、文物的特征

1)文物的物质性。文物是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无论不可移动文物,还是可移动文物,都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建造、制作的;同时文物又是以一定的形态(形制、形式)存在的。

2)文物的时代性(历史性)。文物的时代性即文物的时代特点。任何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都是一定时代(或年代)的产物,是某个时代(或年代)人们的社会活动遗存,由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或年代)的一定人群,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需要,运用当时所能得到的物质材料和掌握的技术创造(制作)出来的。 文物的时代性,即历史性,是文物最重要的特点。

3)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是指已成为过去的历史上人们创造、制作的一处处或一件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迹和遗物,是当代的人们不能再建造、生产的。

4)文物的不可替代性。文物的不可替代性是文物时代性和不可再生性逻辑发展的结果。每一件文物或每一处文物,都有它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都具有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彼此不能代替

5)文物价值的客观性。文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变革的历史见证或标记。因此,文物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6)文物作用的永续性。文物是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物质文化遗存,文物对研究者和人民群众,对代又一代人,对民族和国家以至人类,对已往的历史和未来,都会发挥永续的作用。

2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应当满足哪6项价值标准?

1)人类创造性的智慧的杰作;

2)一段时间内或文化期内在建筑或技术、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中一项人类价值的重要转变;

3)反映一项独有或至少特别的现存或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

4)是描绘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时期的建筑物、建筑风格、科技组合或景观的范例;

5)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特别是在其面临不可逆转的变迁时的传统人类居住或使用土地的突出范例;

6)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重要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相关。

3、世界遗产委员会主要有哪三大任务?

一是将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是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审定各国提出的技术和财政援助方面的申请;

三是对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及管理状况进行监测,以促进其保护和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4、世界遗产的识别和申报的程序有哪些?大致有9个程序:

1、一个国家首先要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保证保护该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缔约国;

2、任何缔约国要把本土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个预备名单。

3、从预备名单中筛选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

4、把填写好的提名表格寄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检查提名是否完全,并送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审。

6、专家到现场评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按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标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上交的提名进行评审。

7、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交评估报告。

8、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7名成员审查提名评估报告,并向委员会提交推荐名单。

9、由21名成员组成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决定入选、推迟入选或淘汰的名单。

5、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1)保护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2)一些地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

3)保护管理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4)存在安全隐患。

5)保护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尚需加大,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6)宣传展示水平有待提高。

6、今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重点是什么?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政府职责,端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2)加大依法保护管理力度和保护规划实施力度。

3)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学科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保护管理的水平。

4)强化监管机制,尽快建立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动态监测体系。

5)寻求保护管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6)鼓励利用多种渠道筹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

7)加强多方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水平。

9)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彻底扭转重申报,轻管理的局面。

7、什么是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文物保护法》将之分为哪几级?

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我国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分级:主要根据其自身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高低和作用(影响)的大小来确定。

1)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简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8、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

1.传统特征

2.民族特征

3.地域特征

4.景观特征

5.功能特征

9、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1、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2、传统建筑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

3、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4、民族及地方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

5、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

6、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7、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10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遵循什么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即从城市全局和城市整体发展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2、发展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既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又有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即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3、特色性原则:研究分析城市独特建筑风貌、自然人文景观、传统生活方式,充分发掘和继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是名城保护的关键。

4、真实性原则: 名城保护维修、整治、修复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历史建设的保护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5、合理性原则(展示性原则): 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以有限的合理的开发,达到积极保护的目的。

11、文物保护单位的职责有哪些?

1、划定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是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一般分为重点保护区(安全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影响范围)。确定保护范围的原则是保证文物的完整性。

2、树立标志说明:文物保护单位应树立保护标志和说明牌,使人们从标志内容了解该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名称、公布机关和日期、树标机关,明了该处文物受国家保护;另外还可从说明牌内容了解该处文物建造形成的时代和时间及其历史、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价值.

3、建立记录档案:档案从时间上分为历史和现状两部分;从性质上分为科学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两大部分.

4、设立保管机构: ①对文物进行系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 ②做好古建筑等的保养、维修工作③宣传文物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 ④做好文物藏品保管和安全保卫工作

5、划出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是指保护范围外需要保护环境风貌及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12、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事先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并纳入规划。

2.在保护范国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2002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在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地区和其他作用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在本法实施前企业事业单位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推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限期治理。

3.原址保护和迁移保护: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4.保持文物原状原则:2002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可移动文物原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文物规模(或范围)和布局(或分布)及其相互关系;②建筑结构、形式、法式以及主要材料;③文物形式、内容和艺术手法;④文物周围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等。

5.保持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用2002文物保护法规定了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的合理利用 :一是可以建立博物馆、保管所 二是可以辟为参观游览场所

6.不得转让、抵押与经营:2002文物保护法第十条规定: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13、列举泉州市国家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 1、开元寺 2、清净寺 3、天后宫4、老君岩 5、伊斯兰教圣墓6、洛阳桥7、崇武古城墙 8、草庵摩尼教石刻 9、安平桥 10、九日山摩崖石刻11、郑成功陵墓 12、屈斗宫窑遗址

14、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必须正确理解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即明确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开发,是指从文物旅游资源中开发出旅游产品.开发利用文物的旅游价值,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使文物自身的价值为旅游所用。对文物旅游资源开发并不是指卖文物,不能把开发理解成出售,也不能认为只有卖文物才是开发。

第二,必须摆正保护与开发的位置。鉴于文物损坏的存在和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在开发文物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时,一定要以保护文物为前提,而且必须强调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才能有效地利用。第三,必须认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对有效保护文物的积极作用。强调保护为主,强调把抢救放在首位,并不是否定文物的合理利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护文物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实践证明,合理、适度、科学的开发利用,不仅不会妨碍保护,而且有利于保护,是一种积极的保护。

第四,必须明确国有文物的国家所有权《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15、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哪些方式取得的文物?

国家对私人收藏文物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 ①文物的来源。 2002年《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一) 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 (二) 从文物商店购买;(三) 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四) 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五) 国家规定的其他法方式。

16、从事文物拍卖的专业人员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从事文物拍卖的专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取得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1)熟知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定(2)具备一定的文物保护知识和鉴定能力;( 3)具备一定的文物拍卖运作知识和能力。

17、哪些文物不得作为文物拍卖标的?

1)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

2)依照法律应当移交文物行政部门的文物,包括国家各级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犯罪活动中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

3)银行、冶炼厂、造纸厂以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

4)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5)国有文物购销经营单位收存的珍贵文物;

6)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7)物主处分权有争议的文物;

8)其它依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18、设立文物商店,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一)有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

(二)有5名以上取得中级以上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三)有保管文物的场所、设施和技术条件;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9、申请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取得考古发掘资质证书,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一)有4名以上取得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人员;

(二)有取得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三)有从事文物安全保卫的专业人员;

(四)有从事考古发掘所需的技术设备;

(五)有保障文物安全的设施和场所;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0、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围

1、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宁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1、文化部向社会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为哪10大类?

1)民间文学 2)民间音乐(3)民间舞蹈(4)传统戏剧(5)曲艺 6)杂技与竞技 7)民间美术 8)传统手工技艺 9)传统医药 10)民俗

22、列举泉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各遗产名称。

1、泉州南音2、泉州北管3、惠安石雕4、德化瓷烧制技艺5、泉州花灯6、泉州拍胸舞7、梨园戏8、高甲戏9、泉州提线木偶戏10、晋江布袋戏11、惠女服饰

23、文物保护单位设置的专门机构,在保护管理方面应进行哪些工作

(一)经常进行保养、整理环境工作,防止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有条件的可以开展有关保护、修复的试验研究工作。

()调查搜集有关历史资料、文献及实物,组织和参加有关调查、勘察工作。

(三)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工作,向上级汇报,如发生特殊情况,应及时汇报。

(四)引导参观,向群众进行文物保护和文物知识的宣传工作。

(五)其他。

24、接受委托负责保护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组织和使用单位,应进行哪些工作:

(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一)防止人为的破坏,并不得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原状。

()注意保护标志和说明牌,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主管部门处理。

(三)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保护情况和问题,如发生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

(四)向群众进行宣传工作。

(五)其他。

25列举首批1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名称

首批1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为:北京国子监街、山西平遥南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苏州平江路、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岛八大关、青州昭德古街、海口骑楼老街、拉萨八廓街.

26、列举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名称(9)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黄龙风景名胜区

4、三江并流

5、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

6、中国南方喀斯特

7、中国丹霞

8、中国三清山

9、澄江化石地

27、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条件

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2)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4)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

5)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6)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同时,申报项目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切实保护。

三、

1、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

2、历史街区(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整治时应注意哪些原则与方法?

3、试结合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该怎样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4、结合文物的特征,试论述为什么要大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文化遗产复习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